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作品展

发布时间:2025年8月6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026

本学期,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字体与版式设计》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课程组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在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更新、作业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字体与版式设计》不仅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视觉设计基础,更在课程结构、内容更新与教学方法上持续探索,致力于建设贴合时代需求的课程。

本学期,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教改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01

重构教学体系

课程组在原有教学基础上,聚焦实际问题,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系统重构教学模块。修订课程大纲与授课计划,补充教学案例与资料,更新课件,同步上传至线上平台。

 

02

推行阶段性考核机制

引入“字体设计阶段汇报”作为期中考核,强化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

 

03

试点动态设计模块

结合刷课题,开展动态字体与版式设计实践,融入AI与动效表达,提升新媒体适应力。

 

04

作业形式全面升级

进行作业改革,基于以往的授课情况和学生反馈,对原有作业体系发现的一些不足进行改进。

 

05

期末考核方式优化

将传统试卷替换为“信息图表设计任务书”,聚焦中华文化主题,考查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与信息可视化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专业性,课程期末作业采用“联评机制”,由五位课程组教师共同参与审阅与打分,实现教学理念共享与标准统一。

 

在本学期的课程期末,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信息图表形式展开设计创作。在设计逻辑、文化解读与视觉表达方面,涌现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姓名:王艳玲

指导教师:王娜、秦雪洁

设计说明:“绒花绮梦”围绕传统绒花展开,整体设计采用中式风格,粉色背景搭配中式传统花纹,营造典雅、温婉氛围,契合绒花柔美精致特征,展现绒花魅力,助力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

 

姓名:李锦

指导教师:吴胜男

设计说明:此设计以非遗蓝印花布为核心,借可视化路径彰显其深厚底蕴与艺术价值,助力文化传承。涵盖吉祥寓意、历史沿革、工艺类别、实用制品、制作工法及传承展望以沉稳深蓝为基调,搭配素白,佐以简约图标与流程,于古朴雅致中,提升信息传达的高阶质感与易读性。

 

姓名:杨佳音

指导教师:吴胜男李金睿

设计说明:这张民间窗花设计,布局精巧。以红色为主、古朴米色为底,营造喜庆且具历史感的氛围。核心龙纹剪纸搭配多样元素,尽显传统美学。信息板块围绕分布,从剪纸介绍、地域风格,到作品分类、制作及发展历程,图文结合,让人领略艺术魅力,洞察传统技艺文化底蕴。展现中华文化的美好传承。

 

姓名:田紫月

指导教师:吴胜男、秦雪洁

设计说明:云肩设计理念融合传统与美学。图案选取宝象花、牡丹等寓意吉祥纹样,借立体裁剪展现层次;配色参考地域特色,呈现丰富视觉;工艺上运用平绣、锁绣等技法,搭配金属挂件增添灵动。既传承古典韵味,又彰显独特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是古典风华于当代时尚语境的精妙演绎。

 

姓名:曲瑞莹

指导教师:吴胜男

设计说明:这幅作品讲的是盘扣。盘扣是中式纽扣,能固定衣服。作品以紫色为主颜色进行创作,围绕盘扣的寓意、类型、意义、用途等方面展开,让更多的人了解盘扣这一传统技艺,感受东方美学魅力,促进传统文化传承。

 

姓名:何雨沁

指导教师:王娜、秦雪洁

设计说明:整体布局上,中心图像突出汝瓷主体地位,辐射状与板块式结构能引导视线。色彩选取淡雅色系,传递汝瓷的优雅内涵。元素运用方面,借助中式传统元素唤起文化共鸣,现代图表则提升信息传达效率,体现信息呈现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既能感受其文化底蕴,又能清晰获取相关知识。

 

姓名:陈喜莹

指导教师:吴胜男

设计说明:皮影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独特艺术魅力。以经典皮影人物造型为视觉中心,向外辐射“起源发展”“制作流程”“艺术特点”等信息板块。圆形布局契合皮影“光影循环、传承流转”意象,同时方便观众围绕核心,按顺时针或自由浏览顺序,自然接收信息。

 

姓名:毋思添

指导教师:王娜

设计说明:作品《冠似九霄》以传统凤冠为原型,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主体色彩绚丽,蓝黄主调搭配多彩装饰,尽显华贵。从图案设计的精美、制作金属胎体的工艺,到点翠、珠宝镶嵌等技法,皆传承匠心。通过造型与色彩,传递文化底蕴,诠释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展现凤冠如九霄般的璀璨与庄重,是对古典工艺的创新演绎。

 

姓名:雍伏月

指导教师:王娜、李金睿

设计说明:海报以传统绒花为灵感,融合现代设计语言,展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版式中心手工绒花展品突显视觉焦点,整体传递绒花独特魅力。

