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也发生着巨大变化,我们正在步入“创意经济”时代,创意设计对于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设计力量将成为提升国力的“强大引擎”,从文化传播到产业经济,无不成为推动城市建设的“先锋力量”。发...
1. 主办单位Sponsors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China Fashion Association 山东省服装设计协会 Shandong Fashion Association 山东广播电视台 Shandong Radio and TV Station 2.承办单位Organizers 济南明府城文旅投资...
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讴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用好用活天津红色文化资源,大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拟举办“传承忠诚大德 践行青春使命”天津市第二届大学生红色文创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
一、赛程安排 征稿时间:2022年5月6日至8月30日 初审时间:2022年9月1日至10日 网络投票时间:2022年9月11日至9月22日 专家评审时间:2022年9月23日至9月30日 获奖作品公示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10月7日 二、大赛...
2021年首届“走进历史 纪行荆楚”海峡两岸文博创意设计大赛得到了两岸青年学子、少年儿童的积极响应,取得圆满成功。为了让两岸学子继续深入了解和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积极发掘和探索文物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
相关: 2022立达设计奖·第二届国际大学生校园设计大赛
信阳市第二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委网信办、信阳日报社、市文联、 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信阳广播电视台、市新华书店承办,信阳师范学院、信阳农林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相关学科建设”要求,引领高校国土空间规划人才培养和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更好与规划实...
长三角地区的文化, 都以崇善向善为价值追求;善文化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今年恰逢长三角生态绿色示范区建设三周年, 为了发挥文创力量, 助推一体化发展, 以文化创意作品, 展示善文化的魅...
为鼓励专业设计机构和专业人士、高校设计专业师生积极进行医疗家具设计创新,促进相关设计成果的转化,促进我国医疗家具的设计水平提升,促进我国医院空间环境的改善,助力医疗事业发展,广东省家具协会、海太欧林...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中国2030年“碳达峰”目标与2060年“碳中和”愿景。在“双碳”战略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在驶入“快速路”,同时“双碳”也需融入到新型智慧城市的设计与建设...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延期至2022年下半年,将在中国德化举办。为进一步提高双年展的参与度,并...
为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培育体育产业新业态,实施体育融合发展工程,聚智聚力提升体育品质,推动体育产业提质增效,彰显体育产业新动能。按照 2022 年全市体育工作暨体育品质提升动员会议精神要求,市体育局联合市文...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运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现代化表达形式,创作一批面向不同受众的中医药文化作品,对中医药文化内涵理念进行时代化、...
城市是伴随人类发展而形成的人类聚居形式,也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时代标志。经济史家保罗·贝洛赫曾经说:“这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比城市的兴起更令人着迷。没有城市,人类的文明就无从谈起。”人类的文明史其实就是...
1、大赛背景 为推动三门县冲锋衣产业创新升级,探索新业态下冲锋衣产业新商业模式和新发展路径,浙江理工大学与三门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联动校、政、企、地优势资源,联合举办“探.界”冲锋衣商业创意设计大...
一、大赛背景 TopS+天平设计奖隶属于TopS+中韩国际设计周平台,由韩中设计创意产业协会指导,北京设计学会、香港国际设计师协会、辽宁省广告协会、中韩工业设计产学研融合研究院共同主办,大连市平面设计协会、大...
主办单位 江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承办单位 江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设计委员会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 协办单位 (排名不分前后) 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西财经大...
一、大赛主题 初心·让设计感动世界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上海立达学院 战略合作单位: 联合国人口基金、智慧乡村志愿服务中心、北京北方阳光文化慈善基金会、诺恩堡建筑物理...
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系列活动,引导广大设计人员深入挖掘农业多种功能、提升乡村多元价值,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宜居宜业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乡村振兴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