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2023届研究生展|传统文字艺术研究、冬奥形象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研究

 
/传统文字艺术设计研究/
Traditional Typography Art and Design Research
文字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和媒介。文字设计(在所有媒介中包括字体设计及文字的设计应用,西方称之为「Typography」) 领域也是作为设计教育的重要部分,关于文字的设计与应用被普遍认为是设计基础学科同时也被认为是设计重要的方法论。文字设计既被认为是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现代传播的重要媒介和符号,其广泛运用在标志、书籍、空间和新媒体媒介中。文字设计也被称为设计中的「脊梁」——决定了设计的基本面貌、风格和态度,成为衡量视觉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传统汉字也包括与汉字相关的图案或图样,从设计教育的角度看,对汉字的设计研究需要纳入方法论和系统论,可以从造型技巧到叙事方法上都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国内的设计教育在造型学习和审美文化发源上往往偏向于以德国「包豪斯」 设计为起点,而汉字从造型意念到形象包含了设计最重要的原理和方法之一,以汉字研究可以补充或修正前面那些观点。在针对传统文字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强调其现代设计语言特征的跨语境研究。跨语境研究既有强调设计思维的作用,同时借鉴姊妹学科由文字研究进而扩展到视觉语言的创作从而扩大了基础研究的实践实用范围。强调生成语境下的视觉语言的创新将发扬传统学术学科的优势并能为传统研究开辟新的发展途径。
 

 

01
非卖品Not For Sale™
作者/李春阳导师组/王子源教授、周博教授、ThomasCastro教授(外聘)

“卖”——将事物“商品”化,是人类“物化”世界的过程,其中蕴含着对于事物价值的诸多理解和判断,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延伸。“非卖品”是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维下“物化”行为的发问与反思。随着品牌设计的社会性趋势愈来愈明显,其不再仅仅是商业语境下逐利的产物,而更可以是一种具有感染力和广泛传播性的观念表达媒介,是当代语境中创作者与受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品牌名称“非卖品”另一层含义即是指产品的观念表达性和非功能性特点。品牌第一季以“视觉寓言”概念展开,名为“章节1-4 Chapter 1-4”。每个章节对应一件产品,一个故事和一个观点。共分为四个篇章:Chapter 1 纸袋 / Chapter 2 器官 / Chapter 3 天气 / chapter 4 永恒,分别对应:对物、对人、对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物化行为。

 

责任导师寄语 

在李春阳的毕业创作中,品牌文字设计不再仅仅是商业维度中逐利的工具,更是其观念表达和艺术创作的媒介。“非卖品”灵感来源于品牌设计中被忽视的文字设计,通过对该议题的发散思考和更深入研究,最终概念聚焦并落脚于商品与消费背后人类的“物化”行为,通过实验性品牌设计和产品设计,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解答。作品形式具有时代性与符号性,试图更直接与当下受众沟通,引发共鸣。

 

——王子源教授

 

02
《书写传统语境下的中文可变字体设计》
作者/马正童导师组/王子源教授、周博教授、ThomasCastro教授(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浩瀚而多样的文字传统如同被深掘的地层,随着现代研究语境的变化,汉字文化的资源优势被不断甄别、不断解析和不断地再发现。在未来视角下汉字传统的角色如何发挥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传统,这是数字时代更是任何一个新时代都要面临的问题。书法传统作为一个文化母本似乎不断的对时代问题做出新的回应,若将书法看作是广义上的设计,汉字的“可变轴”将不仅于此。设计实践从汉字可变字体出发,根植动态变化的汉字字形和书写传统,在新技术环境下探索汉字字形可变的可能性样貌。

 

责任导师寄语 

马正童的研究及设计实践以书法传统作为研究视野,借助图像学的方式方法对汉字字形的多样性变化进行厘认,以可变汉字为设计实践对文化传统作出自己的回应,建立新技术环境下的汉字设计与传统书法美学及汉字传统的联系,进而探究书法中的汉字传统对汉字可变设计所具有的设计指导意义。

 

——王子源教授

 

03
《Still Life》
作者/洪陈牧云导师组/王子源教授、周博教授、ThomasCastro教授(外聘)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Still life这一词组的本意是静物,在这里我将它拆解为still和life两个单词,译为仍然与生命。整个创作过程遵循着这一方法:拆解与重组。“戏仿”是激浪派的文字设计的方法之一,旨在模仿与再诠释,这种方法让我跳出固有的设计思维模式,在创作中可以更自由地使用作为符号与图形的文字。我选用“花与其相关物”作为对象,将文字艺术与自然元素相融合,进一步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观赏性,营造出一种自然恣意的观看体验。

