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大赛宗旨
02大赛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陵水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协办单位
海南国际设计岛工作专班成员单位
(三)承办单位
海南灵智科技有限公司
03大赛时间安排
作品征集:2025年7月10日-8月20日
初评:2025年9月10日—15日(线上评审)
终评:2025年9月下旬(线下评审)
颁奖典礼:2025年9月下旬
04大赛征集
(一)赛事主题
数字链接世界 设计赋能出海
(二)赛道设置及命题
1.IP与产品设计赛道:以海南文化元素为参考,征集海南特色文化IP、特色产品、品牌视觉、创意包装、场景体验等设计方案。
命题1:海南文化•多元共生
提炼海南黎族苗族、航天、热带海洋、疍家、东坡等特色文化元素,设计视觉图案或IP形象,以及产品或品牌应用方案。
命题2:创意包装•海南智造
围绕农副产品、轻工制造、旅游文创等产品包装创新升级,采用绿色、可持续理念设计适配个性定制和数码打印的方案。
2.数字与交互设计赛道:聚焦数字经济、文旅体验、免税消费、文化出海等场景,征集数字创意内容、小游戏、动漫、数字人、视频短剧、数字宣传片等参赛作品。
命题3:数实融合•场景赋能
以数字视觉艺术、AR/VR内容、小游戏、动漫、数字人、短剧、数字宣传片等载体形式,创作具有完整叙事结构、视觉表达与互动性的数字化创意作品。
(三)参赛要求
1.参赛对象
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设计机构、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均可参赛。
2.参赛范围
参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化IP、特色产品、品牌视觉、创意包装、场景体验等设计方案,以及数字创意内容、游戏、动漫、数字人、视频短剧、数字宣传片等数字创意作品。
3.注意事项
申报作品或方案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有关技术、标准等规定,且不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情形。参赛者一经发现存在抄袭或其他侵权行为,主办单位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通报。
同一作品或方案只能由同一主体申报,同一主体最多可以申报不超过5件作品或方案。参赛者需按要求提交作品展板、设计说明等内容。
(四)参赛方式
参赛者须于北京时间8月20日24点前,通过本次大赛的报名系统(https://jingsai.mike-x.com/Ed4gv)提交参赛材料。
参赛咨询:郑妙妙18789171167,张芸皓13488814075,咨询邮箱:submit@hainan-design.com。
1.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20日。本届赛事不收取报名费用,但由参赛所产生的创作工具使用、载体设备、作品物流、知识产权申请、差旅等参赛费用由参赛者自理。
2.报名材料要求
(1)报名信息
(2)作品描述:应提交不超过500字的创意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或采用的数字技术)及应用场景、商业或社会价值等方面的情况说明。
(3)作品相关材料
IP与产品设计赛道:提交作品主图及场景展示图,用于说明产品设计理念、展示效果的视频资料等电子文件。单张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且不大于5MB;视频时长不超过30秒且不大于100MB。
数字与交互设计赛道:提交作品封面图,作品演示文件、视频或样片,作品操作指南(如有)。单张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且不大于5MB;视频或样片1920×1080以上分辨率,时长不超过3分钟且不大于1GB。
(4)加分项申请
大赛传播加分:在每次评审开始前,参赛者提交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TikTok等国内外知名社交媒体发布的与大赛活动及本企业/本人参赛作品相关的正向传播内容、传播数据证明等完整截图。
05大赛评审
(一)评审专家
大赛评委由设计、数字创意、品牌营销、传播等领域权威专家共同构成。
(二)评审流程
作品合规审查—线上初评—网络公示—线下终评。
(三)评审标准
秉承对接本土产业需求,评选与奖励适配海南非遗活化、智能制造、文旅体验、免税消费、文化出海等场景优秀设计项目的原则,制定大赛各赛道评审标准:
1.IP与产品设计赛道
创新性:设计理念、审美表现、与特定文化融合度。
技术应用:数字化工具使用与场景适配性。
市场价值:落地成本可控性及市场合作潜力。
传播效果:内容感染力与文化、品牌价值传递。
2.数字与交互设计赛道
叙事性:叙事内容完整、手法新颖且具有感染力。
制作精良度:作品经过精细打磨,技术运用流畅。
文化融合度:文化挖掘深入,元素植入自然,得到受众认同。
商业拓展性:赋能数字经济、文旅体验、免税消费、文化出海等场景,落地性强。
06大赛奖项设置
大赛设金奖2名、银奖6名、铜奖12名,优秀奖20名,创意设计奖20名(入围奖、不参与终评答辩)。共60个奖项,奖金合计40万元。

07大赛知识产权
(一)赛事知识产权
大赛标志、主视觉知识产权归属主办方所有。参赛者可使用大赛标志、图形、“2025第四届海南国际设计师大赛”字样为赛事或参赛作品进行正面推广。大赛获奖者可免费获得大赛标志使用权,用于获奖作品宣传及营销。
(二)参赛作品知识产权
所有参赛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原作者。主办方、承办方享有与原作者的优先合作权,并可免费使用参赛企业标志、名称及参赛作品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进行大赛相关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