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河南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5年4月3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527

前言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作品展如约开幕,点赞努力奋进的老师们、同学们。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的专业艺术教育肇始于上世纪中叶,始终把立德树人、艺业专精作为培育准;坚持国内一流和区域引领的办学定位,注重学术精神,强调专业特色,致力于培养更好的符合社会的高水平艺术人才。广大青年学子们大都勤勉学业,术业专攻,艺理融通,兼收并蓄,秉承学院精神,建构了自己的专业进阶路径。

展览包括美术学、绘画、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6个本科专业,共178名同学的二百余幅作品。这些作品总体上是用心用情、严肃认真的,是基于专业规范和创作规律的,展示了青年学子们的才情、专业素养、创新精神和艺术态度,从中能看到赓续学院专业教学的文脉主线,也能体察到随时代变迁的艺术发展新貌。

当AI人工智能正在重构创作生态之时,我们更需要超越技术的艺术雄心。那些在作品中灌注的生命气韵,在艺术中凝结的现实感知,在交互创意中构建的情感联结,正是无法被算法替代的艺术智性。期待你以“独立精神生活"为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呈现方式,凸显自己的深切理解、感怀和特有风格。

在古朴典雅的校园中不觉时长,回望数载学习时光太匆匆,与各位毕业生同学再握手,紧紧地祝贺大家学业有成,芳华初展,祝福大家道通天地,开启新的艺术人生,做最好的自己,前程似锦。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2025年5月

学生作品展示

文创设计

《“浦间万象”黄浦文旅文创设计》

作者:李晴晴

指导教师:洪涛

设计说明:《浦间万象》黄浦文旅文创设计,聚焦于黄浦区的人文历史和风景名胜,从外滩万国建筑群到豫园古典园林,将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旨在通过文化精髓提炼,展现黄浦区的海派韵味与现代活力。整体设计采用几何图形概括的方式,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打造出黄浦区独特的文化符号,创作出时代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
《“文物新语”河南博物院文物IP形象与文创设计》

作者:陈鑫思

指导教师:洪涛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以河南省博物院的文物“妇好鸮尊”、“青铜神兽”、“兽面纹铜方觥”为原型进行IP形象与文创设计 ,以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为依托,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整体形象保留头、角、足的基本形状,通过夸张的面部表情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观者从中获得愉悦之感,可以很好地缓解现代人的生活压力。色彩以文物本身的青色为主,辅以金色和粉色,同时提高色彩的饱和度与亮度,增添其识别度与感染力。根据IP形象打造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日历、明信片、冰箱贴等,能让其焕发生机,进而引发积极的情感体验。
《“文物很忙”河南博物院系列IP文创设计》

作者:贺晓雨

指导教师:蔡玉硕

设计说明:选取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中的六个文物进行IP形象设计,六个文物分别是“莲鹤方壶”、“妇好鸮尊”、“杜岭方鼎”、“四神云气图”“贾湖骨笛”“武则天金简”。赋予他们独特的IP故事,拉近文物与大众的距离,让其不再只是冰冷的器物,而是充满历史文化的生动载体。在设计表情包时融入河南话,增加趣味性与地域性,促进宣传河南博物院的文物。
《“仓巷逢春”安阳仓巷街文创设计》

作者:刘念念

指导教师:陈琛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实践旨在通过独特的文化创意,将仓巷街的历史文化以现代化的表现手法展现,在迎合市场与平衡传统之间找到突破点,为游客带来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除强调仓巷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独特魅力之外,还注重了其在现代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新角色——一个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活力街区。通过文创产品的设计,旨在提升仓巷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IP赋能”打造城市名片。
《陈家沟太极拳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王佳雪

指导教师:晋甜

设计说明:《陈家沟太极拳文创产品设计》以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为魂,打造“太极宗师·松鹤”、“太极少年·云逸”和“太极灵龙·戏波”三个IP形象,结合太极祖地建筑和IP形象绘制插画。延展抱枕、陶瓷杯、明信片等文创,以此来传承和发扬太极拳文化,将太极拳的刚柔相济之美融入日常,让文化触手可及。
《“多彩情绪”IP形象及文创设计》

