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届环境艺术设计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系主任寄语  2021年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生迎来毕业季。本届环境艺术设计系的研究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聚焦两个主题:一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绿色设计、低碳设计、健康设计,以及在设计中关注对自然环境的“最小干预”、将设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纳入设计全过程等;二是关注人文主题,老龄人群、弱势人群、妇女权利平等、公共空间平权共享等。从他们的选题与设计作品、论文中可以深深感到:这是一届有理想、有抱负、具有专业能力、科学精神的新一代“环艺人”。

 

宋立民 教授

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图片
 《 异托计划 》 
作者 | 王勇
指导老师 | 梁雯
异托计划致力于塑造消费空间的“异质性”。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网络进行空间异位,生成的体系结构反映了数字扩展主体的多层裂变结构,创造新奇的消费空间体验,建构一种以异质空间为核心的线下购物中心空间设计模型。
图片
 《 知识冷凝器 》 
作者 | 杨文浩
指导老师 | 梁雯
数字媒介和消费文化改变着知识的物质形式和传播方式。为此,设计提出以布景的方法对书店空间进行改造设计,描述了三种知识场景:基于网络媒介的公共性知识;基于话题圈子的群体性知识;基于情感需求的个体性知识。

 

02:39

 《 基于终身学习的城市空间节点设计研究 》 
作者 | 郑炜珊
指导老师 | 崔笑声
本设计探究“终身学习”从理念到空间的转化,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进行城市空间节点的设计,为学习人群提供技术化的、经验化的、标识性的、场景化的、以及临时型的学习空间节点,从而丰富南头古城的城市学习网的体验。
图片
 《 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游戏空间设计 》 
作者 | 王姝月
指导老师 | 崔笑声
本设计结合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按照身体-运动,逻辑,音乐和空间智能分成四个智能训练区,用循环的流线、象征形象设计、身体动作诱发、社会性游戏等方法使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发展社会性机能、身体素质以及大脑认知。
图片
 《 国祥胡同6号院建筑改造项目 》 
作者 | 于琦
指导老师 | 崔笑声
以“日常生活”为视角,聚焦到城市中的自发性空间建造现象,实地进行观察调研,收集自发建造的空间现象案例,将现象进行分类研究并总结相应可行性策略。国祥胡同改造项目即基于自发性空间建造现象研究的具体实践,原建筑为主要为居民居住空间,从建筑周边使用主体以及环境要素及问题入手,将该空间塑造为胡同居民聚集与发生交流的场所。
图片
 《 娱乐化现象下的城市空间对抗性设计研究 》 
作者 | 王雨婷
指导老师 | 杜异
在这个城市,优胜劣汰的法则不是暴力的、直接的,而是转变为消磨时间的、麻痹心智的。以娱乐作为具有吸引力的手段,使80%的人主动、自愿的选择娱乐至死的生活,以狂欢代替反思,以娱乐消解沉重。
图片
 《 情绪市集 》 
作者 | 王浩阳
指导老师 | 刘铁军
设计关注现代社会青年群体的情绪状态,时间频率加快以及空间功能匮乏导致许多情绪问题出现,家具作为承载个体行为的界面,能否通过其对个体情绪状态的转变产生影响,进而促进社会群体对情绪的认知。
图片
 《 空间透明性 》 
作者 | 张子豪
指导老师 | 刘北光
设计基于透明性的空间组织手法,试图在居住空间中寻找一种人与人、空间与自然之间的关联性,打破传统居住空间中人与空间相对独立的存在,追求一种视觉、功用与心理层面上的联系与透明。当人们进入居住空间中时,会感受到通透的开敞感、丰富的空间界面带来的秩序感,与一切都是相联系起来的、被秩序包围的温柔之感,空间中的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能够彼此感知,同时享受到空间的开放感与保护感,感受到人与人、空间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图片
 《 装配式住宅室内空间多样化设计策略研究 》 
作者 | 杨跃
指导老师 | 苏丹
立足于全国装配式住宅产品户型、空间内部设计与结合当代人生活需求的多样化设计缺失的现状,研究装配式产业化住宅中的空间设计因素,以装配式整体厨房为例,研究其可采取的个性化空间与部品设计策略。
图片
《 适应时代发展的乡村住宅模块化设计研究 》
作者 | 罗欣
指导老师 | 方晓风
从住宅工业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模块化理论基础及模数标准对乡村住宅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的探讨。基于过家村居民生活生产所需研究出相对适合在乡村环境推广普及的住宅模块化设计体系。
图片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