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22届环境设计毕业展——建筑、室内方向

Design

专业介绍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是在 1986 年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上,于 1998 年成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 方向 ),于 2004 年成立环境艺术设计系,于 2012 年正式成为环境设计专业,并更名为环境设计系。艺术设计 ( 环境艺术设计 ) 专业于 2008 年被列为教育部第一类国家特色专业 ( 方向 ) 建设点,是浙江省省重点专业, 2013 年列为浙江省优势专业建设点,2021 年被列为“浙江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被列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拥有一支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 19 人,实验员 1 人。其中教授 4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12 人。硕士生导师 6 名。现有本科生 240 余人,在读硕士研究生 60 余人。环境设计专业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为指导,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热点的需求,以“立足专业建设、面向社会发展、拓展行业合作、引领学科前沿、培养创新人才”为发展理念和办学定位,立足“艺工结合、政产学研用结合”办学模式,重点推进“设计创新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走向艺术、科学与伦理相结合的层次更高、内涵更深广的专业定位。着力创建一个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具有地方区域经济特色的环境设计人才培养基地,打造一个优势明显、省内一流国内领先、在设计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专业,成为浙江省设计艺术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产业的典范和设计创新研究推广基地。

环境设计专业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需求的,具有先进的专业设计理念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较强的文献检索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系统整体的大环境设计观、创新创业意识、现代化意识和专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设计人才。能胜任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微观环境及相关衍生领域的设计实践和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1 《<紫禁城的黄昏>——沉浸式艺术餐饮复合空间设计》

作者/ 胡婧

作者/ 林鑫孜

作者/ 冯韵清

指导老师 / 冯慧超
作品介绍

      本组毕设主题为《紫禁城的黄昏》----沉浸式艺术餐饮复合空间设计,以影片《末代皇帝》为设计蓝本。《末代皇帝》是一部讲述末代皇帝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的电影,对电影情节进行整理分割,大致可分为六幕:第零幕战犯时期,第一幕幼年时期;第二幕成年时期;第三幕伪满时期;第四幕教化时期;第五幕自由时期。

      设计选址位于北京市珠市口天鼎218文创园内,原身是一座废弃工厂,处于中轴线上,靠近故宫等景点,交通发达,人流量大,且文化底蕴丰厚。因此,结合新生代消费群体对本国东方文化的深度认同,对艺术性餐饮复合空间的向往,本组毕设主要面向所有具有文化、艺术追求的新一代消费群体,希望通过对末代皇帝影片的解构再重构、空间语义化设计实现艺术餐饮空间的叙事情景化。

      首先第零幕:战犯时期,车站主入口设计,以蓝绿色调为主,对应影片开头的绿皮火车站、监狱场景,顾客进入车站内的回忆长廊就宛如进入溥仪的世界,内部连接档案馆,供客群了解餐厅主题。

      第一幕:幼年时期 入境为题茶馆设计,以黄色调为主,采用自然亲切的木材,集结电影中溥仪幼年时期的所有欢乐元素转化而来,如蟋蟀、糕点等。以巨型画轴入口为空间连接切入点,暗示场景分幕。

      第二幕:成年时期,婚宴为题餐厅设计,以红黑色调为主,根据电影中溥仪包办婚姻中的大婚场景转化而来,通过围合宫墙、灯笼、巨幕等元素设计,传达看似喜气洋洋的氛围下实则风云诡谲的政治漩涡。

      第三幕:伪满时期,复辟为题餐厅设计,入口处根据纪念性场景“傀儡签约”转化而来,通过色调反差、陈设对比、红日等设计传达出溥仪妄想借助日方力量复辟,实际确实与虎谋皮、深陷泥泞。

      第四幕:解放时期,改造为题露台、影院设计,时间线回归现实,溥仪在抚顺管理所接受十年劳改,观日军纪录片后明白自己罪孽深重,因此空间以黑白为主,意在通过光影变化暗示溥仪重获新生。

      第五幕:梦醒时分,自由为题买手店设计,影片末尾溥仪被释放,因此,买手店采用泡泡为主题形态,代表溥仪称帝的破灭,采用粉蓝白梦幻配色,意在传达梦醒时分重获自由的释然。

      总之,此次沉浸式复合型餐饮空间设计给商业空间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思路,并且达到传播文化、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的目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 《越瑟——越剧主题商业复合空间设计》

作者/ 杨汝远

作者/ 翟晓欢

作者/ 曾雅婷

指导老师/ 冯慧超
作品介绍

越剧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慢节奏的艺术形式,因受到传播媒介革新和文化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冲击而逐渐远离年轻市场,越剧的传播与发展亟待新形式的出现。本选题设计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越剧文化为核心,旨在以黄酒和小吃为社交媒介,以越剧《梁祝》故事情节为空间主题,通过叙事性设计手法打造越剧文化沉浸式体验的公共空间,试图让传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产生紧密联系,从而使更多年轻群体感受到越剧文化的魅力,以达到越剧文化传播的目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 《此间书屋——复合型现代书屋设计》

作者/ 奚昕钰

作者/ 王飘灵

作者/ 骆昕昕

指导老师/ 刘毅菁 王秀萍
作品介绍

      本次毕业设计我们组的选题是书屋设计,在对设计场地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进行调研后,我们结合该地特色文化和消费者的物质及精神需求设计了拥有复合型功能和多元化场所氛围的现代书屋。书屋命名为“此间书屋”,其设计概念取自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希望带引领人们进入以书籍为媒介的精神文化空间,在繁忙喧闹的都市生活中重新寻回自然闲适的精神文化洗礼。

