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9级本科环境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

岁月不居 时节如流

主题

2019级环境设计专业毕业作品展

指导教师:陈新业 刘秉琨 宋凌琦 郑华 赵婧 梁旻 许光辉 王新宇

参展人:周皓宇 张雨薇 郭韵秋 张毅迪 俞毅扬 季一凡 姚王盛 吴思语 孙天祺 史涵夫 何艺凤 方嘉辰 曹雨佳 包媛媛 沈梓宁 罗彤彤 李佳滢 陆凝儿 金珂阳 甘雨舜 方嘉辰 袁施颐 肖朵朵 卢彦文 胡鑫 钱盈盈

展览地点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无形画廊

展览时间

2023.4.30—2023.5.07

19级环境设计班作品(节选)

周皓宇

设计主题:“枫林晚”异地就医社区驿站中心——低收入异地就医群体的暂居环境设计研究

设计者:周皓宇

设计说明:本项目主题为低收入异地就医群体的暂居环境设计研究,依托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街道,设计建造一处低收入异地就医群体的暂居环境,该空间主要面向低收入异地就医群体,同时面向社区与医护人员。

该空间旨在为缓解低收入异地就医群体暂居问题与社区间矛盾而存在,改变以往两个群体之间的相互对立的局面,于病患家庭、于周边社区、于医护人员或是其他相关群体,都将在缓解低收入群体异地就医的举措实施之下受益,对于社会公平与保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指导老师:郑华

张雨薇 郭韵秋

设计主题:"水佩风裳"农业体验园设计

设计者:张雨薇 郭韵秋

设计说明:在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形式和主题的农业观光体验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许多农业体验基地的开发和建设都仅仅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这些开发者忽略了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因此,在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对都市型生态农业体验基地的设计研究,具有千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随着国家的逐渐富裕,新一代的父母开始更注重孩子的成长,“亲子+农业”这一新型休闲农业模式也由此应运而生了。因此,我们增加了基地内场馆的科普教育功能,着眼于纵向空间设计,在室内场馆的基础上拓展景观设计,并且充分挖掘可利用的屋顶空间,将其打造成适合亲子互动和青少年教育的、体现水乡农耕文化的、科普为主体验为辅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体验基地。

指导老师:陈新业

张毅迪

设计主题:《亚速冶金联合体区块的“城市链接”与“再激活”》

设计者:张毅迪

设计说明:旧工业建筑群,是一种在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城市组成单元,在18世纪后期最先出现于英国,前苏联在20世纪20~30年代也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位于乌克兰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区块是前苏联时期建设的工业建筑群的代表,总占地面积高达1008.23公顷。其在2022年的重大灾难中被完全摧毁。随着工业生产技术迅速发展,现在已经不需要如此大体量的工业建筑来保持生产规模和效率,而旧工业建筑群的超大体量、封闭属性、空间利用率低、社会活动参与率低的特点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阻碍,如何开放串联城市空间与旧工业建筑群配合产业升级转型,同时延续城市肌理与历史文脉是本次项目的重点。

指导老师:赵婧

俞毅扬 季一凡

设计主题:AED城市修补盒——共享经济下的城市模块化便民空间设计研究

设计者:俞毅扬 季一凡

设计说明:本次毕业设计是基于共享经济和模块化理论,对城市便民空间进行设计探索。经过为期多月的调研、修改与设计,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环境设计对日常生活更为切实的意义所在。感谢郑华老师细致入微的带领指导与所有专业老师和同学们的无私帮助,我们能以此毕业设计为成果,完满地为四年大学生涯画上句点。

指导老师:郑华

孙天祺

设计主题:”肇山水之境,成殡葬之宇“--基于山水城市背景下的山水园林悼念空间设计

设计者:孙天祺

设计说明:本次毕设通过“山水观照”概念的引入,对传统的墓葬空间进行再思考。一方面在文化纵深上,以“托体同山阿”的山水理念赋予殡葬和悼念以传统价值和文化滋养;另一方面,在山水城市的背景下,通过具体空间进行生命教育,塑造新时期的生死观,将殡葬空间转换为有意义的城市精神空间。既具有文化归属,又能实现节约用地,探讨了一种新的殡葬、悼念空间的设计模式。近5个月的毕设创作阶段令我收益匪浅,无数草图的修改,无数日夜的思索,感谢宋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四年间诸位老师及同学的帮助,我们后会有期。

