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优秀作品(创新班)
发布时间:2025年7月3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060
创新班
基于我校“721”人才培养战略,创新班目标培养具有“国际+国家”视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成长型高素质人才。教学团队开展“项目制+国际化+全素质”的设计创新教育,围绕“产业发展+文化战略+系统思维”的人才培养策略,通过“设计项目课、设计专业技能课、设计理论课”整合教学模式,指导学生每学期完成一个基于社会实际问题的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和解决问题,设计研究与思辨能力,创新思考与动手实践,团队合作和国际沟通的核心能力。
“初心出新”
作品展示
-2025-
本次展览,创新班同学展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他们以全球化视角和出色的专业能力,带来耳目一新的设计作品:《往生孢子计划》、《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普法app设计研究》、《DigniGo-面向纯老家庭的居家智能助行器设计》、《RELINK——城市织物回路平台系统设计《vision VR》、《PrueSprout——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儿童家用空气净化器设计》、《面向院前急救场景的肢体骨折固定板设计》、《D-diet适老化饮食管理桌》等。
作品名称: 基于宠物殡葬的情感化设计
姓名: 郭浩莹
指导老师: 杨才俊
设计说明:“往生孢子计划” 运用思辨设计方法,聚焦宠物殡葬下的情感异化问题。将宠物尸体转化为孢子,采集主人痛苦激素维系虚拟宠物存续,结合协议暗含数据让渡条款与以痛苦分级的情感能量监控系统,构建荒诞未来场景。将宠物殡葬重构为 “痛苦 - 能量 - 永生” 的商业闭环,借极端化设定揭露消费主义逻辑。通过批判性叙事引发对人宠关系本质的追问及殡葬伦理边界的思辨,促使反思情感异化本质,关注动物权益而非仅人类情感需求。
作品名称:基于认知发展理论的儿童普法app设计
作者姓名:王培鑫
指导老师:刘舜
设计说明:法芽是一款专为儿童普法教育设计的app。该app的创作灵感源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发展和对儿童普法教育的重视。法芽APP 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石,将儿童普法科学划分为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三大层次。在表达形式上定制差异化交互体验,创新儿童教育ai对话、模拟法庭、助学小法童等功能,整体色调选用蓝黄配色贴合儿童喜好,为儿童打造科学且富有吸引力的普法教育平台。
作品名称:DigniGo-面向纯老家庭的居家智能助行器设计
姓名:张晓涵
指导老师:郑小茜
设计说明:本产品是一款面向于纯老家庭的居家智能助行器设计,旨在帮助老年人更安全、便捷地完成起身与行走等日常活动。该产品采用智能且稳固的结构设计,能够适应居家环境中的多种场景,帮助老年人适应各种场景的起身行走,在夜间起夜时也能提供实时感应照明功能,同时也对老年人的生活情况与健康数据进行检测分析。此款助行器将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居家幸福感,在“有尊严的独立”与“安全的依赖”之间找到平衡点。
作品名称:RELINK——城市织物回路平台系统设计
姓名:林希成
指导老师:熊德天
设计说明:本项目聚焦社区衣物回收中的“投放不便、路径不清、回收率低”等结构性问题,构建涵盖无人机、中转点与App平台等智能服务系统。系统以便捷性、参与感与可持续性为核心,串联用户触点与物流流转路径,形成高效闭环。视觉语言融合理性科技感与公共设施属性,以银蓝色调统一实体与数字端体验,探索社区场景下更具未来感与行动力的资源循环方案。
作品名称:vision VR
姓名:刘瀚泽
指导老师:高小雅
设计说明:灵感源于个人摄影学习经历,瞄准“降低摄影入门门槛”的核心需求,结合 游戏化学习+VR技术 ,减少时间与金钱成本。通过调研发现摄影与游戏、VR的关联性,提出 “摄影教育+虚拟体验” 的创新方案,吸引泛兴趣人群。分阶段教学模式:从基础操作(相机按键、构图)到后期技巧,通过任务解锁机制(如完成教学后解锁新机型/场景),模拟真实摄影进阶路径。自由创作+社区互动:提供虚拟场景自由拍摄、修图功能,并建立作品分享社区,满足创作与社交双重需求。同时加入奖励机制,避免用户因为专业流程感到无聊。
