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2届研究生毕业展 | 机器人科技与艺术研究、生物艺术与科技研究、媒体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年6月20日 分类:毕业设计 浏览量:1609




导师组 / 陈小文教授、吕品昌教授、姚燕安(外聘)
王选政教授、钟栗铎(外聘)












《模仿游戏》是一件借助PoseNet人体姿态识别算法从而学习人类肢体语言的机器人装置艺术作品。作品主体是一个婴儿形态机器人,它可以识别并记录观众的肢体动作,通过算法驱动电机进行学习和模仿。随着数据集的拓展和算法的迭代,它将跟随观众学会更多的人类肢体语言。这件作品试图以这样一种戏谑的方式和荒诞的游戏感,启发人们重新思考机器智能背后的技术伦理问题。
——陈小文教授
导师组 / 陈小文教授、费俊教授
姚璐教授、Clive van Heerden(外聘)














每个人所接触到的第一批微生物是来自母亲阴道的乳酸菌,它们守护着婴儿的初生。同时,自然中的微生物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土壤细菌对缓解人类的负面情绪、维持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装置中培养了来自母体的乳酸菌,塑造了女性的身体,并与土壤并存。视频展示与装置相应的母体与自然相结合的虚构场景,营造作品体验时的沉浸感。此时,“守护者”不仅代表了微生物,更映射了母体与自然身份的重叠。
——陈小文教授
导师组 / 费俊教授、陈小文教授
姚璐教授、Clive van Heerden(外聘)













200年后,草木萧疏,人机混沌,那时的拉山徳或许是仿生人,密林早已荒芜,那个植物崇拜的时代,仅存的圣花被机器奉养,它神秘的花汁是人类信仰,化解着矛盾冲突,人类贪婪挣扎着汲取汁液,仿佛亵渎神明。作品由植物、营养液、植物生长灯、纱、沙、红外感应、树脂、金属、亚克力、电机等材料构成不同线索,用装置呈现一场实验戏剧,以生态观纬度建构莎翁《仲夏夜之梦》的未来演绎,试图探讨人与自然与技术的纠缠关系。
——费俊教授
导师组 / 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靳军教授












——程可槑教授
作者 / 张炜晨
导师组 / 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作品以实拍技术在VR媒介的应用为研究。通过论文中对VR影像叙事方式的研究结论,创新性地将具有电影视听语言的实拍素材置入三维空间,利用VR媒介的交互与沉浸等特性,为用户带来奇异的视听体验。克服了实拍影像缺乏空间性的不足,弥补了当前VR影像的缺乏叙事性和叙事方式的问题,挖掘媒体艺术在VR媒介的新可能。
——靳军教授
导师组 / 费俊教授、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












——费俊教授
导师组 / 费俊教授、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




















——费俊教授
导师组 / 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靳军教授
导师组 / 靳军教授、程可槑教授、费俊教授




——靳军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