作者:孙鑫宇

指导教师:孟庆红

设计说明:对不同情绪的IP形象设计,将设计蕴含九种情绪(愤怒、开心、爱慕、害羞、惊讶、悲伤、无聊、恐惧、得意)的差异化IP形象,构建完整的情绪表达体系。通过设计IP的不同动作、道具、服饰、色彩来区分不同的情绪。在后期通过3D建模与打印技术,来实现从概念设计到实体产品的转化,验证本课题的可行性。最后以盲盒为载体,探究情绪IP的经济价值与商业化,弥补“情绪”在文创产业的空白。
《菊香菊气》系列文化商品设计

作者:曹佳怡

指导教师:张迎春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开封菊花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菊花在现代商品设计中的应用。全部设计围绕“菊花”以及“开封”展开,将提取出来的菊花纹样和开封地标建筑作为本次设计的主体,再配以明亮的色系共同组成本次的作品,希望能通过文创商品的形式来宣传开封以及开封的菊花文化。
《“猫咪艺术家”》

作者:郑杰

指导教师:吴鑫莹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猫咪艺术家"为主题,针对都市小户型养宠需求,设计了模块化可折叠猫窝及系列文产品。设计采用三角形支撑结构,兼具稳定性与空间适配性。材质选用环保木板、亲肤布料和猫布,确保安全耐用。调和投人化艺术形象,赋子产品情感价值,巧处融合功能性设与文创理念,既满足猫咪,也满足宠物主。
《“黎锦色”黎族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海舒涵

指导教师:晋甜

设计说明:黎族作为海南岛的原住民,他们的文化独具魅力。“黎锦色”黎族文创产品设计聚焦黎族文化,对黎锦纹样进行再创造,设计出吉祥动物纹样,还有以人形纹为参考的IP形象,并应用于多元文化产品设计。从而达到传承弘扬黎族文化,增进大众对黎族文化的认知与珍视。

信息可视化设计

《“汴京遗珍”灯绣画中的非遗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者:沈佳璇

指导教师:洪涛

设计说明:本设计融合汴京灯笼张的繁复形制、年画的艺术语言与汴绣的细腻针法等大量信息,进行可视化设计。通过分层图表与动态线条展现非遗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工艺特色,传统与现代视觉碰撞,传递东京汴梁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仲景文化”信息可视化》

作者:周子琪

指导教师:蔡玉硕

设计说明:文脉赓续,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实践,逐渐发展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仲景文化”,本作品以传统美学结合现代图表,直观呈现《伤寒论》六经辩证,经方美学等,将中医理论转化为易理解的视觉语言,拓展仲景文化的传播形式和内容。
插画设计

《芳华入墨,史笺可飨

——历史中的女性故事系列插画设计》

作者:阴依灿

指导教师:蔡玉硕

设计说明:传统历史叙事里,女性常以贤妻、烈女、节妇的扁平形象存在,当我们谈论历史的滋味时,看到的往往是属于男性历史的帝王将相,却感受到不到女性用智慧与汗水热煮的千年风味。食物是人类生活中最基础的元素,通过食物和插画设计的连接去实现可食用叙事,让点心的味道把避远的历史和眼前的生活进行结合,让观众在观看和谈论这些属于女性的历史滋味的时候实现多重意义上的口嚼有香。
《“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插画设计》

作者:王楠楠

指导教师:蔡玉硕

设计说明:插画以兰考乡村为背景,通过科技育种、智能灌溉、智能平台、电商卖货、轨道交通、智慧物流这六个主题,生动呈现兰考县借助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生产、销售及运输等环节的变革,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河洛万象卷”主题插画设计》

