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艺术学院2022级产品设计专业《创意机构设计》课堂作业成果展示

发布时间:2025年3月8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953

这是一场将创新思维、技术应用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的设计盛宴。本次课程展示了2024学年第一学期产品设计专业2022级学生们的作业成果,以创意机构原型为载体,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知识指导行动”的教学理念。本课程由产品设计系范正妍导师指导,学生们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了从概念构思到模型实现的完整流程,充分展现了设计与机构融合的独特魅力。

走进展览

本次课程展中的作品涵盖了从智能家居控制设备到城市健康监测平台,从未来星际战车到陆空两用飞行摩托,再到火星观光游玩系统等广泛领域。每一件作品都是学生团队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产品设计在塑造未来生活场景中的无限可能性。

01

空陆智驭FlexiFly ——陆空两用飞行摩托

席睿聪 舒锦岚 伍倩 王心怡 吴曦予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轻量化可变形陆空两用载人飞行摩托,通过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和可变形结构等设计,结合了地面行驶和空中飞行的功能。有效解决传统交通工具在复杂或不确定环境中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未来式中国现代化生活提供一种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并促进重庆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主要利用多齿轮组联动传动、链条齿轮结构、并联电路控制等创意机构组合实现多旋翼飞行控制系统和可变形结构等设计,从而有机结合了地面行驶和空中飞行的功能。此外还为飞行摩托的不同变形和运动状态设置了各种有趣的语音互动和灯光效果。

02

花馍

蒋晓曦、徐心怡、刘大东、刘浪、崔雨桐

设计说明:本设计作品是一款融合中国传统与现代科技的互动模型。花馍以中国红为主色调搭配纯洁的白色,灵感来自布老虎,底部祥云设计既美观又手感十足。用户可通过触摸花馍的不同部位触发互动反应,如摆动尾巴、发出不同的声音、晃动灵巧的小耳朵等,增强了趣味性。并且花馍的坐骑拥有自动避障能力,在家中闲时由它自己跑动,对于爱宠人士应该是另样的神奇感受。同时花馍的声音、尾巴、耳朵的运转都可以通过代码进行更改,适合亲子之间一起动手改造,增加家长与孩子一起互动沟通,增进亲情。

03

智能药材分包装置

陈元章、孔燕秋、蒙宇辉、黄义文

设计说明:未来低空经济场景下实现“药农-药厂-用户”配药服务流程的智能药材分包装置。我们小组欲想的概念就是一整套服务系统的设计,此机构正是这一套服务系统中硬件部分的一环。整体思路是:未来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小型检测设备对自己进行把脉检测,检测到的数据上传至云端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分析,而后根据分析结果让用户去选择经系统推荐的几个中药治疗方案和周期,而后再由机构进行全自动的药物研切、配比、煎制、包装。而后再由配送模块通过无人机、运输车等载具送至用户手上。在快节奏的当下,用户无需再去到中医店进行繁琐的诊断,也不用因繁琐的药方、煎药工序而花费大量时间,在家进行短暂的检测和理疗方案的选择,最后每天按时进行喝药即可,就可实现一种智能化的全流程中医理疗服务。

04

智动战术头盔

向勇舟、秦粤赐、李峙瑶、王钰涵、王子航、黄涵铭

设计说明:智动战术头盔可以在战斗与巡守模式中进行自由切换,通过头顶盔盖的翻盖来实现战术面罩的翻下,战术面罩拥有非常强大的屏幕显示技术,头盔所进行的工作都会显示在面罩屏幕上,如热成像、敌人锁定、敌人危险度分析、环境分析等,同时还不会遮挡视线。头盔切换模式时,会伴有一些效地关节零部件的运动,提升威严,以示警告。外观造型上,要有足够的未来科技元素,又要与中国传统元素,于是采用京剧脸谱“关公”的形象与科幻机甲元素相结合。关公自古以来都代表着“忠勇,正直”,作为一名战士,对国家忠诚,面对敌人勇敢无畏,面对百姓时,执法公正坦率。在头盔的传动方面,采用曲柄摇杆与曲柄滑块为主,通过编程,让舵机以合理的角度进行旋转,并带动曲柄摇杆与曲柄滑块的运动,再由曲柄摇杆与滑块带动零件的运动,从而实现盔盖及面罩的翻转,其他部位关节的活动。

