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二十四节气 一时一灵 | 大暑:螭吻衔云 暑烬安来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3日 分类:设计视角 浏览量:1252

中国神兽,源自华夏上古神话,
形态万千,寓意独特。
它是古人智慧与想象的结晶,
文化底蕴深厚,哲学思想丰富。
常见于艺作,融入生活,
是祥瑞象征,千百年来,
守护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大暑:
螭吻衔云,暑烬安来

又逢大暑,按惯例,各地消防救援总队必定纷纷上线,提醒公众“夏已至盛,严防火灾”。古时的“消防安全代言人”,是神兽螭吻——名可改、形可变,不离“防火镇灾”之宗。
螭吻本是中国古代安放在建筑正脊两端的防水兼装饰构件,用以封护屋面前后坡交汇部位,因木构建筑常遭火噬,它被赋予喷水吞火的厌胜之能。
1.0版螭吻名为“蚩尾”。据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进士、《苏氏演义》作者苏鹗考证,“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这份时隔千年的追忆在《史记》、《汉书》中未有记载。汉画像石中建筑正脊两端大多是由瓦当堆砌而成的简单翘突,这种脊饰或许可算作“蚩尾”雏形。汉阙和明器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2.0版螭吻名为“鸱尾”。南朝沈约在《宋书》(502年前后成书)中,多次记东晋、南朝刘宋时期的“鸱尾事件”,如“震太庙鸱尾”、“鹊巢太极东头鸱尾”、“嘉禾一株五茎生清暑殿鸱尾中”等(唐代编纂的《晋书》所记基本出于《宋书》)。北魏郦道元(470年左右-527年)晚年在《水经注》中描写“西去广州二千五百里”的林邑国,说城中“楼高者六七丈,下者四五丈,飞观鸱尾,迎风拂云”、又有“飞檐鸱尾,青琐丹墀”之语。唐代苏冕(734年- 805年)在他编纂的《会要》(宋初整理、增补为《唐会要》)中给出解释:“东海有鱼,虬尾似鸱,因以为名,以喷浪则降雨。汉柏梁灾,越巫上厌胜之法,乃大起建章宫,遂设鸱鱼之像于屋脊。画藻井之文于梁上。用厌火祥也。”“鸱”在古代是指凶猛的大鸟鹞鹰,鸱鱼能以尾拍击海浪成雨,或许建章宫屋脊上曾放置鸱鱼仿像构件?隋代和初唐鸱尾尾身竖立、尾尖向内弯曲、外侧有鳍纹,应是“鸱形鱼尾”的写照,唐太宗昭陵献殿遗址出土的鸱尾即是实例。

3.0版螭吻名为“鸱吻”。似乎没有人能说清“鸱尾”是何时变成“鸱吻”的,初唐僧人释道世(?-683年)《法苑珠林》中“烟张鵄(“鸱”的异体字)吻,火烈云中”、“手冯鵄吻,下观人众”之句,是较早的记录;苏冕所处的唐朝中期“鸱吻”已是通行叫法,他在《会要》中记述“开元十五年七月四日,雷震兴教门两鸱吻,栏槛及柱灾”,认为鸱尾“今呼为鸱吻,岂不误矣哉”;数十年后苏鹗写《苏氏演义》时说“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说明鸱尾造型因突出对吻部的强调而被称为“鸱吻”。
从考古实物来看,至迟盛唐时已使用鸱吻,唐玄宗泰陵遗址“以吻含脊”的鸱吻很是典型:上为鸟身,与大脊相接的部位为张口龙首,整体造型由初唐的浑厚简明渐趋华丽丰富。蓟州独乐寺山门上的辽代鸱吻(原物),是学界公认的现存古建筑鸱吻之最早实例,被认为最接近唐代风格。泰陵和独乐寺鸱吻的吻部上方卷鼻明显,应是受两晋时期佛教文献中兽首、卷鼻、鱼身、鱼尾的古印度摩羯鱼的影响。

