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20届“云上观景” 线上毕业展——公共艺术设计专业

云上观景 See you online

一场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线上毕业展

因为疫情,我们没有办法像以往一样相聚于设院一楼的各个展厅,也没有办法像以往一样和每个相伴四年的同学合影、告别。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次的线上展演,和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社会各界的人士进行一次创意交流和碰撞。这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大学三年闻琢玉,东堂一举早成命。” 就让我们在“云上”欣赏这次“观景”之旅吧。

参展作品

相关专业详情请见后期推送

01.

《 “执子之手”城市景观雕塑 》

作者:蒋林

指导老师:刘海峰

设计说明:本作品是取材于当下社会环境所面临关于婚姻的热点话题,意想为某一都市婚纱摄影的商业空间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本作品以包裹在婚纱之下的双手触碰戒指为造型主体,将之设计成具有超现实主义梦幻感风格的雕塑,与其特定人文环境遥相呼应。

02.

《 “相由心生”现代壁画交互装置设计 》

作者:邬雨婷、李婷

指导老师:赵昕

设计说明:“相由心生”即是说有何种心境,也就有何种面相。正如,川剧变脸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本作品通过红外传感器模仿川剧变脸表演做一件手势交互装置,静止模式它可以是一件大型壁画作品;互动模式它可以是一件交互装置作品。

03.

《 “痕迹”装置艺术设计 》

作者:徐槿槿

指导老师:刘丹华

设计说明:作品隐喻生命的痕迹随着记忆的模糊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作者将自己身体上的伤痕以一种细微的状态呈现在作品的表面,大面积覆盖在整个空间中,随着观众行走时留下的痕迹,反复地轨迹运动,甚至破坏原本作者留在作品上的痕迹,从此作者与观众拥有了同一段记忆与痕迹,引导观众思考这一微妙且不稳定的关系。

04.

《 “悲回风”互动发声装置设计 》

作者:李欣、武忆雨

指导老师:袁冶

设计说明:“悲回风”是由树叶做成的互动发声装置,通过树叶形式的表现达到大自然与公众对话互动的目的,从视觉、听觉、触觉出发,带给大众不一样的沉浸互动体验。用风声和落叶的声音反映出对已逝去的自然环境的哀悼与惋惜,以切身体验的方式唤起观者对环境保护的认知。

05.

《 “无限”沉浸式灯光互动装置 》

作者:安晨 马若溪

指导老师:曾佳

设计说明:我们的作品来源于短片《8号房间》和电影《恐怖游轮》。我们认为片中所表达的“无限循环”这个概念非常有意思,以此做为切入点,想反应当下的一种社会状态。我们从出生起就陷入了这个世界的“规则”中,我们以为自己能打破这种规则,但实际上却逐渐开始向现实妥协。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作品表现出被束缚的感觉,以此来提醒参与者要敢于挣脱桎梏,追寻自我。

06.

《 “双子”空间悬挂装置设计 》

作者:张晓函

指导老师:刘丹华

设计说明:或许每个人都存在AB两面或者是N面,面对不同情况要求我们被塑造成另一种状态,每一面背后,必然产生着不同的情绪和心理。情绪记忆相较于非情绪记忆往往更为持久和强烈,作品以黑白底片作为材料组成“记忆库”,展现与情绪记忆的相关内容。底片一方面象征着人们对事物的记录和回忆,另一方面,物象的明暗和实物的相反也代表了隐藏情绪背后的真实状态。

07.

《 “同洲· 同舟”灯光互动装置艺术设计 》

作者:臧希铭

指导老师:曾佳

设计说明:设计的初衷是想表达在治疗期间医护工作者对患者的治疗与关怀之情,作品本身代表医者,把长短不一的输液袋悬挂在灯光形成的地图区域内,通过汇聚的形式来营造“同洲”的情感氛围,当环绕观看,分散的输液袋会慢慢汇聚成一个拥抱状态的人的形状,突显同舟共济的主题。

08.

《 “月亮商店”互动装置设计 》

作者:王曼泽 杜天瑶 杜淑君

指导老师:刘丹华

设计说明:月亮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它寄托着人们的情感、思绪。“月亮商店”将遥远的月亮以更为贴近体验的方式出现在特定的空间内。月亮表面制作成像金缮修复器物一样的纹路,意指观看者可以治愈失意的情绪。当人走近月亮时,月亮会发出淡黄色的光芒,与人们产生互动。此外,空间中将售卖各种形态的月亮,前来观展的人可以带走摸得到的真实慰藉。

09.

《 祭红 》

作者:石展 陈颖昊

指导老师:赵昕

设计说明:我们作品的选题灵感来源于《祭红》的传说。“祭红”可以说是血与火的交融,才得以烧制出如此珍贵美丽的瓷器。我们想用投影和灯光装置为媒介呈现出祭红瓷独特的魅力,祭红瓷的稀有名贵,磅礴大气,也体现出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表达出了我们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崇敬。

10.

《 驱影 》

作者:向志玉 胡雪莹

指导老师:袁冶

设计说明:本方案创作设计的目的是让人们在空间环境内感受生命活动的形象与空间维度的氛围,将艺术思维与物理原理相融合,在室内公共环境空间中通过光影的变换,作品与人的互动,在感受视觉乐趣的同时,产生沉浸式的体验效果,为空间、光影、与人建构一种新的关联。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