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2022级产品设计《交互设计》课程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4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966

《交互设计》作为产品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它不仅帮助学生掌握用户需求分析、原型设计、交互逻辑构建等必备技能,更能激发设计思维创新,拓展场景化体验设计的多元路径,培养对用户行为与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引导学生养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分析习惯、复杂问题的拆解能力,以及技术与设计融合的创新意识,为打造人性化、高效且具有情感共鸣的产品奠定扎实基础。

本次《交互设计》课程展示聚焦用户行为与交互逻辑的实践探索,由唐杰老师系统讲授交互设计方法论(如用户画像构建、用户旅程图绘制、可用性测试)及新兴技术应用(如语音交互、AR/VR交互设计)等。并带领22级产品设计专业全体学生围绕“虚拟交互”与“物理交互”的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尝试将动态原型与实体交互媒介结合,设计出多组以“无障碍式操作”“产品情感化反馈”为核心的交互方案。

尽管当前作品在技术实现与细节打磨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学生已初步掌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本次展示不仅呈现了学生对交互设计核心方法的实践转化,更体现了其从“用户需求洞察”到“技术实现落地”的思维跨越。课程通过阶段性成果的积累与反思,为学生未来应对复杂交互场景、构建差异化产品体验奠定扎实基础。

展览作品

1

虚拟交互篇

知音

一些常用的音乐APP上有勾选协议标识太小,经常玩忘记勾选;主页面布局过于复杂,开车时不方便打字搜索,没有商城功能显示,扫一扫功能不明显等的情况。

为了优化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一款放大协议勾选按键,页面简洁清晰,有商城功能直接显示,可语音搜索,将扫一扫放在明显位置的APP。将一些最常用的功能都放到了最显眼最容易触碰的位置,优化了软件的界面布局和操作步骤,从而可以让用户更舒适的使用这款音乐APP。

ZARA交互界面再设计

原交互界面发现以下问题:1)原界面难以确定重点,忽略画面的协调性;2)操作标识偏小;3)标识太多,容易误触,手滑。

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1) 缩小画面,聚集视觉焦点,简洁明了,操作方便;2)相比原app设计面积增大,更方便吸引用户注意力。放大logo,在界面中更加醒目,更容易被用户记住,激发用户浏览欲望;3)简化标识,美观且不需要多花费时间;4)添加热词搜索、穿戴的排名榜单,帮助用户发现查找。

拾失

本APP交互页面设计,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友好的拾物招领服务体验,提升物品找回效率。以简洁高效为核心。首页直观呈现关键信息与操作入只,发布流程便捷流畅,信息分类清晰。失物列表支持多维度筛选,详情页完整展示物品细节与联系方式。整体色彩搭配协调,图标表意明确。

寻路

界面设计简洁直观,功能丰富强大,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在地图导航功能中,路线规划精准且多样,提供驾车、公交、步行等多种出行方案,并实时更新路况,以不同颜色标识拥堵程度。订票预订页面分类清晰,展示各公司车辆航班信息,包括价格、起降时间、剩余座位等,方便用户筛选。酒店模块通过地图标注与列表形式呈现周边酒店详情,如房型、价格、评分及用户评价,助用户轻松挑选心仪住所。整个界面色彩搭配协调,图标与文字简洁明了,操作便捷流畅,让用户的每一次出行规划都高效而愉悦。

味界

食谱App采用卡其的深浅色彩关系, 能让用户更简洁直观的使用,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在功能方面,提供海量的食谱资源,涵盖各种菜系和美食类型。

用户可以根据食材、口味、烹饪难度等进行筛选,还可以规避自己的过敏原,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菜谱。提供分类浏览,涵盖各大菜系、食材种类、烹饪方式、特殊需求(如减脂、素食)等多维度分类,方便用户快速定位心仪菜谱。精准搜索功能,支持按菜名、食材、关键词等搜索,联想匹配相关菜谱。热门推荐与个性化推荐,依据季节、节日、用户浏览历史与收藏偏好,智能推送可能感兴趣的菜谱。增加了老虎机的选菜功能,为用户解决难以抉择吃什么的问题。扫一扫的功能,扫描用户已有的食材,根据食材推荐相关菜品。烹饪计时功能,方便用户掌握各步骤时长,提升烹饪效率与节奏把控。

允许用户记录烹饪心得、成品照片,分享至社交平台或 APP 社区,与其他美食爱好者互动交流,形成社交闭环。

2

物理交互篇

“别捏”加湿器

灵感源于马勃蘑菇,当受到挤压时会喷出孢子,这种独特的交互体验能给人带来解压感。我们将其运用到加湿器设计中,通过按压硅胶蘑菇帽,利用硅胶弹性形变驱动水经雾孔以喷雾形式释放,模拟孢子喷出效果,为生活增添趣味与惊喜。

拉“镜”距离

本化妆镜通过采用红外感应技术,实现镜子的自动开启与关闭,提升用户操作的便捷性。

感应式开关:镜子内置高精度人体感应传感器,当用户靠近镜子一定范围内(例如50厘米)时,镜子自动伸出,离开后自动收缩,有效节能并提供便捷的使用体验。

伸缩调节功能:镜子采用电动伸缩装置,支持上下伸缩调节范围为0 - 30厘米,可通过镜子边框上的触摸式控制面板或配套遥控器进行精确控制。同时,镜子还具备0 - 90度的角度调节功能,无论是站立化妆还是坐着使用,都能找到舒适的观看角度。

心率可视化智能游戏手柄外置心率监测传感器

能够实时监测玩家的心率变化。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将心率数据转化为可视化信息,通过灯光的颜色变化及闪烁的频率,使玩家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生理状态。

绮梦化蝶·梁祝

此交互装置的灵感源于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装置融合现代科技与古典美学,构筑出一方如梦似幻的沉浸式交互,仿佛穿越千年时光,亲历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绝美瞬间。通过感应技术与声临其境,观众将化身为这段传奇爱情故事中的一分子,与翩翩飞舞的蝴蝶进行互动,轻触机关,蝴蝶便仿佛拥有了生命,与观众进行着一场无声却深情的对话。

“诗意山水”交互式教具装置设计

现在儿童在学习古诗时难以理解古诗中真正传达的意义,经常出现死记硬背也背不下来的问题。所以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款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和深刻理解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的交互装置教具。

此装置可以任意切换出水、出烟、出雾、出风等的模式,让儿童可以体验和感受含有山的不同的诗句的意境,更好的理解古诗的真正含义,更轻松的背诵古诗词。

交互设计课程不仅传授工具与方法,更注重培养学生对“人-技术-环境”关系的系统性思考。学生不仅理解了交互设计在提升效率与情感共鸣中的作用,更探索了技术、商业与社会价值融合的可能性。

课程虽初步搭建了交互设计的方法论框架,学生在原型交互细节打磨、跨平台兼容性等技术实现层面仍需积累经验。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学生从理论认知迈向实践创新的关键一步,而持续探索交互设计的未知领域,将是其未来突破现有框架、定义下一代产品体验的核心路径。未来两年,后续课程将持续推动学生从单一交互模式创新转向系统性体验的思考,为应对复杂产品场景、创造真正“以人为本”的交互解决方案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