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K设计奖2024专业组获奖精选|大奖获奖作品

发布时间:2025年9月22日 分类:视觉传达作品 浏览量:1679

www.ktkda.cn

KTK2024大奖作品精选

- 专业组 -

Selected Rank-Based Awards Works

- Professional Group -

>

在KTK设计奖202专业组别中,设计师林奕江的海报设计《鸟山鸣》被全票授予全场大奖「靳埭强·设计大师奖」;专业组金奖则由杜勤勉的《熊猫·色子》与莫广平的《草木本心》夺得。本期整理了20余件KTK2024专业组铜奖以上的作品与大家分享,欢迎大家欣赏与讨论。

-靳埭强·设计大师奖-

-Kan Tai-keung · Master

Designer Award-

-

鸟山明

作者 *

林奕江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鸟山明先生的艺术生涯虽然落下帷幕,但他的影响力却如同星辰般永恒。如其代表作《龙珠》已经完结多年,但它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它将永远激励大人与小孩保持热血与勇气。

-金奖-

-Gold Award-

-

熊猫·色子

作者 *

杜勤勉

类别 *

产品设计

理念 *

创意最初的灵感来源于一篇关于色子历史的文章,让我思考是否可以设计一款有趣的色子。一次在动物园欣赏国宝大熊猫时,我突发奇想:常见的色子是六面立方体,点数从一到六。而大熊猫脸部的黑色区域——两只耳朵、两只眼睛、鼻子和嘴巴,恰好也是六个区域,完全可以作为色子的点数,每个数字对应熊猫脸部的一个部位。

-

草木本心

作者 *

莫广平

类别 *

书籍设计

理念 *

作者为诗,草木本心,往往取材草木。整本诗集采用绿色为主调,搭配粉色,呈现诗集的言新意美,浪漫柔情。采用仿草木叶的造型做书名的字体设计,犹如微风佛吹着草叶,恬静安逸。选取诗句相关字词做字体的改动,从独立的一首诗,到整本诗集的翻阅,宛如灵动的小草,闲情扑面,逸风时来。

-银奖-

-Silver Award-

-

浪花|spray

作者 *

冯永信

类别 *

视觉形象设计

理念 *

冲浪板划过海面,在激起的浪花间自由穿梭,演绎各式冲浪动作,留下丝丝轨迹,时急时慢,自由奔放。

-

Xiangsong乡宋

作者 *

谢焱光

类别 *

视觉形象设计

理念 *

“乡宋”的名字源于家乡的房屋,“乡”指家乡,“宋”指房屋。标志图形受当地建筑和宋文化启发,利用中文“乡”字的横笔进行距离延伸;将文字转化为屋檐形态,既表达了民宿本身特点的图像语言,也向居住者传达出象征“家”的温馨场所。乡宋标志以纯粹的语言传递一种熟悉自在的距離感,激发旅客对乡土情怀的共鸣。

-

关于形式

作者 *

商紫阳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关于形式”是近期围绕设计形式语言的一种思考与尝试,近年来,每将自己的作品与朋友进行探讨时,“没有自己形式语言”这句话会频繁出现,近期尤为严重,因此展开了关于形式的思考,经过不断的设计尝试,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创作方式与路径,以字体为主,做轻松欢快、有对比有趣、视觉丰富的设计。

-

悦欣體

作者 *

字然物

类别 *

字体设计

理念 *

繼往開來,既傳承了篆書線條流動感,又結合了現代漢字的特點。柔美修長如清風拂面,裊裊婷婷。寫法生動,具備質樸的美感,協調統一。

-

四季香薰系列推广海报

作者 *

绳颍成\王婉云

类别 *

视觉形象设计

理念 *

苏式香薰品牌—AIRTISTIQ(空气美学) 产品推广海报,选取太湖石造型,以器化形。

-

器系列之才器、重器、才器

作者 *

王彦坤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这套以“器”为主题的作品,通过三幅不同色调与解读“器”字图形,用点线面简短而有力的视觉语言分别诠释了“大器”的宏阔,大器晚成,厚积薄发;“重器”的沉稳,重器如山,稳若磐石;以及“才器”的魅力,才器出众,卓尔不群。 整体设计简约而不失内涵,巧妙地利用视觉语言表达了三种不同类型“器”的内在品质。

-铜奖-

-Bronze Award-

-

O2H TEA 品牌识别

作者 *

刘俊杰/胡廷浩/杨梦云

类别 *

VI/品牌设计

理念 *

O2H TEA 是澳大利亚的新兴茶文化品牌,视茶为连接文化的语言,致力于将亚洲茶品带到澳洲乃至全球。标志以 O、2、H 组成,表达通道、传递和交流。定制字体 Tisans 及辅助图形由标志衍生,构成统一视觉语言。茶品包装上,盒体正面结构取自品牌标志。强化标志印象,同时以圆孔展示茶品信息。

以下视频来源于

FAIRFOUL合理犯规

-

作者 *

汪昌斌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在画框背面自然形成的四个“口”之间加上“犬”,立显形而下者“器”也。

-

五蕴

作者 *

郭玉龙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我们离不开五蕴,而五蕴却像不同面目的“坏家伙”们,常被人提醒要”五蕴皆空“。