作者:闫莹颖

指导教师:陈琛

设计说明:“河洛万象卷”主题插画设计是以中原地区的洛阳为中心,以古都洛阳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选取河洛文化中具有代表性元素进行创作组合,目的在于通过现代设计方法,活化和传播河洛文化内容,打破近代行政区域的调整被割裂的河洛文化。
《“郑在迹忆”郑州城市情感文化插画设计

作者:杨亚婷 

指导教师:陈琛

设计说明:城市的老街往往能够呈现一座城市的本质及真实的面貌,该作品深入到郑州这座城市内部之中,一边行走留下足迹,一边记忆,探寻那些少为人知、存在时间久远的街道,作品内容选取了六个具有特色及人文浓厚的老街,海滩街,国棉四厂,北下街,光彩街,德化街,印刷厂街作为创作对象,结合郑州早期老街坊场景展开一系列插画设计,记录独属于郑州的历史记忆。
《米娅的治愈之旅》绘本设计

作者:张慧

指导教师:晋甜

设计说明:本设计是一本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绘本,讲述小女孩米娅在家庭矛盾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她通过艺术创作实现自我疗愈的故事。绘本插图风格融合梦幻与表现主义,现实世界使用低饱和度冷色调,营造压抑氛围;而画中世界则充满生机与色彩展现米娅在艺术中找到的安宁与勇气。本绘本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情感的引导旨在帮助儿童理解和表达情感,缓解心理压力希望通过此绘本引起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视。
《“当代焦虑图鉴”主题插画设计》

作者:谢可欣

指导教师:吴鑫莹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以当代焦虑为主要设计题材,以插画为媒介,构建“当代焦虑图鉴”,旨在探索艺术设计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创新表达方式,现如今社会,人们越来越情绪焦虑化,焦虑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我通过将抽象的焦虑情绪转化成具象的视觉符号——丝线,通过抽线的方式来缓解焦虑对人们的影响,通过插画、构图、隐喻来展示身材焦虑,社交焦虑,容貌焦虑,时间焦虑等。插画主要是以黑白装饰画和线条的方式隐喻焦虑对人们的影响,希望通过画作的力量,温柔而深刻的触及这一社会心理问题,引导公众减轻对自身情绪焦虑的过度关注与不必要焦虑。焦虑就像是一团团的黑线,只有你将它拿到手里,将自己从焦虑的情绪中抽拉出来,将焦虑掌握在自己手里。请将你的焦虑丝线寄存在我这里,带走你的自由和明天。
《“出走”—心之所向》

作者:何晓杰

 指导教师:张迎春

设计说明:该毕业设计围绕着《出走-心之所向》进行插画设计创作。画面整体采用绿色调,自然清新,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引起人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的情感共鸣,使得人们内心的情感得到释放,满足了人们对轻松愉悦人们的渴望。

 品牌形象设计

《新丰甜桃品牌形象设计》

作者:张荣幸 

指导教师:蔡玉硕 

设计说明:新丰甜桃品牌形象设计独具匠心。标志中粉色桃子搭配绿叶,手写字体赋予亲切感。IP 形象“桃壮壮”守护果园、“桃喜”天真烂漫、“桃嘟嘟”活泼俏皮,全方位展现品牌魅力,传递本土甜桃的自然风味与人文情怀。
《拥抱一百棵树》活动品牌设计

作者:郭冰

指导教师:吴鑫莹

设计说明:“拥抱一百棵树”是一个融合了艺术设计、自然疗愈与乡村振兴的跨界活动品牌,旨在通过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探讨生命的本质与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通过抱树疗愈、拥抱树木等活动,达到情感的疗愈和内心的平衡。
《“拾贰先生”茶艺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作者:王艺格

指导教师:张迎春

设计说明:“拾贰先生”茶艺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选题来源于《茶具图赞》中“十二先生”的概念。它是以北宋点茶文化为切入点,以《茶具图赞》中“十二先生”的文化内涵为创新点,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茶艺馆品牌形象设计创新结合,分析其拟人化茶具形象的文化价值与象征意义,并将其转化为现代视觉符号。
《“皖蔬轻语”安徽安庆蔬菜轻食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作者:李新云

