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为助力创建国家级农牧文化(赤峰)生态保护实验区,推进“非遗+”文旅新业态发展,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氛围,并落实我院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巴林石雕的传承传播规划,特举办巴林石雕创意作品设计大赛。本次大赛以巴林石为载体,旨在通过创意设计激活非遗资源,引导传承人、设计师、文化企业、文旅机构等多方主体,共同开发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吸引力、符合当代审美和旅游消费需求的文创产品,以“生产性保护”促进非遗活态传承,切实助力巴林石雕技艺的可持续发展。大赛紧密契合“加强非遗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化文旅融合”等多重目标,力求推出一批适应新市场环境与现代消费趋势的优秀作品,为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和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主办方):赤峰博物院
承办单位(承办方):赤峰市大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活动流程
01作品征集
(2025年8月20日-10月15日)
【第一阶段】
设计稿征集(2025年8月20日-9月15日)
(1)作品要求:
①主题选材: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理念,深入挖掘赤峰文化,设计富有文化内涵且符合大众消费习惯的以巴林石为核心材质的创意作品,参赛作品应具备创新性、美观性、实用性、文化性,鼓励多种材质融合创新。
②作品形式:可提交AI(Adobe Illustrator)格式文件设计稿或手绘稿扫描件(分辨率不低于 300dpi,需清晰展示线条和色彩)。需体现巴林石材质的应用方式(如雕刻纹样、色彩搭配、材质质感等),鼓励标注材质比例或工艺说明。
③提交参赛作品时需附带设计理念说明(500 字以内),阐述文化内涵、寓意及巴林石的融合逻辑,能够彰显赤峰农牧文化为宜。
④报名参赛的作品须为原创,且须作者本人报名。若作品存在抄袭或严重同质化等情况,一经审查取消参赛资格。
⑤参赛作品的应符合市场需求,并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可复制性,即成品长宽高均小于15厘米,零售价不超过300元。推荐使用多种材料复合完成,利于后续的商业化推广。
⑥报名参赛的作者可提交自己多个作品(需要分别在小程序填写报名表)。
(2)提交内容:
① 作者本人信息(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
② 设计稿电子文件(JPG/PNG 格式,单图不小于3MB)
③ 设计理念简述
④ 预计使用的巴林石种类及其他材料清单
⑤ 预估成品成本价与建议市场定价
(3)提交方式:
参与者按要求将作品信息(包含但不限于作者本人信息,作品实拍图、设计理念简述、作品成本价、建议市场定价等)提交至指定下方渠道小程序。
【第二阶段】
入围稿制作(2025年9月15日-10月15日)
(1)筛选规则:主办方对设计稿进行初步审核,依据理念契合度、巴林石应用合理性、市场适配性等维度,筛选出100 件入围设计稿,公布名单并通知作者。
(2)制作要求:入围的作品由赛事支持单位统一制作。入围作者需在公布入围名单的5个工作日内与承办单位取得联系,并清晰完整阐述作品细节,未按时沟通制作细节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3)提交成品:承办单位将实物成品送达指定地点(赤峰博物院非遗中心),并附成品实拍图、材料清单(需注明巴林石占比)及工艺说明。
02作品评选
(2025年10月15日-10月31日)
1、大众投票
借助小程序开展大众投票,统计100件入围作品的投票数据,并实时显示票数。1票计1分,结合专家组投票结果,综合确定最终获奖作品。
2、专家评审
(1)评委构成:邀请专业石雕、文化、市场等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团,依据规则确定入围奖,并且在作品展出现场给所有入围作品打分。分数与大众投票相加,最终评选出前15名,按各项分值综合考量,颁发金银铜奖、最具创意奖、最具文化代表性奖。
(2)评分规则:每件作品满分100分
① 市场适配性(20分)
作品用于文创产品、宣传物料的量产可行性,是否贴近日常生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提前赋分
② 材料多样性(20分)
阶梯制赋分,1种材料2分,2种材料5分,3种材料10分,4种材料15分,5种材料以上为满分20分
③ 创意创新度(20分)
作品是否具有视觉识别度、市场上是否有同质化产品
④ 文化代表性(20分)
巴林石与赤峰农牧文化元素的融合度,是否体现赤峰地域特色
⑤ 作品美观性与完整度(20分)
作品是否有技艺点、是否有完整的产品包装或礼盒
3、奖项设置
金奖(1个):颁发奖杯、证书
银奖(1个):颁发奖杯、证书
铜奖(1个):颁发奖杯、证书
最具创意创新奖(6个):颁发奖牌、证书
最具文化代表性奖(6个):颁发奖牌、证书
入围奖(85个):颁发证书
说明事项
(一)版权归属:前15名获奖的作品由赛事承办单位统一购买版权,设计者享有署名权;具体版权购买费用如下:
金奖:8000元;
银奖:5000元;
铜奖:3000元;
最具创意创新奖:500元;
最具文化代表性奖:500元。
其余85件入围的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承办方有权在宣传中使用其设计效果图。
(二)借助赤峰博物院官方平台、本地媒体、公众号等,宣传活动成果、获奖作品及背后文化故事,扩大巴林石雕文化传播范围。
(三)推动获奖作品与文旅企业合作,促进作品商业化转化,如开发旅游文创产品、进入销售渠道等,以市场效益反哺非遗传承 。
(四)此活动最终解释权归赤峰博物院所有。
赛事承办单位联系人:
大吉-市场部:15011053302
大吉-设计部:15847383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