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1届公共艺术毕业展 <远方>

图片
前言:

今年毕业展以“远方”为题,表达同学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畅想。由于疫情原因这些作品无法以实体方式呈现,图纸、展板、模型和样品成为本届毕业生挥洒才情的舞台。不论是如幻如真的效果渲染,还是精确无误的三视图,或者是趣味横生的动态影像,以及网络与虚拟游戏公共领域的探索,都是历经四年学习后的思想总结与技能展示,传达着全班同学此时此刻的共同心愿:这是我们在校园内的最后一次汇报展出,这些作品既代表了过去也昭示未来,远方的一切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本届公共艺术专业毕业作品继续体现了公共艺术“泛媒介”之特性,从城市雕塑,壁画,装置,设施,构筑物,再到灯光,动画,剧场,AR 的探索,并对虚拟网络空间,游戏世界的公共场域的突破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与创作。
公共艺术有其“项目制”特征,在当下社会公共艺术的工作当中,公共艺术的策划与提案是实战中的重要环节,在疫情管控无法实物落地的限制下,我专业把公共艺术工作中方案的在地研究,概念设计,形态推导,提案过程,以及效果展示作为本次毕设的要求。并让学生在此次毕业设计中得到了新的磨练和挑战。
祝福我们的本届学生以此为起点,挑战下一个即将到来的未来!
    公共艺术专业
2021.5

指导老师:

王洪义 刘毅 蒋飞 黄赛荣 王青 殷漪 张君如 权弘毅 李沙
参展学生:
周山 李浩源 殷乐怡 贾金冰 黄婧逸 姚珺紫 程诗茹 魏鑫淇 高嵩岳 刘明航 董欣佩 王韵希 田昕雨 王嘉懿 王子俊 刘广轩 周宝 郭心彤 孙美铎 程佳文 张露兮 肖嘉艺 王润涵 侯浩然 赵煊烨 丁煜 张晓然 杨璐嘉 曹乾 巴瑞 苏畅
01
 远方策展组

学生:巴瑞 、苏畅

指导老师: 刘毅、张君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光之亭学生:孙美铎,程佳文

材料:聚碳酸酯板 、金属框架

指导老师: 刘毅、张君如

       光是万物之源,是我们能看到世界万物的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名为《光之亭》。是以光为灵感,与建筑相结合的公共艺术作品。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影子形成多个空间,这些空间和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可以供人休息的区域。

整个作品体量大,带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颜色则选择给人温暖的橙色,在夜晚时会发出黄色灯光照亮附近的环境。作品的形态如同一束阳光穿过建筑体,表达了希望和远方。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3
 兔子与循环空间学生:王润涵,侯浩然

材料:纸质 、屏幕 、AR

指导老师: 刘毅、张君如

       我想我们的作品来源于童年幻想,或者说是白日梦,在现实中我们因为欲求不满而焦躁不安,所以就会时常幻想自己已经得到了或者已经做到了自己想要的,掺杂了许多乌托邦的念头,一旦这样就会陷入循环,并且让现实和幻觉的界限模糊化,至于兔子其实也可以说他是我们每个人单独的精神产物,也可以说是一种人们一时的幻觉.......
图片

图片

04
 共生学生:周宝,郭心彤

材料:不锈钢、LED灯

指导老师: 王青

       物体点位在学校西门的小岛,周围树木环绕,自然氛围浓厚,有与世隔绝感,通过点位产生作品与观者的距离,造型依托地形坡度和和实际环境设计。以不锈钢亚光和亮光为主,内外材质的对比,产生视觉冲击。内部高反射率的材料“拓宽”空间,而地面也选择和外部土地不同的石材,加强空间感,在作用上分为行走区和休息区。

地面安置LED光,灯具根据金属反光效果沿道路不规则排列,从起点贯穿至终点,在特定位置结合钢板产生不同感受。灵感来源赛博朋克,当它与金属元素结合,构成极度繁华下的极荒凉。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5
 休憩学生:魏鑫淇,高嵩岳

材料:不锈钢、聚碳酸酯板

指导老师: 王青

       听到过太多关于这栋楼的趣闻;看到了太多学生在这栋楼里进进出出;时至今日走入这栋楼依旧会迷路…这是一种很幼稚单纯真的感情,就像是小孩子会去家附近的土丘上“冒险”,内心被“好奇”占据,被“神秘感”吸引。由此不禁想要做点什么。我们期待人们一瞥眼后的会心一笑,哪怕只是一个瞬间觉得新奇与开心。不胜感激。
图片
图片
图片
06
 视觉转盘学生:张晓然,杨璐嘉

