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艺术学院2021届设计系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图片
平面设计视觉信息与出版物设计

品牌与包装设计

数字影像与广告设计

2021年04月26日-30日

 

环境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2021年05月02日-7日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陈列馆

// 平面设计 //
图片
图片
《生肖系列海报》作者:韩雪

指导老师:戚跃春

作品简介:

生肖系列作品是一组动态海报类型的设计实践作品,动态的标志、图形与海报已经成为信息时代被受众所接受的平面设计形式。社会迅猛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也不断地发生着演化,生肖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符号,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以此为雏形,创造出大量不同的生肖形象作品。

作者融入自己的思考,对生肖形象进行设计,结合了甲骨文造型和民间歇后语,创作出生动有趣的生肖形象,以此歌颂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的中国劳动人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水果》|《语言暴力》|《Racist》|《melt》|《虫》|《性别的利刃》海报设计作者:谭冰洋

指导老师:戚跃春

作品简介:

在设计社会学中,设计是为社会公众的文化创造,以人之生计为本,但为长远计,人类在进行生产及创造活动时就应该充分考虑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人类过于追求“以人为本”的发展已经招致了严重后果,因此可持续发展是全球人类都应遵循的发展观。在设计过程中使用可降解与可回收的材料,在设计思想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文化内涵。

社会环境的改变对于处于当下环境中的人们产生了强烈影响,社会中人的心理状态及社会行为都会成为研究的课题;因社会的改变与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也引起设计界的关注,例如社会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生态问题当代快节奏生活节奏下文化失调所造成的人类生理和心理双重层面的健康问题、电子信息时代下人类对于自我价值的怀疑及性别物化问题等等。

平面设计传达的是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信息,探讨的是人类处于时代浪花下的生存与发展虽然商品经济与娱乐业带给平面设计创造商业价值的机会,科技的发展给平面设计带来更加炫酷多彩的形式,但平面设计对于社会现状的自由表达权利对于人类及社会而言,却是更加伟大的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温室效应—信息设计》作者:史依蒙

指导老师:陈益

作品简介:

社会工业过程的不断发展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造成了我们所说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气候变暖严重影响了我们人类与其他动物的生存环境。

也许很多人会感觉我们的生活环境暂无明显变化,觉得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离我们很遥远。由于北极熊生存的主要条件因素是冰面,北极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它们无家可归。温室效应给它们造成的危害十分直接,它们现在面临的状况也就是人们的未来,关心北极熊的生存环境就是关心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接下来我就以北极熊为线索,以他们的视角来分析温室效应对它们的危害。

我制作了与其相关的信息图表与一些象征性的城市符号。将一些特殊图形转换为一个城市的象征性符号,遍布城市,并使其互动,这样人们会有一个概念,加深对自己的印象,在潜意识里增强环保的概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龄前残疾儿童线上线下康复教具整合设计研究》作者:丁心田

指导老师:陈益

作品简介:

目前,我国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康复器材价格昂贵、体型庞大、专业门槛高等原因,单独购买意义不大。此外,针对残疾儿童康复的线上线下产品较为稀少,更多使用普通儿童的早教APP作为替代品,难以满足当前我国学龄前残疾儿童家庭对康复教具的需求。

本次作品根据康复理论和残疾儿童生理特点,试图探索符合3-7岁学龄前残疾儿童线上线下康复教具的整合设计。在色彩设计上,考虑低视力儿童情况,采取对比度大、明度差异的色彩,尤其是鲜明反差的色彩组。同时统一线上线下教具的色彩和造型,使之产生关联,并将现有教具功能进行集约化和可拓展,并结合线上线下教具功能性的,促进互动游戏和空间性一体化,形成线上线下康复教具使用方法的良性循环机制。

图片
图片
// 视觉信息与出版物设计 //
图片
《语境与质感》作者:吕许洁

指导老师:张文化

作品简介:

《吴越经年》通过实地走访深入其环境,将吴越地区村落古老、恬淡地语境嵌入到书籍作品之中,并寻找当地有代表性的质感形式,结合书籍语义构建起一种倾向于民间、传统、田园的视觉空间结构。《雕琢》将木材在劈开之后的形成的毛刺特点运用在文字的表现上,以一种视觉化的触觉感受,将木雕工艺制作的氛围感融入到书籍阅读空间的设计之中。《遗言图书馆》则以大面积的黑色的运用,营造了关于死亡的窒息与压抑的语境。《疑问集》从加强文字信息的视觉质感着手,在偏长的纸本载体上以翻转、上扬或下落等形式出现。《廷巴克图》以被损毁的页面形态来承载书籍的文本内容,让书籍页边呈现自然的破损质感,在书籍空间中创造出起一种经年月的沧桑和破坏的视觉语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寄给杰克的三十三封信》 《麦子》 《雪日》 《城墙脚下》 书籍设计作    者:张紫微

