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3届本科生展 ③

 

本期责任导师
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韩涛教授

 

01
作者/陈怡静导师组/陈小文、张文超、沈采

作品/《回溯》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在一般人眼里,森林总是沉默的,但事实上,人类之于自然,不过是这个世界的短暂存在。所以,或许自然才是这个世界的农场主,而我们人类却是那群一叶障目的火鸡。几千年间,自然以无限循环往复的形式存在于地球上,聆听着我们的人间烟火,俯瞰着我们的人生百态。既有相对私人的个体记忆,也有相对宏大的集体记忆。一棵盆栽在聆听,一个枕头在聆听,一个城市在聆听,甚至宇宙也在聆听。所以,我作为一位声音采集者,从这些承载着记忆的物与空间中提取出我们的人间故事,并将所有故事集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沉浸式场域,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只有凑近才能聆听到这段属于人类的回忆录。 

02
作者/陈正导师组/费俊、李文龙、黄泽玺

作品/《如草一般——冥想空间设计》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如草一般"是一个综合性的冥想辅助设计。它融合了沉浸式的VR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中的冥想空间,辅助观众进行正念冥想的活动。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人类心理学和植物心理学的冥想联系。 

通过建立一个冥想环境和虚拟现实空间,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和脑电交互程序与草地实现共振,随后以放弃主观反应和目的性的观察状态,将自身的脑波与草地同步,感受它的节奏。这种"如草一般"的观察和体验,让人们更好地连接自己和世界。

 

希望观众可以在体验中获得深度的冥想体验,沉浸于草的节奏中,以平衡的方式观察自己和环境。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让人放松心灵,体验内心的宁静和与自然的联系。

 

03
作者/谭茗谦导师组/费俊、黄泽玺、杭海

作品/《遗·林》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网络原住民将数字化生存整合进日常生活之中,他们时刻处于连接与被连接的状态,作为一种新媒介形式,媒介化时代数字遗产深刻地影响互动机制与悼念文化。 

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未来会存在的物质空间-硬盘驱动器作为数字骨灰盒,数据中心将成为一种“温控陵墓”。

 

数字遗产在未来化虚拟线上的语境下,通过数字生命而得以继承和探讨。以“利用’生命之树’延续个人数字记忆”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悼念形式与对植物存在感情寄托的形式。

 

在这里,我们通过数字遗产可以重温别人的故事或情感,每棵以生命之树形态存在的“数字遗骸”都会承载着一个人的数字记忆,而每一个人记忆里的碎片都会拼凑出那个语境与视角中的人。

 

当然,数字时代下死亡、存在、隐私与霸权的议题也是在此环境下会出现的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我们既是体验者,也是问题的引发者。

 

04
作者/张馨元导师组/费俊、潘镜如、靳军

作品/《空房间》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植物盲”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表现为对植物习惯性无视加脸盲。这种现象已成为制约公众接受植物科普和参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每八种植物中,就有一种因“盲症”面临灭绝,而人类对植物的需求却一直在增长。如何与生态系统、物种以及整个植物群体建立情感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作品通过交互影像,追踪观者的目光轨迹,将电脑收集到的轨迹数据实时刮开空白屏幕,重构出因“盲症”而灭绝的植物。早已灭绝的单花美冠兰、剑川韭等从无机混泥土的缝隙中野蛮生长,形成富有张力的独特景观,仿佛成列在美术馆的想象中的考古遗物。最终在公众目光中诞生的这颗植物脱离了自然环境,时刻提醒着观者这些生命已不复存在。

 

05
作者/李尚儒导师组/费俊、张文超、薛天宠

作品/《时间表:现在史》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是由不同的观念构成的,人在不断地选择观念、接受观念,并基于某种观念去 待与改造世界。而植物与世界的关系是更加客观的,这种关系不受任何观念的约束—植物持续不加选择地接受外部环境的信息,并不断地转化成某些物质结果,而不做任何价值与观念上的判断。这是植物区别于人的“存在”模式。 

同时,我认为每一个“现在”都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与潜能,没有任何一种既有的观念或是叙事视角可以涵盖“现在”中无限的可能性,每一个“现在”的产生都是对既有观念的挑战,由此我产生了这样一种跨越观念与视角边界,去物质化地记录每一个“现在”的想法。

 

基于上述植物的这种“存在”模式,我将来自不同叙事视角下广播信号实时产生的信息并列放置,使它们通过影响每一根线的上下位置关系去交织出混合着不同“现在”信息的织物。

 

06
作者/丁蔼雯导师组/费俊、宋协伟、封帅

作品/《寻找拟南芥》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拟南芥是什么?它是模式生物,是植物生物学、遗传学、生命科学的热门研究对象,是“植物中的果蝇”,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研究范式,是第一个被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生命,是在问天实验舱中备受关注的新星,是论文期刊、新闻标题的常客。

 

如字面意思,《寻找拟南芥》讲述了“寻找一棵植物”的故事——我跋山涉水去找拟南芥;大费周章改装机器人、训练人工智能,让机械生命帮我找拟南芥;自学前端,开发机器交互页面,让观众遥控机器一起来找拟南芥......

