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明远杯·国际家居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参赛稿2275份,较第一届增加了40%。本届大赛参赛者主要由来自清华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原工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国内外94所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以...
10月10日下午,由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苏州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首届中国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评选结果正式出炉。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是稻作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优秀传统服饰, 为了更好的...
第三届“金针花”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于2020年9月25日至29日在庆城县马嵬驿景区举办,大赛共征集参赛文创产品150余件(套),经大赛评委会按照评选办法,共评选出“金花奖“3个、“银花奖”6个、“铜花奖”10个、优...
由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广西国际博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西东博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广西工艺美术协会及广西工艺美术职教集团共同承办的“首届中国—东盟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自2020年6月...
为保证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小榄镇专项赛作品的评选公正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现将由中山市工业设计协会承办的中山市工业设计大赛小榄镇专项赛评审结果名单予以公示,欢迎企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监督。任何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发挥手工产业在助力妇女脱贫、吸纳妇女就业、促进妇女创业中的积极作用,今年以来,湖北省妇联联合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
创 “醉美遵义,创艺未来” 心怀大艺,在不懈追求中雕琢岁月 秀出自我,在人生博弈中塑造梦想 2020年10月16日 “醉美遵义,创艺未来” 遵义市第三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于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隆重举行 “遵义市第三...
截止到2020年8月31日,汉仪第四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共收到来自学生、专业设计师群体的中文、西文参赛作品上千余幅。为了保证两年一度的大赛节奏不再受到影响,第四届字体之星设计大赛全面启动了线上评审机制,经过...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老刘头杯”包装设计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在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组委会指导、监督下,由淮南宜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智天杯”智慧农业专项赛获奖名单公示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智天杯”智慧农业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批准文号:皖经信产业函[2020]159号),...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金源杯”户外家居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批准文号:皖经信产业函[2020]159号),由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阜南县金源柳木工艺品有限公司主办、安徽宜飞思...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华翔杯”针织服装专项赛获奖名单公示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华翔杯”针织服装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批准文号:皖经信产业函[2020]159号),由上海华...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莉安贝贝”湿巾创新专项赛获奖名单公示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莉安贝贝杯”湿巾创新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批准文号:皖经信产业函[2020]159...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富亚纱网杯”专项赛获奖名单公示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富亚纱网杯”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批准文号:皖经信产业函[2020]159号),由中国纱门行业...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柳编之都•阜南”柳&木设计专项赛获奖名单公示 安徽省第七届工业设计大赛“中国柳编之都·阜南”柳&木产品设计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批准(批...
为激励我省建筑装修与室内设计界重视原创设计,鼓励创作创新,传承优秀文化,关注绿色环保,创造宜居空间、引领生活方式,推广创意设计实体及优秀作品,为广大建筑装修与室内设计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展示才华、彰显...
第二十届白金创意国际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从2019年12月1日开启新一届征集至2020年1月16日24:00征集截止,历时47天,收到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12790位参赛者投送的38710件作品。 本届大赛经过评审团严格的评选,共评...
本次大赛秉持高标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邀请电影界、设计界的重量级嘉宾及各大美院、其他知名院校的设计类导师,组成【电影组】【设计组】【高校组】评审,从作品的电影性、艺术性、商业性与技术性四个角度...
10月14日,由陕西省妇女联合会、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西安市妇女联合会、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主办,西安设计联合会承办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女性创新设计大赛在西安创新设计中心召开了大赛作品终审评审会,...
为促进周村本地家居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与学校、社会共同进步为目的,优势互补、平等合作、互惠互利,集成有用资源,把教学成果转化为具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力,在实践中培养高素质相关专业人才。建立全面性的校企合作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