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美术学院绘画楼一楼
董思琪 杜茗 冯夕柯 高雅琼 高懿 李莉 李权勇
李羽佳 李忠玉 罗钟月 唐菊 王延容 王雨一
杨宇璇 易春燚 易伟 殷东飙 余靓
张镇 周雪玲 彭瑞娜 杜远明珠
陈星宇 孙敏 刘斌 刁颖



《画境》——南山泉品牌空间创意展示设计
设计说明:
围绕自创的重庆山泉水品牌“南山泉”品牌,设计的一场品牌展示发布会。将整个展示空间置于传统山水画《桃村草堂图》中。将现代的南山泉品牌与自然环境、山水画元素结合起来,运用空间设计、平面设计、装置艺术设计等手段进行跨界融合,来打造这场发布会的整体空间形态设计、展示设计,使本次的品牌发布会场看起来既是一幅传统山水画又兼具现代展示功能的空间。




《莫负城色》
设计说明:
济南城市色彩主题展的展示空间设计是一个实践性方案,主要是通过整个展厅进行济南城市色彩的科普,和中垠御苑实际售楼处结合起来实施商业空间的综合改造。
通过对济南的“泉”“山”“色”进行提炼,形成整个空间形态和色彩氛围最后结合平面信息来达到最后的功能性综合展示空间的效果。



《巴蜀图语——西南有图,说语众听》
设计说明:
展厅整体分成了六个板块,分别介绍的是前言、巴蜀地域人文历史及地理环境、出土遗址、承载图语的文物、图语解读、图语在现代,从前到后分为了序厅、图语萌于巴蜀域、静默古城萌春醒、先民遗语见天光、图语蒙尘今拂去和又一春(尾厅)。
展线按照时间顺序,将图语的产生与发现娓娓道来,让人们逐步走近巴蜀图语,了解巴蜀图语。巴蜀图语是在考古领域内外行人一个小而又小的研究领域,它不像甲骨文那样人尽皆知为汉字祖先,也不像东巴文那样有着流传的传承。它即使在考古学上也是神秘的。巴蜀图语的发现,填补了巴蜀文化的一部分空白。我希望能通过建造巴蜀图语主题博物馆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文字起源,了解更多的有关巴蜀大地的文化知识。在平面图的设计上吸取了巴蜀图语中的一些主要图语元素。巴蜀图语的主要来源是古巴蜀各部族首领的图腾,如巴蛇巴虎图腾,和鸟图腾。巴蜀图语中的鸟图腾的眼睛给人相当大的震撼,鸟的眼睛圆而大,让人想起三星堆的突目人面具,古巴蜀人对眼睛的崇拜似乎由来已久,遂以圆形向四周发散,在内容策划的基础上,几经变形和整理,形成了目前的以“鸟眼”为中心,整体又似虎头的空间造型。








《流动之火——火山主题空间》
设计说明:
在经历了以收藏为中心,以学者为权威和以教育为中心、专业工作人员为权威的发展阶段之后,博物馆在新世纪进入了以体验为中心、以观众为权威的新时期。该设计报告的主题为火山体验空间,该体验空间从三个方面展开设计。一是质感体验,从空间的材料,铺装,来塑造火山、岩石、岩浆的质感;二是温度体验,从空间的灯光、色彩,给人以炙热感的变化,带来一种温度的上升与下降感。三是空间体验,指该体验空间的空间造型、分布、展厅布局和展示方式所获得的体验。



设计说明:
赶场,作为一种民间风俗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赶场市集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所。
既满足人们购买生活所需品的基本需求,又提供了信息交流的空间,是传统形式的展览展示的活动。通过现代展示设计使市集拥有更好的视觉形象、吸引力,同时也为乡村注入新活力,以此成为乡村赶场新模式未来发展的范例。




