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20本科三年级课程设计 | 氛围的分辨率01:基于类型形态学认知的设计教学——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图片

指导教师:杨志疆,邓浩,王静
类型学相关理论授课及教学组织:邓浩
设计任务书编制及美术馆设计授课:杨志疆
研究生助教:吴正浩,李金泽
课程周期:8周
图片
1
设计任务

课题选址在南京市西家大塘片区,该片区有大量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老旧居民小区,同时还有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例如原比利时公馆,天山路民国建筑群,原北极阁气象台旧址等。而鸡鸣寺,台城城墙等也都在这一片区内。但是,作为一个具有多种文化和历史信息的中等密度的城市片区,却缺乏公共性比较强的相应的文化配套设施,而这在城市的老旧小区中是普遍存在的。因此课题设置要求在这一区域设计一座社区美术馆,其主要提供社区型的文化生活的需求。学生通过类型学的方法来开展设计;学习在既有复杂场地环境中开展调研工作以及通过分析场地历史的,自然的,街区的,原有建筑形态的类型,找出线索来还原空间类型的技巧;学习小型展陈类公共建筑的类型特征及设计手法。了解和初步掌握空间构思的物质实现方法和手段。

(摘自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任务书,杨志疆,2020

图片

2
教学研究与方法

类型学 Typology,虽然三十年来在国内建筑学中一直是高频词语,但至今存在两方面的误读。首先是过多地在文化心理学层面将类型与集体记忆和纪念性建筑捆绑在一起,遮蔽了类型学原本宽泛的图景。在这样狭隘的解读下,类型更多地指向传统,而非未来。事实上,重构历史连续性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类型学再次发韧的初衷,关乎过去,也关乎当下和未来,关乎创新。其次是类型学的讨论虽然大多会以罗西的《城市建筑学》为学术范本,但依然局限在建筑尺度,而非城市,忽视了类型学之所以成为抵御幼稚功能主义的利器,是因为它首先成为了阅读经典城市物质形态的工具——从材料级的微观尺度到城市级的宏观尺度。由于这两方面的误读,类型学在国内建筑学教育中至今并未衍生出体系化的设计教学方法,而反观在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城市建成环境中,基于类型学分析的建筑设计是主流。

此次教学我们以氛围分辨率(Resolutionof  Atmosphere)为主题,尝试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探索。类型学理论及方法的应用,是以塑造具有特定氛围指涉的空间以及实体为目的。氛围,可以取决于个人感知,也可以来自集体共识,而建筑师显然更应该多关注后者,那么在城市建筑学的语境下,这样承载集体情感和记忆的氛围是与形态(空间)秩序性和历史(时间)连续性有着密切的关联。

来自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的分辨率概念,则是让学生清楚地理解对于环境的空间逐层级和环境的时间演化进程的仔细阅读,既是类型提取和类型还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达成氛围实现的必要前提。

通过类型学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学习,理解建筑学历史中类型学思维的发展演变历程,理解形式From,空间Space和功能Function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新思考形态(形式)在建筑学和建筑设计中的核心位置,认知形式来源是建筑学的本体问题这一基本判断

在延续以往有效的设计方法和方案推进手段之外,“从真实场景出发,并回到真实场景去”,是本课程设计强调的重要推进手段和评价方法。设计全过程中采用照片拼贴手法在不同尺度层级和关键视角中将渲染图与真实环境相融合,不断优化、校正和精准化“合适的氛围”,并以此为依据和参照,与技术设计和功能优化相协同,最终达到设计质量的整体实现。

图片

(文字及图片来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本科三年级类型学方向设计教案 邓浩 2020)
3
优秀学生作业展示
1.城事砖语 (图纸摘选) 
学生:邱珺婧    指导教师:邓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邱珺婧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结束了为期一年在联合教学中的学习后,这学期的第一个设计课主题是类型学,这次的设计课里我主要有两方面的最大感受。一个方面是类型学不同于我们曾经学习的设计方式。往常我们习惯于从场地的体验和人的需求入手,更多的出发点是展望未来而非回顾历史。但类型学的出发点在于更多的考虑了历史和现状,也不同于曾经做到门西的历史街区,立面的考虑单纯出于为了与地块的城市界面融合这一目的,这使得建筑之于城市更加具有意义和回应。