4.0版螭吻名为“鸱尾”。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颁发施行的官方建筑指南《营造法式》中重新使用“鸱尾”的名称,并规定了鸱尾的使用制度和固定鸱尾的方法。政和八年(1118 年)进士江少虞所著《事实类苑》中“鸱尾”、“鸱吻”均有使用,并在“鱼尾鸱吻”条目中说“唐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鸱吻,状亦不类鱼尾”。宋徽宗赵佶作于政和二年的《瑞鹤图》对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宣德门门楼的鸱尾做了细致描绘,鸱尾头部张口力度较大,卷鼻、卷角、利齿、鱼尾。
5.0版螭吻名为“螭吻”。大约生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的龙衮,在记录南唐至北宋初年轶事的《江南野史》中较早使用“螭吻”:“(后主)降诸王为郡公。初,台阁殿各有螭吻。自乾德后天王使至则去之,使还复用,至是遂除。”此条说明螭吻当时颇具皇权、等级内涵。之所以化“鸱”为“螭”,大抵是因鸱吻中龙的色彩逐渐浓厚,螭、鸱同音且螭“若龙而黄”。

“螭吻”在明代以后因“龙生九子”之说而推广开来。明弘治年间李东阳版“龙生九子”有“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蚩吻”二字多半是“蚩尾”与“鸱吻”的组合。他的门生杨慎提出的“龙生九子”,则有“二曰螭吻,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螭吻正式获得“龙籍”,成为防火镇灾的龙族神兽。故宫角楼上的螭吻是紫禁城中现存最完整、最具明代特点的正脊脊饰。
6.0版螭吻名为“正吻”。清代工部所称正吻又名龙吻,亦称大吻,吻件按大小分为“二样”至“九样”不等,“六样”以上大吻体积较大,由5块、7块、9块、11块拼合而成,最多可至十三块,称“十三拼”。故宫太和殿正脊两端的螭吻,是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一对,每个高3.46米、宽2.68米、重4.3吨,由13块琉璃件拼装而成,龙口吞脊、龙爪凌空、龙尾高卷、仔龙飞舞,通体覆皇帝专用的黄色琉璃并雕饰龙纹。

清代重大工程中迎接螭吻几近迎神:“遣官一人,祭吻于琉璃窑,并遣官四人,于正阳门、大清门、午门、太和门祭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以及科道官排班迎吻。”(《工部工程则例》)在内城、皇城、宫城、外朝的四道正门举行祭告仪式,足见迎吻之隆重。
紫禁城防火,当然不是螭吻一个神兽在战斗,它的“麾下”有水缸、机桶(一种人力为动力的喷水灭火机械装置,又称“水龙”)、防火隔墙等消防设施和专职“火班”、配备防火器具的值宿点侍卫、内廷太监编队等人员。
大暑之际,螭吻有更广泛的追随者。“鸟翼飞,松桷梴。芋且宁,居万年”,神兽踞高一呼,万民齐力,暑退灾消。

特约顾问 | 于平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物局原副局长

骄阳炙野浪,
螭吻镇檐梁。
一口吞炎气,
檐垂雨半行。

徐 伟 · 设计工作者 | 艺术与商业领域策展人
汉字境、一字禅全国发起人
字魔营公益社区创始人
中天文化创建人
嘉兴美协设计艺委会副主任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CEIDA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理事
JAGDA日本设计协会专业会员
SGDA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会员
一时一灵 | 大暑螭吻

大暑时节,暑气蒸腾,夏意正浓,防火之事必提神兽螭吻,它自古就被视作防火镇灾的灵物。螭吻本是中国古建筑屋脊上的精妙构件,静卧于正脊两端,既作装饰点缀,又担防水之责。


本作品以“一时一灵-螭吻”为主题的海报设计,作品用传统水墨书法笔法的现代表达方式,用文人画的诗词和图形元素构成画面,从文化视角和现代IP情感设计理念,通过视觉艺术设计的个性表达,在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形态面貌同时,也表现出中华美好节气和中国神兽的独特魅力。

