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展⑫

本期责任导师
张凡副教授、王龙江副教授、林彤副教授

我从哪里来》 作者:白鹤然

导师组:张凡、王子源、姚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塑料与人类的关系为出发点进行反思。由三件实物首饰及近百件虚拟首饰构成。实物作品运用废弃塑料为主体、通过手工制作,赋予作品随着佩戴者的行为发生变换的一种交互性首饰。佩戴者的体温变化、环境变动、以及身体的摆动幅度都在其上有着不同程度的反馈,由此记录着人类行为的痕迹。作品使废弃塑料突破原有的形态,并试图探索作为可持续性材料在未来首饰及服装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导师评语
可持续发展对今天的时尚行业来说是一种挑战。白鹤然勇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取材、构思,用手工与虚拟两种反差较大的手段去尝试,难能可贵。对社会的反思、对材料的拓展一直是艺术首饰的教育方向,未来也希望看到她更多的针对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创作。

——张凡副教授

毕业之花作者:沈昭延

导师组:张凡、宋尧、王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祝贺的花束,花开花谢;

晚会的烟火,升空坠落。

舞台的舞蹈,高潮谢幕;

人生的百年,生老病死。

这组艺术首饰作品用自然界的生命过程与人体运动呼应,从设计师本人亲身的体验,得来感悟。

或许凋谢,或许灿烂,但每一个过程都是不同的蜕变,每一个过程都值得纪念。

用肢体的舞动展现人生的花开花落,用金属留住每一阶段的美妙记忆。

导师评语
用身体和生命结合与探索首饰与人体的关系。沈昭延用自己舞蹈与首饰专业学习相结合,完成了自己探索。她在材料和工艺表达上力求与身体的运动相得益彰,并在视频的拍摄中再次思考,希望引领人们去跟随她体验自然与人的关系。

——张凡副教授

万川映月》 作者:樊静雯

导师组:张凡、滕菲、陈小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数字时代,我们常常通过各类影像视频观看自然、屏幕中的自然、由字节符号拼凑而成的自然。在这个时代生活常常被束缚在电子产品和一个个小小的室内空间下,自然是窗框里的画,也是电子屏幕内的憧憬。

作品“月映万川”讲述的是无论走到哪里,江河湖海都映射出同一个月亮,我将我的作品实体比作月,人造之月,这里的万川代指自然,由投影媒介呈现的数码影像下的自然。投影由镜面材质的首饰反射在空间内,此时的自然与人造之月都被束缚在了空间之内。

此时的自然如同镜花水月一般可见而不可得。

导师评语
“月”是古今中外美的代言,樊静雯将艺术创作这种善用的借喻物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在数字时代的艺术首饰表达方式。她没有沉浸在诗词歌赋的柔美中,而是走向相反的方向,用生硬的材质去表达一种机械的唯美。硬朗的真实与飘渺的虚拟,如月初生,希望她未来能够拓展更多可能,将时代与古代嫁接结出新果实。

——张凡副教授

《镜玉·玉石历史身份的迁移》

作者:徐悦涵

导师组:张凡、张欣荣、李文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翡翠在中国有着特殊的象征性。作品从中国玉文化“神玉、王玉、民玉”三次历史身份的变迁去映射翡翠在今天的象征性。在创作中翡翠作为身份转化的主体,采用黄翡绿翠替换历史中的玉礼器。翡翠成为边缘材料构建身份神话、搭建虚拟历史故事,以此展现“身份迁移”主题。立足于历史观下,当代个体身份的塑造与呈现具有多样性。

导师评语
翡翠在中华玉的历史长河中,并不久远,却被今天的人们推崇为珠宝首饰的身份象征。徐悦涵在磨玉的过程中去体悟,在疫情期间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系列的作品。从磨玉到雕刻、金属材料的雕蜡、铸造组合,她在有限条件下制作的实物作品精益求精。同时在她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倔强倨傲,希望在翡翠的当代化中做出不凡的突破。当然,这是并不容易的道路,她在真实与虚拟中揣摩,所下的功夫在作品中可以体会到。希望未来她找到更加畅快的表达方式。

——张凡副教授

视石如糖 | Stone as Sugar》 

作者:周晤严

导师组:张凡、刘骁、余一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玉石你会想到什么?你会和我一样,看到玉石立刻想到薄荷糖吗?针对自己感受,去分析见物思物其中的因果关系,这种现象的产生与联想、联觉、通感有关系。于是,将作品以玉石和薄荷糖外观之间的相似性为切入,消费动机的不同点进行思考,探讨这种通过玉石与薄荷糖消费符号结合的方式体现出寒凉感带给人生理和精神方面的凉愈。