05

灵目破障号

智煜轩 谢航宇 蒲昶琦 刘昕波 赵开言

设计说明:“灵目破障号”是一辆融合了先进技术与三星堆元素的未来中国式星际战车,以满足未来星际探索与作战的需求。造型上,采用了三星堆纵目面具元素,与其内涵“千里眼,顺风耳”呼应。战车前方配备车载摄像头,能够捕捉周围环境画面,并通过网络将画面传输至操控者的手机上。这使得操控者可以在远离战车的安全位置,掌握战车周边的态势,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极大地提高了战车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作战效能。升降台上的弹簧炮台是设计的核心之一。当升降机升起时,通过巧妙的机械结构拉动卡槽发射炮弹。同时战车采用麦克纳姆轮,能够实现全向移动和旋转,使战车在复杂的星际地形中具备灵活的机动性。

06

未来智能盆栽

薛薪怡 王正之 肖海萍

设计说明:该模型的主题是“未来智能盆栽”,其整体是一个印象造景装置,有智能语音模块可以与用户进行交流沟通。本次主题的背景设想是在未来由于世界污染较为严重,自然花卉逐渐稀少,人造花卉成为家庭绿化装饰的主流。本装置以中国非遗文化通草花汲取灵感,通草花虽然是人造纸花,但外型逼真美观,形如真花。将人造花卉与智能硬件相结合,旨在打造出集美观、净化以及情感价值收获高的未来智能盆栽。装置主要分为上下两部分,而机构就主要集中在上部分。上方使用arduino控制舵机旋转转盘展示花卉。花卉的花芯处放置了红外感应传感器,当手扫过花卉时,灯光会亮起。下方则是放置了智能语音模块的麦克风及扬声器,连接电源喊出“小花小花”便可唤出语音助手与用户沟通。

07

火星观光游玩系统

孙昕怡 孙启函 陈晋锴 柯福缘

设计说明:该作品以火星运输系统为主题,融合轨道与机械机构,展现了中国式未来现代化生活的创新探索。轨道弯曲且有高度差,通过又车机构和电动步梯让矿车及小车从低处爬坡至高处,经过三段轨道后抵达终点的火箭装置。火箭触发后飞至30米高空,通过时间控制喷出降落伞降落。作品以黑色粘土模拟火星地表,制作了蜿蜒崎岖的山峭,还以纸质模型制作火星车和火星基地等装饰。轨道处涂有夜光涂料,夜间清晰可见。这一设计不仅展示了对火星运输的科学构想,更体现了中国式未来现代化生活的科技与美学融合。

08

天宫——打造未来科技感空间住宅

刘柏 徐文双 晏珑芮 李斯

设计说明:天宫的设计理念源于对未来人们居住环境的构想,旨在全力打造一个充满创意与想象力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中式住宅创意机构模型,展现中国文化深厚内涵。  住宅的入口是一扇复古的新中式不对称门,采用舵机与控制,当人靠近时自动开启。住宅内部共有六个小房间,每个房间的布局和陈设各具特色,且房间可移动,通过电机控制轨道实现房间的灵活移动,为居住者提供了多样化的空间选择,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房间内还设有可旋转楼梯,其灵感来源于《哈利波特》中的旋转楼梯,通过大、小齿轮的精密传动实现楼梯旋转,为模型增添了浓厚的奇幻色彩。大厅内布置有丰富的花草布景,采用干花干草树枝、超轻粘土等材料进行制作,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居住氛围。

09

心源灵犀——未来器官储存装置

葛婧婕、张敏、易赛男、萧佩瑜、李杨

设计说明:展望未来,中国医疗行业将迎来飞速发展,器官置换有望成为治疗重大疾病的关键手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器官培养与储存技术的进步至关重要,其中,心脏的培养与储存更是备受瞩目。 本组设计立足对未来中国医疗生活的前瞻性构想,融合了超声波、气泵、曲柄摇杆等多种机构。该装置的气泵模块,分为手动控制的血液气泵和程序控制的心脏跳动气泵,前者便于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时状况灵活调节,后者则能精准模拟心脏的自然跳动节奏。曲柄摇杆模块负责精准控制血管的规律摆动,尽可能还原人体生理状态,为器官的存活提供理想的力学环境。此外,超声波灯光控制模块,融入了人性化的交互设计。在日常状态下,灯光缓慢闪烁,一旦有人靠近心脏装置,灯光便会迅速响应,心跳加速的同时灯光快闪。

