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视觉与信息设计方向毕业作品展

 

此次展览的主题为“转折” 

表现出了毕业设计的含义

毕业设计是过去大学四年学习与生活的凝结体

同时又是对于未来探索的一个开篇

处于这样的节点

正是“转折”想表达的概念

专业老师寄语:

       非常高兴今年的设计学院毕业展能在全校的开放日中一起绽放!这是我期待了好几年的事儿啦!设计学院全体联展,是展现我们毕业设计作品以及教学成果的最好的机会,我和全体毕业生都为此感到超级自豪!我们是最棒的!SIVA是最棒的!

       2017届毕业生们,你们是看不懂的一届,也是最有潜力的一届!离开SIVA后,继续发现自我吧!

                                                                                                               ——陈嵘老师

 

视觉信息设计毕业作品展

作者/ 宋巧佳

作品/ 园林中神话传说的探索与视觉呈现

指导老师/ 张少俊

神话传说是一场公共的梦,古典园林脱胎于此。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盘根错节,都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宝贵的沉淀。通过插画的形式,借鉴年画元素,绘制古典园林中的仙人的形象。将“狮子林”中的仙,景结合绘制现代故事。为更多人提供不同的游园角度。最终展现形式以书籍设计为主。

 

作者/ 彭炜然

作品/ 鼻屎说——关于鼻屎的科普及其书籍设计

指导老师/ 钱祯

鼻屎说是一本以鼻屎作为主人公的书籍。整本书以插画设计为主,从鼻屎的本体科普到鼻屎的精神世界,从而让读这本书的人了解鼻屎,正视污垢。鼻屎说并不只是一本纸质书籍,其中加入了二维码,扫一扫即可观看20秒不等的小动画,大大增加了趣味感,让读这本书的人体验感更强。

 

作者/ 刘佳绮

作品/ 古典园林植物审美要素的视觉化呈现

指导老师/ 张少俊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审美要素是自然与艺术的结合体。《植》中运用激光雕刻、叶形纸、手绘等方式。《园》中提取药用价值的植物形态将其图形化,并附印章可进行互动。真实植物展示可观察到植物细节和变化过程。以植物审美要素作为出发点,借鉴且发扬园林中植物的自然美和人性美,通过复刻与融合的视觉化方式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表达了我们90后对于新园林的认识。

 

作者/ 游佳婧

作品/  伦敦与上海的一天——伦敦与上海对比研究及信息设计

指导老师/ 许一兵

伦敦与上海同是兼具历史积淀与时代风貌的城市,仿若双生,但又各具独特魅力。两座城市交流活动较多,且两座城市居民对对方城市各方面充满兴趣,却又缺少了解。将两座城市具有相似性、关联性的信息同时以对比形式展现,并且将所有介绍信息穿插于一天之中,以动态形式为主体展现,以达到以简单、直观、有趣的方式介绍两座城市,使受众感受伦敦与上海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增加对两座城市的了解与兴趣的目的。

 

作者/ 吴一丹

作品/ 老上海美术字的研究与设计

指导老师/ 陈嵘

民国时期的上海工商制造业发展迅速,推进了美术字设计在广告、书刊、商品包装上的发展,使得品牌具备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当今的设计复古潮流中,大家对复古潮流有一定的推崇。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电脑得到普及,近现代设计使用电脑字库,但其中复古风格字体的字库却很少。尝试在大量的收集当中能够尝试总结一些民国时期美术字的特点,实现作为延伸成字库提供可能性。

 

作者/ 倪慧敏

作品/ 上海地铁现象的视觉传播

指导老师/ 艾婧

地铁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每天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着不同的情绪相遇,碰撞出不一样的有趣的事情。将汇聚于地铁的社会各种现象及趣事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勾起人们的兴趣去了解地铁中发生的故事。希望人们会心一笑的同时,意识到不文明,引发思考。此外,希望人们在乘坐地铁时,多去关注身边,用发现的目光更了解地铁以及这个城市。

 

作者/ 顾佳华

作品/ 2017上海夏季音乐节创意方案

指导老师/ 朱允充

我给音乐赋予了一个栖息地的概念,意指音乐是人们夏日里放松自由,畅快欢乐,享受自由的栖息地。主题分别为:丛林与钢琴、沙滩与打击乐、泳池与弦乐器。三幅画面中均以巨大的乐器为主体,象征音乐栖息地,而人们都在超现实的环境中享受夏日和音乐,微缩的人物和巨大的乐器形成了类似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夸张戏剧效果。三幅画面可首尾相连,将三个不同的场景在一个画面中无缝衔接。海报整体营造出轻松欢乐的氛围,贴合音乐栖息地的设计概念。在画面语言中,除了手绘效果,还用了很多实际材料的拼贴,比如植物的叶片,人物的衣着和乐器的材质,有着强烈的触感。

 