导师评语
个体体验与感受是艺术首饰在叙述表达时常用的表达方式。周晤严对两种不同方向的材料“玉”和“薄荷糖”,试图建立一种视觉联系。她努力在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去传达自己的感受与情绪,这是手工制作过程中,并不显性但依然可以被感知的人性。实物在与人的交集时,首饰作为中介,表情达意尤为重要,希望她在未来更加精彩表现出来对手工与感悟的链接。

——张凡副教授

《痕迹》 作者:陈雅格

导师组:张凡、景斯阳、王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微生物是记忆,你相信吗?你触碰了什么,身体上的微生物能够反映出来。你吃了什么,生活习惯怎样,体内的肠道菌群也能反映出来。我将生活中的平常物提取出来,制作成特殊的容器首饰,并将这些物品上的微生物置于容器内部培养。微生物成为了一种记录媒介,不可见的记忆被用可视化的形式重生了。生命在不同的介质间转化,延续。我存在于这世间,从未离去。

导师评语
观察与思考,可以引发创作的动机,也可以带来创作的手段。陈雅格在偶然的观察中找到一种创作手段,从而去思考如何与自身产生联系,艺术首饰的一种生物形态便孕育而生。希望她在未来拓展艺术首饰的新材料、新体验,不断的观察与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创作语言。

——张凡副教授

《间之人系列/#Persona_7》 

作者:盛芮佳

导师组:张凡、王龙江、李玉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首饰是为人创造的,而人又是文学中永恒的存在。文学中的“人”是多面的,甚至是无穷面的——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个“人”,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基于某一特定文学元素,筛选了七个文本来进行转译,组成了间之人系列首饰。作品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完成。在制作过程中,“我”的每次与文学中“人”的对话,都是再一次进行文本的转译,或是对自我的探寻。在一件件首饰模型被打印出来的过程中,仿佛可以看见人类在漫长时光中,一次次前进的步伐。

导师评语
艺术首饰与文学关系历来紧密,我们同样读一本书,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同样一件艺术首饰佩戴在不同人身上,会呈现不用的表达。盛芮佳努力将晦涩的文字与真实的作品链接起来,在造型中她较为感性,依据自己的感觉去建模、自己摸索3D打印机各种可能,就像一位作家依自己经历笔耕一样。文字与视觉的对应并不易,未来表达手段还有很多可能,希望她不断精进对艺术首饰的探索。

——张凡副教授

忧郁的躯体化》  作者:赵慧水

导师组:王龙江、黄泽奎、姚路

现代韩国的年轻人的忧郁症和高自杀率是很大问题。他们因为社会的无理要求而承受巨大压力。这部作品表达被社会结构压迫的年轻人所感受到的压抑和孤独。照片的中心被摄物体是它采取的是蜡烛的形式,而脸是看不见的。这个无脸的蜡烛形人物代表了所有现代韩国社会感到被压抑的年轻人。背景是城市的各种要素。城市元素意味着一种压制年轻人的社会结构,也就是一种韩国年轻人被要求的主导性文化。

导师评语
赵慧水将创作的注意力放在韩国当代社会给年轻人制造的困境上。作品将可燃烧的人型符号植入到宁静、冷漠、高楼林立的混凝土城市中,利用燃烧和分解等方法来意指生命的完结。作者将自己所见和感受通过这种方式传达出来,以此表达当下韩国这种以资本为导向的社会给当代年轻人带来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上的压迫,使得部分年轻的生命还没走入辉煌便被自我终结了!该同学创作态度认真,创作过程中也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通过这组创作可以看出作者在视觉材料的应用上有着自己的民族的特点,且善于用比较直接的方法来揭示当下的社会困境。

——王龙江副教授

早餐》  作者:周竞先

导师组:林彤、周岚、廖柳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生活在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对疾病以及生死产生了新的认识。我试图聚焦于这样的最寻常的,也是最本质的与最富代表性的景象。这些情景在疫情期间司空见惯,构成了我们长时间内的日常生活。但这正是后疫情时代独具的特殊景观。一场疾病以其隐喻造就了这些情景,在这些语境之中,疾病已经被加以社会意识,成为“恐惧”、“社会性排斥”乃至更富侵略性的意识形态话术的隐喻,它们共同赋予这些非正常的社会景观以荒谬的合理性,让这些景观侵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处在这些疾病隐喻之统辖下的我们,该如何审视这个世界?又如何审我们自身?答案也许正在这些司空见惯的情景之中。

导师评语
周竞先同学的摄影创作,一直以来建立在对身边具体而微的事物的关注上。在近两年疫情反复的情况下,周竞先通过实践建构起自己的影像语言世界,隐喻着在当下真实又虚幻的空间,每个个体生命存在的思考,也是对后疫情时代人们社会关系重构的展望。

——林彤副教授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