指导老师:张文化

作品简介:

书籍作为信息的承载物,除传播着文化知识信息之外,其自身具备的美学特质长期以来不断给读者潜移默化地熏陶。信息化时代,随着人们阅读审美需求日益提升,书籍设计不仅要做到形式之美、形态之美,还须关注书籍编辑设计层面的信息合理呈现,体现潜在的视觉秩序与逻辑美感。探究书籍设计中信息视觉层级的内在逻辑与形式表达方法,将信息层级的视觉化设计理念引入书籍设计中,根据书籍内容建立信息层级间的视觉形式对比与差异,清晰、直观地建构起书籍整体内容的脉络。书籍设计以多元化的视觉形式语言完成信息再造,构筑书页时空中的信息之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品牌与包装设计 //
图片
《容在堂日用品品牌包装设计》作者:林衍丰

指导老师:吴鑫

作品简介:

容在堂,“容”一指“面貌”,即事物所呈现的景象,同时又指容纳万象,蕴含在质朴生活中发现幸福,惠存美好事物之意;“在堂”则指将美好囊括于此,表达容在堂品牌传达幸福生活理念的决心。品牌的核心理念为“用美好见证生活”,珍惜生活点滴,享受生活闲情,用品牌传递东方美学生活的雅致与情调。容在堂以环保、自然的生活日用家居为产品,旗下分为两条产品线,一是衣服杂货,二是日用家居,包含卫生美容用品、家居用品、纺织品等。

容在堂以李渔生态美学观影响下的包装设计原则为设计方针,以传达简洁、自然、环保、趣味的生活美学为宗旨,通过自然肌理与生态万物融合,将东方意境之美融合一体,提升生活质量与幸福度,同时响应现代社会对自然环保理念的呼吁与支持,以健康、理性的设计思路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品牌。

图片
图片
图片
// 数字影像与广告设计 //
图片
作品名称:《跨越千年的东方美》作者:黄艳珊

指导老师:甘森忠

作品简介:

影片摄制以国货品牌碧生源旗下“七花小白罐”美容功能饮料为广告产品的主体,该产品秉承《黄帝内经》中“君臣佐使”之传统药理学方法炮制,且以七种草本植物为原材料,产品受众定位于Z时代的年轻群体。

短视频广告借以其美容功用与“东方美·潮出界”为诉求点,聚焦于不同时期的东方佳人妆面特点进行影片拍摄。其中,分别选取唐朝的桃花妆容、宋代的珍珠妆容、民国时期的烈焰红唇与当下追求新异的个性造型为影片视角点。影片终章选取国风电音为背景音乐,意在将传统的东方美与现代潮流结合,塑造国货品牌的新形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品名称:《数字花鸟》作者:林佳指导老师:甘森忠

作品简介:

山水、花鸟,这些传统审美意象在如今的数字图景中如何被感知呢?因此我模拟山水、花鸟画的图像生成一系列纹样,在虚拟3D世界构筑了这幅画卷,希望看到中国传统审美意象能与视觉科技融汇,保留静谧不羁的张力,荡漾细小浪漫的涟漪。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atastrophe》作者:黄奕彬指导老师:甘森忠

作品简介:

Catastrophe通过动态图像作品回忆2020年中坚忍不拔的我们遇到的灾难事件,重点回忆洪水灾害、山火灾害、病毒灾害等带给我们的影响。通过灾难动态图像的图像信息展示,表征出人类共同的命运。从物理维度上作为一种记忆的方式记录2020年,引起各位对自然的敬畏与反思,也希望在观赏的过程中从精神的维度上疗愈大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环境艺术 //
图片
《基于“需求导向”的城市自主更新设计研究 ——以连云港市连云老街住区设计为例》作者:李璐指导老师:陈文捷

作品简介:

基于论文“自主更新”模式研究的框架下,提出连云港市连云老街的更新模式转型的设想,并对连云老街进行自主更新策略及设计的探讨。设计主要围绕待更新的老街住区展开,以展板的形式呈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老街区位、基地现状、人文资源与建筑特色、社区分布、历史建筑与街巷、权属关系、业态分布等背景信息进行介绍,并梳理既往更新情况;二是对从需求导向出发,对老街住区进行更新规划;三对更新规划方案的交通流线、景观节点,更新原则等进行内容分析与说明。此外,以基地内单个更新单元为案例,对其进行自主更新模式的设计实践。

