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创意设计·助力和美乡村”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9日 分类:8月截稿建筑环境大赛 浏览量:1462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乡村建设得更美丽,让日子越过越开心、越幸福”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探索传统村落从“静态保护”到“活化利用”的路径,定制实用、创新、可持续的传统村落设计方案,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及16个党建引领传统村落重点县(市、区)政府的共同指导下,举办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大赛概况

(一)大赛主题

创意设计·助力和美乡村

(二)大赛目标

1.‌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通过设计大赛,激发社会各界对乡村设计的关注和参与,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挖掘和展示乡村多元价值。大赛鼓励设计人员深入挖掘乡村的多元价值,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通过设计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大赛的微改造、微更新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4.‌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资源。传统村落设计大赛注重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设计提升其旅游价值和文化内涵。

二、组织机构

1.指导单位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安义县人民政府、进贤县人民政府、修水县人民政府、浮梁县人民政府、分宜县人民政府、贵溪市人民政府、龙南市人民政府、于都县人民政府、瑞金市人民政府、丰城市人民政府、婺源县人民政府、铅山县人民政府、青原区人民政府、吉水县人民政府、乐安县人民政府、金溪县人民政府

2.主办单位与参赛村落

      3.承办单位

江西省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学会

4.协办单位

江西省建筑技术促进中心、南昌大学、江西省文保古建文化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样式雷”建筑文化研究会、今视频、江西省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省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三、大赛内容

(一)设计类别

本次创意设计大赛分为乡村建筑(改造)设计、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优化设计两大类别创意方案设计。

(二)设计项目

本次大赛由16个设计项目共同组成,每个设计项目的任务书详见附件1。

四、参赛对象及作品要求

(一)参赛对象

1.本次大赛采用公开的组织方式。

2.省内外相关规划、建筑设计单位,高等院校,研究院等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法人、社会团体、自然人均可报名参赛。

3.同一参赛队伍可以参加本次大赛的一个或多个设计项目。其中联合参赛的单个作品署名不超过5人,联合参赛队伍的各成员应签署一份共同参加该项目的联合参赛声明(附件2)。

(二)参赛作品提交要求

提交参赛作品成果的相关要求详见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所有材料需统一到一个文件夹中,按“村落名称+作品名称+单位名称(如有)+主创人员姓名”的格式命名,以zip格式于2025年11月15日23:59前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作品成果图面内容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队伍和个人的图签、姓名等信息,不符合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五、大赛活动时间安排

大赛活动时间安排如下(所有时间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时间,下同):

    上述日程如有变更,承办单位向参赛队伍发布相关通知。请参赛队伍随时关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江西省招标投标网(www.jxtb.org.cn)及时了解本次大赛项目的最新信息。

六、参赛方式

1.在本公告中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江西省招标投标网(www.jxtb.org.cn)下载设计任务书(附件1)、“创意设计·助力和美乡村”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报名表及参赛承诺书(附件3)。参赛队伍填写“创意设计·助力和美乡村”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报名表及参赛承诺书发送至大赛指定邮箱(ctclds2025@vip.163.com),联合参赛队伍报名需同时将联合参赛声明(附件2)一同发至大赛指定邮箱。

2.每个设计项目须单独填写大赛报名表及承诺书,参赛队伍可报名参加并提交多个项目报名表。

3.大赛协办咨询单位收到“创意设计·助力和美乡村”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报名表及参赛承诺书后办理报名登记手续,经审核认定后向参赛队伍发送报名成功回执。

4.大赛协办咨询单位将在规定的时间向报名成功的参赛队伍发送相关设计基础资料的电子版文件。

5.大赛承办单位可以根据报名情况与参赛队伍沟通设计项目选择事项。

七、大赛文件的答疑

2025年9月1日-9月15日为疑问收集和答疑时间,有关问题发送电子邮件至大赛指定邮箱(ctclds2025@vip.163.com)。参赛队伍要求答疑的问题,承办单位将酌情以书面形式予以答复。答复的内容将定向发送给相应参赛队伍。

相关答复不标明提问的来源,并以大赛文件答疑、补充、修改文件的形式通过大赛协办咨询单位向参赛队伍发送。大赛的答疑、补充、修改文件与原大赛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如与原大赛文件的内容不一致时,以日期在后者为准。

八、作品评选

(一)评选程序

大赛作品评选分为入围审核、获奖评审、最佳作品评审共三个阶段。

入围审核阶段由大赛承办单位组织专家对收到的参赛作品按照设计任务书和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初步审核,确定入围名单。

获奖评审阶段由16个传统村落代表和县级主管部门代表各1名,会同专家评审组共同对每个设计项目的入围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一、二、三等奖各1名。

最佳作品评审阶段由专家评审组对16个设计项目中获得一等奖的参赛作品按两个设计类别分别进行综合评审,每个设计类别分别评选出1个最佳作品。

(二)评选标准

专家评委依据创新性、实用性、美学价值、可持续性、文化内涵、技术成本等方面进行评审。具体评审参考以下内容:

《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评审内容》

九、奖项设置

(一)奖项与奖金

1.本次大赛16个设计项目均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一、二、三等奖颁发相应证书和奖金,其中一等奖奖金12000元,二等奖奖金8000元,三等奖奖金5000元。

2.本次大赛另从16个设计项目获得一等奖的参赛作品中按两大设计类别分别评选出1个最佳作品,每个最佳作品奖金30000元。

3.奖项将由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西省分行、江西省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共同颁发。

4.为保障参赛作品质量,鼓励和号召参赛队伍深入参赛村落开展实地调研,每个入围作品的参赛队伍可获得不超过2000元的实地调研考察差旅资助(需提供差旅发票)。

(二)奖金支付

1.承办单位将向获奖的参赛队伍支付奖金,奖金以人民币支付。

2.获奖者如为法人或社会团体,须开具增值税发票领取奖金(增值税额按一般纳税人计取);获奖者如为个人,须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收款账户信息,承办单位代扣个人所得税及其他相关的税费后发放剩余的奖金金额。