另一方面,这次的方案生成方式也从一个方式在进行,从一开始的基于人对城墙的观察而生成了方案的基础体量,再根据人眼透视拼贴对空间和体量进行调整,最终所得到的结果也与出发点相吻合。通过将入口下沉、渗透景观来营造入口的渐变氛围,间断二层体量与使用半透材质来达到分解体量的目的,这些都是从人眼视角中进行调整的。并且由于在方案推进的初期就进行了大量的对于最终成果的设想,经过不断对其的调整和细化,最终呈现的时候每一处都不是未经考虑的,得到了足够的打磨,因此这次的最终成图质量也是从未有过的精度。这次的设计课让我学到了一种新的设计方式,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步了许多,是一次收获了很多的学习。

2.西漪园(图纸摘选)
学生:王梓琦    指导教师:邓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王梓琦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我以西家大塘历史的园林为类型的出发点,园林是中国人内心所向往的精神圣所之一,园林的形式也与城市公园对于城市的活化能力相似,更重要的是园林能够与历史中的园林契合,从而焕活此地块的生命力与活跃氛围,给现状萧瑟颓败的场地重新营造出宜人舒适的氛围,而园林松散有度层次丰富的布局又能够破除行列式住宅的单调与无趣,也能灵活地去应对场地肌理。对于更大的范围,更低分辨率下,对于南京历史上大范围的水系而言,也是一种修复与类型的还原,这是对于城市维度的意义。

氛围的营造始终是重中之重,渲染图的重要性也随之突出,在工具和手段如此繁多的情况下,使用更高效的方法不断去感知和调试氛围,才能提高方案修改的效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类型学对于方案生成的指导意义,在场地形态和现状本身对于形式功能的指导下,类型学的角度给方案加上了一层历史文化与城市自身的特征,与其说场地自身的地形与流线等决定了方案生成的场地唯一性,那么类型学就是在人文领域决定了建筑在城市维度的唯一性,在此时,建筑的城市含义被放大了,不仅仅是作为人的使用空间,还对城市形象,城市历史回顾具有更鲜明的意义,无须多言,在建筑中就能从氛围中体会到每一座城市的特殊性与其独一无二的人文感知。

 
 
3.生长的红砖(图纸摘选)
学生:阎蔚清   指导教师:杨志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阎蔚清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类型学让我更加直观地看到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通过阅读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学》,我能强烈地感受到建筑除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意义,建筑的外部形态也强烈地影响着周围环境,改变着城市肌理。在此之前的设计主要是专注于内部的设计,而本次设计的主题是围绕着外部空间展开,讨论外部空间的形式,讨论对于场地的影响,讨论怎样的建筑才是主动生长的,而非经过设计师的主观美学判断后的形式。在此过程中,同时自然而然地借助了不定形和曲面的手法,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也产生了很多矛盾,空间功能和形式也产生了很多矛盾。我感到需要考虑的要素变多而使设计的难度变大,也感到设计练习的内容越来越接近真实,越来越要求取舍和判断,特别是作为一种补足单一功能导向设计思维的类型学,我认为在三年级第一个课题接触类型学对于建筑设计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4.  水树台美术馆(图纸摘选)
学生:夏杨   指导教师:杨志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夏杨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这一次设计课是与之前大二的设计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很明显得比之前要难。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这次设计课是由学习开始的,而不是之前单纯做方案改方案的过程,我们先试图理解类型学的理论,然后开始漫长的调研环节,之后才开始做设计。可以清楚地感到自己是在学习,学习如何从不同尺度评判一个建筑的好坏,学习如何让一个建筑具有文化与氛围,而不是简单的空间组合。第二,这个方案的面积很大,而且需要同时考虑场地,空间,功能以及文化与氛围的介入,让人一下子感觉需要设计的量很大,而且凭借以往的经验直接开始做就产生了许多方案中的矛盾。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一遍修改方案的时候就能总结出新的规律,例如中庭周边一般会有很多公共服务空间,例如厕所门厅电梯之类,所以中庭不宜太逼仄,还有,从一开始就考虑到服务空间,各个功能空间的位置并用一种巧妙地方式紧凑地组织在一起的话,之后就会省很多麻烦,再比如,结构和空间必须一起考虑,否则结构就不能成为空间的一部分而显得杂乱无章。在总结这些规律的同时,也打破了之前的一些思维定势,例如线性长条空间只能用作交通空间——并不是这样,人也可以在线性空间内产生停留感,如果使用得当会成为很出彩的功能空间。

