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9级环境设计《广场设计》课程作业展
发布时间:2022年1月13日 分类:课程设计
浏览量:1696
课程名称:广场设计授课班级:环境设计1901
授课教师:季岚
本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针对专业对象的第一个设计课,设计内容为城市广场。课程设计场地以武汉城区内的公共空间为设计对象,由同学们自行选择具体场地,展开课题研究。同学们需要在设计中处理中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内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与协调,自行搜集场地资料,调查场地情况,确定设计概念和策略,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步骤,小组协作完成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同学们依次完成场地调查分析、案例学习、场地印象图解、前期概念推导、概念模型制作、场地方案草图及草模、2张A0设计展板、景观节点分析等,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同学们在课程中针对场地调查、场地布局、景观空间塑造、种植设计、景观节点设计等景观规划设计的专项内容进行了综合性练习。
城市中的广场在 “共享”、“开放”、“自由”特征的同时,在特殊的历史时间背景下亦可以成为文化的新载体。在场地设计中我们加入了独属于武汉城市的码头文化记忆点,将城市文脉融入设计空间中,调研旧时期码头文化的发展历史沿革,提取独具特色的记忆点并将其具化成不同的造型运用到景观环境中。通过材质、肌理、符号等多种角度保留旧时代的地域形象,带来文化亲切感,又用开阔简洁的道路与厚重现代的构筑物努力构建出开放、热情、轻松的休闲空间。带给游客与周边民众有层次有内涵的设计体验。
广场选址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汉口江滩附近,周围主要是历史风貌区、文化保护遗产与新兴的文创商业场所。场地本身具有很好的通透性,与周边的街区特色和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希望强化过这种紧密的粘黏性,注入与历史风貌区同时代产生的码头文化,更好的传播、唤醒、宣传武汉特有的地域特色,用温暖的记忆底色焕新城市角落、改变街区面貌、创造文化节点、服务周边群众。
“古城新生”中华路码头街角广场景观设计设计:黄宇哲、闭惠冰
本方案是在城市更新发展的背景下,围绕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等不同群体对广场的功能需求,通过“导向”、“文化”、“娱乐”这三个方向进行探讨的广角景观设计实践。场地设计遵循武昌古城的整体规划,激活老城的新兴活力,以营造景观化城市为导向,以武汉古城的黄鹤楼历史古迹、渡江文化、辛亥文化等传统为内核,同时满足周边当地居民的日常休闲文体活动需求。我们设计的场地位于长江边中华路一号码头附近,场地依托美丽的长江,位于江汉路与武昌古城旅游轮渡码头出口处,具有武昌古城门户的地标性地位。本方案总体设计思想是打造一个具有明确导向性、文化底蕴厚重及具有城市个性传播性的游客打卡、居民文体锻炼的复合型文化广场。
该场地设计以营造景观化城市为导向,满足城市孔间多样化,同时注重当地社区生活的人性场所,场所共划分成武昌古城导识区、码头文化核心区、休息缓冲区、居民休闲区、儿童游玩区、运动锻炼区等。依托着美丽的江景,搭建了与轮渡码头打通的立体交通,比设置一个登高观景台,不仅可以观江景也可以俯瞰整个广场,把美景尽收眼底,形成场地地标性的打卡点。
“十里钢城”工业遗产文化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梁资鑫 揭晓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并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该项目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项目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场地使用人群多周边居民,且老年群体,活动、健身空间需求量最大。该方案旨在对奥山世纪城附近的空地进行更新设计,场地内设有广场舞空间、儿童乐园、慢跑步道等多个功能模块,将儿童、青年人、中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有效联结,并延续该场地的功能性。