刘昕
上海美术学院 副教授/硕士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包装设计协会会员
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九三学社社员
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CEIDA)会员
安盛股份品牌顾问

“龙子安居镇檐头,防火消灾佑护平安了。”古老京城的守护者—中国神兽,在时间的长河中,身处京城传统建筑群与世间留下浓墨重彩的画卷,让人充满幻想与憧憬。海报用拼贴创作手法。提取和凝练了神兽袪邪、避灾、祈福、功能等趣味元素。将浓烈鲜丽的颜色、夸张的视觉符号融入笔画中,以稚拙多变的形状重新勾勒字体。表现神兽在时光的洗礼与神秘色彩。

王雪莹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

檐角临虚,螭吻吞天。金鳞映日,紫气盘桓。

刚强
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成员
刚强造物设计工作室主理人
金犊奖评审委员高校实践导师
长期从事平面设计方向的研究

大暑时节,骄阳似火,暑气蒸腾,古人为防火患,常将螭吻置于屋脊两端。这龙九子之一的神兽,形似鱼而有双翼,传说能吞火降雨。它昂首翘尾的姿态,既如镇宅的卫士俯瞰院落,又似蓄势待发的水神,以无形之力护佑一方安宁。在热浪炙烤的大暑,螭吻不仅是古建筑上的精美装饰,更承载着人们对消弭火灾、平安度夏的朴素祈愿,让炽热的节气里多了一份文化赋予的安心。


神兽螭吻是古代“消防安全代言人”,它是安放在建筑正脊两端的防水兼装饰构件。因木构建筑常遭火噬,它被赋予了喷水吞火的厌胜之能。夏已至盛,严防火情,神兽镇脊,暑消灾散。

张文龙
设计从业者 / 海报、字体爱好者

作品解析:
螭吻衔云,暑烬安来。祝大家安康!

李维娜 · 视觉设计师
字魔营成员
大师班成员
安阳市美协会员

一块精美的石雕,守护着一方平安。

伍嘉俊·设计师
字魔营成员
中国汉字符号 &图形研究阵营成员

作品解析:
螭吻衔云·暑烬安来—以传统神兽之力,化大暑炽焰为清凉祥瑞。视觉采用腾空盘踞的螭吻,口衔浪云,象征吞噬炎火、布施甘霖。海报上部炽热渐变为下部清凉溶解为水流,强化“暑退灾消”的转化瞬间。篆隶杂交体与仿刻石经文,古建题铭的庄重感。

陈国强
木上Timber Studio主理人
COMMON DESIGN设计负责人
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
深圳/青岛市插画协会会员
CEIDA/CKIDA会员

大暑,夏已至盛。螭吻吞火,避火消灾,安然度暑。

刘薇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副教授

作品解析:
螭吻为一种海上大鱼,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设计将螭吻变身一只活泼的鱼兽,为大暑节气带来清凉!


作品解析:
螭吻衔云镇暑,古瑞纳凉安。24 节大暑藏古韵,兽纹承吉,云气消溽,一笔勾勒暑烬风清,万物宁和。

田文毅|设计工作者
致美品牌设计总监/创始人
字魔营成员
未来大师班三期学员

螭吻在中国古代神话与建筑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常被塑造成龙头鱼身,寓意守护与庇佑建筑物。

王芳芳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本作品以古籍中对螭吻的形态和寓意描写为依据进行创作,背景色选用了中国传统色中代表大暑的“石蜜”色,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意蕴。

吴大宇 · 艺术创作者
设计学硕士\博士研究生
深圳市插画协会会员
韩国基础造型学会会员
中欧国际设计文化协会会员
韩国传达设计协会会员
中韩创意设计协会会员

螭吻衔云 暑烬安来。

黄玲
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作品解析:
故宫的屋檐上装饰螭吻,为宫殿防火瑞兽。大暑节气烈日炎炎,螭吻吐水,暑尽安来!

王子瑾 11岁
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六年级

龙生九子水中戏,鱼身龙头慑妖孽。

任一诺 · 10岁
小学生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国内外设计奖2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