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智创非遗·设计未来”海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1日 分类:6月截稿工业产品大赛视觉传达大赛 浏览量:1652

一、大赛背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与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石。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带来新契机。2025年被称为“非遗年”,这是中国非遗保护进入关键阶段的里程碑,国家的重视让非遗赋能更多可能,2025年非遗不只是保护,更要真正走进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其魅力与温度。海南自贸港封关在即,以“非遗共潮·海丝启航”为主题打造海南自然与文化遗产日活动,活动聚焦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结合自贸港国际化政策、数字AI科技赋能及高校青年创造力,推动非遗文化“出海”与产业融合,展现海南作为“文化自贸港”的全球辐射力,助力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共生共荣,推动非遗“出海”与产业升级,展现其全球影响力。

二、大赛主题

智创非遗·设计未来 ——海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

以创新文化创意设计和人工智能(AIGC)技术激活海南非遗文化基因,促进非遗项目的视觉呈现、数字化保护和国际化传播,助力海南自贸港 “文化出海” 战略。

三、主办单位

指导单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

主办单位: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学院、海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协办单位: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际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技术支持: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鲁班 AIGC 平台、海南数字文化产业园

四、赛事背景

(一)政策支撑:

响应《“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数字化保护要求

结合海南自贸港"封关"政策红利,搭建非遗出海数字通道

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际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政策支持

(二)产业机遇:

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海南省非遗展示研学基地、海南省非遗传承与保护基地、三亚崖州区文旅融合示范点、多家高校实习实训基地

创办:三亚南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三亚南山文化创意研究院:

荣获:首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2023年人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百强案例”入围“2023非遗与旅游融合特色活动

五、赛事时间

2025年4月——2025年6月

六、参赛对象单位

本次大赛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参赛者,包括但不限于:

非遗传承人及团队:鼓励拥有非遗技艺的传承人及团队积极参与,通过创新创意设计,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设计师及设计团队:欢迎专业设计师及设计团队加入,运用现代设计理念,结合AIGC技术,为非遗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高校学生及教师:高校是创意与创新的摇篮,鼓励学生及教师以非遗为主题,进行跨学科合作,探索非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社会各界人士:无论你是非遗爱好者,还是科技从业者,只要你对非遗文化充满热情,都欢迎你参与到这场创新设计大赛中来。

七、赛事设置

(一)作品征集

设置“海南非遗文化创意设计”和“AIGC海南非遗视觉设计”两大赛道。

赛道一:海南非遗文化创意设计赛道

1.   作品内容:

围绕海南非遗十大门类,设计并开发具有实用性和市场潜力的海南非遗文创产品。参赛者需结合市场应用,将非遗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创造出既保留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和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可以是产品包装、家居用品、服饰配饰、文具礼品、数字藏品等多种形式,旨在通过文创产品让非遗文化走进日常生活,提升非遗文化的实用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参赛作品 应紧扣赛事主题和方向,作品须为原创或新创,要求结构严谨、 制作精良、文化内涵深厚、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规模化生产性。

2.作品形式:

(1)设计方案效果图、设计稿源文件(AI或PS格式)、设计排版图1张(作品照片或设计效果图,A1尺寸594mmx841mm的竖式幅面,JPG格式,300dpi分辨率,大小不超过30M),6张以内的细节图,内容包括整体效果图、局部效果图、外观尺寸图等。所有参赛作品需标注作品名称、设计主题、设计理念、寓意创意、材质、结构、工艺、尺寸等内容。注:复选需以实物进行现场展示,请提前备好实物。

(2)数字模型:对于难以制作实物原型或样品的产品,参赛者可以提交高精度的三维数字模型。数字模型应详细展示产品的外观、结构和功能,以便评审团全面评估其设计创意和实用性。数字模型文件应为通用格式,如STL、OBJ等,便于后续加工或展示。

赛道二:AIGC海南非遗视觉设计赛道

1.作品内容:

借助AI技术,从海南非遗十大门类的代表性项目出发,创作以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为核心内容的图片、短视频等数字化作品。以AI赋能的新颖方式讲述非遗的经典故事、文化内涵、创意生成,让传统非遗活态呈现,更生动、更直观、更有美感、更易于理解,激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尊重,提升非遗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两赛道作品创作方向可参考:附录1:南山文创宇宙思维导图(后附)