场地内核心景观节点是三处“钢城”系列景观小品,这三个小品都是采用工厂废弃的设备加工制成,三个设备分别是炼钢过程中不同工序的核心加工器械。在广场空间中保留钢城的能量流,传承青山区“十里钢城”的历史文脉,以串联起钢城精神为纽带,强化青山区域文化性。在广场入口增设的可移动式农贸集市,丰富周边居民购物选择,拉动经济,改善片区生活环境,激发片区活力,重现武钢精神。
设计场地为武汉金银湖湿地公园附件的一块荒地,场地三边被居民区环抱,南面临湖。场地的服务对象以附近居民为主、主要活动行为有钓鱼、跑步和遛狗等。场地现在问题众多,植物杂乱、车辆乱停乱放、空间浪费、基础设施少等。设计策略:规范增设机动车车位和自行车停车位,划出机动车禁停区;增加户外基础服务设施;划分休憩、娱乐、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域。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服务当地居民、提升环境质量、注重生态保护,降低场地的开发强度,在原地形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利用,充分发挥绿地效应,保护滨水实地系统,坚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现代生态环保的可持续设计思想。
具体设计规划:1、场地划分为六个功能区域。
2、设置有三个出次入口。
3、植物配置以乡土树木和绿地为主,绿地为大面积铺置,树木进行场地点缀,为居民提供一个天然的休憩赏水环境。
4、靠近金银湖的位置设置露营区,增加居民的活动交流;设置宠物玩乐、游泳区,让居民与宠物度过愉快时光。
通过设计,满足附近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打造一个湿地生态广场,在这绿色自然,放下忙碌,回归生态。
此次广场更新设计选址为武汉江汉区菱角湖公园沿街入口广场区域,占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为解决改造前的公园部分区域设施老化,缺少老年人活动的安全区域、亲子互动区缺失、公园休憩区破损严重等问题,根据对实地周边调查分析得到的信息数据汇总,制定设计策略和规划原则,确定该区域主要服务对象人群以老人与儿童为主体、周边居民与上班族人群兼顾。综上,更新后的广场主要由五部分功能分区组成:环湖小岛区、亲子娱乐区、休憩区、地标中心区、老年人休闲区。考虑到每个人群对于区域的使用不同,各个区域以高植被与灌木作为隔断,且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打造景观小品,同时也考虑到该区域儿童与早晚锻炼人群较多,多数区域建造以橡胶材质为主,以确保人群对于器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该改造方案的景观与建筑的设计都以可持续发展的准则来设计,为人群构筑和谐的使用环境。
金银湖湿地公园入口广场景观规划设计设计:梁晟铭 宋易晋
基地位于武汉金银湖公园,武汉金银湖公园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是一座以水生植物为主的自然生态郊野型湿地公园。大量的湖汊和湿地、保存完好的自然原生态、各种珍稀动植物,绝无仅有的生态环境是大自然对金大量的湖汊和湿地,让湖区拥有保存完好的自然原生态,因为湖泊整治得力,环境保护得比较好,金银湖片区,已位列武汉最适宜居住的区域之一。
该设计方案以分布在场地中的三块湿地为核心,展开功能组团,在每处的湿地的滨水区域都设置有桥梁和亲水平台。在公园的两个入口旁,一边增设老年人活动区,另一边设置管理人员后勤管理区。本设计方案整体设计概念运用了抽象几何图形来表现未来公园的更多发展性。在广场入口、水域和中心位置处设计了圆形和半圆形以及周边的弧线型来形成空间视觉印象的呼应性。在细节处理中,各个几何图形也有相互相交和平行的关系,使得整个空间关系更和谐可观。
改造场地位于武汉CBD的泛海国际广场东南角,周边居民住宅区跟商务大厦众多,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该区域改造前场地荒废,几乎无人问津,场地利用率低。通过本次设计方案,旨在为周边的居民、老人、学生、儿童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城市绿肥,以及为周边商务白领等提供午休办公的场地,同时尽量的保留原有的植被,不破坏当时的生态环境,营造一个具有活力的城市乐园式广场。
广场主要分为三个功能区:中心广场休闲娱乐区、商务办公区、非机动车停放区。中心广场的伞型景观构筑物可遮阳蔽荫,也对往来的行人进行视觉导向,错落有致的造型丰富了整个广场的视野。景观小品分别有旋转木屋、木椅、奶酪、遮阴伞。旋转木屋为一个木制的观景台,一楼可以供来往的行人坐下休息或者商业人士的办公,与中间一棵大树结合;屋顶造型可以给鸟儿提供休憩场地,楼梯上往二楼也可以当做一个广场瞭望台。木椅的高低错落可以为不用的人群设置不同的座椅高度,同时为附近的商业人员提供午休场地。奶酪形状大型为一个正方体,三侧的凹洞可以为小孩攀爬,一侧可进入内部,内置台面可供休息,顶部封面也可以遮风挡雨。
