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草木间—2025“焕新茶生活”非遗联创大赛

发布时间:2025年7月8日 分类:7月截稿工业产品大赛视觉传达大赛 浏览量:1648

创意先锋、国潮达人、非遗焕新者——集结号已吹响!一场关于“非遗茶生活”的“万物CP”实验,邀你共创!

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主办,“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承办的2025“焕新茶生活”非遗联创大赛正式启动!诚邀您以创意为笔,书写“非遗茶生活”的新篇章!

2025“焕新茶生活”非遗联创大赛以“非遗潮起,万物皆可CP”为主题,聚焦“思想性、创新性、实用性、市场落地性”四大维度,打造可欣赏、可传播、可沉浸、可消费的“非遗茶生活”,激活非遗创新发展活力!

今年大赛设置“器物创新”“风味创新”“品牌联名”“乐府新声”四个赛道,以“焕新、共创、破界”为主旨,促进“茶非遗”的灵感跃迁、万象共生、无限联结,为“茶非遗”注入创新活力,多维度、立体化展现“茶非遗”的当代魅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系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以茶为核,关联传统制茶、茶习俗、茶礼、茶器、茶点、茶服等与茶生活相关的非遗项目(以下简称“茶非遗”),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向全社会传递“非遗茶生活”的品质与活力,推动中华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焕新·“茶非遗”的灵感跃迁。以“非遗+非遗”为联创理念,鼓励非遗项目之间的联创,以技艺跨界,推动非遗创新发展,开发国潮产品。

共创·“茶非遗”的万象共生。以“茶+万物”为产品理念,聚焦非遗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年轻化表达,以“非遗茶生活”的方式,打造“茶非遗”新应用场景,提升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茶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破界·“茶非遗”的无限联结。以“品牌联名+IP共创”为引擎,助推非遗产品与成熟品牌、爆款IP的合作,增强非遗品牌势能,提升可见度和市场能力。

“非遗潮起,万物皆可CP”

1.全国各级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茶空间等非遗保护相关单位;

2.高校、科研院所、文创公司等机构;

3.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青年后续人才;

4.有志于参与非遗保护的艺术家、设计师、手工艺从业者等个人。

 

赛道一:器物创新

本赛道立足构建“非遗茶生活”场景,以茶器、香器、花器、茶席、茶罐、茶宠、茶服等相关产品,以“茶非遗”项目联创为创新方式,实现“非遗茶生活”器物品类创新、应用拓展,推动“茶非遗”可持续发展。

参赛者以两项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融合或非遗产品的组合为联创方式,拓展非遗茶生活应用场景。如“青瓷制作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产生复合工艺的茶器,“贝雕茶杯+螺钿茶勺”搭配产生组合套装等。

 

赛道二:风味创新

本赛道聚焦“风味创新”,包括但不限于六大茶类、茶点、茶食、茶酒、茶咖、茶餐、茶饮,打造出符合当代消费需求的、引领“茶非遗”饮食方式的新产品,提升非遗茶生活品质。

参赛者以两项非遗项目融合,或以非遗项目与其他品类产品融合,创作产生“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的“茶非遗”风味产品。如“茶制作技艺×中药制作技艺”产生中药奶茶,“紫笋茶+啤酒”产生茶啤等。

 

赛道三:品牌联名

本赛道立足“茶非遗”品牌建设,以“茶非遗”品牌联名为创新模式,促进破圈转化。以跨界联名为创新模式,拓展非遗IP影响力,连接影视、游戏等领域,提升整体可见度和品牌势能。

参赛者以“茶非遗×品牌”的方式,创新设计出符合当代趋势的、破圈跨界的非遗产品。或以“茶非遗×IP”的方式,植入热门影视剧,定制游戏场景,实现文化传播与商业赋能。如“五芳斋”茶粽子ד八马”茶业、“余杭纸伞制作技艺”ד古茗”联名茶饮、昆曲IP×王者荣耀皮肤等。

 

 

赛道四:乐府新声

本赛道着眼“茶非遗”的系统性保护,鼓励以“茶文化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开展“浙风古韵”、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曲类项目的创新演绎或跨界联创, 构建更立体、 沉浸式的 “非遗茶生活”。

