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2025届本科生暨研究生优秀作品选登(一)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9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589
时光荏苒,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又一次迎来了毕业季的高光时刻。2025年5月,本科生及研究生毕业设计展览盛大启幕,这不仅是学子们学业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汇聚创意与智慧的设计盛会。本次展览的作品涵盖可持续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工具、信息产品与交互、智能玩具、智能机电产品与装备等多个前沿专业方向,以及本科特色创新班的心血结晶。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设计盛宴,领略优秀毕业作品的独特魅力,感受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蓬勃的生命力 。
01
Micro hyundai Z
作者:程子昂 指导老师:程文婷
Micro hyundai Z是一款定位于Z世代用户群体的小型概念汽车设计,专为热爱极限运动的年轻人打造。其独特的打开方式为Z世代用户提供了独特的社交方式,让交通工具不只局限于通勤,更赋予其多样的个性体验。
Z世代人群更倾向于科技化与个性化,高频使用小型电动汽车及电动滑板等通勤工具。在微移动概念电动车项目中,品牌选取的是现代HYUNDAI,其整体设计风格与所倾向的Z世代用户十分贴合。
在结构设计中,主要以魔尺为设计灵感,"魔尺"作为经典的变形玩具,是Z世代用户童年的玩伴,该产品以其无限可能的几何重组与流畅的动态美感,成为本微移动概念电动汽车设计的核心灵感来源。摒弃了传统交通工具静止时的固定形态思维,将魔尺的动态模块化美学融入车体架构,即当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主座舱部分可通过内置的智能滑块系统,像魔尺般进行优雅的形态演绎。让这辆充满玩心的微移动出行座驾,成为未来出行的功能载体,在城市空间中展示Z世代美学,进而满足用户的价值需求。在外饰设计中,城市微移动出行工具需要具有质量轻,尺寸小的特点,整体需要传达出灵动、简洁、活泼、时尚的特点,且造型特征上还需要有硬朗的特点。结合现代品配的设计DNA,并通过大量的绘制草图中总结出了车身线条的整体需要有直线和折线的变化,使整体线条增加力量感。增强车身整体的块面感,使视觉统一,明确设计主题。
汽车侧面的造型决定着整个车型的设计定位,在草图阶段往往也是从侧面线条开始的,可见侧面造型在整车造型设计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贯通式的腰线和门框亮条的处理是设计师常用的方式,大多数车型基本采用了腰线和亮条贯通于整个侧面的手法,同时车身侧面设计了可供用户个性化涂鸦表达自我的涂鸦门板设计,满足Z世代用户传达自我的身份认同。且适应不同场景,如运动场景好友共同绘制、夜间摆摊的产品介绍板,DIY涂鸦的自我展示、车与车之间交流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个微小的设计,传达出Z世代用户构建包容、开放,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时代特征。
在内饰设计方案中,灵感来源于一个类似打火机打火开关的形态,其图片中能传达出的形体穿插信息十分丰富,可提供不错的参考。结合我定位的用户休息时间会去类似篮球场、滑板场等运动场地,圆柱体的结构也能很好地符合用户需求,传达出简洁、灵动、活泼的设计语言。
本设计使用场景图定位在滑板场地周边,通过两种开门方式:鸥翼门开门(正常打开)和座舱整体向上滑动的展开,并通过尾部的三层可弹出式垂直楼梯设计,形成一个在运动场所周围的小型社交休息区,使内外饰产生一个内饰与外饰的连接,符合前期用户调研,Z世代年轻人要求产品对场景有适应力与使用效率,如变形空间能力的设计思考,满足了Z世代人群倾向于科技化与个性化的设计特征。
02
vision VR
作者:刘瀚泽 指导老师:高小雅
灵感源于个人摄影学习经历,瞄准“降低摄影入门门槛”的核心需求,结合 游戏化学习+VR技术 ,减少时间与金钱成本。通过调研发现摄影与游戏、VR的关联性,提出 “摄影教育+虚拟体验” 的创新方案,吸引泛兴趣人群。
分阶段教学模式:从基础操作(相机按键、构图)到后期技巧,通过任务解锁机制(如完成教学后解锁新机型/场景),模拟真实摄影进阶路径。
自由创作+社区互动:提供虚拟场景自由拍摄、修图功能,并建立作品分享社区,满足创作与社交双重需求。同时加入奖励机制,避免用户因为专业流程感到无聊。
03
龙辰灵一龙形IP立休装置设计
作者:李徐阳 指导老师:李珺
本设计旨在以中国历史以来的祥瑞之代表的龙与视觉机械装置为主题,结合机械运转的动力与木制材料的亲和性,对龙型IP的立体机械装置延展创造出新的展现方式,并且在探究中国龙文化与机械选装原理的同时结合当代IP潮玩设计结合思考出新的思路,新的传达文化的方式,不单单只是过于同质化的摆放手办潮玩,更是一个装置艺术,一个能将传统龙文化与机械旋转与龙形IP相结合的视觉盛宴,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背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探索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也给世人以新奇的体验。
04
PLAYMATE早教玩具--感觉统合理论下的早教玩具设计研究
姓名:吴俊杰 指导老师:李珺PLAYMATE是一款以飞船和潜艇为灵感来源的早教玩具,基于感觉统合理论,通过多感官互动训练同时,结合教育意义与趣味玩法,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专为3~6岁儿童设计。PLAYMATE通过五种核心玩法---触觉互动、影像采集、投影游戏、外接模块和智能故事播报,帮助儿童提升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感官能力,同时培养语言认知、逻辑思维和社交情感等能力发展。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儿童在探索与发现中享受乐趣,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综合能力。
05HeartLink
姓名:胡世璇 指导老师:胡珊
HeartLink是一款旨在助力单亲家庭情感沟通的亲子互动系统,集软件与硬件于一体。通过动作识别与传感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故事体验。同时互动舱的设计为单亲家庭提供了安全私密的情感交流空间,在多样化互动阅读中深化感情,重建并巩固亲子纽带,支持单亲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
06绿洲视界--基于传统剪纸艺术的树叶生长融合影像装置
姓名: 罗紫涵 指导老师:胡绮
本研究探索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数字技术的创新结合,通过动态影像与交互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作品尝试突破传统的静态平面视觉这一局限,采用动态影像和实时交互技术重新诠释剪纸特征下亦静亦动的树叶形态,打破了原有平面化的局限性,开拓了更加多元化的艺术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