指导老师:宋凌琦

钱盈盈

设计主题:高校教学楼改建设计--以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楼为例

设计者:钱盈盈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设计者亲身经历出发,对本校美术学院设计楼进行重新设计,希望设计楼能够在未来拥有更加优良的教学环境,培育出更多莘莘学子。时光如梭,毕业就在眼前,在这不幸和万幸交织的四年间我们成为了第一届从特殊时期毕业的本科,感谢学校与自己在这期间共同付出的一切努力。

指导老师:刘秉琨

姚王盛

设计主题:探究小学校园共享空间的设计与改造

设计者:姚王盛

毕业感言:四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历了疫情,收获了一段特殊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急又充实的学习过程,本人在此向全部关怀我的及关心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从指导老师: 宋凌琦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她工作仔细认真,思维缜密,不光有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很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使我收益匪浅。

感谢在这几年来对我有所教育的老师和一起学习的同学他们不但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让我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也学习到了做人处事的方法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指导老师:宋凌琦

史涵夫

设计主题:城市变压器——基于历史文脉和社会活动的城市社区更新设计

设计者:史涵夫

设计说明:没什么可以讨论的时候,人们就开始怀念过去。

“老城厢”是上海的原点,是现代上海兴起后文化杂糅与冲击的映像,它像是刻意被遗忘,甚至不愿被提起的地方。当年的人们站在城门向里看,是老上海,往城外租界看去,是新上海;正如现在的你站在外滩,看到的是上海的过去与现在。像是紊乱的电力系统,文脉冲突的城市真空区需要一个强大的变压器来调控,在新的时代和社会让城市的文化符号再次焕发生机。

指导老师:赵婧

何艺凤

设计主题:日间照料中心综合设计

设计者:何艺凤

设计说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面临的困境,尤其是农村地区更加值得重视。以上海松江区文华村为例,本设计旨在从环境设计的角度了解、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群体的痛苦和需求,设计针对该人群的日间照料中心,提供针对性解决措施。

指导老师:郑华

曹雨佳

设计主题:田野之间--乡村校园设计

设计者:曹雨佳

毕业感言:在这个美好的校园里,我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离别时,我不舍地告别这里的风景和人,感谢它为我带来的成长。这段时光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它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感谢大学赋予我的知识、朋友、学识以及热情,我将永存难忘。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成为更加出色的自己!

指导老师:赵婧

胡鑫

设计主题:景观设计中的城市性与社区性研究--南京市东方红河公园改造设计

设计者:胡鑫

设计说明:新和旧,如此相似,却无比矛盾,永无止境。本次设计的重点在于利用景观设计的手段解决未来区域的新规划给原社区局部环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基地处于未来新区发展的主战场,周边为住宅区,南侧规划为城市交通主干道以及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

根据场地区位分析,在设计中兼顾考虑公园设计的城市性与社区性,在注重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态质量,为市民提供理想的公共绿地空间的同时,统筹基地所在社区的特殊性。城市与社区密不可分,只有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才能满足面向社区和城市居民的复杂需求。

此次景观绿地公园设计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贴合的绿地空间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与期望,改善了区域交通问题,也加强了社区与城市之间的联系,给予城市居民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城市绿地和优质的社交互动场所,并成为城市新的形象名片。

时光如流水,悄无声息地流淌,岁月如驹,匆匆而过脚下,转眼毕业将至,至此,心中不禁多了些感怀和追想,但四年来那些美好的瞬间和记忆却永恒延续于内心深处。致一直以来陪伴在左右的老师、朋友和同学以最深沉的感激之情。感谢陪伴,共赴美好。

指导老师:宋凌琦

展览现场

现在的我站在大学的终点,人生路程的下一个起点,像是马上要面临旧改的城市建筑,难以忘怀的是每一个在上师大的昨天,也对未来的每个明天充满了敬畏与期待;跨过了疫情的大学四年像是被挤压了的时间轴,像是被遗忘了许多,却总想提起些什么——是每天都会经过的林荫小道,是电脑风扇嗡嗡作响的设计教室,是共度时光的同窗和挚友,是点灯引路的诸位导师,是凌晨卧在桌边的自己。

至此,心中五味杂陈满是感慨,搁笔前的最后一个段落并没有想象中华丽的词藻;感谢每一位在岸边为我等待的摆渡人,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谢亲友,也感谢自己。

大爱无言。

——摘自史涵夫《毕业感言》

 

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