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设计--2017之新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17年4月28日 分类:工业产品大赛 浏览量:900
一.概述 | 以设计成果转化为第一目标的设计竞赛
“中国好设计”是由中国工程院指导、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主办、中国创新设计产业 战略联盟中国好设计工作委员会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的设计活动,以创新设计为主题,努力打造和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世界和时代的中国好设计、中国好企业、中国好品牌,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引领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引领全球设计的能力。
之新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主办的“中国好设计”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是全国唯一融合技术与艺术、专家辅导与实训实践、以设计成果转化为第一目标的设计竞赛,实现从创意→方案→产品→商品,让创意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大赛以设计竞赛为依托,旨在传播创新设计理念,发掘好创意、好设计、创新人才,搭建技术成果与设计创意之间桥梁,让科技、设计与商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新商业、新品牌,并通过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的工程化产业平台能力,推动设计成果的产业化。大赛优秀作品将直接向 “中国好设计”推荐。
2017之新设计大赛将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4月至6月作品征集,7月至10月进行评审,在决赛期间将会举办优秀作品展、总决赛暨颁奖典礼。
二. 组织 | 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指导
1. 指导单位
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 主办单位
深圳市创新设计研究院
深圳市工业展览馆
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
深圳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
3. 承办单位
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之新网
三. 2017大赛主题 | 健康生活
本届大赛将以“健康生活”为主题,领域包括但不限于饮食、起居、运动、医疗等。参赛者提交参赛作品应符合大赛主题,提交原创设计作品,以家用电器、服务机器人、穿戴式设备等产品载体方案为交付目标,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
● 家用电器: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房电器、小家电等功能型电器产品为主,以及相关配套产品;
● 服务机器人:包括但不限于家庭、办公、商铺、酒店、等场景的服务机器人
● 便携式产品:围绕起居及生活的随身便携、穿戴式产品,如衣物洗护、车载产品、健康监护、可穿戴等产品。
智能时代让每一件物品、每一个生命体紧密相连,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地理、伦理、政治、工作方式等多方面深刻地重塑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一点点地融入了每时每刻的生活。
来吧,让我们用自己的设计去定义自己想要的健康生活,用设计点亮生活!
四.流程设置 | 比赛流程
1. 比赛流程
2. 成果转化流程
五.参赛要求 | 大赛参赛要求
2017第二届之新设计大赛参赛对象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学生以及海外学生)、在职设计师、设计爱好者、有创意想法的创新者,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可以个人或至多3人的团队为单位参赛。
大赛作品及内容其它说明:
技术汇编:让参赛者能够更好的技艺融合,跨界创新,本次大赛汇集了各行业的优秀技术和应用范例,参赛者可以对各种技术进行组合,以更好的解决创作中所针对的实际问题,以设计为载体,促进设计成果更具技术性。(技术列表见附件一)
毕业作品参赛:大赛也鼓励即将就业的学生提交毕业设计作品,除与其它参赛者一起参赛外,我们将根据您的毕业作品,提供企业的招聘和实习信息。
老师或学校组织参赛:大赛也鼓励学校及老师组织学生以课程作业或毕业设计题目的形式进行参赛,我们将在网上开通学校专用作品提交通道。
其它机构组织的设计比赛作品参赛:大赛也欢迎其它区域或机构组织的设计类比赛,将以联合比赛的方式,提交与主题相关的设计作品,组委会将在网上开通专用作品提交通道。
设计类创业项目也可进行参赛,对优秀项目将提供技术开发指导及平台产业化支持。
六.评审标准 | 作品评审标准
● Demand:需求的刚性程度
需求的刚性程度指的是衡量一个产品存在价值与重要性的根本要求,将需求分析作为产品设计的起点,刚性程度越高则说明产品的价值与重要性越高。需求的刚性的本质就是明确哪些需求是用户的核心需求。
● Method: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
技术手段是指实现需求所采取的关键性的途径、与方法的总和。其中包括制造技术先进性、理论思想超前性等。
● Realizability:市场转化可实现性
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考虑到产品的市场转化可实现性,技术应用到设计中是否可实现,市场的可转化率。
七.作品提交要求 | 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1. 初评、复评提交要求:
1) 提交一份关于所选取设计方向的产品设计展示图。内容应包含产品名称、效果图、细节图、必要的结构图、基本外观尺寸图等,其中必须包含一张三维效果图。以及用简短的文字描述产品的创新重点、制作工艺、材质等(文字描述要求中文、英文同步);版面中所涉及的效果图表现手法不限,计算机、手绘等任何方式,能清楚表现设计者的创意和设计意图即可,能提供不同角度渲染图更佳。说明文字大小建议中文不要小于18,英文不要小于16。
2) 作品效果图版面上不得出现参赛者所在单位、姓名(包括英文或拼音缩写)或与参赛者身份有关的任何图标、图形及其他信息提示,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3) 根据组委会提供的模板编排格式,文件以报名时所获得的参赛编号命名,每个作品的文件大小不超过5M。所有电子文件均由参赛者自行上传至大赛官方网站。
2. 终评提交要求
提交相应的视频文件与其他格式的电子文件,届时按组委会具体要求进行提交。
八.奖项设置 | 奖项设置
大赛奖项采取统一评审,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最佳组织奖、最佳人气设计师奖。
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使创新设计成为生产力,本次大赛特别设置产业化奖项,对参赛作品中符合产业化标准的优秀作品颁发可产业化证书。
● 一等奖,1名,奖金10000元+证书;
● 二等奖,3名,奖金5000元+证书;
● 三等奖,10名,奖金2000元+证书;
● 优秀奖,20名,证书。
● 产业化奖:20名,将对所有参赛作品的技术可行性、创新性、产业应用可能性进行评估,对评估合格的颁发产业化奖。
● 进入决赛未获得一二三等奖的作品,将获得“2017之新设计大赛优秀奖”,该奖项仅颁发证书,不设奖金。
● 优秀指导老师奖:一等奖参赛者的指导教师,将获“优秀指导教师”奖,颁发奖金和证书。
● 最佳组织奖:上交参赛作品最多的前三所大学,将获“最佳组织奖”,该奖项仅颁发证书及锦旗。
● 最佳人气奖:组委会将在网络平台发动网络投票,届时得票最多的设计师将获得“最佳人气设计师奖”,该奖项颁发奖金和证书。
九.赛事安排 | 时间流程
1. 作品征集
报名时间:2017年4月—6月20日
参赛方式:
1) 登录大赛官方网站,填写资料注册大赛账号;
2) 填写报名信息,上传个人简历和照片;
3) 填写作品信息及简介,生成参赛编码;
4) 下载参赛模板及素材;
5) 以附件的形式上传作品设计效果图,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5M,上传成功即表示提交完成。
注:参赛者可用同一个账号,提交多份不同作品;提交早的作品,将获得专家指导及调整的机会。
2. 大赛活动
1) 高校巡讲
时间:2017年4月-5月
之新设计大赛全国校园巡讲要邀请到行业内具备多年经验的实战专家们去到全国各大高校做专家报告,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制造领域、设计领域、科技领域等多方面的科研技术、案例分享和经验,同时将会发布2017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以及其他各大企业校园招聘岗位及实习生招募计划。
2) 同步辅导
时间:2017年4月-6月
围绕大赛主题与设计方向,定期安排课程培训与辅导,促进学生与专家,各高校参赛者之间交流。
3. 大赛初评
时间:6月20日-7月15日
1) 分校赛区
分校赛区由各个高校进行作品征集,参赛者通过之新设计大赛官网报名,参赛作品将由分校赛区评委统一进行初赛评审,并根据大赛组委会分配给各分校赛区的推荐限额,择优推荐直接进入大赛复赛。
2) 自主参赛
自主通过之新设计大赛官网报名并提交参赛作品,由初审专家评委进行评审,进入大赛复赛。
4. 大赛复评
时间:7月20日-7月31日
大赛复评采用网络评审的方式,由大赛评审委员会组织复赛评委在之新设计大赛官网进行网络评审,复赛评委将邀请全国10-20位工业设计专家、高校教授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在官网打分页面给出评审意见,及作品分数。
复评结束后组委会会将评审意见反馈给参赛者,参赛者可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后提交。
5. 大赛终评和展览
时间:9月
根据复评分数,进入大赛终审,终审将在深圳集中评审,决赛参赛者一一上台进行答辩,将由5-10位工业设计资深专家、企业家、高校教授进行现场打分,并给出专家意见,主办方对作品分数采用平均分的方式,评选出获奖作品。
6. 孵化
时间:6月-
成果转化具体流程:
作品评估→产业匹配→企业推荐→签订合同→项目开发→产品运营→利益分享。
收益说明:
● 采用作品中的创意,但未使用设计作品,原创者可获得首创权益2000-10000元/件;
● 采用作品部分或全部功能、设计作品,转化前与创作者进行沟通授权转化事宜。
十.版权声明 | 作品版权
1. 参赛作品由作者本人或团队完成,并未在其它大赛或公开场合发表过;要求作品的原创性设计,且无仿冒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2. 对所有网上提交并通过审核的参赛作品,主办方享有对作品进行推荐、展示、出版及其它形式的推广、宣传等权利。未经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作品用作商业用途,否则,一切后果由该单位或个人承担。
十一.大赛说明 | 大赛说明
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本次大赛的最新动态将发布在之新设计大赛官网和“之新网”微信公众号。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之新设计大赛组委会所有。
大赛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公众账号:siid_2inno
十二.联系方式 | 联系方式
2017之新设计大赛运营中心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1029号万融大厦b座202
邮编:518000
联系人:文雯
电话:86-755-21626582
手机:151 1232 3102
传真:86-755 2162 6599
邮箱:wen.wen@siid.ac.cn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