作者/ 张翔

作品/ “骑游上海”上海自行车骑行路线界面交互设计

指导老师/ 许一兵

骑游上海,奇游上海。希望游客在上海骑行旅游的同时,可以在上海有更多奇特的旅行。在APP地图中有着上海的地标,也有着一些隐藏在摩天大楼背后的小地方,小店,他们都是上海,我希望作为一个游客可以打开上海这个“潘多拉盒子”,寻找能真正体验上海美的地方。可能是法租界的早午餐,苏州河边的天台花园,石库门里的花草。

 

作者/ 唐子晴

作品/ 苗族服饰文化与书籍设计 

指导老师/ 钱祯

一个民族的服饰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意识和民族精神,蕴藏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一个月的深入苗寨实地的体验和调研,感受花苗苗服的文化,将所感所得提取精炼,融入进书籍的设计,得出这本《花衣苗》。

 

作者/ 张驰

作品/ INSSO潮流杂货铺品牌设计

指导老师/ 陈焘

INSSO潮流杂货铺是针对于18-26岁一二线城市年轻人的潮流文创品牌。现在市面上的潮牌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主要输出产品以服装和配饰类为主,没有特别个性或实用的创意潮流品牌。在没有太多精神文化和态度输出的情况下,潮牌爱好者、音乐爱好者和对亚文化的有浓厚兴趣的年轻人将成为我们的主要用户。INSSO希望可以做出潮流、个性、原创的生活类及文创类产品的产品并提供相应服务,以满足受众人群的购买和精神需求。

 

作者/ 俞佳赟

作品/ 生活原来如此——中国古代日常生活细节的视觉研究及书籍设计

指导老师/ 钱祯

《他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本书籍,主要讲述了古代人日常生活细节,书中的插画配合文字相辅相成。书籍为经折装,封面为硬壳三面封面,与古代的折子略有不同,但也偏向古风。内文纸张选用了米黄色的大地纸,带有肌理感,厚度始终偏软,读者翻阅起来更加便捷。考虑到由于书籍内容较多,共分为四小册为一套书,减轻阅读的疲倦感,科普古代日常生活的冷知识。

 

作者/ 曾艳

作品/ “神·命·源”-上海自然博物馆插画设计

指导老师/ 朱允充

本课题以“生命起源”的主流学说和非主流学说进行研究,以此作为支撑,用神话中的“生命起源”这一概念展开想象,以插画形式表现原始时期人对自然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插画运用到博物馆商店内的创意衍生品平台上。强化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注入新的血液。也使其产品更有趣味性,创新性。

 

作者/ 刘昊

作品/ 上海大白兔奶糖的品牌国际推广与动态设计

指导老师/ 陈嵘

品牌推广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上推广:以插画的形式给大白兔设定了新的形象,与上海、伦敦有名的景点结合的动态设计。为将来“大白兔”官网的海外宣传部分提供素材。线下推广:节日限定的包装,选择了春节、儿童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元宵节、中秋节这七个热门节日

 

作者毛丽萍

作品即时通讯APP方向的趣味字体研究与设计

指导老师陈嵘

基于现有即时通讯APP中字体的现状,瞻仰未来,我所做的是即时通讯APP中新动态字体的概念设计。作品分为海底世界主题以及瞌睡虫春夏秋冬系列主题,目标用户以初中生为主,设计定位为卡通、可爱的风格。确定了动态字词以及设定了动态规则。将动态融入字体,旨在使文字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与信息以及使用户可以有更好的聊天体验。

 

作者/ 徐艺珊

作品/ MISA2017上海夏季音乐节-品牌形象设计

指导老师/ 朱允充

系列海报的设计运用插画的艺术形式进行视觉传达,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和美的感染力,作为海报的创作语言。将灵感寄托于插画内,使作品有更深的后续温度。跨时半个月的音乐节,每天的演出也需要进行其节目单的设计,画面简洁尺寸不大,以打孔方式串联在一起,方便人们手拿。

 

作者/ 黄越

作品/ 关于梅兰竹菊诗词的视觉符号研究

指导老师/ 许一兵

古诗词言简义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它用简短的语句来描述更多的画面,和更深刻的含义。但正因为古诗词这种精炼的表达方式,使人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想要开始了解一首诗歌,第一件事都是去查找它的翻译或解析,给现代人的阅读和理解带来诸多不便。在这里我尝试把诗词中描绘的画面,以另一种视觉符号的方式来呈现。

 

作者/ 季蕾

作品/ “察言观色”——微表情的研究与视觉设计

指导老师/ 艾婧

该作品以视频为载体来展示微表情的基本内容,让人在移动端上都能浅显易懂的了解微表情,整体画风为偏写实的速写配上不同材料和拍摄手法,以轻松愉快的方式介绍微表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产生兴趣或共鸣,再配合变换的巧巧板制作,让人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很好的认识微表情,展开一个新的视角对微表情有所感悟。

 

作者/ 李斯玥

作品/ 关于苏州园林古今日常生活的插画设计

指导老师/ 张少俊

以插画的手段,绘制古人与今人在园林之中的日常生活活动。结合场景长卷的绘制并通过具有互动性的展示方式来让人们更加了解园林中的生活。书籍设计方面,现代园林生活采用横排的排版,而古代园林生活采用竖排的排版,分别从书籍的不同方向开始阅读,让书籍阅读更具趣味性,从而使阅读人群更愿意去翻阅书籍,了解园林之中的生活。通过以上设计,来实现让园林不再只是现代人们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的目的。

