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入围作品

不久前,国家航天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中国航天日海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收到非常多的优秀作品

经过初步评审,选出了得票排名前20的海报作品,一起来欣赏欣赏.

1

作品编号:1

画面上部分是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反弹琵琶”飞天形象,代表古代中国对浩瀚宇宙的向往,以汉代画像砖中的后羿和龙车、宋代星相图、祥云等与之呼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先民充满浪漫主义想象力和英雄主义实践精神的宇宙观。

中间部分为挥手致意的航天员及“东方红”卫星、长征系列火箭、“天宫空间站”“祝融号”“嫦娥”“羲和”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航天元素,彰显航天人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探索未知的决心,推动航天事业发展,致力航天强国建设的航天梦。

画面中间部分以剪影的形式描绘出一群向往科学、奔向未来的青少年形象。倡导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探索科学的环境和氛围,从而赓续中国航天的血脉、不断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探索宇宙的进程。

将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徽派建筑和迎客松融入画面,致敬2023年“中国航天日”的举办地安徽。

2

作品编号:2

海报创作灵感源于安徽省徽派建筑“马头墙”,与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中间是中式建筑六角窗,里面元素有:“东方红一号”“天宫空间站”“祝融号”、安徽省会合肥市地标建筑等。寓意2023年中国航天事业将更上一层楼。

3

作品编号:3

以星空与书卷为灵感,书卷围绕星河,代表对宇宙探索的渴望和尊敬。

书卷上方绘制“神舟十四号”“嫦娥五号”“祝融号”“羲和号”等代表中国航天的发展。中部中国地图与航天员交相辉映,航天员以进入宇宙之姿呈现,拥抱宇宙,希望年轻航天员敢于追梦,蓄势待发努力实现梦想。下方为黄山及安徽塔,点题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举办地安徽。

4

作品编号:4

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为画面源点,围绕指南针中心是数字“30”中“0”的位置,30代表2023年是国家航天局成立30周年。

以火箭发射为画面主体,指南针对应的二十八星宿环绕火箭周围,并将“东方红卫星”“嫦娥”“祝融”“羲和”“天宫空间站”等中国航天事业成果航天员构成北斗七星排列,与指南针的“瓷勺”呼应,寓意火箭穿越古今与苍穹,弘扬中国航天不断进步探索的精神。

画面顶端以孔子拱手礼为虚像,强调格物致知的文化内涵,两侧袖袍为翻页书本变形,倡导青少年不断学习、敢于追梦。

背景光影变化、壁画质感、徽派建筑、祥云、科技电路板等图案结合,突出传统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及安徽地域特色。

5

作品编号:5

以中国传统毛笔的笔触刻画了月球和祝融号,将中国传统与当代科技相结合,主题标语放在正上方,呼吁当代青年做事“格物致知”。

6

作品编号:6

画面主体为古代星图和现代的设计蓝图组成的幕布,升空的火箭迈开探索的步伐,揭开宇宙的秘密,古星图与航天设计蓝图营造出时空的碰撞与交融, 体现中国航天弘扬秉承古人的探索精神,推进航天事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将梦想与蓝图一步步实现。

画面下方融入安徽元素,设计蓝图上的航天科技成果中包含了安徽合肥牵头研发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将“中国航天日”与安徽元素相结合,彰显主会场的地域特色。

7

作品编号:7

画面主体中的航天员伸出手指触碰太空,寓意叩问苍穹,开启对未知的探索;头盔上映射出浩瀚的星河,展现航天人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画面右侧,长征二号F火箭从发射场穿破长空,开启探索征程;背景中的“东方红一号”和“天宫空间站”交相辉映,描绘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画面以沉稳的航天蓝为主色调,代表无数航天人为航天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一抹亮橙色则代表他们为中国梦、航天梦奋斗的热忱之心。

8

作品编号:8

画面主体中航天员父亲携手小航天员开启追梦航天之旅,体现出中国梦、航天梦的传承;画面上半部分的火箭、卫星、空间站寓意中国在建设航天强国、勇攀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将持续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研究;画面中嫦娥剪影与代表进取和平的凤凰,寓意航天人叩问苍穹的脚步不曾停歇,“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等成就将远古神话一一变为现实,体现航天人跨越星球式的浪漫;画面底部火箭喷出的火焰变形为黄山、包公祠等安徽地域特色;将“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中“知”“问”“苍穹”进行艺术处理,倡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行而致知,知而促行,敢于追逐梦想,锻造致用人才,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