      相比传统的书店,我们的复合型书屋在空间功能上增加了文创售卖、咖啡餐饮、文化活动和室外庭院等新型空间业态。同时我们将提取出的场地历史文脉归纳整理,按照时间先后将其大致划分为以历史发展为核心的“千年永宁”、以经济为导向的“蜜桔之乡”、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的“山魂海魄”和现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模具之都”这四大区块。

      我们将提取的四种文化元素分别置入书店不同的功能区:“千年永宁”以原木棕色为主色调,对应的阅读展示区、“蜜桔之乡”以橘黄色为主色调对应的儿童区、“山魂海魄”以青绿色为主色调对应的休闲文化区、“模具之都”以浅蓝色为主色调对应的多媒体讨论区。在参与体验上提高场景氛围的丰富性,为书店的多元空间营造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情景设计。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4 《三味书屋》

作者/ 陆可帆

作者/ 潘志婷

指导老师/ 刘毅菁 王秀萍
作品介绍

       此次毕业设计主题为三味书屋——“三味”即书卷味、岭南味和现代味。一是立足于书店传统功能,给予读者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二是结合地域特色,融入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进行文化空间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三是书店经营模式与时俱进,结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打造一个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场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 《 遇见-佛山 复合社交模式主题酒店设计

作者/ 王昊天

作者/ 夏鸿飞

作者/ 黄陈岳

指导老师/ 方贤峰
作品介绍

青年人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新的消费需求被提出,“90”“95”后的消费群体对于社交的需求对传统酒店的定位和功能设计产生了影响。社交型酒店市场巨大,各大酒店集团纷纷推出社交型酒店品牌,但却一直不温不火。

      鉴于中国人含蓄的性格特点,普通社交型酒店生硬的公区设计显然无法满足年轻人社交发生的条件。

      复合型社交模式主题酒店即结合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于一体的社交模式酒店。线上社交通过虚拟社区app的开发来实现,线下社交则通过年轻人不同的社交爱好进行不同楼层的划分来实现,年轻人可以通过酒店中心的垂直观光电梯来在办理入住手续前了解各层不同的设计风格,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楼层入住,以发挥相同爱好在社交中的积极作用,最大程度实现社交发生的可能性。希望能以此为国内社交型酒店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6 《舒缓情绪模式下的酒店设计——南槾酒店》

作者/ 李映玟

作者/ 刘芳

指导老师/ 方贤峰
作品介绍

      南槾wan———南方有畔,屋檐遮雨,人行其下,当焦虑等困扰侵袭,当想要逃开现实找个港湾停息,不如将自己放在这个角落里,只做想做的事情。

      假如,有一处角落,我想席地而坐,不用顾及他人的目光,周围的每个人都随意地坐着,不用拘束自己的肢体;假如,有一处角落,我想深深的呼吸,不属于办公室的空气,我在这一头,他人在路的那一头,我们仿若隔世,互不打扰;假如有一处角落,我可以将自己放在柔软的泥土里,像小时候一样,用身体碰触土壤,自由地、随意的做着真实的自己;假如有一处角落,我可以半倚靠着打开我的漫画书,沉浸在纸中的世界,吃着零食随意寻找自己最舒服放松的状态……

      假如能够在一个空间里摆脱所有社会角色,释放我所有的感官,就能够暂时安置所有积攒的焦虑,就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尝试与所有的焦虑和解。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7 《 “浮沉”木心纪念馆设计

作者/ 蔡光裕

作者/ 翁以哲

指导老师/ 王依涵
作品介绍

       本次毕业设计主题为“浮沉 -木心纪念馆建筑设计”,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北栅,乌镇的北面,与江苏省吴江县相邻,以一条古运河为边界线,建造木心纪念馆。旨在纪念和展示木心先生的毕生心血与美学遗产。

       空间形态上,我们一开始所定的基调,就是木心先生所钟爱的简约美,同时在细节处理上亦要符合东方美学的中正平和。因此我们选取了体块穿插的设计手法,同时在立面肌理上也采取了流线感较强的表皮,进一步强化建筑的典雅感。设计灵感汲取了木心先生一生曲折经历又回归平和宁静的人生特点。

       我们希望通过建筑肌理、光影、交通空间设计等全方面的深入,带给游览者与木心先生的跨时空对话。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8 《屿·时》

作者/ 夏佳静

作者/ 陈若琳

指导老师/ 王依涵
作品介绍

       项目基地位于江南水乡乌镇,建筑为木心纪念馆设计,纪念收藏木心先生的作品。“屿”源自于木心先生的画作《塔中之塔》,曾形容自己为“伦敦塔里面的象牙塔”,犹如漂浮在大海深处的一座孤岛,鲜有人靠近,少有人懂他。“时”这是专属于木心的时刻,进入建筑后静静地听木心“说”他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时空,于此享受四季带来的视觉“礼物”,借此沉淀心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9 《丛林总“动”员——基于趣味教学理念的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

作者/ 殷亚玺

作者/ 李亚林

指导老师/ 申丽娟
作品介绍

      在当下时代教育背景下。以趣味性为主题,研究幼儿园室内环境,提高幼儿园室内空间的体验互动性和游戏趣味性,更好的满足幼儿、教师、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幼儿园设计更加契合社会需求。加强各个功能分区,实现多样化的复合型空间以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创新型教育空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10 《寻找巴学园——童星幼儿园室内设计》

作者/ 朱虹颐

作者/ 樊若玮

指导老师/ 申丽娟
作品介绍

      本次设计是关于童星幼儿园室内设计的创作,从一本书出发,引射出儿童心中的巴学园,书中构建了完美的教育乌托邦,记载了一段丰沛美好的童年,设计从提取书中场景出发,将部分场景再现,以探索、玩乐为分支,将空间大体分为交往空间、阅览空间、劳动空间、游戏空间、教学空间、运动空间。最后愿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同时希望让幼儿在 我们的空间设计中找回心中的巴学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