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艺术学院2025届优秀毕业作品展(环境设计部分)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7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737

探 索 未 来

2025届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

<环境设计>

在数字化浪潮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重塑全球设计格局的今天,环境设计系始终追随学科发展的前沿。我们不仅在选题上紧扣时代脉搏,更在教学模式上持续创新突破。近年来,通过深度参与"室内设计6+"、西部5+2、成渝双城高校联合毕业设计等全国性、地区性的联合教学项目,我们成功构建了"跨区域、跨文化"的协同育人新范式,打造出一个开放共享、多元融合的创新教育生态圈。从2019年首次参与"室内设计6+"联合毕业设计(华西区)的开拓性探索,到2025年全面融入第十三届联合毕业设计(华东区)的深度实践,我们见证了跨区域教学合作带来的丰硕成果。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壁垒,更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设计新生代。

2025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率先发起成渝双城高校联合毕业设计项目。该项目聚焦"绿色发展与智慧城乡空间"这一时代命题,在双城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绿色发展彰显我们对生态文明的坚守,智慧城乡则体现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勾勒出未来人居环境的美好图景。

本次展览汇聚了环境设计系毕业生的优秀创作成果,既有跨区域联合毕业设计的创新探索,也有传统毕设模式的匠心之作。这些作品从不同维度展现了青年设计师们对可持续材料、生态修复、智能交互等前沿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人居环境的创新构想。我们期待这些充满智慧与创意的作品,能够激发更多关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对话,为构建美好生活空间贡献设计智慧。

优秀毕业作品

-本科生-

张乃佳 周玉熙

作品名称|逆河寻音

指导教师|何敬东

作品简介|《逆河寻音》是一项融合空间设计与数字媒体交互的沉浸式咖啡馆设计项目。项目以“河流”与“音乐”为叙事线索,构建“逆流而上、寻音而行”的叙事动线,并融入数字技术打造声光交互,从而营造全新的咖啡店沉浸式体验。

熊薇 张思佳

作品名称|SEED&SAVOR

指导教师|何敬东

作品简介|设计以“从种子到餐桌的奇妙旅程”为主题,构建体验式食育学习空间,将自然规律、农业科技与食育教育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场景体验,让儿童在趣味互动中认知食物、了解自然,从而推动食育活动的有效践行。

汤芷茜 孙梦尧

作品名称|云栖处

指导教师|林建力

作品简介|民宿以“双隐”概念为框架,以隐士文化为主旋律。空间设计上践行“建筑隐于山林”的营造法则,将酒店建筑群融入山林;精神维度上塑造“人短暂隐于山林”的旅居哲学,来满足都市高压人群的隐逸体验需求。

刘卓铭 林航星 许璐

作品名称|食时刻刻——台州市椒江区白云菜市场更新设计

指导教师|鲁苗、续昕

作品简介|本设计聚焦城市存量更新背景下的菜市场空间,探索如何在满足现代治理规范的同时,延续其“烟火气”与社区公共性的精神属性。通过回应摊主真实需求与时间性文化体验,提出融合规范与自发性的更新策略,重塑基层公共生活场景。

刘瑜瑾 周亦韬

作品名称|一叶一盏——基于场景理论的四川省黄龙村景观规划设计

指导教师|鲁苗

作品简介|本项目以场景理论为框架,基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黄龙村,针对其生态碎片化、文化断裂与人口空心化等问题,通过低干预设计整合古银杏群落与蒙顶山茶园,打造季节性场景体验链,激活文化符号的动态转译。

黄楚云 曹乐晨

作品名称|“且将新火试新茶”——城市更新视角下·成都天府公园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鲁苗

作品简介|本设计针对“蓉漂人才”这一主要目标人群,将成都茶馆的“社交中心”“文化中心”的空间属性动态映射到城市公园的空间属性,探究城市更新视角下人才公园的文化内涵的构建与文化特色元素的应用。使“蓉漂人才”在体验公园时能如临茶馆,在身体实践中自然理解成都“慢生活”哲学。

何笑含 宋品阅

作品名称|金花社区菜市场设计

指导教师|罗珂

作品简介|本项目着眼于社区共生,对成都金花社区老旧菜市场进行空间更新与功能整合。设计保留成都市井文化基调,优化动线布局与通风采光,配合Y字型模块化建筑,同时增设便民服务与社区活动空间,打造集购物、社交、休憩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生活中心。通过多变的空间设计与本土元素的结合,延续在地记忆,激发社区活力,实现传统菜市场的可持续焕新。

冯驿 郭庆杰

作品名称|经纬维耕:竹迹聚落再生计划——竹艺村乡村综合体更新改造设计

指导教师|周炯焱

作品简介|当每一道经纬都承载着编织的温度,故乡便有了自我更新的力量。织就一条乡村复兴路径。竹条化作再生的皮肤,街道会再次呼吸;把编竹的“手语”刻进空间基因,匠意重新生长;竹编串起新的生计网络,烟火将不断交织。

邓菁雯 刘书婷

作品名称|森珀

指导教师|续昕

作品简介|《森珀》以雪山、森林、温泉、溪石为设计基点,核心在于对场地环境、人文的尊重与利用。设计以“融雪之时雪山融水足迹”为叙事体验动线打造雪山脉络下的自然疗愈空间,体验独特的、与自然无限融合的野奢度假酒店。

-研究生-

朱琳

作品名称|叠台·传新场

指导教师|续昕

作品简介|盛华社区设计以复合性、叙事性、参与性、灵活性为核心策略。通过中轴线串联“全时段兴趣聚落”“魔方墟市”等场景,构建昼夜弹性活力网络;以水街文化的现代演绎打造“叠台·传新场”主题;创新青年协作机制,引入“画布系统”“模块更换计划”等共建平台;采用6m×6m标准模块灵活搭建。连接理论与在地实践,形成“行为需求-策略-反馈-载体”的青年社区更新模式,兼具学术与实践价值。

万立扬

作品名称|空间体积规划在现代住宅中的实验

指导教师|周炯焱

作品简介|本设计从阿道夫·路斯空间体积规划的视角出发,探索在现代别墅中室内空间变化的可能性。站在三维的视角,对“大平层”的居住空间提出一些思考:在有限的层高下,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对空间进行压缩、堆叠亦或是切割,并简要分析这种空间堆砌之后所带来的实际效益。空间体积规划并不是一套复杂的建筑理论,它可以看作是一套空间思考方式,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本次实践就尝试将这种思考方式代入到现代别墅空间中,完成一次空间体积切割的实验探索。

林宇宏

作品名称|茶语鸟驿·百草阡陌——崇州市大坪村自然教育基地景观设计

指导教师|鲁苗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承办单位

四川大学美术馆

展览时间

2025年6月3日—6月13日

开放时间

10:00—18:00

展览地点

四川大学美术馆

参展专业

绘画 中国画 视觉传达 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