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你好!中关村”-高校大学生主题文创设计征集活动

 

 

中关村这个耳熟能详的地方,曾经的“中国硅谷”如今以领跑者的角色建设“世界的中关村”,这深刻变化的背后,正是中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的生动实践。改革是底色,创新是灵,这是中关村的起点,亦是中关村的未来。创新激荡,中关村速度和中国创新的步伐紧密相连。

未来已来,一个世界的中关村呼之欲出!我们关注中关村的世界、关注世界的中关村,用热情一起来说“你好、中关村”。

(一)活动主旨:

“你好!中关村”-高校大学生主题文创征集设计活动,面向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学生,活动以主题文创形式征集,积极推动设计教育和设计交流,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提高的平台。用大学生的创作力量塑造一个新的中关村形象,设计者针对中关村的精神、中关村的力量、中关村的人进行中关村文创设计,一起引发世界关注中关村,关注中关村的未来。

  • 活动主题:中关村的世界、世界的中关村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文促中心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

承办单位: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创新设计联合会

支持单位:创业公社、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业园、泛华城市礼物数字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4节气品牌联盟、司木集文化、时光小象...

媒体支持单位:中关村杂志社  、凤凰网、新华网、人民文创、新浪网、搜狐网、央视网、中国城市文化网、北京时间、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

(四)活动时间

报名时间:2020年8月15日-9月15日

评审时间:2020年9月16日-9月22日

宣传推广时间:2020年9月23日-10月7日

(五)征集作品类型:

1、概念类

包括广告创意、文化产品设计概念。设计作品需依托中关村创新文化、创业文化等文化主元素,创意独特、主题传达准确清晰。要有详细的产品设计图纸、产品设计结构模型、包装设计及作品解说文案。

  • 实物类:主要包括金属类文化产品、石质类文化产品、藤草柳竹木等植物材料类文化产品、瓷及陶(土)类文化产品、布艺及纸类文化产品、其他创意设计类文化产品,有产品实物及产品解说文案。

(六)作品提交要求和方式:

1、实物类;每件参加征集作品提供最少一幅或最多五幅能清楚显示有关该设计的数码照片,以助评选。每幅照片须为jipg格式,文件大小5M以上;需要中文详述产品。获奖作品需将实物邮寄到组委会办公室,以便参加展示和展览展售活动。

2、概念类;作品产品类型设计作品需要参加者提供完整平面效果图或3D效果图、制作图(正面图、侧面图、俯视图、剖面图、重要结点图)需标注尺寸,设计图纸请提供A3大小、300DPI像素、CMYK色彩模式,附详细设计意图、材料、工艺及说明,设计系列产品的需另附PDF文件。

3.提交方式;

  • 参赛者请于 2020年9月15日24:00前,将活动作品以压缩包形式,发送邮件到指定邮箱xishansjlhh@163.com
  • 压缩包名称及电子邮件主题统一格式为:“作者姓名、或团队名、或企业名+作品名称”;
  • 参赛作品稿件一律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行备份;
  • 实物类作品入围后须提供实物或模型,提前5天内将实物或模型作品提交至组委会,未按时提供实物或模型者,将取消入围资格。实物作品将在大赛结束后,退还参赛单位、团队和个人。

(七)   作品共性要求

设计作品必须紧扣本次活动主题,注重中关村文化与青年时尚元素相结合。突出中关村文化魅力,将中关村创新元素融入国际化视野。

  • 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 参加作品应为设计者原创,为避免参加过程中产生作品著作权相关纠纷。
  • 参加好活动设计者需保留创作过程草稿、视频影像等证明材料。
  • 参加作品中不得出现姓名等参与者信息。

(八)活动奖励

  1. 活动奖项设置

金鼎奖 1名 荣誉证书一本

先锋奖 3名 荣誉证书一本

创新奖 5名 荣誉证书一本

优秀奖 10名 荣誉证书一本

  1. 获奖的设计者将被邀请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活动及和参加北京国际设计周海淀分会场活动。
  1. 金鼎奖和先锋奖获得者将成为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幕式蓝毯嘉宾,参加蓝毯走秀活动。
  1. 获奖的作品将被组委会进行市场推广和展览展售活动,活动中所获得金额将按照85%金额支付给设计者。
  1. 获奖的作品版权归设计者所有,宣传推广和展售的权利归组委会所有。
  1. 获奖的设计者可免费加入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创新设计联合会。
  1. 获奖的设计者可免费加入西山创新设计联合会“设计创新合伙人”,将得到专业导师和市场项目合作机会。

(九)组委会联系方式

活动官方网站:www.xssjlm.com

作品提交邮箱:xishansjlhh@163.com

微信公众号:xscxsjlhh

联系人;15652631069(李女士)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