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本科毕业展⑬

本期责任导师
王捷副教授、陈慰平副教授、吴帆副教授

对话物》 作者:唐悠然

导师组:王捷、杭海、程可槑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从小的无意识收集的习惯,我拥有四百张左右的信件、纸条、试卷、草稿等纸质材料。通过对这些材料进行场景或情境的重构,我与记忆与人物再次发生一次了对话。作品分为图像·文字·物品三个部分,总体以图像的叙事时间为基准,衍生出了文字与物品两个部分。

导师评语
自从有了第一幅真实的显影图像,客观世界被记录下来,物与像的关系随着技术、文化的进步不断被重新定义,进入数字时代后,像被分离,无缝延续的数字记录,让物的对照价值被极大削弱。唐悠然同学的作品旨在讨论个体对于“物”为线索下“像”的价值。模糊的、动态变化的记忆与恒久的物品成为开放绘画的方法。合影作为自我线索的刻度参考,把不同时空的人并置在一起,开放的文本讨论成为合影概括或详细的描绘过程。

——王捷副教授

abc^n作者:刘林杏子

导师组:陈慰平、何浩、刘治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缩写用语是网络社区中自发创造的非标准语言形式,它的发展伴随着网络日新月异地变化,使用人群携带着不同的自我理解划分出群体交流的鸿沟。作品以字典的结构展示网络缩写用语在自然语言系统中的不确定性,结合字母的中英文不同发音,可以阅读具有相同缩写含义的文本及视觉元素,但具体的定义却逐渐变得模糊。

导师评语
当今网络用语发展很快,快速的字母拼写用语变成了一种风格,甚至是一种潮流,网络的功能应该是加强人们的沟通,但网络用语却加大了语言的不确定性。刘林杏子同学收集了大量的网络用语,以非结构性化信息的设计方法设计了这本字典,这件作品也保留了瞬间即逝的网络文化。

——陈慰平副教授

造境:从现实到虚构

作者:左阳

导师组:陈慰平、蒋华、程书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看到的岛屿是抽象的,但同时具有实地测量的客观性。它通过另一视角来诠释图像,但却并非绝对真实。作品基于每个人对于岛屿的不同模拟,通过人工智能生成对抗网络生成岛屿,这些岛屿并不存在,但却源于现实。利用现实与模拟混合的虚拟岛屿来设计书籍与网站,通过叙事手法模拟岛屿的存在,反思现实中客观信息对于主观观念的影响。

导师评语
左阳同学作品《造境:从现实到虚构》运用人工智能生成岛屿图像,在虚拟现实的热门话题下,对图像的真实性我们应该有新的讨论,我们如何看待模拟图像?如果生成的数据来自现实,模拟出来的图像是不是比真实还要真实?

——陈慰平副教授

《认知偏差A-L》作者:殷楚君

导师组:陈慰平、王子源、肖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各种新兴传播媒介在互联网出现,人们的认知偏差逐渐被人“利用”。作品基于信息化感知,通过视觉判定选择出12种认知偏差,从界面语言的研究出发,进行平面版式的实验转化,结合眼动技术定位瞳孔坐标,呈现出人们对待信息的关注路径,以视觉隐喻的方式来讲述认知偏差。

导师评语
殷楚君同学作品《认知偏差A-L》利用界面语言和交互行动的认知偏差来反推视觉设计的可能性,以眼动逻辑为根据来判断视觉层级。互联网产品利用人们的认知偏差来引导行为,这是把行为转化为视觉的一件有意义的作品。

——陈慰平副教授

第二棵树|TREE 02》 作者:陈紫瑜

导师组:陈慰平、王子源、周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树?什么不是树?第二棵树是指与树关联的他者。作品以交互网站为载体,使用树状结构叙述,从第一棵树开始,梳理树与人、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关联,在树的图像与我们的生活中寻找树的广度。试图重构图像的多元组合,重新配置树与人的相遇,形成新的叙事,重新理解不同的树。

导师评语
陈紫瑜同学作品《第二棵树》以网站互动的方式重新构造树的图像叙事方式,树状结构的视觉表现有别于线性的平面设计,它让观众体验到马赛克和离散化的视觉感受。

——陈慰平副教授

一至无尽|ONE TO INFINITE》 

作者:魏向民

导师组:吴帆、何君、陈慰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品以“模块化”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日常生活>探讨了四十二件作者生活中具有“模块化”表征的日常物品;第二部分<认知形态>主要围绕“模块化”物品的拆分和数列图解;第三部分<社会关系>通过文本和图像创作探讨“模块化”物品其背后与社会关系的内涵。作品以书籍为主要呈现媒介,集中思辨了“模块化”作为系统性的设计方法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日常生活、认知形态和社会关系的。

导师评语
作为现代主义运动伟大成就之一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已经成为人类观念、感知的一部分,谈论它,某种程度就是在谈论人类自身。魏向民同学以此延伸探讨了贯穿日常生活、认知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不同层面的物品,作者追问的是这样一个主题即:在人类完全成为遵循秩序生物的今天,在材料与身体、行为与灵魂完全脱离的“后模块化时代”,那种具有超越意义的幻想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是否仍有可能存在?

