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交通工具设计研究
导师组:王选政教授、李玉峰副教授、Frank Zebner教授(外聘)、Kim Sung Yong教授(外聘)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费俊教授、强勇教授、法兰克·格奥尔格·泽普内 Frank Georg Zebner教授(德国)、塞巴斯蒂安·奥莎茨 Sebastian Oschatz教授(德国)
交通工具(出行创新)设计研究方向,是基于新兴技术社会背景,应对移动场景和交通工具属性迭代而进行的教学研究实践。培养具有逻辑分析能力、主动创新能力、技术敏感度和关注社会的青年人才,以可持续化的设计实践激活未来产业标准的制定者。该方向前身为成立于2006年的汽车设计研究方向。聚焦于链接汽车产业的前瞻设计研究,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以智能出行为核心的创新研究。
01.复合型个体空间New/Composite individual space

作者/李加宁
导师组/王选政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Frank Zebner教授(外聘)、Kim Sung Yong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本作品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是毕业论文的一个延伸。论文中心内容阐述城市高密度区域如今面临出行空间群体行为危机与公共空间群体行为危机,新冠疫情进一步触发了公共空间的解构。危机渐起的同时亦发展有以“分散的复合”为特征的新兴技术与社会趋势。
复合型个体空间New/Composite individual space (简称nisp space)是城市高密度区域出行空间危机、公共空间危机背景下,属性再组织的新型个体空间。其内在要求是合理的空间结合方式与组织方式。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储存、循环、流通方式,自组织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按需设计)的结构形成方式。以nisp space为基点形成的多维出行系统定义了城高密度区规律的流动性。
图片
为什么选择构建“复合型个体空间”这个主题?
在个体复合化、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个体空间不应再是“住房”或“住区”的传统化定义,而是(城市或城市高密度区的)“基本单位”。个体空间的发展应该创新型发展,而不是“模板式”发展。在材质、构成、应用、系统等多层级中,应秉持“城市高密度区基本单位”建设理念。同时在城市高密度区域面临出行空间群体行为危机与公共空间群体行为危机下,公共空间解构掉的散落属性在个体空间内再组织,这将对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和与之结合的出行系统带来巨大影响。
这个作品进行了多久?
进行了一年多。从早期的探讨智慧城市下的出行系统,出行工具与个体空间的结合,再到规律流动性下的多维出行,最后集中于个体空间的复合化趋势,方案历经了长期的早期研究、探讨修改、草案模拟和模型建构。
你想通过这个作品带给大家怎样的额外思考与启示?
每一个社会问题都离不开时代性。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带来的个体的复合化是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性。个体空间的复合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映射、来源于智慧城市技术背景下个体的复合化:人与信息的结合、个体的感官延伸、社会属性的线上化与灵活化等。当前社会学领域所提出的“生活逐渐转化为工作”“工作与生活的界限在模糊“,亦或是区分不再明确。这些都是个体的复合化趋势。
导师评语
《复合型个体空间New/Composite individual space》聚焦于在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正在形成的“城市高密度区”及其系统构成和运转方式研究。“城市高密度区”作为城市的核心运转空间,人的个体行为发生于具有自然、文化、经济、工作等多重属性的“城市高密度区”之内,当上述行为叠加于“危机语境”之后,会形成新型的伦理关系、逻辑关系和系统组织方式,对于该空间区域的设计方法也应当有相对应的升级匹配。
李加宁同学在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出行创新专业与韩国现代汽车南阳设计研究院联合研究课题所提出的“万足城市”理论基础上,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解决方案的尝试,以立体交通、复合空间与出行方式动态结合的方式,提出了前瞻的设计方案,对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交通出行与空间建设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
——王选政教授
02.ELASTICS SPACIAL MODEL 弹性空间单元流动模型
作者/宋文彬
导师组/王选政教授(责任导师)、李玉峰副教授、Frank Zebner教授(外聘)、Kim Sung Yong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本研究的主要意图是创造一种综合的空间社会模型来对应快速的社会发展。ELASTICS SPACIAL MODEL 弹性空间单元流动模型可以理解为是社会发展和城市空间动态演变的过程。模型将组成部分类型化为社会单元与城市单元,并从物理空间的角度出发,把改变原有社会灰色空间的属性定义,利用社会流动的特征与交通空间的属性来构建空间流动模型。参与解决如何利用空间生产的行为过程促进机会平等、社会责任如何影响空间生产,以及如何满足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基础设施未来发展。
图片
你该如何解释作品中有关于“弹性”的定义?