 

责任导师寄语 

洪陈牧云进行了一次实验视觉探索。以日常之物对人们所熟知的字形进行拆解与重组,剥离了文字的象征意义,疏离了文字个体与视觉图像的传统组合形态,呈现出文字作为符号与图像的二重性。

 

——王子源教授

 

 
/冬奥形象设计研究/
Winter Olympics Image and Vision Research
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是助推对外开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舞台,是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动东西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本研究方向的核心是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建立一套多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奥运品牌战略研究模式,通过对中国文化遗产在形象设计领域的思考和研究,激活中国文化传统,使之重新获得全新活力,转化成当今的文化成果重塑国家、国民和文化形象,使之成为世界视觉文化的崭新组成部分。最终通过冬奥赛事景观设计的研究,全方位研究奥运设计思维的模式与价值,形成体育国家形象设计方法论。这是中国设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中国的体育强国、文化复兴、国家形象和城市的发展意义重大。
 

 

01
《循循品牌设计》
作者/程若愚导师组/林存真教授、杭海教授、王川教授、陈慰平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跟随国家可持续发展需求,建立“循循”可持续品牌,材料为各大赛事或大型 活动的材料遗产为主,此次为冬奥景观物料遗产。重点在于将非不动产遗产物料变为更为耐用的、 更具观赏性的产品,并返回到公众视野,不仅在保护环境上有所贡献,在思想文化上也有所传承。并通过对“循环”中“环”的意象进行视觉设计与品牌产品设计,将“循环”的概念不断延伸。

 

责任导师寄语 

冬奥会期间正值疫情高发阶段,若愚勇敢地申请去场馆闭环工作,表现出色,在此期间获得毕业设计的灵感,将奥运赛后可持续设计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最终的设计成果虽然略显稚嫩,但其系统设计框架依然体现了严谨的专业性,也体现了年轻一代试图将设计融入公众生活、友善环境的美好理想。

 

——杭海教授

 

02
《我在场 Presence》
作者/朱怡然导师组/林存真教授、杭海教授、王川教授、陈慰平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对北京冬奥会及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在场与不在场体验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赛事展示和体验情况、方式、必要性及其时代特征 。围绕观众赛事体验缺失问题,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手段突破时空限制,满足大众日益增⻓的赛事体验需要。通过设计将在场感体验作为赛事体验一种新的可能形式,通过总结并设计感官体验、行为体验、社交体验等多层次的互动模拟, 为无法在场的观众带来更真实生动的观赛体验,作为体育赛事展示方式和赛事体验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责任导师寄语 

朱怡然的课题方向为“冬奥形象设计研究”。研读期间,她参与了北京冬奥设计工作,为论文和创作积累了大量一手资料和信息。朱怡然的论文题目为《“在场”——以北京冬奥会为代表的体育赛事体验设计研究》。她站在全球电视转播的视⻆,关注亿万场外观众的观赛体验问题,以不在场观众的 “在场感”体验为研究重点,完成了场外观众与赛事现场互动的创意设计,并从学术⻆度,为体育展示设计和赛事体验设计提出了新观点,一定程度上深化和拓宽了奥运形象设计的实践维度和研究范畴。

 

——林存真教授

 

 
/视觉设计研究/
Research on Visual Design
本专业以文字与图像等视觉要素作为基本媒介进行沟通与传播设计,涉及文字设计、图形设计、信息设计、编辑设计、品牌设计、互动设计以及空间设计等多种学科。在当今社会技术与理念持续高速发展的今天,本研究方向不断融合多学科要素与内涵、不断开拓学科边界,以开放性、适应性拓展本学科方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设计学科中应用性最为广泛的基础的学科之一,也是最具适应性与前瞻性的开放性设计与艺术学科,在信息社会中,视觉传达设计正经历着重大的改变,线上与线下的联动促使视觉传达设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单向走向交互。本研究方向以中国文化与艺术精神为价值取向,以社会需要为基本导向,以前瞻性理论与实践为努力方向,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术平台,以新兴技术为支撑,构建多学科、跨平台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体系。
 

 

01
《祈域——KOI POOL》
作者/高玥导师组/杭海教授、王子源教授、肖勇教授、蒋华教授、何浩教授、何君教授、陈慰平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在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规模转发锦鲤图像的现象……作品基于此,从符号、场景、场域几方面对新型信息娱乐化情景进行探索。通过在网友自发性重构图像的过程中思考网友对于虚拟祈愿的精神需求,探讨未来虚拟视觉场域的建构。

 

