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1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设计管理研究

图片

图片
是为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宋协伟
交叉·融合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特色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在研究生教学培养中:强调专业深化研究与项目课题实践的相结合;重视传统设计学科和新型学科研究的相交叉;开拓前沿理论与现实社会并行实践的相融合。面对中国快速增长和可持续未来发展的主要课题,尤其是以全球范围内的疫情扩散与格局变更,设计正日益成长,必将成为中国社会协调发展的核心要素。面对新世纪的全球化语境,研究生教学更关注设计的问题研究、文化研究和价值研究。在此基础上推进广义学科间大交叉和专业方向内深融合的主导性教学模式,完成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中传业、授道、解惑的价值创新核心。
设计管理研究
导师组:海军教授、Soon-in Lee(外聘)、邓成连教授(外聘)
本研究方向以中国快速变革的经济与社会现实为基础,充分理解并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在产业融合研究、社会创新发展研究以及商业价值创造研究三个维度形成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以及实际的研究作用和价值。在产业融合层面,积极推进设计管理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相对接,同时关注新兴产业与设计创新的融合;在社会创新发展层面,推动设计管理与公共事务、社会体系和城市发展的广泛融入创新,探索设计创新规律、方法和系统,从个案研究到整体系统发展建立广泛的应用和研究能力;在商业价值创造维度,通过广义的商业合作研究和创新策略应用,建设设计管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和系统,推动设计管理研究持续发展和进化。
01.“YOUD:有点儿”家居设计师品牌
作者/陈滢羽
导师组/海军
教授(责任导师)
、Soon-in Lee(外聘)、邓成连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YOUD:有点儿”是一个利用家居产品来营造不同生活方式的设计师品牌,品牌中包含“国潮”、“复古”、“市井”、“烟火气”四大主题线,并且在每个主题线中建立经典用户画像和意向语意分析,本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对“烟火气”的主题概念展开探讨和设计。设计过程中首先对烟火气进行概念梳理和设计语言的符号提取,配合不同材质来诠释“烟火气”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大众理解,最终通过“一个餐桌+多种材质”的作品形式来塑造适用于不同群体故事的家居设计,以此表达多种家庭生活中的“烟火气”的质感。
图片
你是如何确定的创作方向?又是如何发展出四个主题线?我在研究生期间修读设计管理研究,并且本科时学习家居产品设计,出于对家居设计的喜爱和所学到的知识,决定做一个独立的、与家居相关、探讨生活方式的设计师品牌。对于“国潮”、“复古”、“市井”、“烟火气”四个主题线的确定,不仅是因为我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和在意的话题点,还因为我在做品牌的前期调研分析时发现目标人群的家居喜爱趋势是取向于这一类别的,所以更加确定了品牌中产品的设计风格。
你的视频中主要讲述了哪些内容?首先是品牌概念视频中,分别从品牌的视觉标识、形态演变、概念诠释、四大品牌主题线等方面进行介绍,意在达到直观快捷地输出品牌文化和品牌内涵。然后是本次毕业设计展览中主要展出的“烟火气”主题线内容,视频中分别从烟火气的语义分析、意向梳理、设计符号提取、设计语言归纳、材料故事和场景诠释等方面依次进行介绍。
你希望观众能在你的作品中发出怎样的评价?
正如品牌名称中的中文“有点儿”,“有点儿”作为一个程度副词,后面可以接不同的形容词和心理动词,比如“有点儿好看”、“有点儿难受”、“有点儿不一样”等等。我就是希望观者和用户在看到作品时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在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一件事、一个物品、甚至一个品牌的不同角度的评价时,达到尊重不同个体的独立观点的想法。
导师评语
“YOUD:有点儿”不只呈现了独立的创新精神和实践价值,从设计管理的角度,设计师身体力行的探讨了在新的时代语境下设计师品牌构建的整体逻辑和价值空间。
——海军教授
02.没问题,没关系
作者/陆晓辉导师组/海军教授(责任导师)、Soon-in Lee(外聘)、邓成连教授(外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萨特在探究《存在与虚无》中指出时间具有分离的特性。一眼看去显示为同时的事情,并非同时。一切看起来“没问题”、“没关系”的背后总是藏有复杂、不可明状的心理感受,事情的真相反而已不再重要。作品以“没关系、没问题”为线索,提取生活日常中的物品,用设计的手法搭建了三个面向的观念叙事:一是以动态海报的视觉形式表现实物与影子的故事;一是将动态海报的内容与象征物摘取出来用3D模型进行重构再现;一是利用反射变形的不锈钢与有意做变形的灯箱字结合在一起做的静态装置。三者通过不同的视觉呈现形式与观者进行不同程度的互动交流,丰富展场的体验。 
图片
请阐述一下你的创作历程? 
我对现实从现实中消失的幻相痴迷。德国诗人⻉托特·布莱希特用《回忆玛丽安》讨论了时间,亦成为我创作的缘由。我期望自己的设计能够做出富有趣味的诗意。从最开始想要借助盲盒的概念入手讨论日常,再到后面将焦点放在“没关系、没问题”的逻辑建构以及视觉方式的诠释上,从220个现实可能性中寻找了5个视⻆进行系列性的创作表达,寄望呈现打动人心的作品。 
你的作品观念是什么? 事情总是这样经常发生,但凡有那么一次注意观察,这个事情就会持续一阵子存入脑海。为了在现实中得到确认,我们往往需要“⻅证人”的⻆色,倘若“⻅证人”消失,现实就坠入“从未有过”的迷思。一如盲盒在打开的一刻概念瞬时即逝一样,我们日常在表达“没关系”、“没问题”的时候通常也会想当然认为真的没关系,一定没问题。我通过视觉设计的方式将这样一种日常普泛的内心波澜进行创作,诚邀每一位路过的“⻅证人”身同感受。
创作过程的启发是什么?久保田博二、罗伊安德森、石黑一雄、爵士歌手Jon Batiste、Michael Kiwanuka等人都是我创作路上的启发者。我的导师海军教授不但身体力行地树立榜样,更是在数个紧要关头帮助我渡过困顿难行的时刻,是这些涓涓意念给予了我持续前行的勇气。 
为什么会选择一个社会语境的设计来作为毕业设计的创作?我参加工作很多年,一直从事各类商业项目的具体设计工作,对如何解决委托标的的事非常熟悉,对设计在其他非功利性层面的应用与表现相对不多。三年的学习过程深刻难忘,能在最后的毕业设计中做一个相对纯粹、自由表达观念的设计实在是件难得的事,在拓展自身探索新的设计语言上完成了一次自我更新。
导师评语
“没问题、没关系”既是今天社会中的一种经典性日常语言模式,也是一种独特的现代性表达。在现实的实践语境中“没问题、没关系常常意味着有问题、有关系”,设计师以社会学和文化批评的视角进入,通过视觉、媒体、书籍等手段,从独立设计的角度呈现了这一现代性的景观。
——海军教授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