 

姓名:王玉田

指导教师:王娜、李金睿

设计说明:本设计聚焦中国传统服饰云肩,从文化创意看,提取经典青花瓷元素融入设计,传承传统审美与东方古韵;梳理起源、发展等传承历程,展现云肩跨越时代的脉络,旨在让这一传统服饰元素重焕生机,传递其承载的文化符号与礼仪价值,唤起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关注与传承。

 

姓名:朱明铭

指导教师:吴胜男

设计说明:本设计围绕“中国传统篆刻印章及流派-篆刻方寸”展开,旨在呈现中国传统篆刻印章艺术的丰富内涵,包括其历史渊源、制作材料、功能等级以及代表人物等,让受众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形式。

 

姓名:陈桥

指导教师:阮英爽

设计说明:《陶沁绣韵·绣绘心语》聚焦“刺绣艺术在陶瓷餐具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以蓝白为主色调,呼应传统工艺气质。通过融合刺绣与陶瓷,传递传统文化魅力,借精致表达唤起情感共鸣,让餐具成为文化与情感交流载体,助力观众感受工艺之美与文化温度。

 

姓名:张敏

指导教师:吴胜男

设计说明:德化白瓷是中国福建德化县出产的一种优质瓷器,被誉为“中国白”。选取白瓷的瓷器和瓷雕为灵感,画面主体以瓷雕人物为主要元素呈现在视觉中心,选用瓷器为次要元素以圆形图案散开,引导视觉方向。结构紧密围绕主体物。画面以黄色调为主使画面整体和配色统一。

 

姓名:苏颖颖

指导教师:宋岩峰

设计说明:以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传统中式美学与民族特色,采用蓝白为主色调,搭配古朴纹理背景,营造出典雅、浓郁的民族氛围,呼应绣球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属性。

 

姓名:郑维纺

指导教师:吴胜男、秦雪洁

设计说明:“文房四宝 - 毛笔”海报设计兼具美观与实用。以简洁明了的插画结合文字形式,涵盖毛笔发展历程、制作过程、“四德”、笔头种类、地区分布、保养、书写字体、结构及握笔姿势等知识。色彩淡雅,排版有序,既方便读者系统了解毛笔文化,又营造出传统雅致氛围,利于传播毛笔相关传统文化。

 

姓名:符鑫萍

指导教师:宋岩峰

设计说明:本设计聚焦云肩,全方位呈现其魅力。梳理从披肩演化而来的历程,阐释“五色”蕴含的文化内涵。展示多样样式,如四合如意式等。列举剪刀、针线等制作工具,讲解镶、嵌等工艺,以精美云肩服饰实例,尽显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风采。

 

姓名:王艺霖

指导教师:王娜、李金睿

设计说明:本次信息图表设计主题是“中国剪纸”,其创作意图是传承与了解中国非遗剪纸的文化与制作的过程和精美的图案,介绍了剪纸的工艺的技巧、工具、步骤以及传承历史。每个地方都会有他们独特的剪纸差异,北方剪纸强烈的色彩,强烈的对比与南方的线条清秀,构图雅致展现出南北两地独有的剪纸艺术魅力。

 

姓名:温旨扬

指导教师:王娜、李金睿

设计说明:《绵竹年画信息可视化设计说明》可视化设计聚焦绵竹年画非遗,以传统神像为视觉中心,搭配卷轴、灯笼等元素营造民俗氛围。通过时间轴、地图、流程图标等,分板块呈现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分布区域等信息。图文融合,既展示年画艺术特色,又以传递文化价值、助力展现非還年画文化之美。

 

姓名:巴思彤

指导教师:王娜、李金睿

设计说明:以传承与推广中国剪纸这一非遗文化为核心,通过清晰的信息架构、鲜明的视觉符号,打破传统非遗文化传播的晦涩感,让大众轻松读懂中国剪纸,实现文化传承与推广,助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姓名:韩悦

指导教师:王娜、李金睿

设计说明:本设计以“艺韵皮影”为主题,采用传统中式风格。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皮影制作工序、角色分类、流派分布等信息有条不紊地清晰呈现。色彩方面,以经典的红、棕为主色调,搭配古朴雅致的底纹,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氛围。布局上,各板块分区明确,层次分明,极大地方便观众快速抓取关键信息,为皮影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贡献力量。

 

在《字体与版式设计》的课堂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不仅在设计技能上不断提升,更在文化认同、艺术审美与信息梳理等方面获得了进步。感谢课程组全体师生的努力与投入,感谢传统文化给予我们设计的深厚土壤。未来,我们将继续在“设计育人”的道路上,守正创新,步履不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