5.  廊墙之间(图纸摘选)
学生:朱子仪    指导教师:王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朱子仪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该方案选址于南京西家大塘,西家大塘历史上曾为园林,场地东南被城墙包裹,故类型提取了园林廊道与建筑围合成院落的空间结构、明城墙的高墙与大台阶,转化成方案的建筑空间特征。在方案推进过程中,将廊道、院落、高墙共同构成的空间进行二次重复,以强化这一类型提取特征。同时方案充分利用了场地周边及内部景观:城墙、古鸡鸣寺、场地内湖与绿植。通过基于类型学的设计的学习,对类型学的了解多了很多,深刻体会到类型提取的可以不仅仅是形态,还有空间结构与组织等等,在氛围感的营造上也多了更多理解与追求。

  
6.  围盒(图纸摘选)
学生:邹天卓    指导教师:邓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邹天卓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作为进入大三学习的第一个设计课题,本次课程旨在通过研究类型学方法开展以社区美术馆为主题的建筑设计,建筑所在的场地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信息和优越地理环境的西家大塘片区。不同于先前设计概念的确定主要是基于自己对场地的假想构思,以类型学为设计基础需要我在建立初步概念时完全从场地多维度的信息中提取。

借助类型学方法,除了场地实地调研,我还查阅了西家大塘的历史演变情况,从中提取出园林这一类型作为本次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同时与现有环境因素结合,试图在另一个时空情景下再现西家大塘历史上曾经建设的文人园林的秀美景象,让场地有一种游园式移步换景的空间体验,融合社区美术馆室内外艺术与自然的多重氛围。我将建筑体量分散错动再围合形成不同的草木院落和水庭院,供使用者休憩和观景,使山水环境和建筑充分交融。同时我将场地中的大部分还给水塘,体现园林中以水为中心的理念,建筑形体和室外曲折的水上步道的布置均追求一种以现代的空间操作反映古典园林中亭台阁榭以及游廊的空间布局,同时将美术馆艺术化的空间氛围引入室外自然环境。

本次设计用一种追求自然与艺术交融的空间体验还原园林类型的建筑设计手法,以开放的态度应对城市和社区,以谦逊的姿态面对历史城墙,同时兼顾了人们对功能使用和空间体验的双重需求。通过类型学方法的学习,我的方案设计出发点有据可依,在场地信息、功能和空间氛围的处理上思考更加深入。

 
7. 沺舍 (图纸摘选)
学生:洪蔚    指导教师:邓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洪蔚同学学习回顾摘选:

在类型学设计学习中,我对调研场所有了更加具体和全面的认识,也开始理解场所研究对设计过程的重要性,而这个问题是我一直以来都感到困惑的。我的类型学设计过程能够让我自己感到满意在于其以一个基础的目地为出发点,而后全部过程都以一定程度以其为理由并为其服务,这体现的逻辑上的连贯性是我原本不具备的。在西家大塘调研期间,我注意到原场地的老干部活动中心是封闭小区私有的封闭场所,其表现出的封闭特点和高私密性不能很好地服务任务书要求的“社区美术馆”的功能,决定赋予自己方案亲和谦逊并且开放的特点,以解决功能不适配的问题。同时,在对西家大塘场地的历史研究中,我发现西家大塘曾作为一个较为知名的田园景观,具有开放惬意的田野风光。籍次,我便从历史中截取这种田园风光的类型,使其在另一时空中的场地再现,以作为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向。在此基础上,我根据尺度逐渐缩小的顺序,在城市尺度,社区尺度和场地尺度上,分别采取城墙类型,田园类型和台地类型,依次解决场地上不同尺度现存的问题,使新的场地成为开放的,贯通的,谦逊的,亲和的社区公园,而美术馆轻巧地嵌入其中,并不会对人流造成阻碍,能使场地和建筑都能较好地为使用者服务。整个过程采取了较为谦虚和服务的态度,是我在过去设计过程中不曾使用和注意过的,对场所,历史,功能,氛围等的考虑也是远比当时更进一步的,以上种种都是令我格外感到幸运的收获。

