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平顶山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典故资源,推动地域特色文化与陶瓷工艺的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意产业活力,助力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提升平顶山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品牌形象,特举办本次“东坡杯”平顶山人文历史陶瓷创意设计大赛活动。
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则
大赛名称:“东坡杯”平顶山 人文历史陶瓷创意设计大赛
大赛主题:以平顶山地区重要 的历史事件、名人典故、神话传说、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代表性的平顶山元素,鼓励参赛者用陶瓷为载体,进行创新性、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的文创设计。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平顶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平顶山市 陶瓷发展促进中心
协办单位:平顶山学院陶瓷学院
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协会
二、 参赛对象与方式
参赛对象:国内外陶瓷艺术家、设计师、工艺美术师;高校艺术设计、陶瓷、工艺美术等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陶瓷生产企业、设计机构、文创公司;文化创意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平顶山文化、陶瓷艺术和文创设计有兴趣的个人和团队。
参赛方式:
1、 线上报名: 统一通过大赛指定邮箱:pdsstccyzbbgs@126.com进行报名、提交参赛 作品资料,报名文件名标注:“东坡杯”平顶山人文 历史陶瓷创意设计大赛+作者(团队)名字。
2、提交内容:《参赛报名表》(含作品说明);设计作品文件(设计图稿或实物作品照片)。
设计图稿类:提供至少3张不同角度的效果图(JPG/PNG格式,A3尺寸,分辨率300dpi),以及设计说明(包含灵感来源、文化元素解读、材质工艺、尺寸规格、应用场景等,300-500字)。
实物作品类:提供实物不同角度的清晰照片(至少5张,JPG/PNG格式,分辨率300dpi),并需同步提交设计说明(同上)。进入终评后需按通知提交实物。
三、 作品要求
1、核心要求:必须紧扣“平顶山人文历史”主题,选取平顶山地区范围内的具体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设计。
2、设计类别:
陶瓷艺术摆件/装置艺术:反映平顶山历史文化、传说故事的艺术性陶瓷作品。
陶瓷日用器皿(创新设计):如茶器、餐具、咖啡具、香器、花器等,融入文化元素并提升实用美感和用户体验。
陶瓷文房用具/办公用品:如笔筒、笔架、镇纸、印章、名片座、电脑支架等。
陶瓷饰品/配饰:如挂件、胸针、耳饰、手链等。
陶瓷文旅纪念品/伴手礼:具有鲜明平顶山文化特色及纪念意义的礼品。
陶瓷文创品牌形象/IP衍生品:围绕平顶山文化IP形象(如三苏卡通形象、说唱艺人形象等)开发的陶瓷产品。
创新材料工艺应用:结合当地传统陶瓷工艺(如汝瓷、花瓷、唐钧、古陶、紫砂等 相关技艺)进行创新设计。
3、设计要求:
文化性:深刻理解并准确传达所选平顶山文化典故的内涵与精神。
创新性:设计理念新颖独特,体现时代审美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艺术性:造型美观,色彩和谐,富有美感。
实用性:符合人机工学,具备良好的使用功能。
市场性:具备一定的生产可行性和市场转化潜力。
四、 赛程安排
启动与发布:2025年8月19日发布大赛公告、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
作品征集期:2025年 9月1日– 2025年 12月1日(为期约3个月)接受报名与作品提交。
初评(线上评审):2025年 12月 5日– 2025年12 月15日由评审委员会依据效果图/照片进行线上匿名评审,选出进入终评的作品名单(约80-100件)。
实物收件(仅限入选实物作品): 2025年12月 16日 – 2025年 12月 25日(终评前)通知入选实物作品的创作者在规定时间内将实物寄送或送至指定地点。
终评(实物评审):2025年 12月26 日– 2025年12月 28日(为期约3天)评审委员会对入围的实物作品进行现场评审。
结果公示与奖项公布:2025年 12月29日终评结果在官网及主流媒体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公布最终获奖名单。
展览:2026年1月 1日– 2026年 3月1日(为期3个月)组织优秀入围作品进行现场 展览。
颁奖典礼与成果转化对接会:2026年1 月1日举办颁奖仪式。 组织获奖创作者与相关企业、投资机构、景区、博物馆等进行面对面交流与合作洽谈。
五、评审标准
指标 | 权重 | 具体说明 |
主题契合度与文化内涵 | 30% | 对平顶山特定文化元素挖掘的深度与准确性,创意转化的文化价值体现程度。 |
创意与设计 | 40% | 设计构思的独特性、新颖性,艺术审美价值,整体视觉效果。 |
工艺与可实现性 | 15% | (实物类)工艺制作精良程度,材料运用合理;(图稿类)结构清晰,工艺表述可行性强。 |
实用与市场潜力 | 15% | 功能合理性,用户体验,生产成本与市场接受度。 |
六、奖项设置
最高奖(1名):“平顶山文创之星”奖,证书、奖杯、 奖品。
金奖(3名):证书、奖杯、奖品 。
银奖(6名):证书、奖杯、奖品 。
铜奖(10名): 证书、奖杯 、 奖品。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单项奖(若干名):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文化”主题创新奖:证书、奖杯、奖品。
“说唱文化(马街书会)”主题创意奖: 证书、奖杯、 奖品。
“汝瓷文化”传承创新奖:证书、奖杯、 奖品。
最佳市场潜力奖:证书、奖杯、 奖品。
最佳工艺呈现奖:证书、奖杯、 奖品。
优秀组织奖(单位/高校):表彰积极组织参赛、成绩突出的机构。
七、 宣传推广
媒体宣传:利用主流报刊、电视、广播、新闻客户端进行预热、动态报道及成果宣传。
网络推广:大赛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官方账号,发布信息、征集作品、展示作品、互动宣传。积极在文旅类、设计类、陶瓷类垂直平台推广。
合作推广:联合文化企业、电商平台、旅游景区共同推广大赛成果和获奖产品。
成果展示:举办线上线下优秀作品展。
八、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
成果转化机制:大赛组委会将积极搭建平台,通过成果展示、对接会、授权合作等方式,促进获奖及优秀作品实现落地生产、销售和授权应用。
知识产权:参赛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创作者所有。提交报名表即视为授权大赛组委会在非营利性的宣传、展览、出版、网络展示等活动中使用该作品(包括图片、影像资料)。大赛组委会对获奖作品享有优先签约、优先开发权。具体合作事宜由组委会与获奖者另行商议。所有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发生侵权行为,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已获奖的将取消资格并追回奖励。大赛组委会有权要求获奖者提交作品源文件、制作图纸等辅助材料(用于后期推广及可能的转化开发,具体签署相关协议)。
九、经费保障
大赛所需经费(证书、奖杯、 奖品、评审、宣传、展览、物料、运营等)主要由市陶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出,鼓励社会赞助。经费使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接受监督。
十、附则
本方案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会研究决定并另行通知。
联系信息: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
联系地址: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怀仁路市会议中心3楼。
联系电话:0375—288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