作品名称:PrueSprout——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儿童家用空气净化器设计
姓名:郭怡仙
指导老师:熊德天
设计说明:本设计是基于带娃家庭对空气安全逐渐的精细化需求,而打造了一款“看得见、控得住”的空气净化装备。造型上圆润的纺锤体轮廓模拟企鹅站立姿势,底部内收曲线形似“怀抱”动作,将无声守护的安全通过形体仿生传递出来。结合模块化、仿生设计和紫外线技术,为儿童衣物、玩具和家具提供安全且高效甲醛去除服务。
作品名称:面向院前急救场景的肢体骨折固定板设计
姓名:刘娜娜
指导老师:郑小茜
设计说明:该产品是一款在肢体骨折发生后的院前急救阶段对骨折患者进行固定急救的用具,分为内外双板,配套使用,满足肢体骨折的两种状态固定需求—垂直和直角状态;针对垂直状态,采用外板固定左右,内板固定后侧的方式,进行三方位固定;针对直角状态,采取外板固定上部,内板固定下部的方式,保持直角形态稳固。该产品与现有的AED急救设备相结合,创新性的设计公共急救箱,旨在提高大众获取骨折急救固定板的便利性。
作品名称:D-diet适老化饮食管理桌
姓名:王鑫懿
指导老师:郑小茜
设计说明:D-diet关注居家养老背景下老人饮食健康问题,通过模块化分区管理老人一天中的所食所用。桌面上的饮食区、用药区、用水区分别对标用户健康需求膳食均衡、疾病用药、饮水习惯。桌之几方,老人可以在这张桌面上规划自己的饮食活动,产品配套的餐盒、药盒、水杯和贴纸以可视化的形式增加了饮食参与的体验。此外用户及其子女也可通过线上程序查看和记录饮食管理与健康情况。
作品名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智能康养机器人设计
姓名:高玥瑶
指导老师:严灿璨
设计说明:本产品由智能载物机器人与模块化助行器组成,支持分体、组合双模式。居家时机器人独立完成代取代步、搬运重物等任务;外出时双机磁吸联动,通过机器人与助行握把的力学协同,实现导航避障,构建移动式无感守护生态,让老年人在自主出行中体验全天候安全护航。
作品名称:二十四弈
姓名:潘雅菁
指导老师:王莞茹
设计说明:二十四弈是一款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儿童策略棋盘游戏,面向 6-12 岁儿童。棋盘以四季轮回为路径,融入二十四节气专属棋子,玩家需通过逻辑推演下棋,直到棋盘中没有棋子。当不同的棋子落入特定区域时,会触发节气知识语音播报与 AR动画,动态呈现物候变化与传统习俗。棋子采用环保木质雕刻节气符号,搭配可编程事件模块,引导孩子自主设计策略路径,同步锻炼观察力、空间思维与文化认知。游戏将推理与节气时序结合,以“一步一节气,一局自然”的沉浸式体验,助力儿童在独立探索中传承文化,实现思维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双重成长。
作品名称:智能医疗床
姓名:曾智
指导老师:魏惠兰
设计说明:本智能过床辅助系统专为脊柱术后患者及行动不便群体设计,旨在提高患者过床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与便捷性。产品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集成了智能机械臂、可调节床面和侧翻辅助平台等创新功能,通过电动调节实现多角度自由控制,满足患者不同姿态需求智能机械臂可主动辅助患者翻身、起身和过床动作,减少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人机交互界面结合语音、触控与远程操控功能,优化用户体验并增强患者自主性。整体设计注重人体工学与关怀理念,体现智能医疗产品向安全、舒适、智能化方向的综合发展趋势。
作品名称:智能互动型宠物猫屋
姓名:张嘉鑫
指导老师:刘腾
设计说明:当下人宠关系愈发重要,为更好地建立人宠之间的情感连接,设计了一款智能互动型宠物猫屋。将产品划分为互动区、玩耍区、休息区及进食区四个区域,各区域之间互相贯通使猫咪可以自由的穿梭,满足了猫咪日常生活需求和玩耍需求,并且提供给饲养者与猫咪多种互动方式,减少互动过程中的阻碍,解决了传统宠物用品互动性较差,陪伴满足感较低的问题,提升了饲养者与猫咪的互动频率,从而加深两者之间的情感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