2.作品形式:

(1)创意组图。原创作品,组图不少于5幅,需为完整主题。JPG、PNG 或 GIF 格式,尺寸不小于1024x768,图像分辨率300dpi以上,高清原图。

(2)创意短视频。原创作品,视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横屏,需配备合成的音乐或画外音,并嵌入字幕,导出格式为MP4或MOV,视频分辨率需满足高清播放标准,建议720P以上,视频容量≤1GB。创意组图和创意短视频均需提交500字左右文字说明,介绍作品选取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名称、设计理念、创新之处以及作品创作过程。

(二)作品评审

组织专家团队对入围作品进行评审,旨在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和创意。

评审过程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每一份参赛作品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评价。专家团队将从作品的创意性、技术性、实用性、文化传承度以及市场潜力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

(三)作品展示

线下展览则将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等热门旅游景点或文化场馆举办,为公众提供近距离观赏和体验非遗创新设计作品的机会。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系列文化活动,如非遗文化讲座、创意市集等,让公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发展。

(四)专家指导

线下展览期间,邀请专家学者,围绕文创设计和AI技术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利用AI进行非遗创作等主题开展讲座,提升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鼓励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作者相互交流借鉴,提升作品质量,共同探索文创设计和AI技术与非遗融合的创新路径。

(五)颁奖典礼

入围作品在条件成熟后,由组委会组织对接相应企业和产业等,协助入围者进行设计成果转化,推动文创设计、AI技术与非遗的深度融合。激励非遗创意设计领域持续创新。

八、作品要求

1.征集作品内容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得包含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报送者承担。

2.征集作品应选择相应主题,结合非遗项目(参见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特点进行创新尝试,不限定所使用的智能工具和平台。

3.征集作品形式需符合主题要求,兼具艺术性和技术性,要体现学生的创意和对“AI+非遗”结合的理解。

4.每个参与主体在同一版块和主题仅可提交1件作品,团队参加作者不超5人,指导教师不超1人。

5.征集作品必须为参与者原创,不得抄袭或与现有AI作品雷同,否则将取消参加资格并追究责任。

6.征集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与个人或团队所有。主办方有权用于展示、宣传等用途。

九、作品提交方式与时间

(一)作品提交邮箱:

1.参赛者将参赛报名表和作品电子文件发送至邮箱:sanyasjds@163.com,以“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手机号码”作为邮件标题。

2.参赛表格中应填写包括参赛作品名称、创意设计理念等,文字简明扼要务必填写清楚本人真实信息,以便审核参赛人资格及通知参赛参展事宜等。

(二)作品提交截止时间:

即日起至2025年6月2日。请参赛者务必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作品提交,逾期将不予受理。

十、时间安排

作品征集:即日起 - 2025 年6月 2日

评审:2025 年 6 月 5 日

展览:2025 年6 月 10 日 - 6月15  日(三亚南山非遗节期间)

评委指导:2025 年6 月 10 日 - 6月12  日(三亚南山非遗节期间

颁奖:2025 年 6 月12  日(海南非遗节期间)

十一、评审标准与奖项

(一)评审维度

文化价值(30%):非遗元素的准确性与创新性。

技术应用(30%):AIGC 工具的深度融合与技术难度。

产业潜力(20%):作品的商业转化可行性。

传播效果(20%):作品的传播潜力与公众影响力。

(二)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立以下奖项

1. 金奖1名,奖金人民币3000元及获奖证书。金奖作品将在三亚南山非遗节期间进行展览,并有机会获得主办方推荐参与国内外重要展览与交流活动。

2. 银奖2名,奖金人民币2000元及获奖证书。银奖作品同样将在非遗节期间展出,并有机会获得行业专家的点评与指导。

3. 铜奖3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及获奖证书。铜奖作品将收录于大赛作品集,供行业内外人士参考与学习。

十二、其他

1.活动成立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设在南山非遗中心

2.活动将通过专题页面发布活动信息,展示优秀作品,并借助各大媒体进行宣传,提升活动影响力。

3.组委会对本次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5844450521。

附录1:南山文创宇宙思维导图

附件下载:参赛报名表

点击下载:智创非遗·设计未来海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