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为幸福而设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选登(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篇)

2017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展自开幕以来,得到国内外高校及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本次毕设展是设计学院2017届毕业生对科技创业、弱势群体、健康养老、环境问题、文化生活等社会命题挑战的思考应对,反映了学院设计教育面向未来的持续变革的研究方向,与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适应未来的能力以及应负有的社会责任感。下面选登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专业部分毕设展作品。

 

环境设计

 

课题名称:武汉市两江四岸港码头景观综合改造系列课题

 

温梓辰 袁贤 杨牧昆 刘展羽 钟程 刘有志 卞婧婧 沈梦宇 药奕璇 李瑞芳

指导教师:杜守帅

2017年,武汉市依靠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区域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制定出“长江中轴线”的规划战略,优化并提升航运码头以及其配套的设施,使其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的动力。本项目为两江四岸核心区港口岸线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项目主要对1518号码头,武汉港,月亮湾等9大区块的多个码头进行整治,并对两江四岸区域的游船、轮船、旅游码头进行主题文化特色的提升改造。

 

课题名称:京杭间•西津里——镇江市古运河历史复兴景观设计

 

 

张馨月 陈杨

指导教师:周林

城市景观历史资源空间分布碎片化趋势,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显露出的突出问题。这一现象使得城市形态难以形成相对集中、连续的整体。本设计基于整体空间关联的思想,提出从城市景观资源片段化建设到整体空间关联,从静态城市设计到动态发展的城市、从物质环境设计到情感延续三个策略,着力于围绕城市环境特质进行必要的空间整体性设计,以形成视觉感知或心理记忆上的联结,突出城市景观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展示性。

 

 

课题名称:最初的喧嚣——传统菜市场复兴计划

 

 

 

吴晓敏

指导教师:宣炜

对许多人来说,传统菜市场记录着一种生活方式,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象征着老百姓的市井文化。回归“最初的喧嚣”,重新构建菜市场的空间原则以唤醒菜市场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社交属性”。基于此概念提取以下关键词作为设计元素的提示:嵌入式的、可组合的、多维的、通透的。因此,采用了具有模数的框架作为空间结构。在建筑室外景观上也沿用了框架的模数化元素,意在创造一个可变的多元空间,也希望不要让室内外的界限过于刻板。

 

 

课题名称:新就餐模式下的餐饮空间设计——3rd CITY SPACE餐饮综合体

 

 

 

曹澎湃

指导教师:姬琳

空间营造是第三空间餐饮综合体的“皮囊”,作为基于体验式服务的设计方案,本设计基于图书售卖阅读空间和餐饮空间的业态融合,在空间意向上想营造出一种犹如书籍森林知识秘境的空间。相较于浮于表面的直接对意向转化的方法,案例充分解构,整个空间由简化而成的树干的形态——钢木混合木方,和遮天蔽日的绿色树荫——顶部的绿色箱型空间两个部分来塑造场景。

 

课题名称:瑞金老城区西门口建筑景观更新设计

 

 

 

杨米仓

指导教师:史明 

基地位于瑞金老城区西门口,随着城市中心的北迁,老城区功能严重衰退。设计通过与周边历史遗存的对话,并提取老街区的空间及物质记忆原型,结合当代元素和手法,流动多变的空间,既给当地曲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场所,又应对了青少年探索活泼的天性。建筑在其中进行新与旧的对话,老一代和年轻一代也在其中进行交流。这是一个本土曲艺文化传承的载体,一个开放的、包容的、地域的公共空间。

 

课题名称:“追·垣”——马王堆汉墓博物馆设计

 

 

 

 

王太洋

指导教师:张希晨

本设计选取马王堆汉墓遗址区作为整体规划对象,通过多样化参观流线的穿插,巧妙地解决了场地中出入口设置与车流、人流的组织,并通过地上连廊将建筑群有机地连接成为整体。建筑功能设置充分考虑了多样化的人群特征,建筑造型在考究荆楚建筑线性堆叠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与抽象,建筑空间虚实交融,将现代的空间设计手法融入遗址的展陈设计中。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