参赛者以 “非遗茶生活” 为主题, 围绕全国区域内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曲类项目,开展“传统表演+茶生活”联创,可以是单个传统表演类非遗项目的创新演绎作品, 也可以是多个传统表演类非遗项目的联创作品,如古琴曲《问茶》、 “中泰竹笛”×舞蹈。参赛作品应为2年内创作。

(一)参赛报名:即日起至2025年7月31日

(二)初赛评审:2025年8月上旬

(三)入围名单公布及实物提交:2025年8月下旬

(四)决赛评审及获奖名单公布:2025年9月

(五)成果展示时间:2025年9月底至10月上旬

01评选流程

1.初赛评审

初赛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根据“思想性、创新性、实用性、市场落地性”等原则评选并公布入围名单。

2.决赛评审

决赛评审分为公众网络评选与专家评审两部分。

入围决赛的作品需在规定时间寄送实物至评审地(决赛评审地另行通知),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委会根据实物进行评审,占总分值的95%。

各赛道入围作品将在“非遗茶联盟”微信公众号开启网络投票通道,其数据将转换为相应分值,占总分值的5%。

赛事相关问题可在“非遗茶联盟”微信公众号上留言咨询。

02参赛作品要求

1.所有参赛作品需自主原创,合作方需协商一致,不存在侵害他人著作权、商标及其他知识产权或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的情形,否则造成任何法律纠纷或责任由参赛者承担并取消其参评资格。参赛者享有参赛作品的版权、著作权。主办方对参赛作品有展览、摄影、录像及宣传权。

2.参赛作品需为近两年内创作,若曾获得过荣誉奖项,须如实填写。

3.参赛单位在收到作品入围通知后,应根据要求进一步提交参赛作品实物。入围作品实物需寄送至指定地点,要求外包装箱坚固,便于搬运,并在箱内附上参赛报名表。由于作品材质等原因造成的损坏或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坏,主办方不予负责。

4.大赛不收取报名费、评审费等任何费用。

5.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凡提交参赛作品,视同已全面了解并接受大赛规则,自愿受其约束。

03奖项设置

大赛共设置金奖10%、银奖15%、铜奖25%,按各赛道参赛作品比例分配具体名额;网络人气奖若干,优秀组织奖若干,并由大赛组委会(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代章)颁发获奖证书。

04作品宣推

1.打造非遗创新成果转化平台,2025“非遗嘉年华”将于2025年9月底至10月上旬(覆盖国庆黄金周)在杭州市余杭区举办,入选作品可参与新品发布会、现场展售活动,参加淘天、抖音等平台的达人直播带货,获得官方流量支持,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可见度。

2.大赛将通过主流媒体、网络媒体等多平台发布新闻稿等形式展开矩阵宣推;拟联合高校、大型文创机构以及腾讯、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起“非遗联创大赛”话题,放大活动声量,提升赛事热度和获奖作品可见度,赋能非遗创新发展。

3.大赛拟联合平台(如飞猪等)推出“非遗嘉年华早鸟票/通玩卡”等专属权益,提前锁定目标人群,有效覆盖多时段客流,延长大赛作品的曝光和销售周期。

4.大赛将邀请网红达人担任“非遗体验官”,深度探访2025“非遗嘉年华”活动现场,沉浸式打卡展出作品与非遗展演,创作“非遗传承”系列短视频(覆盖小红书、抖音平台),为大赛作品引爆社交声量,实现全方位展示与种草。

05参赛方式

初赛需提交以下材料:

1.作品相关资料:效果图或作品照片或视频(图片统一为JPG格式,且不少于3张,其中至少1张图片体现作品全貌,2M以上;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请以电子文件夹形式提交,并以“地区+参赛单位+作品名称”命名;

2.音乐作品无压缩wav格式文件,作品时长一般控制在8分钟内。舞蹈、戏曲作品视频以U盘形式上报,作品时长一般控制在8分钟内,无明显的剪辑痕迹。舞蹈、戏曲表演人员一般在20人以内。U盘中每个节目单独形成一个视频文件,每个视频文件的名称即为作品名称,采用MP4格(16:9)。

3.大赛报名表(附件1、2);

附件1:2025“焕新茶生活”非遗联创大赛报名表

(赛道一、二、三 )

附件2:2025“焕新茶生活”非遗联创大赛报名表

(赛道四  乐府新声)

4.相关材料发送至邮箱CSJFYCSHLCDS@163.com。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7月31日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