材料:黑色亚克力、金属支架

指导老师: 蒋飞,黄赛荣

       本作品是一件通过互动产生视觉效果的装置,由7个“风车”组成。每个“风车”由两片扇叶组成,扇叶上有镂空的孔眼,将不同高度,不同大小的扇叶,进行前后交错排列,当人在作品前的按钮上时,风车便会旋转起来,从而在原有视觉效果的基础上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左滑查看更多海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7
 消失的剧场学生:张露兮,赵煊烨

材料:环保气球、软木塞板、地钉、细棉绳

指导老师: 蒋飞,黄赛荣

       关于剧场化表现形式在公共空间中的运用,研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作品让观众与自然环境产生纽带,赋予空间剧场的概念,通过作品实现出公共空间中的剧场化表现形式。本作品《消失的剧场》展出时间为3-4天,展出结束也意味着剧目表演的结束,自然环境便是剧场化的剧目,让体验成为观众与剧

场的交互形式,作品本身也是具有一定的剧场空间特性依使作品达到剧场化的概念。在材料的研究上使用了环保无公害的材料,可以尽量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更能促进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让作品在公共空间中能够更好的通过艺术观赏和休闲娱乐体会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成为作品的实际功能。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8
 合桃学生:王梓俊,刘广轩材料:竹条、钢条

指导老师: 蒋飞,黄赛荣

       《合桃》的设计灵感来自诗句 “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这个作品并不是单纯的把两个不完整的葫芦合在一起,而是将一大一小两个半葫芦分开,在特定时间通过光影使地面出现两个完整的葫芦投影,寓意着分离与团聚。
图片

图片

09
 Dream Land梦之地学生:肖嘉艺材料:钢筋 霓虹灯条 白色防锈漆 尼龙卡扣 毛线

指导老师: 蒋飞,黄赛荣

       装置利用梦幻马的形态来作主体,利用灯光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营造浪漫梦幻的氛围。我们总是期待童话,但却被现实压迫,童话中梦幻的独角兽是现实世界里所没有的。即将毕业的学生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进入社会,面临着社会中各种阴暗面,诱惑,往往会迷失自我,提醒大家一定怀揣初心去追求梦想。
图片
图片
10
 返校学生学生:曹乾材料:304黑色不锈钢

指导老师: 王洪义,李沙

       作品所描绘的是在疫情之下,经历了网络授课、居家隔离之后,最终返校学习的学生。表达时代性与当下性是作品创作的初衷,利用线面结合、镂空雕塑的设计语言和方法,呈现出简化、抽象的人物造型形态。反映出后疫情时代下的学生返校时的状态,作品使用304的黑色不锈钢制作,最终可以达到美化环境、装饰校园的目的。
图片
图片
11
 群峰学生:刘明航材料:铁、不锈钢

指导老师: 王洪义,李沙

     作品名称叫做《群峰》,环境装置公共艺术类别,安放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内,大体的样子是一个类似山形状的大型公共帐篷,该作品的功能是有一个较大面积的栖息地供人们休息,制作手法是为拼凑建模--聚集手法,制作材料是铁和不锈钢圆形冲孔膜。作为艺术生,我们本身就是世界的开拓者,所有事物的美都会被我们发掘与创作,所以作品《群峰》表达了这一观念,帐篷的不规则形状本来代表着我们不断创作的作品和挖掘的过程。同样也表达同学们或将要成为各种艺术家的人对崇高优秀艺术的向往,来增强我们对艺术求知。
图片
图片
12
 校园表情包学生:周山,李浩源材料:综合材料、丙烯

指导老师: 王洪义,李沙

       作品的形式为墙绘壁画,属于壁画类公共艺术。以格子和马赛克的元素构成画面,以鲜明的色彩和极具个人特色的人物头像表情为主要内容的墙面包装。作品的组成是由数个正方形头像拼接而成,共由两面长约18m,宽约5m的墙面组成,每一面墙的格子大约为300个,每个头像又由近1225个马赛克方块的形式拼接而成。地点位于视觉逸飞楼的西面的墙面。形成一幅大型的视觉连连看画面。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3
 刀马旦学生:董欣佩,王韵希材料:彩色钢板

