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宁夏非遗保护中心)联合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非遗文创作品及传播推广案例。本次活动旨在挖掘宁夏非遗的文化内涵,激发创意活力,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助力宁夏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一、征集主题
塞上石榴红·非遗匠心传 ——宁夏非遗文创作品(案例)征集活动
二、征集内容
(一)西夏艺术主题文创作品
征集与西夏艺术相关的主题文创设计、商品设计、可视化设计、功能创新等实物文创作品或数字化设计。
(二)非遗文创作品
征集与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产品包装设计、商品设计、可视化设计、功能创新等实物文创作品或数字化设计。
(三)非遗传播推广案例
征集提升非遗市场价值与传承推广、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实践案例。如与非遗相关的可视化设计、示范性保护及乡村振兴相关案例等。
三、征集对象
企事业单位、非遗传承人、爱好者等对非遗创造性转化有兴趣的组织或个人。
四、征集时间
2025年7月8日至2025年9月30日
五、作品提交
(一)提交材料内容
1、实物文创作品需提供报名表、原创承诺书、作品说明文档和文创作品实物原件;数字化设计需提供报名表、原创承诺书、作品说明文档,并提供能够充分展示作品整体和细节的照片、视频;非遗传播推广案例需提供报名表、原创承诺书、案例说明文档,并提供案例相关照片、视频。
2、提交材料具体要求:
(1)报名表、原创承诺书需手写签字或盖单位公章,提供扫描电子版;
(2)实物文创作品或数字化设计说明文档需含作品名称、涉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称、设计思路、材质工艺、作品尺寸、市场定位等内容;非遗传播推广案例介绍文档需包含案例背景、实施过程、亮点特色、主要成效、媒体报道等内容。说明文档字数限3000字以内,鼓励采用图表、数据等直观形式展示作品(案例)内容。
(3)实物文创作品原件需包装完好、无破损;数字化设计及非遗传播推广案例相关照片、视频应采用JPG/PNG/MP4等常见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画质清晰、播放流畅。
(二)提交方式
1、线上提交渠道
报名表、说明文档、照片、视频请统一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nxunam@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姓名+类型+作品名称”或“姓名+类型+推广案例名称”。
2、线下提交渠道
实物文创作品原件,请邮寄(邮费自理)至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于老师收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489号宁夏大学贺兰山校区慎思楼B310办公室
固定电话:0951-5093120
移动电话:18510744690
六、奖项设置
设置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最佳传播案例奖若干,颁发奖证,获奖比例不超过征集作品(案例)总数的30%。
七、相关要求
(一)作品要求
1.主题契合度:紧密围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准确传达非遗独特魅力与文化精神。
2.创意新颖性:突破传统思维,在造型、功能等方面展现独创性,避免简单复制。
3.文化传承性:尊重非遗真实性与完整性,准确传达非遗的内涵与价值,避免符号误用。
4.市场可行性:具备市场潜力,考虑成本、生产工艺等因素,适合批量生产或商业转化,无版权纠纷。
5.质量可靠性:实物作品工艺精良、符合质量安全标准,数字作品画面清晰。
(二)版权、所有权方面声明
1.参赛者需保证作品为原创,无版权纠纷,若涉及侵权,责任自负。
2.主办及承办单位有权对征集作品进行宣传、展示、出版等非商业用途使用,实物文创作品一律不予退还。
3.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
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025年7月7日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