图片
图片
《中英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公园设计研究》作者:陈晶晶指导老师:陈文捷

作品简介:

2020年初COVID-19的爆发导致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纷纷关闭,城市公园的高聚集性、低流动性以及社交距离小的劣势暴露无遗。众多研究显示,城市公园在人类的身心健康、社会福祉、生态环境等多方位具有重大影响力。这次疫情再次为人类敲响了警钟,社会对公众健康的关注为城市公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不可逆的城市化和城市高密度发展趋势下,有必要重新对城市公园进行系统地审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养老社区健康景观设计研究——以莆田百寿康养老社区为例》作者:陈奕心指导老师:李蔚青

作品简介: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及人们对养老认知观念的改变,养老社区建设亦取得相应的发展,但目前相关景观及设施设计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老年群体的生理及精神需求,其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及幸福感的提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性课题,老年人宜居环境建设的必要性也一并得以被持续关注。

通常运用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对使用者能在身心两方面产生积极作用的景观设计类型,可被称为“健康景观”,即对人的身心健康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景观。本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在养老社区中营造良好的健康景观及环境,通过对老年人居特征、养老社区、健康景观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拟得到对现代或今后养老性景观营造的一般性启示;从中,尝试性地提出相应的健康景观的设计策略,以进一步为老年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相对科学、合理、健康的发展帮助。

图片
图片
《乡村景观“地方感”营造策略之实践》作者:叶宇晴指导老师:李蔚青

作品简介:

乡村是组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在以往的乡村建设与发展进程中,由于对景观设计相关理论研究的重视不足,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发展样态,致使乡村景观功能以及结构的可持续性减弱,使得乡村景观的地方文化历史的丰富性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尤其是乡村的“地方感”日渐消退,即连结人与乡村之间的情感逐渐淡薄;由此,要求乡村景观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代化或视觉的审美层面,还应该更为深入地了解与研究人们所处乡村景观中在情感方面的需求。

与此同时,“地方理论”的研究领域也开始从人文地理学科向其它学科拓展,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已成为城乡规划与设计研究等学科领域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强调以“地方感”生成的视角进行分析并解构“地方”的内涵。研究表明,“涉入”在乡村景观属性与“地方感”的因果关系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因此,运用“涉入”理论对乡村景观“地方感”的营造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其保护重点以及发展方向。

通过“涉入理论”为理论指导的乡村景观“地方感”理论框架指导实践,以期在乡村景观多学科融贯研究的发展中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图片
图片
《叙事性红色文化主题展馆设计》作者:孙晶晶指导老师:李蔚青

作品简介:

本设计方案为“福建省中央苏区文化园(古田馆)”室内外空间陈列总体规划设计。其坐落于闽西古田镇,是红军的故乡、将帅的摇篮;是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地,也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更是“二十年红旗不倒”的地方。本展馆是为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央苏区精神,使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并成为增强社会正能量最好的营养剂而设立的。展厅面积2000余平米,馆藏文物8666件,主要有中央苏区文献、票证、货币、红军实物、抗日战争遗物等专题陈列。设计方案将叙事学介入红色展馆展示设计中,将展示内容的叙述逻辑与叙事学相关理论相结合。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展馆设计结构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基于观众对展馆的叙事体验的诉求,总结出相应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技术支持。再将这些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到本设计方案的实践中。

图片
// 数字媒体艺术 //
图片
互动影像《兔子、公鸡斗狐狸》作者:阮艺红指导老师:林琳

作品简介:

闽南地区的布袋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现代化进程影响,布袋木偶作为传统艺术在表演与推广传播面临着很多难题,诸如市场萎缩,观众老龄化,地方戏剧语言障碍等问题。岁月的沉淀留下大量剧本,也是最天然的再创作素材。

作品基于交互式视频的概念对布袋木偶剧团已有剧目《兔子、公鸡斗狐狸》进行改编与创作,拓展原有剧本单一线性发展的故事线,拓展多个剧情走向及多个故事结局,本次的改编发展出六种结局。观众在观看到每一个故事节点时可以对剧情走向进行选择,最终走向六个结局的其中之一。

作品呈现为5段角色自述影像与互动影像部分,故事中的五个角色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对《兔子、公鸡斗狐狸》事件进行描述,不同的主观描述结合互动视频部分让故事事件变得扑朔迷离。作品的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观影方式,让观众参与剧情发展,重在于体验,拓展传统布袋木偶戏表演的维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