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国际光影节光影装置单元作品公开征集评审结果公告
发布时间:2025年8月7日 分类:竞赛资讯 浏览量:768
第⼆届上海国际光影节“建筑投影”及“光影装置”单元作品公开征集⾃2025年6⽉6⽇发布以来,截⽌⽇期共收到来⾃19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保加利亚、德国、法国、哥伦⽐亚、荷兰、美国、墨⻄哥、⽑⾥求斯、拉脱维亚、斯洛伐克、泰国、⻄班⽛、匈⽛利、意⼤利、葡萄⽛、英国、中国及中国⾹港)的艺术家/团队提交的170件作品⽅案。其中,“建筑投影”单元⽅案31件,“光影装置”单元⽅案139件。
评审⼯作依据“公开、公正、多元、专业”的原则,评审委员会由策展⼈、学者、建筑师、照明专业组织代表组成。评审过程中,涉及到评委有关联的作品相关评委主动回避。评分按照评审规则四个维度进⾏。
最终评选出
“建筑投影“单元室内⾦奖1件,
“建筑投影”室外⾦奖1件;
银奖5件;
⼊围奖10件
保利⼤剧院特别⼊围奖1件。
“光影装置”单元⼊选⽅案29件。
光影装置单元综合评语与入选作品
光是⼀种语⾔,它穿越空⽓与⽔⾯,连接城市与身体。2025年上海国际光影节⾯向全球征集“光绘滨江秀带”主题艺术装置作品,期望通过“光”这⼀富有表现⼒与可感知性的媒介,在上海⻩浦江畔构建⼀条跨越感官、⽂化与⽣态的诗意通道。
本届征集共收到来⾃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超过130组作品提案,涵盖⽣成艺术、激光雕塑、⽔⽂数据可视化、声⾳交互乐器、环保光学装置等多样媒介路径。作品⻛格既包括极简主义的动感结构,也囊括具象表达、⾃然模拟与符号沉思,呈现出⼀种更具开放性与情感性的城市介⼊⽅式。相⽐传统雕塑式、物质化的公共艺术,本届⼊选作品更注重⼈与光之间的即时关系、动态体验与精神共鸣。艺术家们不再仅仅将光作为装饰性语⾔,⽽是将其转化为⼀种社会信号与感知共体的发⽣机制。
本届⼊选作品呈现以下特征:
光作为媒介的拓展⽅式⽇趋多元,既有以激光、微投影、发光材料、⽣物发光、光纤织物、数据可视化与⼈⼯智能光感应系统等多种技术⼿段实现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以极简语⾔触发情感深度,以低技术姿态产⽣⾼共鸣感受的作品。
在体验维度上,多数作品充分考虑多样观众的进⼊路径,既⾯向⼉童与家庭群体的互动性,也保留成⼈观众可静观、可共鸣的内在节奏。
多件作品巧妙融合上海滨江语境、在地植物与⼯业遗存等⽂化元素,构建具有地⽅性与公共参
与感的艺术场域。
本届评审委员会⼀致认为:艺术不应只是被观看的对象,更应是⼀种可共享的、共时性的记忆体验。本届⼊选作品不仅将照亮滨江夜⾊,更照亮⼈与⼈之间跨越语⾔的细微理解与共识,点亮我们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希望。光影艺术装置作为本届光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视觉层⾯丰富了城市的夜间景观,更在社会层⾯推动了艺术、科技与公众⽣活之间的重新联结。我们相信,这些作品将成为连接滨江、社区、市⺠与未来的多重路径,让“光”成为这座城市⽣动⽽持久的公共语⾔。
光影装置单元入选作品名单如下
(按作品首字母排序)
接下来,组委会将与⼊选作品艺术家、滨江各区管理部⻔、赞助⽅等就现场条件、制作成本、施⼯周期等具体事项展开沟通与讨论,并从本次⼊选作品中确定最终落地实施的光影艺术装置。并在本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期间如期展演。
如对上述评选结果有异议,请联系:⽅磊
联系电话:021-52567375
邮箱:shilf@lhsr.sh.gov.cn
或通过“上海国际光影节”公众号留⾔反馈。如后续出现上述艺术家(主创⽅)或以上获奖作品侵犯知识产权等争议,主办⽅保留取消其作品获奖的权利。
主会场建筑投影秀和光影艺术装置所有获奖作品,将在十月本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成果发布会上正式获颁证书。
感谢您的关注!
上海国际光影节组委会
2025年8⽉5⽇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