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一届蒙特勒中国爵士音乐节海报设计比赛入围作品


陈笑峰(中国)
设计理念:有目共睹,桥是连接的纽带。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桥是一条固定长度的三维纽带,桥是短暂时间里水与天交界的空间,在这里它是人们心灵的栖息站,开放而又隐秘的,暂时而又无限的,与任何缘由目的无关。桥下水波的浪漫景色映照着空中柔软的日光,是人们对明天新的企盼,同时搅散出勾勒出乐器的隐约意象与线条,暗语着音乐在人们心中宁静的涌动。人们匆匆过往 和悠闲踱步,即便无人站在桥上,或喜或悲,远远望去感受或遐想的片刻,悠长风景缓慢的舒展,湖水荡漾着的是音乐律动的波光,流淌着的是人们萦绕的目光。这一段时间和空间正如每一届蒙特勒音乐节,席终散, 曲终完,但舞动的姿态诱人,欢呼的人声雀跃,旋律的盛情难忘,在这一段人生中的片刻,悄悄增添了对美好心怀的释然。

任颖华(中国)
任颖华是个始终拥有童心的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用户体验师。他勇于快乐尝试,不畏惧平淡与皱纹。热爱厨房、音乐、艺术以及写作。
设计理念:黎明...第一缕阳光照亮了杭州西湖的吉他和集贤亭。黄色、红色、橙色、紫罗兰色......是新一天开始时的光色,随着它的发展,以蓝色和深紫色照亮西方。在右上角,蒙特勒的Château de Chillon的剪影,在连接吉他的五角桥上,爵士音乐节的精神,并辅之以其他五角桥,这些桥连接音乐与乐器。
设计使用代表比赛主题的垂直色度划分:桥梁,连接。解构吉他形状是以“爵士音乐节的黎明”为标题呈现的设计视觉中心,这是传统乐器的不同愿景,通过将其结构简化为模块来实现,这些模块在其布局的某个点相连,生成入口和插道交替使用的可识别轮廓。
在描述的模式中,包括乐器成为这个“机器”的一部分:低音提琴、钢琴、萨克斯......和吉他。从所有这些元素中流淌着“摇摆”,您将享受2022年蒙特勒(中国)爵士音乐节上的气氛。

José Manuel Otero Amoedo(西班牙)

吴乐薇(中国)

俞文杰(中国)

黄维佳(中国)
黄维佳是一位独立图像设计师&MakerMass Studio 创始人,致力于重构理性语言和布局设计的探索。
设计理念:乐谱演奏爵士乐章。

熊耀辉
设计理念:设计重点集中在影子,“皮影戏”是中国的文化和传统节目,与瑞士的图形风格相得益彰,形状简单线性, 背景平坦,因此将成为桥梁,是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联系。

Sofia Solini是一名在意大利出生和长大的21岁女孩,目前就读于LABA Rimini美术学院。除此之外,她的另一个激情就是化妆。

Zlata Ulitina(俄罗斯)
设计理念:海报的创作灵感来自中国表意文字的写作和水彩画技术。
Marcelo Kiyomaro Furuuchi
(巴西)

Federica Delvecchio
(意大利)

Toshifumi Kawaguchi
(日本)
设计理念:“爵士乐洗去日常生活的尘埃”—美国爵士鼓手布莱基
爵士乐是一种源源不断的流动,在灵魂中流动的音乐。感官以一种难以形容的方式连接,将它们融合成一种独特的感觉。
我的方法是将“JAZZ”这个词的字母作为一个多维的桥梁组合物与一个令人难忘的充满活力的调色板连接起来。一座桥梁,作为从音乐节的丰富遗产到最新版本的基础。这个音乐节的特点是高质素的视听表达,它的无限能量和时尚享受。动中的音乐,无论是在形象上的还是字面上的。

Ivan Kashlakov(保加利亚)

Olga Fonina(俄罗斯)
Olga Fonina 是位于出生于俄罗斯的英国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插画家和学生。艺术是她表达自我的方式。
设计理念:乐器是音乐家表达内心对音乐旋律的桥梁,该海报通过对吉他的夸张处理,将吉他的音孔与人的嘴巴置换,好似一个正在唱歌的人,乐器和音乐家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戴传艺(中国)
《连接你我》

张子颖(中国)
Ksenia(俄罗斯)
Ksenia是出生于莫斯科的一名插画家,目前在莫斯科的英国高等设计学院学习。这是她第一次设计海报,对她来说是最近非常愉快的一次经历。
刘学真(中国)
刘学真,中国年轻的平面设计师。
相关:
2022第一届蒙特勒中国爵士音乐节海报设计比赛
免责声明: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站,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创意设计竞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