 

作者/ 宋佳莉

作品/ 针对上海老品牌“大白兔”的品牌视觉宣传与推广设计

指导老师/ 陈嵘

以全新的大白兔形象为基础,推出了“大白兔职场首秀”篇表情包、节日限定系列包装,配合不同的节庆时间,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大白兔”不再只是一颗奶糖,已成为有欢乐、有苦恼、偶尔闹点小情绪的伙伴。这只已经活跃了将近60年的兔子,再一次通过它丰富的情感,进入大众的生活。大白兔奶糖是几代人共同的甜蜜记忆,今后,它将陪伴更多人甜蜜得生活、工作。

 

作者/ 李郭曜

作品/ 水的柔美与多元性相关视觉设计

指导老师/ 张少俊

毕设主题为水的柔美与多元性的相关视觉设计,以书籍的的形式呈现。设计主体包括线描、摄影、颜色的提取分析以及水油分离尝试,分别表现水的柔美形态、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水纹、霓虹灯下的水的时尚感和古诗中关于水的颜色提取、以及水与其他物质融合发生反应的效果。周边的制作也采用了图案与颜色的结合做成了方巾、大丝巾与包袋装饰。希望能通过本作品来表现水的一种艺术性和无限的可能性。

 

作者/ 牛俊入

作品/ 无褍旗袍高级定制品牌形象设计及文化传播

指导老师/ 陈嵘

随着时代潮流复兴中国服饰文化也提上章程,由于对旗袍的了解喜爱使我萌生了独自创立旗袍品牌的想法。品牌取名为无褍诣指没有尽头,无褍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由于旗袍历史文化的断层,旗袍文化艰难的重新发展,无褍意在放空杂念,寻找旗袍精神之根从无到有到推陈出新端端正正、脚踏实地、坚韧的一直走下去。此次毕设是围绕无褍品牌形象设计的与水墨盘扣形象作为结合。

 

作者/ 周昕卓

作品/ 日本泡澡文化书籍设计

指导老师/ 钱祯

手绘插画为主要内容的书籍设计,希望介绍关于日本的泡澡文化,通过我的书籍内容传播有关日本泡澡的历史文化礼仪,让更多的人了解日本,了解泡澡,带给读者时尚舒适生活理念。书籍设计以卡通形象的方式带入介绍,内容简单轻松,针对对泡澡或是日本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

 

作者/ 黄佳

作品/ 解读上海市长兴岛风土人情的信息设计

指导老师/ 艾婧

一本关于解读上海市长兴岛风土人情的信息书,从出生至死亡,从居住土地上的楼房到土地里的一棵小白菜,吃什么用什么,收录在这本我制作的《长兴岛典》之中。我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年轻人注重起中国传统习俗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上海,不仅仅是长兴岛,有更多的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作者/ 刘瑞杰

作品/ “上海美食”App界面交互设计

指导老师/ 许一兵

App的中文名称为觅食家,英文名称为Foraging man。觅食家-觅是寻寻觅觅,食是餐厅美食,家是对食客的尊称。用美食作为链接海外游客和上海的一个桥梁,给海外游客(年轻的族群)一个好的享受上海美食的体验,同时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来上海享受美食。通过美食App的预订餐厅美食功能,使海外游客享受上海提供的美食,通过享受美食顺便也能了解上海的美食文化。

 

作者/ 何心怡

作品/ 关于微表情视觉化研究的书籍设计

指导老师/ 陈焘

我的主题是关于微表情视觉化研究的书籍设计,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大众以轻松、趣味性阅读来看待甚至是浅了解微表情,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对人们的生活交流和工作都有益处。研究问题在于将复杂的微表情心理学通过调研和书籍内容整合成一条线,以五官和不同情绪作为划分,形成书的架构。再用绘图的形式表现微表情,从而达到趣味性的效果。最后以书籍的表现形式呈现。

 

作者/ 李明

作品/ 体验海岛渔民生活的视觉设计 

指导老师/ 钱祯

东海之滨的舟山,是中国第一大群岛,富有浓郁的海洋气息。小部分渔民擅长渔民画,是舟山独特的海洋文化之一。我将渔民画作为我课题的切入点,亲身去自己的家乡舟山体验海岛渔民的生活,抓住了渔民的节日和渔民节日出海以及回岸后的生活。经过对舟山海岛地区进行调研,我发现大多数年轻渔民不了解渔民节日背后的文化,希望通过我此书籍设计对渔民节日生活进行传播与传承,让年轻一代的渔民将渔民的节日继续去传承与辉煌,让忙于工作的城市人群了解渔民开心朴素的生活,在闲暇之余可以去感受另一种生活状态。

 

在毕业的这个“转折”点

勇敢跟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

要去追寻新的目标啦

毕业快乐 13视传信息!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