首先“弹性”一词是对应快速化的城市发展、日益增长的文化框架与基础设施的社会反应。当下社会的布局与空间体量关系,已经日渐无法满足未来可变的社会因素与居住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如何在空间内组织居住者需要的空间环境,如何再次赋予空间创造的张力,这都需要通过“弹性设计”来实现。ELASTICS SPACIAL MODEL 弹性空间单元流动模型是作为社会发展下的一种响应式可能,在社会单元与城市单元的协同下,以实现高效的社会流动与重塑空间的创造力为核心。
此空间单元流动模型中都包含哪些组成架构?
ELASTICS SPACIAL MODEL 弹性空间单元流动模型旨在利用社会中现有的灰色空间、结合社会正负空间与交通空间来构建本文中所述的“弹性空间”。空间组织结构将从物理空间中出发,把改变原有社会灰色空间的属性定义、利用社会流动与交通空间属性构模型中流动的空间为载体,作为模型构建空间组织结构主要的发展方向。旨在构建类似于人体细胞结构具有延展性、组织性的空间模型。 
导师评语
《ELASTICS SPACIAL MODEL 弹性空间单元流动模型》设计解决方案,同样依托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出行创新专业与韩国现代汽车南阳设计研究院联合研究课题所提出的“万足城市”理论系统,提出了具有空间自组织特点的“弹性社会空间模型”理论,以出行终端构建城市单元流动空间,设计了一种具有响应式特征的出行工具载体,同时承担了“弹性社会空间模型”理论中设定的“城市单元”与“社会单元”的共同功能需求——即为使用者提供空间生产的同时,培养使用者的社会空间责任,以此实现社会的进阶发展。
宋文彬同学在创作中,希望能够将城市设计、出行设计与社会设计有机结合,尝试全新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来切入交通工具设计领域,是一次具有启发意义的设计实验。
——王选政教授
03.亡目言吾 
作者/王艺霖
导师组/宋协伟教授(责任导师)、费俊教授、强勇教授、法兰克·格奥尔格·泽普内 Frank Georg Zebner教授(德国)、塞巴斯蒂安·奥莎茨 Sebastian Oschatz教授(德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实验交互展示
图片

实验交互链接
此次作品与研究主题紧密结合,研究围绕我国视障人士交通出行的问题进行。研究者以普通明眼人的视角从交通出行角度切入了解视障群体,寻找该课题中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探讨实践介入的方式。研究中发现的根源性问题是:作为明眼人的我们根本看不见这个人群;基于这个原因,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显得徒劳无用。以此导出我毕业创作的名字—《亡目言吾BLIND PIC》— “当我们都看不见对方的时候,只能自说自话。”
作品把研究内容转化为空间体验,整体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研究过程,目的是让观展者在整个空间体验中看见这个“隐形”的群体,触发更多人的意识与行动。盲道作为空间中的动线引导,体验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语境导入、研究过程与介入实验三个方面。
图片
什么样的契机触发了这次研究?
我一直都在关注无障碍出行相关的议题,此前我在纽约三次遇见视障人士的经历让我把主题落脚在视障人群交通出行的问题研究上。这些经历让我不断地回顾与反思--为什么我之前从来没有遇见过出行的盲人?我国庞大的1700万视障人口都去了哪里?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明眼人能够意识到这个群体的存在吗?围绕这些问题,我展开了自己的研究。
为什么没有以设计交通工具的方式介入这个问题?
在研究开始之前,我也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关于视障人群的交通出行问题必须使用交通工具进行介入吗?或者是单纯地依靠交通工具的介入是否针对根本问题?研究中的发现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我们都看不见这个群体、不了解他们的需求,那么提供的工具、设施、服务都将难以避免地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
探索与介入板块为什么不是一个设计产品或者概念?
实验探索在空间中的输出方式是一个交互网页,素材来源于研究中最新的探索内容--图像描述实验。其目的是为了让明眼人代入盲人的视角,以接收语言描述的方式接受图像信息。之所以没有产出具体的产品或者服务的原因是,针对该问题,我认为任何没有经过长期反复测试验证的设计都是虚伪以及不负责任的,这违背了我作为一名研究者的原则。
导师评语
对于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要求研究生们去做深入的设计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切入深化研究与创新以满足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设计思维的潜力干预系统性问题,而不是局限于单一学科创作。设计的力量在未来社会的协调发展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已是愈发清晰的现实。具有更高包容度和人文关怀的社会价值体系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在该语境下,我们必然需要考虑到更多人群的需求。
王艺霖同学对视障出行课题的研究与作品表达,都跳出了传统设计学科作为设计介入的模式,深化了跨学科设计研究的探索。运用设计思维对该现实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与策略性思考,并且包含人文关怀方面的考虑。通过设计策略与规划,最终以空间体验的形式把她的研究内容传达给大众,以点亮更多的行动与思考,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宋协伟教授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