重构城市“边角料”空间——地铁站出站口交通广场景观设计设计:刘嘉琪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活动场所,通过自身的地理位置将周边环境,街道,建筑物有机的协调和缝合起来。本次设计的总体思想是将地块与周边城市肌理重新缝合,联通交通枢纽与购物中心;景观建筑概念则化整为零:倡导城市留白、社交友好的亲绿步行脉络、梳理地标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营造人文场所。广场设计选址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潭地铁站和永旺购物中心连接的中心地段,周边车流量与人流量十分大,而场地利用率没有达到最大化。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我从对片区行人流动及连接度等进行整理和分折,通过不同案例分析,指导公共空间及动线体系设计策略,结合文化生态平台、场所营造及数据创新,构思崭新时代城市地标。希望能再次重构城市“边角料”,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该设计场地位于武汉市西北湖公园,西北湖作为武汉最早发展起来的金融商业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公园内林木众多,为武汉夏季消暑的好去处。公园内生态景色好,空气清幽,早上晨练,晚间休闲,周边还有著名的休闲文化一条街——花园道,花园道由日本著名设计师伊东孝先生主持设计。这为西北湖广场的繁荣与热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设计上,通过造型与置景的控制,方圆、虚实的结合划分出不同功能的区域。为照顾到不同人群的需求,由主入口走进广场是观景步道,直通滨水平台。两旁种植着高大的乔木,提供了遮阳的条件。步道旁通过高度的落差打造出适合休憩、阅读、集会、小型演唱的空间。穿过步道向东走,是一片亲子区域,U型滑道对面是景观喷泉。临近水边搭建了一座临水书屋,方便办公闲暇下楼休息、充电的游人。
城市绿肺——南岸嘴滨水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设计:薛谨瑜 李佩函
现在的城市生活环境提倡低碳绿色健康生活,如今人们的生活都是快节奏模式,城市中遍地都是高楼大厦,因此拥有一个充满绿色,生机盎然的户外休闲场所是非常有必要的。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秉承自然的原则,尊重场地特征,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实现对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资源平衡,尽力为人民创造一个舒适,清新,绿色健康的生态环境。设计场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南岸嘴江滩公园,位临两江三岸交汇处,区位优势明显,但此地长期缺乏管理和合理的规划,植被系统道路场地规划等没有得到很好的打理和安排。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器官我们应该让它重新展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对场地的修复和功能的植入,区域的划分来激发场地的活力,最低干预原则,在保留大量植被的情况下来加强和改造场地的绿色生态问题,因地就势,再保留植被的情况下增加居民休闲娱乐交谈的空间,由绿色低碳治愈为起点进行思维发散,打造能让市民休闲,游览,研学,放松,运动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空间。
注:以下内容无关设计竞赛相关信息。为本网站关于版权声明。
本网站中未标注“来源或是标注“来源**(网站)”的作品,均转载于第三方网络平台,本网站转载系出于传递设计大赛信息之目的,不保证所有赛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请您在阅读、创作过程中自行确认,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关于附件下载问题:如果附件下载显示无权限,请更换浏览器,不要用EDGE浏览器,推荐谷歌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