——吴帆副教授

《我烬|The Ash》 作者:孔令怡

导师组:吴帆、陈慰平、林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灰烬,汉语词汇,释义为物体燃烧后的剩余物。本作品以平面设计为基本方式,通过发掘事物(The Ash)与系统(System)的关系,以回应现代社会尤其是当下人必将面对的徒劳与和解。本作品以“灰烬”作为核心,呈现了文本所定义的“灰烬”在不同系统之中流转,以抵达对灰烬的理解与对系统的反思,并通过这一流程提出研究者的疑问:当洞察系统困境时,人需要作出何种选择,又将怎样理解和看待选择的结果。展览地点为即将拆迁的自建房车库,所在地即为本作品探索内容的一环。

——而征服者是放弃所有永恒承诺的战士,他知道自己终将死去进而希望参与和影响人类的历史,因此他选择了行动而非沉思。他知道到任何事情都无法永远持续,胜利也不是最终的。

导师评语
孔令怡同学的作品与其说是“研究”不如说是“写作”。拼贴的写作方法汇集起海了量图像,“系统徒劳”也因这种庞杂的写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程序缺陷”囊括了诸如制度、文化等一系列更为广阔的议题。然而“胜利不是最终的,作品终将毁灭”,作者选择了一处即将拆除的车库,将作品连同布展空间一并交给了无可避免的坍塌,确认了成为灰烬的命运,让这个看似形式分明的作品最终彻底成为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寓言。

——吴帆副教授

《瞬间的永恒| Notes of the Μνημοσύνη

 作者:梁竞媛

导师组:吴帆、陈慰平、何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Μνημοσύνη 为希腊神话里司记忆,时间与语言的女神,此件作品为一系列尝试记录「永恒的瞬间记忆」的手记。「生活」的意义由记忆与瞬间的感受搭建而成,追逐有限的生命周期之中遗留的幻影可视为人类追逐「意义」的方式之一,以此法缓解自身存在主义焦虑与异化危机。作品旨在使用平面设计的手段呈现记录具象记忆的角度,创作途中作者受困于单一空间内63日后完成了创作与记录。作品试图带领观者以作者的手记为媒介闪回至作者所处的时空,同时意在表达:被定义于时间这一量尺之中的记忆,每个瞬间皆为「永恒」,每段记忆皆为「唯一」。

导师评语
作品是对疫情导致的63天禁闭产生的哲学层面上“死亡”的反抗和解读。竞媛同学发明了独特“书写技术”:依托观测云层拓扑学轨迹和由知识建构的时间装置(日晷)两种方式对转瞬的幻影进行编码,实现对抽象意义的“凝固”和“书写”。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对技术的定义之一便包含了无形的工作方法以及非物质却又有物质载体的图纸,由此,竞媛同学的作品努力想要完成的是由思想到技术的彻底的自我启蒙。

——吴帆副教授

System⁵ 目外之物》 作者:张皓若 

导师组:吴帆、陈慰平、封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本作品从日常家用电器所跨不同社会结构之间产生的数据关联为出发点,试图讨论如何通过解构家电来讨论其各部分数据信息在分开与联系时发挥的不同作用,探究家电背后各系统间隐藏的复杂关联。以此揭示现代生活中人类为了完成一项简单活动背后所跨越的庞大社会系统,从而引发人们对现代生活中人与整个社会系统关联方式的思考。

导师评语
无数人工制品可视作不同尺度和技术框架下不可见系统的堆叠和投影,似症状之于肌体,黑暗、致密且复杂。皓若同学如同法医般冷静、精确、充满耐心地在一个细微的切口上开启了一项庞大的逆向工程:他审视的不仅是单件制品与复杂系统之间的隐匿关联,更重要的是,作者在一组组精心建构且相互关联的图解脉络中,以精细的视觉特质,重启了目光之外人类自身层层交织,令人震惊的技术文化肌体的搏动。

——吴帆副教授

双面 Dual Side》 作者:祁昕

导师组:吴帆、何君、潘镜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我关注的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双重身份。以我个人的两种身份(学生,音乐人)为切入点,共由日和月两个概念组成。日代表了我以学生的身份在白天上课,月代表以音乐人的身份在夜晚演出。以专辑、虚拟网络演出及周边为主要作品媒介,在两种不同身份转换中思辨了如何平衡身份认同的概念,对于此概念做出平面化的设计转换。

导师评语
面对祁昕同学“设计师”和“音乐人”的双重身份,此刻我们需要听到的不是精致的旋律或者巧妙的整体结构,而是声音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的出现和消失:白昼是思考,夜晚是发声,如同呼吸,持续不断……在“身份思考”和“身体劳动”的循环往复中,创造的核心或将在未来的某一瞬间向创作者显露,如科茨在《世界与我之间》写道的那样:“直到辩解的炉渣褪去,留给我的是如冰冷钢铁般的生活的真相。”

——吴帆副教授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