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工智造 | 西南交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展——产品设计:未来交通篇
发布时间:2025年7月11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871
当千年蜀道与智能时代相遇,2025届产品设计学子以“融·工智造”为核,执设计之笔勾勒交通新章。从新时代通向拉萨的高速动车,到面向未来生态旅行的多模态载具,再到深空探索的月球基地核心平台——每一件作品都是青年智慧对未来的炽热回应。
星火虽微,终成星河。 愿这承载交大“竢实扬华”精神的创造火种,驶向更辽阔的天地。此刻,邀您共启这场从工坊驶向未来的思想旅程,看新锐设计如何铺就人间新途。
“林芝号”动车组头型及内室设计
作 者:董子恩
指导老师:向泽锐
设计说明:成都至拉萨铁路是“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之一,本设计在对现有成都至拉萨林芝段铁路进行设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成都至拉萨铁路“林芝号”动车组列车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设计。主要内容是:将林芝地区的文化符号提取出来,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在列车的外形和内饰设计中,使其在外形和内饰设计上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列车外观造型及涂装设计,展示林芝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使列车成为流动的地域名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Eco-Nexus——未来生态旅行载具
作 者:黄城城
指导老师:李 然
设计说明:Eco-Nexus,一个面向未来生态旅行的载具方案,由多模态变形小型生态车Nex与真空磁悬浮列车Xus组成,融合了长距离超高速运输能力与个人化自由探索体验。旅行者乘坐小型生态车Nex进入真空磁悬浮列车Xus,完成超长距离的高速行程后,小车在目的地分离列车,开启专属的自然探索之旅。该方案在效率与体验之间实现精妙平衡,在技术与自然之间达成共生,让国人周末畅游非洲大草原成为可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方寰—高铁商务舱智能空间设计
作 者:陈斯诺
指导老师:杜 军
设计说明:设计以 “方寰” 哲学为内核,通过功能集成、空间布局与智能交互综合构建符合用户接受心理的、兼顾秩序感与人性化的高铁商务舱智能空间,既满足商务出行的效率需求,又通过文化符号与科技体验的融合,提升用户心理认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M-HOPER——Multimission Hopping Exploration Rover
作 者:张钦扬
指导老师:李 然
设计说明:以科幻为预言,重构深空探索的文明语法。本设计是一款革新月球探测的载具,以跳跃式移动突破地形限制,提升复杂地形通过效率。尾部为可旋转设计,装载微波采集装置,通过微波辐射使月壤中的矿物局部受热膨胀破裂,减少物理磨损。设计上以科幻美学为核心,粗壮的机械结构提升整体力量感,舱内光影同步地球昼夜节律,缓解航天员心理压力;适配-180℃至120℃极端环境,确保全天候作业。作为未来月球基地核心平台,它不仅是高效勘探工具,更是连接人类与宇宙的文化符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NEO-FLEET——高速长途智能网联卡车系统设计
作 者:陈钰雯
指导老师:景春晖
设计说明:NEO-FLEET,是定位于一个编队级别为L5单车级别为L4的四轴(2+2)新能源卡车系统设计的方案。面对高速长途运输场景,通过车辆协同技术与雷达感应器,实现车辆间紧密协作,提升行驶安全性与运输效率。其车载HMI界面具备多种编队模式,可按需灵活切换。此外车载AR-HUD技术可让司机实时了解编队情况,减轻操作负担。该设计从用户需求出发,结合前沿技术,为高速长途运输带来智能化、高效化的创新解决方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康定号”动车组头型及内室设计
作 者:李 琪
指导老师:向泽锐
设计说明:针对成都-拉萨铁路沿线的“康定号”动车组列车进行分析与设计,并从中探索到设计的切入点,以康定地区代表性动物“白腹锦鸡”为涂装设计原型,使其能够体现康定地域文化特色,既能承载当地浓厚的文化特色,又能成为代表中国西南部地区的一张名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Immersive Cockpit
作 者:刘 茜
指导老师:景春晖
设计说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职场青年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通勤压力与心理健康挑战,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座舱与传统交互模式难以满足当代职场青年的需要。Immersive Cockpit通过引入多模态交互体验与情感化HMI系统,给予用户AR HUD与车内氛围的沉浸体验,构建一个能够实现从职场压力状态向放松状态平稳过渡的通勤场景,以改善城市青年的通勤体验与心理健康。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高速列车头型仿生设计
作 者:赵昕恬
指导老师:许永生
设计说明:以游隼为仿生生物原型,将游隼的生物特征型与高速列车头型进行融合设计,车头基本曲线参考游隼俯冲时头部与身体的弧线,以获得风阻较低的流线型车头,车头的最尖锐处参考游隼的喙部形态,以达到破风的目的。涂装采用蓝色和银白色的双色设计,银白色作为底漆,具有科技感和未来感,金属光泽使车身外观看起来更为简约大方。蓝色渐变的涂装位于车身侧面中部以上,整体呈现向上、向远处延伸的趋势,具有动势,曲线和直线结合,既有韵律感也有力量感。能让车头外观在降低风阻提高运行速度的同时更加优美、轻捷,给人带来更好的美学体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QILIN-X边防巡逻智越野车
作 者:田世钊
指导老师:杜 军
设计说明:我国地域辽阔,边疆地区地势险峻,面对此种情况,研发高性能、智能化的边防巡逻装备成为迫切需求。QiLin-X的设计旨在为边疆巡逻提供智能化、高可靠的装备解决方案,并探索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国防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力图提升我国边防现代化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其名称中的QiLin即麒麟,象征祥瑞与守护, 而“X”则代表了科技感、未知与创新,赋予产品一种强大、未来感的形象。本设计深度融合中国传统麒麟文化与现代前沿科技,以“守护国家边疆”为核心目标,通过跨学科协同创新,解决复杂地形适应性、极端环境作业、智能化巡逻等关键问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Retros——基于复古美学的交通工具应用设计
作 者:丛文卓
指导老师:杨 建
设计说明:Retros是一款融合复古美学与未来科技的概念交通工具,回应Z 世代对个性与情感价值的追求。整车造型强调雕塑感与速度感的结合,流线型车身与其细节唤起复古情怀,空气动力学组件与新能源平台协同设计,兼顾美学与性能。Retros 以独特的造型语言回应Z世代用户对精神价值、文化身份与设计个性的深层追求,成为情感与技术并重的未来出行表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 设计艺术学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