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展


木 石 金 火 雕 塑 工 作 室

指导老师:龙翔 钱云可 孟庆祝

 

 

 

 

▲  崔 光 耀《 威 尼 斯 海 滩 的 中 国 人 》

材料:木 综合材料/尺寸:尺寸及大小不一

 

研究生期间,我有幸交换到欧洲游学。行至南法的最美海岸-尼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海,还有这里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各种肤色、种族、文化在这里交织,他们在这里消费、娱乐,可以说是全球化的缩影。特别是在这里人数众多的中国人,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中国化式的风景,而且他们表现出的状态与在国内并不相同,神情与动作似乎更加符合"真实",面对这种有趣的现象,我有一种特殊的体会,本能地希望用木这种材质来雕刻我的感受。

具象雕刻不同于影像、装置、行为等门类通过形式、符号、声音来表现艺术性,它是通过构图、机理、形状、线条、空间等手段立体地表达艺术家的感受。面对木头,面对此情此景,想说的太多,唯一的方式就是去凭感觉去做,用体力去打,所以现在的作品想呈现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借此希望可以体现出一些自己的语言和想法。

尺寸:45*31*31

尺寸:45*30*33

尺寸:45*31*32

尺寸:45*26*21

尺寸:45*40*36

尺寸:38*21*19

尺寸:57*21*20

尺寸:48*13*20

▲  李 群《 爱 系 列 1-8 》

材料:香樟木 

母爱是一种很永恒的情感,即古老,又当下,膝下有二子,嗷嗷待哺,可爱无比,他们开启了我第二种作为母亲的生命之河。创作的选题也由此确定,这是我生命中永恒澎湃,永不枯竭的情感。硕士三年的研究方向是在古代传统中汲取精华,重点是汉代和魏晋,对这两个时期的艺术内涵和造型特点进行深入地挖掘和研究,迷恋,亦感动,一件作品,你是否看得到他内在血液的奔流,是否充满生命力,这是最感人的点。我的爱系列作品的创作,在内在精神上和造型上,都遵循着上述的方向展开。

 

 

 

尺寸:45*15*30

尺寸:45*15*30

尺寸:45*15*30

尺寸:40*30*18

尺寸:49*14*34

尺寸:43*14*28

尺寸:45*15*30

尺寸:51*47*14

 

▲  谭 涛《 殿 宇 系 列 》/《 今 阙 系 列 》

材料:汉白玉

殿宇与今阙是我回观古代石窟与佛像雕塑而创作的。原先一直关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状况,对现代建筑有着许多感受,当我站立于楼宇之中有种行径与迷宫的迷失感。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大大削弱甚至阻断,有被困于牢阁之感,心身有种收压迫的感应。同时现代建筑所构建的各种空间形态又有着丰富的形式美感。由此我通过从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寻求直接表达心中之意的造型路劲,其独特的造型方式,在表达上非常自由同时也吸收西方雕塑利用形的构成关系而创造的空间场域来呈现我的所想。

 

 

尺寸:27*27*30

尺寸:19.5*10*10

▲  谭 涛《 忆 古 居 系 列  》

材料:汉白玉

 

杭州的古建筑较多,它们在现代建筑群中,特别醒目,与自然环境非常融合,遇见它们时,让我常常有种莫名的诗意感怀,也时常生出许多伤感。这种欢悲相交的感受,触动我创作了忆古居作品。

 

 

▲  谭 涛《 一 横 一 竖  》

材料:汉白玉/尺寸:70*40*23.5

隨着現代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集中到城市裏來。人們生活在這裏全方面的與之發生關系,在這關系中生出許多的問題。城市建筑的几何体快所营造出的空间形态太过于单一。高楼大厦所构成的街道,给人带来的无形之压抑感,使人心绪浮躁,精神上也常常不安稳。城市几何形的建筑,又构造出了各种隙隧视觉景象,固然有其视觉之美感,但与自然隔离太过,等。这里我从感受出发,圍繞城市來開展创作。

 

 

 

 

▲  王 荣“非 礼 系 列”《 愿我醒来,眼里是太阳 》

材料:硅 青铜 热着色/尺寸:40*45*60

 

 

 

▲  王 荣“非 礼 系 列”《 有一种声音,心能听得见 》

材料:硅 青铜 热着色/尺寸:40*45*95

 

 

▲  王 荣“非 礼 系 列”《 我欠你的话,就像蜜蜂对花欠的蜂蜜 》

材料:硅 青铜 热着色/尺寸:40*45*65

 

社会是成人的社会,社会中一切事物是由成人来制定的,儿童在这个社会中无话语权。他们只能承受并一点点学会适应成人的社会。儿童周边的一切事物也都是由成人来设计制作,不管是外在的着装还是内在的人文教育,儿童身上无不处处透露着成人的一种类似于“礼”的教育。难道所有一切都归结于儿童的不够理性,思想不成熟或太幼稚?难道成人的在孩子身上施加的一切就是好或者对吗?生活中有太多事物对孩子身体或精神上产生一种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成人看来是不能构成为问题。因为成人意识不到更感受不到,而孩子又不可能像有思想深度的成人一样站出来揭露这所有的问题所在。儿童只能在成长过程中想快点长大,这样就有一种蜕变,更好的适应社会,利用社会中的一切事物。

 

 

 

 

▲  王 荣“翅 膀 的 传 说”《 长 着 脚 的 日 子 》

材料:硅 青铜 热着色/尺寸:40*45*65

 

 

 

▲  王 荣“翅 膀 的 传 说”《 记忆披着的隐身衣 》

材料:硅 青铜 热着色/尺寸:40*45*65

 

 

 

▲  王 荣“翅 膀 的 传 说”《 是梦就会飞 》

材料:硅 青铜 热着色/尺寸:40*45*45

 

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是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千奇百怪的大舞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都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难以想像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环节童年还下什么?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的童年尚可叫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的童年,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我突然提如今的孩子惋惜——他们不再会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的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城市化的膨胀和传统街区的消失,使得路途变了,变得遥远,那温暖而有趣的沿途,那细节丰富、滋养脚步的空间消逝了。父母不再敢把孩子轻易放出去了,他们不允许孩子的童年有任何的闪失。就像把风筝从天上扯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也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出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