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2020级本科梁希实验班课程设计成果“CBD城市展场”

北京中央商务区CBD城市展场”广场设计

2020级本科梁希实验班(设计方向)指导教师:郑曦 张诗阳

设计要求
在高密度的北京城市商业中心区开展城市广场设计,以“CBD城市展场”这一半命题的形式开展设计研究。从主题上,设计要求以“CBD城市展场”作为出发点,明确需要展出的城市对象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特色城市文化、系列城市事件、城市自然生境、城市日常生活、现代艺术等。

从内涵上,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场地所处地段的历史与当代特征,要求以主题为主线,同时兼顾周边及城市居民的公共活动需求,通过主题为公共活动的开展提供具有强烈场所特征的环境条件。

从内容上,设计要求采用广场结合绿地的形式,其中硬质广场不少于50%。设计内容需要通过不同尺度的空间塑造,地表的微高差变化容纳多样的城市事件、日常休闲活动和适当的体育活动。

场地概况
场地位于北京东三环内,处在国贸商圈内部,距离CBD中心(中国尊)直线距离约1.2公里,距离国贸地铁站约500米。同时场地还紧邻北京大运河(朝阳通惠河段),西距北京东便门门楼约2公里,这里曾是明清时期中国大运河的北部航运端点。场地东、西、北三面被建外SOHO包围,后者是北京的商业心脏区之一。设计范围东西长约150米,南北长约250米,总面积约3.75公顷。场地东西两侧分别是较低级别的城市道路恒惠路和恒惠东路,均为双车道,便于形人穿行,周边建筑底层均为小型商铺,具有较高的街道活力。场地北侧是4车道的景恒街,南侧则是宽度达到40米的通惠河北路及其辅路,切割了场地与南侧通惠河以及庆丰公园的关系,目前建设有市政步行天桥一座连接通惠河边的庆丰公园。

作品展示
01
“CuBe-D”次方城市展场张顺涵

“CuBe-D”城市展场设计灵感来源于多变的魔方。魔方转动带来的是空间隔阂的化解和多样的共融。而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就仿佛处在魔方的每一格中,居囿于自己工作生活的空间,活在自我划定的有限的生活圈。他们愈发需要一个场地使他们走出自己工作生活的“狭小空间”,走向彼此的交流“融合”。

而这正是本设计所考虑的方面——从延续建筑肌理出发,设计横纵两条相互垂直轴线,并围绕两条轴线设计营造一系列空间,场地上的活动也于此展开。同时,季相的变化又使得轴线的主次顺序会因时间变化而变化,依附于场地的活动内容也会因此变得多样,人们也会收获各种时空下活动所产生的不同记忆。由此,场地便成为社会与城市的一部分,人与人的距离得以拉近,空间的隔阂也得以消融,正如魔方转动的一刹那,活力迸发,你我共融。

02
张书畅该设计以“没有围墙的城市”为设计理念,在公园的建造过程中,通过地形塑造、构筑物建造、场景设置、功能完善形成高活力活动空间,同时满足居民对于“世外桃源”的需求。设计将场地定位为“文体活动中心”,提供体育赛事,艺术展览,露天音乐会等空间。

03
方圆天地孙林颖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设计对于方形肌理的场地选择用圆形来打破延续的肌理,希望能用圆形的空间促进使用者的互动性,增进人们的联系。丰富的植物种类、喷泉广场、运动场、儿童活动区、拥有屋顶庭院的建筑的置入无疑进一步激发了场地的活力。

04
CBD中的工业遗存徐可欣

05
昝鹏设计以可持续、便捷、弹性三个关键词为抓手,在保证生态可持续性以及使用便捷性的前提下,成为居民、艺术家、表演者展示和参与的舞台,为多种活动类型提供具有弹性的活动场地,以综合活动多样性、功能叠加性、弹性适应性等原则,打造景观体验丰富多变的城市展场。人们可在这里参与盛大的音乐节尽享欢乐、在公园的漫步中领略实时更新的艺术雕塑和接受公众艺术教育、在夜晚的草坪上围坐一起看一场露天电影、在街角咖啡店参与每周一次的读书分享……

06
城市流淌刘佳艺

从“大北窑”到如今的北京CBD,这里见证了北京经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历史与运河一同流淌至今,火车载着无数人到来又离去。“快节奏生活”是这里的标签,时光在随周边一切飞速流淌。这片影像展场将成为人们放松、活动与思考的多功能广场。时间在此处定格,记忆随脚步回溯。

07
时间切片——时间飞逝,活在当下施琪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时代里,我们总是很忙,每天沉浸在忙碌的工作中,早在不知不觉间陷入了“时间贫瘠”。我们变得匆忙又仓促,却依然摆脱不了被时间遗忘的恐惧。