指导老师: 王洪义,李沙

       以京剧中⼑⻢旦的舞蹈动作和服饰色彩为灵感来源,通过抽象形式概括表达中国京剧艺术中的动态运动感和视觉效果,⾊彩上部分吸取中国传统戏剧服装的色彩搭配法,造型上更多吸收当代抽象表现主义的结构手法,创造出有鲜明时代感和中国文化特色的校园公共艺术作品。
图片
图片
14
 忆影学生:黄婧逸,姚珺紫材料:木工板、丙烯、底漆

指导老师: 权弘毅

       民间剪纸长盛不衰的永恒主题是:繁衍生息、祈求富贵吉祥。当代艺术家吕胜中在探寻剪纸的现代形态变革中,“在这里,空即是实,实即是空。图底互换、正负相生、 阴阳一体,天地浑成、男女化合、有无不分、心物两忘、始即是终,一切都魔术般地契合在一起。”通过采集同学的外轮廓形象和个人喜好进行分别的图案设计、色彩构成,以此结合出17组代表班级集体的平面雕塑。我们想要表达的理念就是怀顾往昔,纪念大学四年班级情。
图片
图片
15
 足憩学生:殷乐怡,贾金冰材料:石膏、工字钢、树脂、灯带

指导老师: 权弘毅

       作品的名字叫做《足憩》,是一件庭院式公共艺术作品,安装地点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食堂对面的草坪上,它的外观是由“脚”这个形态演变的下沉式凉亭,该作品的功能是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大的室外半封闭空间。既可以休息,又可以作为探讨学术交流的空间。脚意味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脚可以体现出我们大学四年的成长与改变。又为了与脚相结合,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还在脚的雕塑旁边设计了一个下沉式庭院设计,可以用来休息,所以我们的作品取名足憩,不光意味着可以栖息休息,还意味着如果你走累了,不妨停下来看看走过的路,计划一下未来的路要如何继续。

图片

图片
16
 蕉流学生:田昕雨,王嘉懿材料:亚克力、钢筋结构、毛绒、充气橡胶、麻绳

指导老师: 殷漪

     “蕉流“是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让陌生人能够在不同空间上产生交流。我们加上部分科技的叠加,虚拟与现实的碰撞,尝试用声音成为装置的切入点,将声音放入此媒介,让声音通过装置传播,只要传到人耳即完成一次单方面的交流。

可以想到的是跷跷板本是两个人的项目,但我们尝试打破人数的限制,并重组跷跷板概念,做出了一个人的跷跷板。交流也从两个人面对面的同一空间,转换成了一群人的不同空间。

造型上选择了香蕉使装置更能被大众接纳,同时简单的东西放大,再加上波普艺术的风格中鲜亮颜色借鉴,会让熟悉的东西焕然一新,成为校园中的亮点从而吸引大家的关注。

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7
 捕梦球学生:程诗茹材料:磨砂彩色球、油纸伞、地插板、反光板、感应装置高浓缩烟油、泡泡液

指导老师: 殷漪

      身处浮躁的世界,长大后的我们更需要彩色。《捕梦球》是一个关于交互技术与公共性的作品,也是一个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该作品做的是新媒体气泡,重新演绎一个个气泡诞生、破灭,重生的过程。彩色球代表人们的梦想,虽然会变化,会破碎,但是重生后的它会更加美丽。而红色油纸伞在宗教里有圆满的象征,它们漂浮在空中,象征着梦想与自由。希望看到它们的人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左滑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8
 白龟学生:丁煜材料:屏幕、Unity引擎

指导老师: 殷漪

      作品设计初衷为替代现实游戏(Alternate Reality Game)。设置线索,玩家可于任何地方发现线索共同解开谜题。作品内容由三个带有隐喻文本的章节构成,三个章节分别代表了符号、规则、诗歌三个内容。玩家通过收集线索解开谜题
图片  
图片本次毕业展,寄托了大家作为一起学习生活四年的同学,对自己、对同学、对学校和社会的一个期望。希望通过这次的毕业展览,作为我们大学四年的一个完整的句号,也是接下来人生的新的篇章。因此,也希望了解和观看本次毕业展的所有观众,也能体会到我们的的主题,在人生百态之中,虽有聚散别离,但每一个终点,都是我们新的起点,都是为了更遥远的远方。

我们“远方”再见。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