指导教师:徐刚

设计说明:“皖蔬轻语”视觉形象设计以“自然、轻盈、本真”为核心,融合安徽安庆地域文化与健康轻食理念,打造一个温和、亲切、富有地方特色的蔬菜轻食品牌形象。设计通过简洁柔和的色彩、具人文温度的字体与图形系统,传达品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塑造具有辨识度与文化内涵的视觉体系,让现代消费者在轻食中感受自然与土地的温情联结。
《有机农产品“菜品鲜选”品牌IP形象设计》

作者:马楚慧

指导教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菜品鲜选致力于提供新鲜、有机、健康的农产品,强调“健康与“天然”核心理念。通过简洁自然的视觉形象和“菜心”IP形象,传递品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唤起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关注,强化品牌在市场中的独特地位.
《鼓点健身品牌设计》

作者:朱少焱

指导教师:朱瑜珠

设计说明:欢迎踏入鼓点健身,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健身场所,更是一场极限挑战的启程。我们热烈欢迎广大健身爱好者,向您敞开一扇通往极限世界的大门,让您在极致激情中探索身体潜能,感受最酣畅淋漓的健身体验。我们不仅仅是一家健身品牌,更是一个追求极致、挑战自我的生活方式。极地健身鼓励挑战自,突破舒适区,体验生命的极致。
《“Baking”焙烘糕点品牌设计》

作者:蔡佳田

指导教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品牌VI以“匠心传承,美味创新”为理念。色彩上,选用活力黄与沉稳黑搭配,传递热情专业印象。字体采用森泽UD新黑GB4,简洁有力,凸显品牌稳重可靠。标志以字母“B”变形,融入烘焙元素,直观展现行业属性。辅助图形提取面包片、麦子、铜锣烧等元素,呼应产品。整体设计既传承经典烘焙文化,又融入创新思维,为消费者打造独特品牌体验。
《鱼·松·坝营地——活动品牌设计》

作者:赵雪婷

指导教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该设计是在黄河不夜城内举办的活动品牌设计,目的是提高景区吸引力度,该品牌形象基于四季,为每个季节设计了相应的视觉形象,同时结合ip,原型分别是黄河大鲤鱼、黄河大堤松树、将军坝进行场景设计、海报设计等等,形象生动活泼,是一套引人注目的活动品牌形象。
《蔬时——商丘市观堂镇有机蔬菜品牌形象设计》

作者:韩晶

指导教师:徐刚

设计说明:“蔬时”有机蔬菜品牌以商丘深厚文化底蕴为根基,将商丘“三商之源”的商业智慧融入品牌内核,取“应时而蔬,顺时而食”之意。视觉设计上,提取商丘古建筑元素,搭配清新自然的配色,体现传统与生态的融合,传递遵循自然农法种植理念,打造安全、健康、饱含地域文化温度的有机蔬菜品牌形象。
《“握个爪爪吧”宠物领养活动品牌设计》

作者:胡婉华

指导教师:吴鑫莹

 设计说明:“握个爪爪吧”是一个以宠物领养为核心的品牌活动,通过视觉设计传递温暖与责任。IP形象以白色小猫为主角,拉近人与流浪动物的距离;《养猫手册》以插画与实用指南结合,普及科学养宠知识;《纳猫契》则融入传统契约元素,赋予领养仪式感。设计通过活泼的视觉语言,倡导“以领养代替购买”,为流浪动物寻找温暖的家。
《“理在·阅空间”品牌形象设计》

作者:牛仪染

指导教师:孟庆红

设计说明:“理在·阅空间”的品牌形象设计,结合该书店的经营理念,将“黄河精神”地域文化及书店元素加以提取转换,帮助书店品牌形成多样的地域气息风格,增加其品牌美学体验。

 多媒体

(动态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动画短片、视频短片、交互设计)