-

作者 *

刘洪涛(弘弢)

类别 *

视觉形象设计

理念 *

器,倡导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艺术性与功能性的有机融合,以器为用,少即是多。在型态的收放中,感受生命的呼吸与节奏,诗意、人文、空灵。

-

四维八德合字两组

作者 *

覃一彪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作品以儒家思想的四维八德為創作理念,將四维八德拆解為两组合字,每组由四個字组成,再重新組合為兩個全新的合字。透過传统祠堂儒教相传的概念并结合文化復興进行设计創新,賦予四维八德在祠堂和新学堂全新的詮釋。

-

YUKI!闪耀的遗迹

作者 *

范旭东

类别 *

视觉形象设计

理念 *

大场景三维插画《YUKL!闪耀的遗迹》,画面中共有六组不同的章节组成连轴插画进行故事的阐述,以积极的寓意与色彩调性为主,讲述主人翁YUKI在探索遗迹的过程中发现不同阶段的心灵珍宝,别代表着勇敢、冷静、无畏、求知,爱意,纯真。

-

溪山飞瀑图

作者 *

罗嘉浩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现代演绎;利用传统东方山水画《溪山飞瀑图》的基因,融和现代的语言表达,为古作品赋予新的生命、新的活力,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实现跨时代的传承。

-

每一只你都惹不起

刺绣中的动物

作者 *

熊琼/马成继

类别 *

书籍设计

理念 *

本书用不同章节不同色彩来呼应民间老绣片的烟火气,结合拉页的运用让读者能够深入细节感受沧桑的手作温度。全书采用厚涂纸张,非涂布纸以珠光纸,呼应老绣片缎,丝,锦,棉不同的质感。封面复刻一幅老绣片同时通过内嵌的背带让书化身为一只靓丽的背包,让老绣片的魅力穿越百年重新活在现代人的时尚里。

-

赛马会中华文化艺术科技

剧场计划 「书法」

作者 *

胡恩威

类别 *

综合设计

理念 *

赛马会中华文化艺术科技剧场计划书法利用最新艺术科技、沉浸式音响:声景系统、光雕投影、实时追踪等,打破空间界限。 以不同类型的综合型设计为参加者带来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让大家认识书法的美、书法的基本功; 了解汉字特色,以及文房四宝的应用,让大小朋友感受书法美学本源,探索根植于中华文化深处的传统和价值。

合辻

作者 *

程晓炳

类别 *

视觉形象设计

理念 *

合辻hoosoon作为潮流衣品品牌,遵从艺术性表达,将衣、裤、包、帽等元素抽象化为形,结合字母变化排版,万物归一,十全聚合,形成“合”字。以华夏文化的谦逊、街头文化的张扬、先锋艺术的敬畏。归为合辻。目标在于拓展国人文化的多元化结合,在地文化的多样表达。

社会百态

作者 *

徐汉民

类别 *

海报设计

理念 *

此系列是一组探索中国汉字图形化之美的海报,以社会话题为灵感,提炼关键词为主题。例如,核污(核字化作冷酷的管道和原子符号,污字化作滴落的核废水和畸变的生命)。整个系列风格黑白冷峻,令人不寒而栗。这些海报展现了社会问题带来的痛苦与灾难,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和理性,抵制诱惑和欺骗,反对暴力和战争。

此羡咖啡

作者 *

StudioTODO

类别 *

VI/品牌设计

理念 *

此羡是一家咖啡生活品牌,名字取自《渭川田家》。品牌的情绪是悠闲的、自在的。设计团队围绕诗歌中所描绘的内容,通过中文的象形字与现代图形的结合重现田园生活的情景。此田、此川、此禾、此牛、此羊、此鸡,此羡。

-

主办单位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合办单位 *《360°观念与设计》、《包装与设计》

学术支持 *《设计》

特约推广媒体 *古田路9号

战略合作 *昊格高定字

支持单位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方正字库/汉仪字库/Lofree洛斐/香蕉设计/即时设计/心景线/茶甡/CDS中国设计师沙龙/澳门国际设计联盟

视觉设计 *THE END DESIGN®回头是岸设计公司

技术支持 *商策科技

-

总顾问 * 靳埭强

指导* 林冬月/陈彦青

总策划 * 张翼

执行策划 * 曾锃沛/兰佩阳/王柳川

艺术指导&创意总监 * 戴佳岸

平面设计* 曾燕宇/张昊涵/林睿桐/尹梓萌

动态设计* 林诗博

音乐制作* 马顺文

项目统筹 * 庄佳璇/陈翼渲

项目监理 * 白志强/吴欣霓/潘妤欣/熊若岚

秘书处 * 李良鹝/谭九琛/杨瑜铭/陈祉祺/郑浩梽

设计助理 * 钟逸琦/王美霖/杨昂/申晴雪/陈明/苏杰光/谢境宇/高林昕

组委会成员 * 黄甜甜/奚泳星/柳雅盼/李子茵/李明洋/陈姗姗/冉覃天/阳晨熙/郑铭洁/黎依婷/梁可怡/陈珈毅/刘莉莉/赵思彤/李馨/程悦鹭/阮凯/罗俊豪/陈洁怡

KTK设计奖组委会

2025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