《“城市之声”重庆黄桷坪电厂烟囱公共空间展示设计》
设计说明:
烟囱作为为时代的印记,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承载着很多人的记忆。烟囱去留的话题,一直饱受争议,我希望通过设计改造和再利用,能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因此我的设计理念中一直贯穿着我们为何不留下一座烟囱,让它有力量感,有血液向上的力量。
烟囱是集游乐和展示综合为一体的多功能公共空间,探讨工业旧址改造的最大可能性,主要表现的是音乐与工业的关系,通过钢架结构与金属朋克音乐相互碰撞出创作灵感,将其打造成音乐艺术活动为主的公共空间,跨界融合。
烟囱由下至上赋予了人们一种超越常规范式的自由空间,充满个性化、随欲性,在拥挤的城市中开辟出了一个毫无束缚的场所。
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共性,即建筑不再被看作一个静止的、一成不变的非生命体,而是被看作一个能够进行新陈代谢的生命体,它能够通过自我更新而完成自我调整、自我发展,从而适应外界的新需求。








《极限轮滑文化展示空间》
设计说明:
极限轮滑(Aggressivei Skating),也称特技轮滑,玩法在传统极限场地或是都市街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流行发展起来,是受到当代年轻人所追捧的潮流运动。它标榜着个性,随性且自由的精神。而极限的定义在于“突破自我心理和生理极限,不断的挑战自我的极限。”极限轮滑文化展示空间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部《战斗天使Alita》,在电影里面,一座被称为地下城的建筑中,在街道玩机动轮滑的年轻人们给我的创作带来了启发,我的思考点在于在老住宅区建造既可以提供年轻人轮滑的场所,又能够展示普及极限轮滑的街头文化,为老旧的住宅区带来生机与活力。在创作的理念中,廊道和赛道的交互是我创作中的重要设计部分,行人通过廊道一边行径一边与参与观看轮滑赛道上的比赛,同时在人流量较大的交汇处又设立了一个展示区,陈列轮滑的装备以及各类科普同时也是赛道的中心区域。




《执味滋味-浙江缙云特产展览馆设计》
设计说明:
作品主要展示缙云本地传统特产与乡村振兴下的缙云新态,采用黑白透明最纯粹的颜色再现缙云自然最原始的本色,提取山水云这些代表性元素勾勒形态,结合透明空灵的金属网结构展示缙云仙都雾气萦绕的特点,再现缙云山水情景,带你走进缙云,感受缙云小城气息。






《烟台时钟——公共空间展览馆》
设计说明:
《烟台时钟——公共空间展览馆》设计了一个融合了各种的公共功能到其中的以烟台钟为导引探索时间的可能性的大型展览公共空间。展览空间采用的是仿生的设计原理,我把它比喻为一只蜷缩的昆虫,只不过它的外壳是透明的,像蚕蛹一样的抽丝剥茧,由简到繁,就如同烟钟的简单朴实的外表下却有着精细的内部结构。在空间的设计上采用结构美学的手法,理性与感性、人工与自然、工程与工艺、内隐与外显、形式感和力量感的结合。
展览馆设计为一个环形的,目的在于我想表达一种时间循环的状态,空间的设计融合了公共空间的设计概念,在探讨空间跟多的可能性的同时,把它当做一个小型的城市空间来设计,简而言之,我们在外界能够体验到的如表演,艺术公开展,读书学习,休闲,手工制作间等功能性活动融合到内部展览空间中去,融合了城市空间的公共性可能,我们可以直接说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直接圈起来的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而内部地设计形式是在原有的结构上衍生出来的,衍生出来的各个部分均可以成为展示道具的一部分。




《游戏人间——电子游戏展览馆》
设计说明:
作品将马赛克元素融入到每个展厅之中,能够使观者拥有强烈的“游戏感”。仿佛整个展厅就是一个游戏世界,观者进入到游戏中,体会这个世界的趣味。而科技风格的融合,则更能够体现电子游戏的虚拟感。给人一种虚幻、未来的观看体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