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1研究生设计课程|TOD站域空间创新模式研究-5

课       题:TOD站域空间创新模式研究
参与学生:李洋 朱晨涛 何宇皓 刘浩然 王真逸 丁翰林 陈华雯 王妍蒙 张磊 宋越居 余信润 计昊天
指导教师:
朱  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叶如丹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集团 
杨  柳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张  雷 南京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集团 
特邀评委:
黄向明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集团  总建筑师
李  凌 空间站建筑师事务所 合伙人
夏正伟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建筑系主任
邢佳林 南京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处 处长
徐   栋 南京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主题:本课题为连续第五年的TOD主题的研究生设计教学课题。2021年东南大学与天华集团联合指导的建筑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建筑设计课程“TOD站域空间创新模式研究“,试图探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综合发展模式下,轨道交通和城际铁路交通的交错影响下周边地块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以探索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于城市不同维度发展的影响力。
场地:课程选址为上海市普陀区上海西站 X101-01 , X102-02地块,既是沪宁铁路线的上海西站铁路枢纽,又是上海地铁11号线、15号线以及未来20号线的三线换乘站,区位条件较好,是连接上海的西北门户站,周边以居住为主要功能。

基地X101-01 , X102-02地块被地铁15号线穿越,为商办用地,且基地上现存两座保护建筑:暨南大学科学堂、暨南新村宿舍。

1 、导向性_TOD

朱晨涛、李洋

设计说明:

本设计基于场地的复杂性与TOD的复合性,意图通过合理的导向性设计解决场地所面临的空间导识困境。方案探讨不同要素对人认知活动的影响,进而推导出相应的导向性设计。从场地的历史要素、接驳换乘和漫游活动等不同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属于上海西站基地独有的可识别性空间体系,以满足不同层面人群的寻路与活动的需求,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空间体验和更高的出行效率。

概念模型:

模型示意图:

导向性研究:

方案推演:

总平面:
空间示意:
导向性体系的叙事逻辑:
2、M+TOD
何宇皓、刘浩然
设计说明:
本设计立足于记忆和修复两个出发点。首先在场地调研中关注到了火车站对城市造成的割裂问题,之后经过文献阅读和资料查证,发现场地在历史中的城市轴线与当今城市轴线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将暨南大学历史要素、城市发展空间要素相结合,将历史与现代两套轴线体系相碰撞,复苏历史记忆(memory)同时修补当今城市空间(mending),提出M+TOD的概念。
设计手法上,提取了暨南大学现存或旧有的道路、建筑物作为设计的三条重要轴线和节点,三条轴线在南北方向横跨场地、沟通铁路南北,修补了断裂的城市空间。同时我们将三条轴线置于不同标高,在剖面上打通流动贯穿的空间,让三条平行的轴线空间互相渗透,将整个场地的近地空间融合为整体,使地铁的人群活力在场地内充分蔓延。
概念模型:
 
概念提出:
形态生成: 
设计分析:
方案效果:
实体模型:
 
3 、HA! TOD!
丁瀚林、王真逸
设计缘起:
—切从我们在上海的两点观察说起——上海绿地缤纷城拥有完整而精致的消费空间和办公楼,而另一侧物流等辅助空间十分萧条。城市运作的日常活动本身被分了三六九等,好像天然是割裂的!而在上海西站南侧的车站小区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活动完美混杂的状态,即一个纪念碑庭院+一圈松树+外一圈居民楼的建筑空间组合,日常生活和纪念性在此完美共生。
这两种态度让我们对日常生活的种种产生了好奇,因此我们带入日常生活的视角去研究了场地:我们发现场地本身就是一种奇妙混合物:西站处于两个发展区的交界;场地的不同历史的肌理相互挤压到一起,但最终又被交通路和铁路粗暴的切割分离;周边功能较为单一,居住和学习的日常生活缺乏—定的服务支撑。
概念模型:
概念提出:
总结以上观察,我们发现场地最大的问题就是未归置的混乱状况和居民对日常的漠视相互负面作用,减缓了上海西站的发展。那我们能否将两者之间的关系扭转成正向的相互怍用呢?就如同车站新村的生命力那样。因此,我们希望用有机的混杂状态来激发居民日常生活的创造活动,激发这个场地的生命力,而TOD成为活动发生的载体。
手法提取:
我们通过六个有机处理混杂的优秀案例(交通相关建筑设计&《东京制造》书中案例)的学习,抽取出三个空间原型“交织、延展、聚合”。
 
 
形态生成:
我们从TOD设计要解决的刚性需求到衍生出的弹性需求中的不同维度,开始运用三种原型,最终达到良性互动的混杂状态。
方案分析:
方案效果:
 
实体模型:
4 、绿谷 TOD
陈华雯、王妍蒙
设计说明: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建筑的扩张,自然资源在被不断地压缩,建筑和自然只能是“你进我退” 的关系吗?进入现代化的建设,设计师们一直在尝试着进行生态建筑的探索,伴随着TOD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向着更节能低碳的方向前进,随之产生POD的概念。2021年我国提出“双碳”承诺,面对当前的政策,在进行TOD设计时,怎样回应政策,降低碳排放实现节能是我们此次设计关注的重点。
我们以“城市绿谷”为主题,采用Ecotect模拟分析软件辅助完成设计,在实现各站点间高效换乘的同时,力求营造舒适的人行环境,降低建筑能耗,实现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概念模型:
概念提出: 
技术路线:
方案生成:
方案效果: 
实体模型:
 
 
5、粘合 TOD
宋越居、张磊
设计说明:
针对场地现状绿地失联、南北失联、交通失联的问题,我们引入“粘合”的概念进行回应。旨在打造一种组织有序、交通便捷、生活便利,且对不同需求人群能够产生相应吸引力的密路网街区TOD模式。
我们用环型主轴连接南北所有交通换乘方式,同时将北侧绿轴、场地历史与西侧桃浦河串联,形成第一步整合,使场地与周边产生粘性。在此基础上,由主要环型空间,即主动脉,向周边引出支脉,形成紧凑的街区尺度路网,使每一块场地都能够与主轴产生互联,使场地产横向的内部粘性。最后针对每个街区打造不同的开发模式,结合地下空间,形成上下一体化的站域空间,使各街区产生纵向粘性。
概念提出:
方案分析:
 
方案效果:
实体模型:
6、CO-TOD
计昊天、余信润
设计说明:
桃浦区和真如区的高强度开发将引进及生产大量智创、商贸资源,上海西站位于两核心区之间,具有连接与辅助作用,可有效促进真如、桃浦一体化发展,完善整体普陀区智创、商贸体系。在生产力和智慧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引入了共享城市理念,即一种生活方式从物质上升至精神追求的发展变革。我们以三个阶段实现共享城市理念:1.利用信息技术激活经济发展共享经济,提供更优质的生活设施;2.产业融入周边社区,形成共建共治的共享社会;3.形成拥有完善城市资源共享的共享城市,因此本方案提出了对应的四个共享层级(功能、业态、产业与社区、城市)的设计策略,再透过每层级之间的功能、空间、交通、应用体系相互配合与联系,探讨信息时代下共享城市理念的TOD未来发展和经营模式。 
概念模型:
场地分析: 
概念提出: 
方案生成:
总平面图:
地下平面图:
剖轴测图: 
共享层级与体系:
 
‍‍方案效果:
 共享中庭(立体城市核)
 地下换乘交通环
实体模型: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