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25届“智火生花”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环境设计专业

发布时间:2025年5月27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805

智火生化  富春新章 /

Cognitive Collision BlazesFuchun's New Verse

科技赋能未来,人类社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重塑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富春江的晨雾漫过严子陵钓台的青石阶,黄公望笔下的墨色在两岸山峦间逐渐晕染出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当桐君山的药杵声撞响数字世界的钟磬,当剪纸艺人的红纸叠入参数化建模的光影,这片浸润千年的山水,正以设计的语言重构文明的基因图谱。

“火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主视觉“智火生花”汲取“非遗”打铁花之绚丽姿态,寓意青年们如铁花般历经千锤百炼后绽放夺目光彩,照亮人生征途。“智火”是淬炼千年的纯粹,“生花”是炽焰中最温柔的奇迹,展览集结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三大专业,约200组实践作品,其中约70组桐庐主题创作,在硅基与碳基的对话中,传统不再是封存的标本,而化作一团跃动的智火,在科技锻打的砧板上迸溅出璀璨星芒。

科技的长风裹挟着千年文明星火,于桐庐的山水画卷上点燃智慧的燎原之势。那些沉淀着人文基因的古老符号,正被淬炼为通往未来的密钥。这场展览绝非文明传承的句点,而是一柄精巧的青铜钥匙,在时光的榫卯间悄然转动,缓缓推开横亘传统与未来的厚重门扉,让历史与创新在数字的星空中共舞,续写属于这座城市的永恒诗篇。

环境设计设计专业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

Some Of the Outstanding

Works Are Displayed

《寻遗·拾忆·重生》

毕业学生:王菲菲 张奇 朱诗韵

指导老师:夏寒冰

茆坪村保护更新规划的主题定位为“寻遗·拾忆·重生”。“寻遗”即探寻茆坪村留存的传统古建、古老习俗等珍贵文化遗产;“拾忆”为重拾乡村记忆,唤起村民与游客对田园生活、邻里温情的美好回忆;“重生”则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让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规划定位为传统古村落风貌体验空间,沉浸式感受古村的魅力,实现古村在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富春诗韵·生态共栖》

毕业学生:陈翼 梅颖超 李杭琪

指导老师:夏寒冰

以更新杭州桐庐江滨公园为目的,以保留公园基本结构为主,并重新规划功能分区,对公园内的景观节点合理安排布局。其次对公园公共空间建筑通过保留大型建筑,置入相关功能业态,重构空间功能,融入数字媒体艺术、富春山水文化以及桐庐相关诗词文化。最后对室外景观空间进行设计,采取修复改善生态景观,采用治理系统,营造多样化空间,设置智慧跑道,更新中心广场等景观层次,打造一个休闲游憩、生态健康、数字体验的城市公园。

《桂·韵织梦》

毕业学生:郭家熠

指导老师:夏寒冰

本设计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视角下深入挖掘乡村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和人文历史,思考农村公共空间重构的现实价值,并总结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及游客的旅游需求,通过多元化空间改造,多样化人文植入,乡土景观营造等设计策略,打造桂花文化手工作坊,稻田风光,文化生活广场三大体验场景。整体设计旨在通过亮点吸引游客,促进青年村民回流,促进乡村经济繁荣,强化了乡村的社会关系和村民的地方认同。实现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的全面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点穴·焕新》

毕业学生:齐佳乐 朱雨萱 杨颖

指导老师:夏寒冰

本设计旨在通过城市更新手段,将三墩老旧街区点穴式焕新,打造一个居游共存的城中村空间,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针灸理论是指通过在城市为范围,在旧城区城市更新中,通过修复街巷脉络、激活节点穴位、延续在地文化、注入产业动力、小尺度更新的治疗策略,达到促进城市发展的目的。在本项目中,运用针灸理论,老旧街区的更新以街区本身为切入点,在突出街区本身的特色的同时,提升街区环境质量,填补街区功能空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城更街韵·三幕绮梦》

毕业学生:陆玮 徐斌佳 沈张骏

指导老师:陈昕昊

选题以“城更街韵,三幕绮梦”为总体设计理念。运用城市折叠理念,将生活区、商业街、口袋公园巧妙融合。生活区折叠出温馨家园,建筑错落有致,设施完备;商业街折叠出繁华市井,业态丰富,活力四溢;口袋公园折叠出梦幻绿洲,绿意盎然,休闲宜人。三幕交织,共绘桐庐开元街多元生活画卷,展现城市更新之韵,绮梦交织之美。

《掇菁携华·春山可望》

毕业学生:陈婉婷 田芊芊 胡佳雯

指导老师:陈昕昊

本设计立足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语境,聚焦适老化环境营造这一核心命题,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荻浦村为典型样本,创新性探索文旅康养模式与乡村适老化改造的有机融合路径。依托地域资源禀赋,深度整合乡村文化基因与生态基底,通过"在地性活化+老龄化设计"的双维策略,构建覆盖空间适老性、服务适切性、文化认同性的复合型改造框架,构建符合银发群体身心需求的品质化旅居环境体系,实现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与康养产业升级的协同发展。

《宜享邻里,朝暮与共》

毕业学生:李璟旸  黄琰婷 邵甜甜

指导老师:陈昕昊

一阶一椅承岁月,一老一幼画春秋:“老幼共融”为本次设计的核心理念。破解传统改造“重功能轻情感”局限,构建代际互助场景拓扑模型(如共享看护空间、跨龄社交触点)。促进老幼代际交流,提升居民幸福感。项目旨在打造老幼共融社区,构建代际互助场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食共融》

毕业学生:刘佳梦 叶千歆 陈明君

指导老师:陈昕昊

本设计以"学食共融"为核心理念,针对杭商院食堂空间进行改造设计。设计融合社交互动、环境育人与绿色生态理念,构建"吃喝玩乐学赏"六大功能区。将传统单一的就餐场所升级为集学习、用餐、社交于一体的多元化校园生活综合体,打造新时代高校餐饮空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绣系畲乡》

毕业学生:毛闪杉 刘思玉

指导老师:黄芳

以畲绣为引,打造一个文化,记忆和体验的少数民族特色村。设计规划的主要理念是传承共生,文化永存,主要运用畲绣理念构建充满畲族元素的桐庐民族村,加入传承共生理念,焕新村庄文化新活力,保留、完善、重现历史文化记忆,文化遗址保留修复焕新,融入畲族文化,选出五个和畲绣特征相似的特色节点进行改造。

《时光织梦・共生之园》

毕业学生:周奕彤 毛珩力

指导老师:康琳

本设计以“时光织梦·共生之园”为设计主题,旨在通过人性化、情感化与功能化相结合的手法,构建一个既能唤起老年人美好回忆、又能满足其当下生活需求的理想居所。设计从老年人的日常习惯和情感诉求出发,将怀旧元素、温馨场景和便捷设施相融,

以“花”“廊”“岛”“窗”为主题,以“重逢”“未来”“共生”“同行”为时间线索,每个主题空间不仅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更承载着老年人对归属感与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设计,让“梦”与“时光”交织成生活的诗意画卷。

 

予我以期待  还你以精彩

一审:贺瀛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