4
答辩评委精彩点评图片
荣朝晖(江苏中锐华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一直以来,建筑学的教育都落在了不可言说之妙上,知识的传递变成了开悟式的启发,以至于正常讨论都变成很困难的事情。精英式的教育让建筑学陷入了空间句法自身的创新甚至是一层表皮的炫目,建筑学似乎陷入了虚无主义,似乎在创新的激励下消亡了限制的边界。简化一下一栋合格建筑(而非优秀建筑)的诞生肯定是可以度量,无非就是构思(类型)和建造(建构)。类型链接的是城市,也是让建筑成为城市一部分的前提,包含着文化、习俗、环境等要素。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理性的归纳手段形成对后期设计的指导方向。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建筑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但也给资本需求绑架走向了虚无的意向,失去了原有城市的链接,也失去了城市应有的人文情怀。城市变成了美丽的图片而失去了对人感受最基本的考虑。这也是类型学最大的价值,城市问题应该是建筑的首要问题,这两者互为依靠,失去一方另一方自然也就衰落。很遗憾,我们现在的精英教育正在把这个问题推向极致。脱离类型的建筑似乎才是城市的标志物,而且这样的诉求不是个例。类型学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优秀的建筑师,而且我认为建筑教育的目的也不是这样,应该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建筑师。至于优秀是靠个人的才华点亮的,这个不可言说也无法传递。这次评图也让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收获很大!东南大学一直就像少林寺,表面看并不特别,但内力深厚。这也是其他学校羡慕的地方。

 图片
傅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集筑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类型学启动的设计我认为很好,可以让学生的设计有一个本源性的依托,并且这个本源性的范围不只是局限在建筑本体,扩充到了整个建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中国大开发时期,建筑场地均为空地,设计没有建成环境,没有文脉,经过40年的发展,今天的城市逐渐具有了建成环境,这时让学生从类型学的角度去理解环境,并成为自己设计的条件,对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观和设计方法大有裨益。当下很多设计脱离类型,抽象地理解城市,牵强地嫁接虚无缥缈的意向,实质上是忽视了实际建成环境,忽视了人类实践经验的价值,课程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种现象的抵抗和警惕!部分学生在分析类型时,从感受分析、意向分析较多,可以适当引入问题分析,自古以来一些经典的类型,多数源于当时的问题导向,在实践中不断演进,成为后人可以继承的遗产。有的学生做得挺不错的,通过传统院落类型的分析借鉴,设计很好地融入了这块场地。这次答辩,也是我对类型学的再次学习,收获良多!三年级学生呈现的作业水准让我十分赞叹。

图片

潘晖(潘晖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瑞士注册建筑师)

有幸受杨志疆、邓浩和王静老师的邀请,参加了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大三《氛围的分辨率》课题组的终期评图。课题组的教学成果令人欣喜。如果说类型学作为一种设计方法,那么教学成果的多样性则是这种方法比必然结果。虽然设计中对于材质、构造等层面的探讨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功能并处于复杂都市之中的建筑体,最基本的诉求在于 运用空间和形式去处理功能与场地之间的关系,即我们所说的策略。同样的问题基于不同的考量可以得出全然不同的策略,建筑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类型。我十分认同在一开始就从类型学的高度启动设计,这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在细部层级的自我陶醉,进而将建筑在城市中的社会性潜力发挥出来,在更高的非物质层面给予建筑学以启迪。当然,一个短期的训练不可能面面俱到。建筑很大程度上可以算作一种视觉艺术,大尺度的渲染图可以逼真地呈现建筑建成后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渲染图轻易地察觉到设计的优点与不足,如果从设计一开始就能将大幅效果图作为设计手段的补充并且物尽其用,就可以在身体尺度的层面避免很多策略上的失误,做到先知先觉。最后我想再次恭喜课题组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相信这将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5
指导老师
图片
邓浩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坊间堂工作室主持建筑师/《Urban Morphology》期刊编委/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图片
杨志疆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图片

王静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