《“海洋·共生·未来”动态海报设计》

作者:桂梦晗

指导教师:王金磊

设计说明:本次设计围绕“海洋·共生·未来”主题展开,通过四张动态海报分别呈现四种海洋生物,以黑色与蓝色为主色调,营造深邃神秘的海洋氛围,同时传递保护海洋生态的紧迫性。通过极简的动态视觉语言与隐性数据传达,引发观者对海洋生物生存困境的共情,践行“共生未来”的核心理念。
《“放下手机”时间管理类UI设计》

 作者:刘星雨

指导教师:朱瑜珠

设计说明:《放下手机》这款时间管理类app,旨在帮助用户高效规划时间、减少拖延,增加幸福感,核心功能包括专注时间、目标记录、专注统计、随机幸运小事,通过专注时长,收集星星数量,并在专注完成后,随机做一件放下手机可以增加幸福感的小事,恢复身体大大的能量。
《“银龄助手”适老化群体UI设计》

作者:翟英硕

指导教师:徐刚

设计说明:银龄助手是一款专为老年人设计的智能生活辅助应用,旨在通过人性化的界面设计和贴心的功能设置,帮助老年人轻松融入数字生活。本设计以“科技适老”为核心理念,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打造温暖、易用、安全的移动应用体验。
《嗨,海!——海洋科普App界面设计》

作者:翟梦豪

指导教师:胡俊涛

设计说明:随着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导致当下海洋生物状况逐渐走向危机,对于公众的科普教育需求迫切。该APP通过以海洋动物形象与生态环境的逐渐过渡,建立用户情感共鸣,有利于丰富当代青年与儿童的海洋知识与储备,真正意义上的做的寓教于乐。
《商风今韵——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UI设计》

作者:王蒴

指导教师:胡俊涛

设计说明:“商风今韵”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馆UI设计,通过深入挖掘商都文化内涵,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从文化元素提取、色彩体系构建、信息架构优化到交互设计创新等多方面精心打造,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富有文化韵味的数字化参观体验。通过设计验证与评估,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能满足用户需求,有效传播商都文化,提升博物馆数字化形象与影响力,让古老商都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江城逸事——一款体验重庆三峡博物馆的App设计》

作者:祁洪阳

指导教师:孟庆红

设计说明:以山水字作为 logo 的主体,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用户在看到这个 logo 时,能够迅速联想到重庆这座城市和江城逸事 app 的文化内涵。引导页中的插画对应了重庆的特色文化遗产等,为后面的板块形成呼应。文物作为重庆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

包装设计

《“栗栗在目”包装设计》

作者:秦一萌

指导教师:张迎春

设计说明:本次是青龙板栗的包装设计,突破了传统风格,尝试趣味设计,将瑜伽动作与采摘板栗相结合的趣味动态,增加产品外包装的活泼性、鲜活性、趣味性、休闲性,满足当今消费者对于简约风格、健康生活、注重内心平衡的追求。

海报设计

《“触摸季节的脉搏”海报设计》

作者:王硕

指导教师:朱瑜珠

设计说明:以大广赛中的三福品牌为切入点,做了名为"触摸季节的脉搏"的kv设计。一方面,因为三福品牌的痛点在于没有符号化的记忆点,所以我采用了简单图形星型为基础进行海报设计,设计海报和购物袋等。另一方面,我认为有趣的活动会打开三福品牌的话题度,类似于互联网上流行的多巴胺穿搭等。“触摸季节的脉搏”这一主题活动,邀请大家测试自己的季节人格,了解自己更适合哪个色系的衣服配饰;邀请大家上传自己的季节穿搭。购买当季的新品,可进行积分,达到一。

策展设计

《“视界无界”视障公益展》

作者:王晨

指导教师:胡俊涛

设计说明:

在当今社会,视障群体面临着诸多挑战与不便,他们渴望被理解、被接纳,与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世界里。本次“视界无界”视障公益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展览内容与形式,搭建起一座连接视障群体与大众的桥梁,让大家走进视障群体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诉求,从而激发社会对视障群体的更多包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