3.承办单位不承担由于奖金发放所产生的任何税费。

十、大赛公告、答疑、补充公告及评审结果公告发布媒体

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www.cebpubservice.com)

江西省招标投标网(www.jxtb.org.cn)

江西省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学会微信公众号

江西省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

十一、知识产权

自参赛队伍提交参赛作品即视为接受以下知识产权条款:

1.本次大赛中接收的所有参赛作品均不退回,参赛队伍应将其参赛作品的过程稿、成品稿的作品源文件妥善保管,如果参赛队伍提交的参赛作品获奖,参赛队伍须提交参赛作品的可编辑设计的源文件,无法提交的将取消获奖资格。

2.参赛队伍应保证其提交的参赛作品为参赛队伍的原创作品,参赛队伍对该参赛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版权,不存在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的情况。该参赛作品未在任何地方公开发表或者出版,也没有参加过其他的大赛或征集活动,且获得奖项。

3.参赛队伍应保证其提交的参赛作品不会侵犯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参赛队伍应保证,如果其参赛作品中使用或包含任何其他人的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参赛队伍已经获得权利人的合法、有效、充分的授权。参赛队伍因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所引起的全部赔偿责任应由参赛队伍承担。凡因违反上述保证而导致的相关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均由参赛队伍承担,与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大赛协办咨询单位无关。在此情况下,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要求该参赛队伍退还其基于参赛作品从承办单位处所获得的所有奖金、收益和资助,同时赔偿其因此给主办单位、承办单位造成的全部损失。

4.参赛作品的著作权归参赛队伍所有,如果参赛队伍提交的参赛作品获奖且收到了相应奖金,该参赛队伍除署名权等不可转让的人身权利以外的著作权将全部转让给参赛设计项目对应的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在项目的设计中可以全部或部分使用获奖作品设计创意,也可以对该参赛作品进行修改。

5.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参赛队伍均不得将获奖的参赛作品用于参赛设计项目以外的任何项目。

6.参赛队伍提交参赛作品即视为自提交参赛作品之日起将参赛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出版权等相关权利无偿、不可撤销地许可至大赛指导单位、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用于参赛作品的评价、汇报、展示、宣传等。使用时应注明参赛队伍的名称或设计者姓名。

十二、参赛费用

参赛队伍应独立承担其参加本次大赛的全部费用。

十三、取消资格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有权取消参赛队伍的参赛资格:

1.迟于参赛文件递交截止时间递交参赛文件;

2.参赛队伍未按大赛文件的规定编制或签署参赛文件;

3.参赛作品未通过初步筛选;

4.著作权声明的内容不符合大赛文件中有关知识产权的规定,或未加盖参赛队伍的单位印章或没有设计者本人的签字;

5.参赛文件的形式、数量不符合大赛文件中的规定;

6.参赛文件图文和字迹模糊、辨认不清、内容不全或粗制滥造;

7.评审委员会中三分之二及以上的评委判定并形成决议,参赛作品实质上不符合设计条件要求或者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基本上不满足大赛文件的要求;

8.参赛作品抄袭他人成果或构成对他人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专利权)或专有技术或商业秘密的侵犯或与已有的项目雷同;

9.参赛队伍的成员在参赛文件的答疑以及参赛作品的评价、比较和推选过程中,有不正当地对主办单位及承办单位施加影响,或不正当地影响评审人员正常评审工作的行为;

10.参赛队伍存在欺诈行为。

十四、保密

1.参加本次大赛的参赛队伍应对主办单位提供的图纸、相关基础资料以及在大赛过程中了解到的主办单位的有关情况予以保密,主办单位有权追究因参赛队伍泄密而引起的一切责任。

2.参加本次大赛的评委、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应对整个大赛工作的过程、内容、组织及参赛队伍的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3.任何人员或机构包括参赛队伍如未得到主办单位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披露、公开或展示参赛作品。

十五、风险提示

在适用法律允许的最大范围内,参赛队伍参与本次大赛活动的风险由参赛队伍自行承担。参赛队伍须明确理解并同意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大赛协办咨询单位不为任何内部资料丢失或损坏、业务或商誉损失、业务中断和/或任何间接、附带、特别、衍生性或惩罚性的损害(即使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大赛协办咨询单位已被告知此类损害的可能性)承担任何责任。

十六、免责声明

参赛队伍理解并同意,其他参赛队伍递交的参赛作品中使用的创意和/或概念,可能会与参赛队伍本人递交的参赛作品中的创意和/或概念相似,参赛队伍不得因任何此类创意和/或概念相似性向本次大赛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大赛协办咨询单位索赔。

十七、其他条款

1.本次大赛活动,包括该大赛活动本身及大赛活动的相关文件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和法规。因本次大赛活动而产生的任何争议均提交承办单位所在地区的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处理。

2.本次大赛活动非政府采购项目,也非建设工程招标项目,不适用与政府采购或建设工程招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

3.本次大赛活动本身及相关文件的最终解释权归承办单位。

4.凡参加本次“创意设计·助力和美乡村”江西省传统村落创意设计大赛的参赛队伍均被视为同意并接受本次大赛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十八、大赛联系

1.承办单位:江西省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学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洪都北大道1183号东湖意库G-302室

联系人:李杨

联系电话:19318505667(微信同号)

2.大赛协办咨询单位:江西省建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文教路418号

联系人:卢薇

联系电话:18679109755(微信同号)

大赛指定邮箱:ctclds2025@vip.163.com

附件下载网址: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

江西省招标投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