“活在当下”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专注于时间的人生态度和经世策略。设计期望能够强化时间切片的概念,将时间“物化”展示,从而唤起人们心底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勉励大家珍惜时间,热爱自己的生活,活在当下。

设计借用时间切片摄影的形式,运用三个策略,分别是:用色彩创造空间、具象化被切碎的时间和把注意力引向时间。最终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空间和春夏秋冬四个地块,在概念和形式上强化春夏秋冬的时间概念,强化了时间切片的概念。

08
聂子千近自然的生活环境不容易压抑人的思想,在高楼林立的北京CBD,“生命力之环〞公园以打破方格生活为为出发点,用白由前卫的曲线赋予社区活力,将人的休闲生活融入自然。同时以景观桥为载体,将城市中常见的活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特殊的城市窗口把花园、休闲、运动场所的不同节点串联成具有各自特色的视觉效果和空间体验,激发各种人群的使用,使CBD公园成为充满活力的城市舞台。

09
流动的“浪”林小澍

项目位于建外SOHO东西区所包围的城市森林公园,是繁华的CBD区内难得的大片绿地。北京承载着庞大的年轻人群,为项目奠定了年轻的活力基石。我们以流动的“浪”为主题,从莫奈、马远的画作中提取浪千变万化的形态来营造轻运动活力空间,回应新生代人群对更高颜值、更深探索、更强互动的追求。所谓“轻运动”,就是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的运动方式。在公园融入滑板、篮球、露营等青年属性运动场地,使运动可以随处发生,释放都市青年人群的压力,体现对自然生活态度的追求。

10
声音广场刘洢萌

声音广场以声音为设计主题,融入声景观设计,力求将广场打造成为各类悦耳声音相互融合、供周边以打工人为主体的人群游憩并开展丰富活动的地方。在这里人们可以摒弃城市的嘈杂声去聆听风声水声万物之声以获得心灵的宁静,也可以聆听他人的声音、自我的声音,广场中各类悦耳声音将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11
隆起的艺术李菁菁

项目位于建外SOHO东西区所包围的城市森林公园,地处繁华的商贸地段。本设计以隆起波动的地形为基础,创造出不同的广场高差和主次空间,从而产生不同的视线关系,同时也促使了多种活动的产生,一个多样化、综合性的舞台及室外展览空间由此诞生。每一个隆起的地形,既能成为休憩的座椅,或是微妙的草坡地形,也能承载底商,街角咖啡厅,也能够围合出大小不同的的剧场,或是作为广场的入口之一。周边的居民,艺术家都能在此找到适合自己活动,展示的空间场所。

12
城市山丘
许益恺我在城市CBD被高密度商业住宅楼包围的场地上,塑造了一片连续起伏的山丘。通过对地形的整体塑形,诞生了坡顶、坡上、谷、挑檐等多样的形态,提供抬升、围合、遮蔽等多种空间形式。这些空间形式通过能够市民提供能够容纳不同种类活动的场所。市民将聚集在这个大地的怀抱中,共同产生丰富多彩的活动。

13
城市细胞更新计划颉若晴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为城市细胞更新计划。设计的过程中希望可以保留场地现存的一些记忆,例如存量的高大乔木,同时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然、文化、人群活动以及现代都市魅力的空间。通过在竖向上对场地微小地形的设计,希望可以以一个更加微小的角度对城市进行改变与微创更新。同时这一块场地对于整个北京CBD地区来说也相当于一个新生的城市细胞,为城市注入崭新的活力。

14
付云轩本方案延续建外SOHO肌理,将CBD展场设计为活力无限,活动丰富的多功能场所。化曲为直,从高差上处理为三个切面,延续SOHO肌理。以流动的“桥”为概念出发,将中心广场设计为连接城市中心的“桥梁”式广场。流动的“桥”概念:1.地理位置,连接南北交通;2.场地历史,承接场地历史,启示现代功能;3.公共空间,打破工作状态,提供休憩空间。

15
“Vitality Cube”孙蔚婕

本方案延续周边小环境——建外soho的活力激活理念,“无中心、多层次、混合就是活力”。以“活力魔方”为功能单元和构筑语言,抛洒魔方生成具有活力的抬升/下沉空间,结合微小精妙的地表塑造形成极具趣味的“Vitality Cube”广场空间。

16
郭潇友建外soho集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北京cbd的繁华忙碌成为设计地块的代表性环境因素,这影响着人们对这片区域的印象以及生活于此的日常情绪。本设计通过塑造地形产生不同的流动空间与多样化的视线,置入丰富的空间为各种活动提供可能。希望使用者在广场上看见他人的生活,感受自己的生活,活在当下,收获繁忙时空的短暂联结。

所用图片来源于北林园林学院梁希206班全体同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