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020届风景园林专业毕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毕业设计作品对于同学来说,是大学四年最后一次作业也是对大学四年的一次总结。今年的毕业展无法与大家在线下相见,但是线上展示如约而至。这一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风景园林专业的优秀毕业作品!

 

风景园林专业部分作品展示

 

1

 更迭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周哲琛

指导老师:冯璐

 

作品简介:

研究设计通过对国内外工业废弃地设计改造以及相关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理论等等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学习了以矿区为代表的工业废弃地规划设计改造的基本方法路径和时空维度下矿区生态格局变化的科学研究成果。

在理论知识和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对景观修复与规划设计如何与科学理论和相关数据结合做出探讨研究,思考理论与数据在实践应用中的方法。在对景观重构和相关设计原则进行梳理后,将调查数据与理论模型方法与景观生态学、植物学等等知识点结合,将景观手段应用于设计案例当中。

修复设计涵盖了相关流域的污染治理、居民亲水活动创造,矿尾库的生态覆绿措施和演替规划,以及矿业开采区的多重生境重塑、游憩活动植入。不仅是对人居、生态等等环境的景观手段改善,更是景观设计师介入到城市的发展中的一种实践。

 

2

 演替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巩昊堃

指导老师:冯璐

 

作品简介:

自然遗留地本身具有较好的自然基底,有些甚至还发生过特定的人文进程。但这些由于时间断层在当下变得不协调甚至产生冲突。

中贾山和庐山坑就是在这样背景下所产生遗留地。两者自古就属于松江九峰一脉。钟贾山原本自然基底好,现封山育林留待后续开放。而庐山因为过度开采现已变成六十米的深坑,但因近几年的封闭式管理现已变成一片大湖,四周长满杂草。(介绍场地现状)

在生态保护、现代建设与公共需求的冲突交织激荡中,城市中的许多地块被生态政策强行划定出来,留待未来利用,这些地块地被称作自然遗留地。

纵览场地,有许多散乱的与当今城市脱节自然要素以及人文关系。而我的设计概念便是通过分期设计让这些自然要素与人文关系逐渐演替为能够被时代所接纳的整体,让遗留地不在遗留。将场地放在动态的视角下去建立与现代城市的关系。从开始的内湖-苗圃-荒草地三个毫无联系的区域逐渐演替到一个动态平衡的有机体,在不断变化中融入当下,褪去遗留的面纱重获时代接纳。

 

 

3

 解构城-村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朱诗漪

指导老师:闫爱宾

 

作品简介:

城中村作为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遗留的特殊城市空间,承载着介于城市与乡村间的独特的居住、生活、生产及人际交流方式,并因其低廉的租金与生活成本而吸引了大量城市流动人口聚集。本设计及论文旨在结合国内外城市低成本住房空间改造及理论研究,并以上海市嘉定区幸福村为例,探究其居住空间改造的可能性,从低成本建设角度探讨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新模式,提出既维护原住居民利益又满足租户住房需求的策略,并适应性、分解性地解决城中村空间破碎化、与城市功能区脱离等现状问题,推动城村共生、共存、共享的发展趋势。

 

4

 生态理念引领的旧城更新空间优化路径研究

——以无锡锡山区两东地区城市规划为例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谢心远

指导老师:冯艳

作品简介:

本次课题主要探讨生态理念引领的旧城更新空间优化路径的研究,研究对象为无锡市两东地区,包括东亭片区、云林片区、东北塘片区和通江片区四个城市片区。本次研究切入点包括两个视角,一个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再定位,另一个是对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绿色生态的再认识。提出“一廊、两轴、三心”的空间结构规划,根据四个片区的原生特色打造商务、文教、商业中心,相互串联,并衔接沪宁发展走廊发展轴和老城中心的两条发展轴。在土地利用层面在对原有重要建筑、城市肌理保护的基础上突出整体修复、功能混合、生态修补和有机更新。并且根据调整后的功能片区分布重新塑造和织补活力街道,使城市活力网络以及城市发展脉络连续完整。在生态设计层面构建四脉六园的水绿生态廊道,重新梳理了城市的蓝绿空间和蓝绿网络,并将生态功能融入其他功能片区,营造优质的生活、生产、办公环境。以提升整体城市品质、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对城市的重点片区进行创新转型。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下,划定十社三产的网格服务单元,打造15分钟城市生活圈。完善了多层级公共活动中心体系,提升不同等级片区的公共交往水平与城市活力。

 

5

 Heterogen-City: Renovation of Laoxinjie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姚心祈

指导老师:林轶南

 

作品简介:

上海正在被高楼吞噬。在传统的城中村改造中,为了平衡各方利益,开发商倾向于直接产品地块上的所有建筑,直接平地起高楼,这导致上海和越来越多的城市变得趋同,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

建筑是为了容纳人才会出现的,因此建筑形态,乃至城市发展的形态都和人息息相关。高的居住塔楼的崛起意味着人口的大幅度涌入,通过人口曲线和相关政策及时代背景的分析,可以预测出在未来上海的人口都会持续上升,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保持城市和土地的多样性成为了本次设计所讨论的主题。