9

作品编号:9

主体部分以徽墨圆形墨迹为轮廓,以星盘及“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字体为内容,以深邃星空和航天器剪影为图案组合而成;背景部分以少年儿童使用望远镜探究太空为题材,以徽派建筑群为视觉元素,对画面进行描述和渲染。既有航天科技的视觉感官,也有徽派风格的人文底蕴,充分体现了航天元素和安徽地域特色。

10

作品编号:10

作品采用插画的创作手法展现。创作理念一是:展现在二十大开局之年,航天人将继续秉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和新时代北斗精神,怀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探索未知的决心,推动航天事业发展,致力航天强国建设;二是意指在取得“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等成就后,中国航天将持续在深空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研究,积极助力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推进人类航天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三是倡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敢于追逐梦想,锻造致用人才,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

11

作品编号:11

创作灵感源于安徽的徽派建筑,中国水墨山水和火箭发射场,徽派建筑和水墨山水结合,层层递进的山脉和建筑巧妙的形成火箭发射的轨迹,层层递进的山脉和建筑形成的轨迹也代表着行而致知,知而促行,敢于追逐梦想,锻造致用人才,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突出了主办地安徽的地域特色,体现了航天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12

作品编号:12

充满人文情怀的地方造就出伟大的梦想,将理想付诸现实是科技的浪漫。充满智慧的中国航天人造出了巧夺天工的“神仙”,探索的背后是伟大的航天精神和对家乡故土的无比热爱。海报中有表现“两弹一星”精神的航天元素画面,日出时的朝霞倒映在航天员头盔上,也映射出此次举办地安徽的建筑特色,画面整体融合到一起,是科技也是浪漫,向往亦是成就。

13

作品编号:13

14

作品编号:14

画面整体以航天蓝色调为主,由浅入深,寓意着从古至今,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航天科技。画面中心采用清代天文仪器玑衡抚辰仪的结构为主要视觉,融入了科技感和机械感,并且承托了具有安徽特色的人文景观。向前走来的航天员背后延伸出苍穹宇宙,代表着一直以来我们从未停止过探索浩瀚宇宙的步伐,而航天员微微抬起的头,宇宙的光影照亮面罩,代表着人类对于更多未知的向往,叩问苍穹。海报中的玑衡抚辰仪、航天员、火箭和空间站等元素,都代表着从古到今,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和探索,格物致知的追求和成果。

15

作品编号:15

在天圆地方的背景下,红色的土地上一个代表新兴的火箭冉冉升起,它带着对天外世界的向往,对宇宙奥秘的渴求,用科技的力量冲破这方天地。

16

作品编号:16

安徽的美好河山和宇宙的神秘云海一一呼应,突出了安徽的地域特色,与在安徽举办的航天日相结合,诠释出了安徽人的航天梦。

17

作品编号:17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吃苦奋斗、攻关奉献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8

作品编号:18

层叠的山峦与火箭飞天场景相融,大气磅礴的国风与航天科技感共同营造视觉冲击,彰显中国航天的探索与开拓精神;水墨黄山、迎客松等元素的运用,彰显了本届航天日活动主场的地域特色。

19

作品编号:19

整体画面以航天航空为主题结合安徽古典建筑样式作为设计思路,加入了中国传统水墨风格。

中央航天员仰望远方,面对着载人飞船,在时间的洪流下前行,勾勒出追求梦想的精神。

画面左下面为朱熹在徽派建筑之下,远眺远方,表达古人对天文宇宙的畅想,画面右下表现当代青年人手持书卷,用知识追求梦想的精神。

右上方的“羲和号”,在远处的“天宫空间站”的映衬下,勾勒出中国人对太空探索。“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等经典意象图贯穿画面两侧伴随着登月号和“祝融号”,勾勒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对太空的无限遐想,画面上方用书法字体表现了本次航天日的主题“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20

作品编号:20

本次海报构建了一个科技感极强的未来中国航天教研基地,融合了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中间是一个以长征火箭为原型设计的科技建筑主体,象征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和推进。这个建筑是未来的中国特色的教研基地,它将汇聚全球最先进的科技和最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探索未知的宇宙世界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这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

往届海报展示

▲ 2019年中国航天日海报

▲ 2020年中国航天日海报

▲ 2021年中国航天日海报

▲ 2022年中国航天日海报

 

相关:

2023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通知

2021第六届“中国航天日”主题创意海报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及获奖作品

2021第六届“中国航天日”主题创意海报设计大赛

2020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作品征集

2018第三届“中国航天日”主题海报设计大赛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