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史与理论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文献情报研究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设计史与理论研究
导师组:周博副教授、海军教授 
 
任何一门重要而又成熟的学科,都有对自身历史的梳理,有对自身专业理论的关注,设计学也不例外。对于设计学科来说,设计的历史与理论的研究,是构成其学科体系的重要柱石。
设计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主要围绕设计的观念与方法、设计作品和风格流派、设计现象、设计师与设计团体等,展开设计学科内部及其与复杂的相关语境之间的历史和理论关系的探讨。这个研究方向在中央美术学院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相关的教师和学者在这个领域出版了许多重要的研究专著和论文,业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研究重镇。
01.玫瑰的名字
作者/解玺霖
导师组/周博副教授(责任导师)、海军教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通过对女性头发塑造与个人表达的探究,以随机互动加陈列的方式对相关采访调查进行展现。人们带有目的性的选择判断通过娃娃机所代表的任意性、随机性体现着人们在符号使用中模糊的选择逻辑,而木台所陈列中的头发作为了一种复杂的隐喻被人们所凝视,评判。现实中的女性同样总是要小心翼翼,惴惴不安的花费巨大的日常精力去打理头发追赶飘忽不定的潮流趋势,甚至为此产生巨大的焦虑。在此过程中头发的表征即成为一种规训又是一种真实的身体表达,两者形成一种冲突矛盾。以头发为媒介,作品整体上讲述了女性在当代生活中自我表达与社会观念中的间隔而引发的困惑。
图片
是什么原因使你选择这个主题进行毕设创作?
头发是在生活中被大量人工设计干预的身体部分,作为一种个人符号,它的每一次变动都在诉说着大量意义内涵。人们以此为媒介展示个人心态与社会关系。现在与曾经存在的头发是关乎身体与个人意识的历史,在头发被人为改造与自我生长的过程中,这种历史又是瞬时的,模糊的。短暂表述着一种强烈情感而后消失不见。现实世界与符号世界间存在着虚幻的替代关系,头发意义丰富,可塑性强就如艾柯所说“玫瑰是一个意义如此丰富的象征,以至于落到毫无意义的地方。”头发亦是如此,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头发仿佛是能随意“整容”的第二张脸,她们或主动或被动的为追寻某种目的,不断的千变万化着。我想探究这种特殊身体符号变化中更为深刻的内涵,所以以此为毕设主题。
毕业作品中是通过怎样的视角与内容传达主旨的?
较高阶层在区分的动机下支配审美配置,通过时尚与较低阶级拉开距离。低阶层会在模仿动机中通过模仿来获得文化资本进而提升社会地位。低阶层会的模仿对高阶层所持的稀有性象征意义产生破坏,进而高阶层会抛弃这种时尚,重新制造新的时尚来进行区分,这也是在当前语境下“潮流”的内涵意义。这个过程通过人们通过符号表征与符号消费来达成,可是符号的运作存在着任意性与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借用娃娃机特殊的操作体验来重构符号运作过程,再以互动陈列的方式,重新排列我调查所得的发式模型。通过作品这些带有表征内涵的头发被各种方式,各种人群所喜爱、选择、排列,解释、并赋予意义,我通过作品的这种互动展示对主题内容进行叙事呈现。
导师评语
发型,是女性最具表现力和象征性的身体语言之一。解玺霖同学从符号学和性别视角出发,对女性发型的选择和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作为形式的发型与作为象征的发型,在思想与言语的迷宫中纠缠不清。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变化纷繁的思绪,理性的选择很难言明。
——周博副教授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