本次设计选用上海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场地内原有的建筑和公共空间十分多样,这正是目前城市更新发展中缺少的。设计过程中,整理了场地内原有的建筑和公共空间,并且运用同一种设计手法进行了再设计,使得新建造的76栋房屋各不相同却又十分和谐。通过将商业、办公和居住混合到同一地块,在满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保证了场地在不同时间段内都有怀着不同目的的人前往,保证了场地活力。

 

6

 基于空间分析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及城市扩展分析   ——以上海市为例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邵田甜

指导老师:徐素

 

作品简介:

面向2035年,上海市以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为建设愿景。在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本研究通过网络爬虫软件获得高德POI数据及点评数据,从开源网站获得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综合利用ENVI与ArcGIS中的空间分析工具,在宏观层面上研究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在中观层面研究徐汇区城市空间结构,通过遥感影像研究上海市城市扩展情形。综合分析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扩展研究得到的结果,与目前上海2035规划进行对比,为上海市未来城市发展以及未来的城市规划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具体拆分为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通过网络爬虫工具获取兴趣点数据的同时,综合使用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来源多样,多视角研究分析城市空间。宏观上分析整体城市扩展情况,微观上分析不同类型空间结构。

其二,从上海用地无序蔓延的问题着眼,对城镇用地的扩展情况具体阐述。对于城市空间结构情况的分析将结合城市规划图进行对比,总结过去发展模式,为城市建设发展集思广益。

本研究延续了城市建设规划中对于城市空间结构分析研究的方向。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扩展是在城市规划领域重要的一部分,既往许多研究对此作出了剖析。本研究旨在在新的时期延续研究母题,为研究提供全新思考。

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和规划控制问题,本研究提供了一个利用大数据手段和技术进行客观分析的依据,为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有序发展提供了规划控制思路。

 

7

 老城谣——济宁市运河文化智慧遗产展示设计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季嘉奕

指导老师:姚子刚

 

作品简介:

随着我国各方面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日益高涨,在智慧旅游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实践的背景下,旅游业也不断地向虚拟化、数据化、智慧化三方推进。遗产旅游地与前沿科技进一步紧密结合,将会给旅游行业带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宽广的变革,最终满足游客各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课题基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济宁市的上位规划要求,在综合国内外智慧旅游理论和探究国内外遗址展示区和景观带的景观展示策略的基础上,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下将智慧遗产思想运用于对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保护设计中。在针对场地原有问题进行更新改造之外积极探索智慧化手段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可行性,创新探索出一套全面可持续的遗产展示和智慧旅游的设计方法,以期改善时代浪潮下文化遗产和文遗旅游所面临的局限性。最终探索出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的有效融合文化旅游业态的新道路,激发当代群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关注和传承。

 

8

 兰陵县邓王山工业文明展示馆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汪希钧

指导老师:姚子刚

 

作品简介:

兰陵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兰文化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端庄柔美。以兰作为展示馆设计元素,不仅情操高雅,更能如实反映当地人民的精神面貌。

作为兰陵县邓王山工业文明展示馆设计,灵感来自飘落的兰花花瓣,简洁而优美地展现了兰陵县深厚的兰文化。

展示馆外形灵动飘逸,如花瓣般优美、如玉般温润。通透美观、实用环保。设计场馆通过VR、多媒体等技术全方位再现了兰陵县邓王山的工业文明发展史,建筑本身体现了蓬勃发展的工业与科技实力,寓教于乐、令人流连忘返。

设计通过T-splines塑形,通过Grasshopper、skeleton进行结构优化,形成流线型的流畅外观,再由ladybug、honeybee等进行日照、暖通分析,使建筑生态环保,节约能源,建筑注重节能减排,生态绿色,与周边环境融合融洽,有助于当地生态文明建设。

建筑外表皮由素雅的白色表皮与玻璃幕墙构成,采光很好。内部以实木装修,符合当地传统的建筑习俗,同时生态绿色,给当地居民与游客提供了展示当地特色文化的空间和舞台。

 

9

闾里十二时辰:

基于需求理论的回迁安置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诸暨市金凤小区为例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疫情无阻,毕设不散|风景园林专业作品展示
作者:黄钰婷

指导老师:金一

 

作品简介:

回迁安置社区的改造往往注重建设效率和投入成本,忽略了回迁居民的真实需求,社区环境景观质量较低,而社区的户外景观公共空间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生存环境,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层次需求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回迁居民对社区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本设计选取回迁安置社区——金凤小区为作为景观设计的对象,从各来源、各年龄的居民需求的视角出发,调研居民的日常活动轨迹以以居民步行尺度为依据划分社区景观系统的三个层次:三分钟邻里融合圈(多个离散的以小规模、短距离、快到达为特征的公共空间,配备简单的基础设施,用于融合邻里)、五分钟片区交互圈(将金凤小区划分为四个片区并置入相应的中等规模的功能空间,每个片区根据相应的居民结构和环境地理现状赋予特色的空间功能,注重场地的弹性设计)、七分钟社区中心活力共享圈(打造的多功能复合的社区活力中心赋予其商业、教育、卫生医疗、娱乐、健身、农业种植等多元化功能,建筑与景观融合交织,运用生态技术,改善社区小气候,用以满足居民全气候、全时效的活动需求)。最终试图由此寻找符合社区居民的期望值和保留原城中村独特的邻里文化、生活方式、行为活动特征的景观设计方法。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