10

三星堆机械藏品工坊

王妍琦、闫石、赵怡琛、龚倩、秦小敏、张梦宣

设计说明:本作品“三星堆机械藏品工坊”是一次对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大胆尝试。我们以三星堆文化为灵感,创作了一个能够动态展示的机械面具。通过Arduino编程,我们实现了齿轮传动机构,使面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高低起伏运动,仿佛古代神祇在现代苏醒。面具顶部的全息投影技术,为观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使其仿佛置身于古文明的神秘氛围之中。在材质与工艺上,我们选用超轻粘土作为面具的基础,辅以白乳胶和卫生纸增强其质感,再以丙烯颜料精心上色,使其色彩鲜明、质感丰富。外观装饰上,我们采用了喷漆和棉花,增添了面具的艺术性和观赏性。整个作品在灯光的映衬下,展现了光影与色彩的和谐交织,是对三星堆文化的一种现代诠释,也是对传统与科技结合可能性的探索。我们期待通过这件作品,激发观众对古代文明的好奇与对现代科技的赞叹。

11

浮声日晷

汪卓章 李贻山

设计说明:装置名字叫做“浮声日晷”,浮声是我们采用了磁流体与声音交互的原理让磁流体能够伴随声音漂浮起来,日晷是我们利用了传统日晷的造型,通过正反两面的对比来体现中国式未来现代化,赞叹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祝愿祖国的科技能够越来越强大。我们主要运用了电磁铁来控制磁流体的流动,同时通过拾音器来调整电磁铁的电流大小,进而调整磁力大小,来实现磁流体浮动的效果。同时我们也配备了蓝牙功能,通过手机连接蓝牙,拾音器接受到扬声器的声音,来调整电磁铁的电流供给,实现了磁流体的声音交互。

12

新世纪应援

杨蓝、侯潇、佘紫妍

设计说明:小组精心设计并研发了一款创新的应援设备,旨在为各种活动增添活力与色彩。这款设备的核心设计采用了经典的曲柄摇杆机构,这一机械结构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极其可靠,能够提供稳定且流畅的动作传递。当用户将这款设备背在身上时,只需轻轻摇动手边的遥控器,就能轻松控制身后的应援物进行左右摆动。这种设计使得参与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增强现场氛围,无论是体育赛事、音乐会还是其他任何需要观众参与和支持的场合都非常适用。

13

光影旋梦——新中式灯光交互装置

黄诗琪

设计说明:该设计是一款中式投影灯,这款灯采用双层壁结构,内层壁设有动画展示区域,通过投影展示丰富动画内容;该模型分为两层,里层为圆柱形内胆,外层壁为为六边形柱,构建传统灯笼造型,材质主要是杜邦纸,这种纸韧度高,纸张轻薄,透光效果好,作为投影幕布,展现内层动画的投影效果。底部使用了两个不同尺寸的齿轮,可以通过外力驱动进行旋转。齿轮紧密啮合,相互作用。因此,当驱动轮旋转时,被动轮也会随之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齿轮的不同大小将影响装置的传动比,从而决定输出速度和扭矩。用户可通过旋转,使齿轮带动内壁旋转,看到动态变化的投影效果,体验中式灯光美学。

14

会行走的桌子与会蠕动的小虫

肖尧

设计说明:《会行走的桌子》采用的是曲柄摇杆机构,通过向桌面施加压力驱动联动件使桌子的四足进行行走,但对模型的硬度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需要全木材制作,如果换成泡沫板之类的较脆弱的材料则无法施加压力,否则泡沫板会断,这就无法进行力的传导。《会蠕动的小虫》采用的是曲肘摇柄机构,通过一个中轴上面安放几个位置上下不一的小球进行转动,带动半月形联动件使半月形联动件上面的小球出现上下位移进而产生小虫蠕动的视觉效果。

结语

通过这场创意机构课程成果展,我们见证了学生们将创意与技术完美结合的精彩成果。每一件展品不仅是他们实践技能的展现,更是对创意机构设计课程教学理念的生动诠释——强调从概念构思到实物制作的全流程能力培养,注重在设计中融入创新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