 

作品基于我的实地考察发现(1.模式生物拟南芥人工养殖业成熟,拟南芥野生型已商品化符号化2.采集野生拟南芥已被认为是没必要的行为3.拟南芥相关文献过时,坐标模糊失效),针对模式生物拟南芥的自然性消减现象,展开对自然生命及合成生命的生命伦理问题讨论。

我以拟南芥隐喻自然生命,通过文本、影像、现成品收集、三维模型打印等方式呈现我的“寻找拟南芥”行动;并借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人、交互页面等技术媒介来延续“寻找拟南芥”行为。我以“寻找”作为修补自然性的手段,在作品中建立观众与野生拟南芥之间的交流途径,迫使观众重塑认知中拟南芥的生命形态,由此直面自然生命。

 

07
作者姓名/王东翰导师组/费俊、张文超、宋协伟

作品/《Essence of Ephemeral》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Essence of Ephemeral》是一个VR交互作品,通过调动视觉、听觉和嗅觉,试图搭建一种深度沉浸式的多感官体验,我试图通过人体与植物相同的气味分子,来映射人与自然之间生命的转化,一种人与自然的轮回——从身体分解为尘埃,从尘埃融入自然,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生命被分解成不同的分子颗粒,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颗粒虚无缥缈的飘散在空气中,再次转化为气味,进入鼻腔,气味让我们感受生命转化的过程。作品的空间中分布着通过三维扫描的我与去世的母亲以及我生命中所发生关系的真实空间,每个空间带有着不同的气味,这些气味由人体与植物相同的多种气味元素以及荷尔蒙组成,我在其中选择了12种含有这些元素的香水, 放在 装置中的12个玻璃瓶内,通过流动性的嗅觉语言和视觉空间表达生命与自然的循环。 

作品创作灵感来源于母亲去世的经历,在毕设创作期间母亲突然离世,在此期间我经历了一个人从生到死,从肉体变为尘埃的过程,当我目睹着亲人的身体燃烧成骨灰,炙热的尘埃捧在怀里,散发着肉体与火焰的味道。在这样的瞬间我体会到一个生命在自然中的存在。

 

创作过程中试图分析嗅觉艺术这一具有创新性和实验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与身份、记忆、与景观相结合,探讨嗅觉如何通过其观念建立象征性,并运用该象征性建构语境,在感官和情感之间建立对话。嗅觉即是个人体验,也是属于集体的,个体对气味的感知和记忆是独特的,同时,人们因为共享空气和地理空间,某些气味也可以触发人们共同的情感和记忆。通过运用气味的流动性和刺激观众的嗅觉感官,并将感知和情感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更加真实和深刻的艺术效果。正因如此,嗅觉成为了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观众沉浸在一个以嗅觉主导的感官世界中。

 

 

09
作者/袁杰导师组/韩涛、李世奇、程可槑

作品/《水晶与藤条》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金枝》这一作品为我们构筑数字世界中的植物,人与技术之间的杂交生态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它提供了一种文学神话叙事里面不同于宗教叙事的一种多神论的文化感知模式,而这种多神论的文化感知模式可以借助艺术创作在数字空间回归。以《金枝》植物神复活仪式研究主题进一步探索神话意象植物与可视化设计之间的最佳转化形式。对真实生态植物的生长形态抽象后,以绕组缠绕和空间营造的方式再现一个叙事性植物神话的虚拟意向空间。最终达到数字世界中多神论场景的再现,实现在数字世界中多神论复归的可能性。 

08
作者姓名/郭雨琦导师组/韩涛、薛天宠、海军

作品/《忒修斯之船》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1世纪时,古希腊哲学家普鲁塔克从迷雾中驶出一条“忒修斯之船”

如果一艘船的木头被逐渐替换,

以至与之前并无一根相似,二者还是不是同一艘船?

青岛人的记忆就像一艘永不停靠的忒修斯之船,

链接回忆与现实,在割裂的空间中游弋。

以此命名是为了思考在可持续发展态势下,

城市发展中跨时代割裂状态的问题。

 

在农田和汪洋之间,在渔村与城市之间,

自1897年开始,青岛在无旧城市格局的基础上,

兴建新城,地域扩张,产业升级,工厂外迁......

飞速发展的代价便是承载父辈记忆的空间被压缩。

如今,建造者的后代们踏上父辈的土地,

如何连接前世今生?

在信息化时代的大潮之下,

未来的青岛如何能留住自己最后一块“木头”?

 

青岛的发展是一艘驶离故乡船只遗骸,

“档案”空间构成对港口发展技术的时代编码管理;

“迷宫”空间建构起讲述者“姥爷”与“我”的感受差异;

“乐园”空间是对自由的探讨,当下的生态是被管控的生态。

作品以器物和氛围为支点,建构出展陈世界的“异托邦”。

我们或许无法理解父辈们海滨之上的欢喜悲苦,

一如未来的子辈无法理解我们现在的记忆。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