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为积极投身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巩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良好社会基础,为西安硬科技建设增色添彩,促进丝绸之路沿线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融合,全面展示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毕业生时代风貌,助推创业、就业。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西安设计联合会、国际青年绿色设计创新联盟等联合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百所院校,采用大赛联展的形式,特举办“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活动(以下简称“百校联展”)。

“百校联展”以“创新时代,学子风采”为主题,参赛对象为高校应届毕业生,为搭建高校毕业设计作品交流平台,促进高校设计教学,助推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本次大赛经过6个月长途跋涉,在整个赛事开展期间共收集到来自法国、陕西、宁夏、新疆、青海、甘肃、河南、广东、浙江、福建、内蒙、山东、辽宁、四川、安徽、河北、吉林、广西等多个地区作品共计1000余件,参与高校70余所,较以往在赛事规模、参与人数、活动宣传等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突破,也收获了诸多佳作。

赛事组委会对获奖作品进行定期展播,以下为2018百校联展建筑设计类获奖作品展示:

建筑设计类   一等奖

作品名称:“痕记”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废弃地景观设计

 

作者:旷文胜、任跳跳、许达

 

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田永刚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在西安市白鹿原城郊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运营了二十多年的垃圾填埋场,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接触到了这里,经过数月的走访,我们一步步认识到垃圾填埋场对周边居民生活生产影响十分严重。虽然再过三年时间,这个填埋场将迎来封场退役,然而残留在地下的大量有害污染物不断的侵蚀着这里的生态环境。为此我们经过半年多的调研与构思,制定出这套填埋场封场后景观设计方案,希望能给填埋场封场后处理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

江村总体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减少填埋垃圾污染为目的,充分结合周边环境,设计建造一个大型的城市绿地公园。    将场地分三个阶段进行治理改造。第一阶段是对场地周边四公里区域内受垃圾场污染影响较大的区域进行治理改造;第二阶段是对封场后的场地进行治理,为后续的第三阶段设计改造创造出一块健康无害的场地;第三阶段建立在前两个阶段治理的基础之上,在已经达到能够供人使用的土地上进行景观营造。

公园主要以地形变化和大量的植被种植为主,以少量的人员参与区域为辅,使垃圾填埋场能尽快融入周边环境,被人们接纳,而不是以一个城市伤疤的角色出现。通过大量植物种植,有效抑制污染,改善周边环境,为该区域人们提供一个惬意的生活环境,并且在垃圾填埋区域周边的污染较小区域,设置工作区域和科普教育区,通过绿化配置将对环境的危害减到最低。让人们在观赏游玩的同时,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将垃圾填埋场变废为宝。

建筑设计类   二等奖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名称:陈旧迎新,攻守相衡——基于新陈代谢理论下的焦作市电厂地段发展更新规划

作    者:佘舒婷、吴港涛

学    校:河南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卢鹏

本次城市设计为基于“新陈代谢”理论下的焦作电厂地段发展更新规划,设计的主题为“复兴、包容、智慧”。电厂属于焦作市工业时期的象征,但随着社会经济、新能源等的发展,电厂逐渐荒废,留下的只是大量工业遗址。在本次城市设计中,我们还融入了当地“太极推手”的文化,将城市发展比作“攻方”,保留工业遗址为“守方”,通过我们的设计达到“陈旧营新,攻守相衡”,让荒废的地块重新焕发活力。

1、功能布局。整个地块功能布局分为商业街区、游乐场区、遗址公园和创意办公。整个功能布局充分考虑电厂地段实际情况,通过重新的功能布局,激活电厂地段。

2、道路系统。整个地块的道路交通系统采用“人车分流”。通过主要的车行道将地块划分为几个组团,然后再在每个组团里面布置相应的功能。整个交通系统的设计提高地块内安全性。

3、景观系统。整个地块的设计特别注重生态。整个生态系统主要分为“一带、一轴”。“一带”为将普济河里的水系引入地块,在地块北上方形成生态绿带,向南边辐射渗透;“一轴”为位于中间遗址公园内南北向的生态主轴,通过这条生态主轴形成东西辐射渗透。通过景观系统规划,让电厂废弃地块生态得到恢复。

建筑设计类   二等奖

作品名称:在水一方

 

作者:叶娟

 

学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张蔚萍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水孕育了世界的生灵,也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该项目位于中国河北省东部的丰南区,是唐山大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钢铁、造纸等工厂排放工业废水,居民排放生活污水致使该地区河流严重污染,河流的颜色和气味严重影响了城市周围的环境, 其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该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生态治理为手段,尊重地方文化特色,坚持以人为本,进而提升这一地区的景观质量。从微观角度出发,要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将场地矛盾降到最低,同时要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来提高用水效率,从而减少污水排放,建立雨水管理系统,最终改善现有景观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升景观质量,改善水污染,不仅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建立保护水资源的共识,同时学习水的精神和品质,涵养心性, 修炼谦卑,效法水的无私善行,以此来更好的改善当地景观。

建筑设计类   三等奖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作品名称:竹——重塑背后隐匿的技艺

作者:柯子晨、李雨倩、朱明龙、王腾龙

学校:西安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吴文超

我们的设计以竹为主,在以汉中市二里镇金沙滩为研究地点的基础之上,基于当地的旅游特色,设计因地制宜,以其工艺为我们设计的理念核心,构建了四个理念。“使竹为竹”注重人与景观自然的互动,人在空间中的心理感受与连续的竹林空间转换。“形声内外”充分利用竹的物理特性,由内生外的构建形态。“消隐”大巧无工,巧妙的设计景观,意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状态。“篱竹卧水”从自然形态到几何推演构筑景观,在构建的合理性之上,再添竹构架的艺术美感与观赏性。

建筑设计类   三等奖

 

作品名称:归·去·来—时空演变下的矿坑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作者:史超、姜佳兴

 

学校:吉林建筑大学

 

指导老师:郑馨

作品展播 | 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建筑设计类)等级奖作品

1. 主题:归· 去 · 来--时空演变下的矿坑景观生态修复设计;设计概念源自对矿坑的第一感受,对归去来赋予新的含义,并根据矿坑的特质渲染对应的意境。归:回归田园-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去:逝去遗留-独立天地间,感叹世间万物;来:未来得来-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前期分析:①当下都市中的人们,迫于工作生活压力的繁重,大都会有一种隐士情怀,想回归自然;②从矿坑的根源—城市化的进程入手,反思矿坑以轰轰烈烈的方式逝去,而我们采用逆向思维,换用充满活力,温柔的方式去营造纪念性景观;③从现有资源出发,思考如何引入科技,实现人们憧憬的诗和远方。

2. 图面表现:创新运用国画元素,渲染主题。

3. 全手绘鸟瞰图:整个画面以墨、赭石、花青为主,参以白、朱砂、石青,整体统一在浅绛山水的基调之上;将设计元素糅合在传统山水之中;单体设色以花青墨为主;参考书籍:《荣宝斋山水系列》、《清朱俊的滩上泉声局部》、《王原祁的溪山高隐图卷2》。

4.旨在受损的区域内构建能使人们驻足停留、观赏嬉戏、沐浴阳光、感受宁静,宛若世外桃源的场景。以归·去·来这个时间线为主,通过在每个矿坑营造丰富有趣的景观节点,从空间上进一步刻画主题。实现生态修复,维持生态平衡。旨在引发人们感想,我们只有节制和不断地修复过度汲取自然资源所带来的问题,才是未来发展的永续之道。

相关:2018丝绸之路百校毕业设计作品大赛暨联展获奖作品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