责任导师寄语 

“锦鲤”,一个古老又当下的图像,充斥于网络,成为年轻人热衷的热点,高玥通过缜密细致地分析,揭示出这一网络图像背后的深层意象与时代话语,最终的作品宁静细腻,静观与互动并置,体现出优雅的审美品位与很好的控制能力。

 

——杭海教授

 

02
《再造教学场景》
作者/陆金鹏导师组/杭海教授、王子源教授、肖勇教授、蒋华教授、何浩教授、何君教授、陈慰平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部分图像版权来源:研学设计/4aC Design」

 

在近年来教学场景发生转换的情况下,现有的课程场景还未能很好的适应当下教学场景的改变、教师以及学生身份在线上课程中角色的转换。针对以上问题,作品以教学场景的革命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对线上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场景、界面排布、应用方式进行视觉优化,弥补线上课程中教学场景的不足,发挥线上课程的优势。作品以视觉设计为杠杆,撬动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法的优化,从而实现线上课程教学场景的再造。研究的目的是尝试以线上教学场景中视觉的更新去衔接更新一代艺术设计的教学场景。意义是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背景下,能够帮助更多学习者通过“打破教育资源壁垒”的方式,达成学到更多知识的目标。

 

责任导师寄语 

疫情使得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如何优化线上教学场景,提升授课水准与听课体验成为陆金鹏毕业设计与论文研究的起点,最终的设计落实在视觉优化,以再造场景的企图心进行逻辑结构与视觉空间的双重研究,面对一个当下亟待解决的、宏大的教育设计课题,陆金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杭海教授

 

03
《亲密对话》
作者/岳琪导师组/蒋华教授、杭海教授、肖勇教授、王子源教授、何君教授、何浩教授、陈慰平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当远距离的沟通成为日常,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仍然可以借助语言文字不断强化,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维持千丝万缕的亲密联系;从日常交流中的文本出发,对话的双方作为亲密关系中的主体与参与者,在交流沟通中不断触摸彼此的边界,在对话中寻找彼此的联系。以文字编排作为设计方法,编程作为设计工具,文字的外观与可读性不再被置于首位,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模糊,交互行为作为可变视觉的联动关键,通过交互触发视觉反馈,借助人的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多元化的阅读体验。

 

责任导师寄语 

在还没有被读懂之前,诗已感染着我们,因为之间,一个特定的条件交集,一个无常的时空织体,日常生活成为公案,文字设计转为诗学。恒常、无常、经常,不易、变易、简易,人生如算法,编排即编程,万物可变,我们穿越。让文字直接对话,让文字自己交往,在设计实现的瞬间,消失自己。

 

——蒋华教授

 

04
《TRIO SPHERE》
作者/叶铮导师组/陈慰平副教授、杭海教授、王子源教授、肖勇教授、蒋华教授、何浩教授、何君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TRIO SPHERE 采用三维建构技术呈现数据,将图像表面信息转化为流动的、有机的动态视觉,从而增强视觉体验。基于30张图像信息,利用虚拟影像空间展示了数字化副本和可变形态等问题。逐渐从二维平面建构转向空间、抽象化的数字生态。

 

 

责任导师寄语 

叶铮同学的作品《Trio Sphere》采用立体三维建构技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动态的立体效果。在元宇宙时代,数字生态的未来必然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平面视觉转化为空间感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方向。作品与叶铮同学的论文相结合,试图用建构的视⻆探讨不同概念的建构关系,例如平面与空间、静态与动态、拟态与真实等。通过着重探讨未来动态设计的发展方向和增强趋势下的多种可能性,作品在展现视觉美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陈慰平副教授

 

05
《社SOCIETY会 2.0 #TIKTOK》
作者/柯轩导师组/何君教授、王子源教授、肖勇教授、蒋华教授、何浩教授、杭海教授、陈慰平副教授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认为拥有广泛用户的抖音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出当今社会诸多现象,从而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便产生了联系。作者以抖音中大量情绪化的视频为研究对象,设计并制作了这组作品,作品一以手机屏幕尺寸(7*14cm)体现虚拟世界,呈现出两部屏幕之间的信息流动,并通过夸张的厚度体现数据之“多”,作者在其中分享了对每一个短视频的思考,尝试了解该视频所表达的社会现象。作品二为了表现数据之“平”,作者将书籍尺寸定为50*70cm,并选用木纹作为书籍底图,表现出与虚拟相反的现实感,仿佛许多图片平铺在桌面上,更具故事性。作者以纸质书籍的形式通过批判性设计在视觉传达领域内的实践,希望激发人们对短视频中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反思。 

责任导师寄语 

柯轩的毕业论文探讨的是批判性视觉传达设计,其创作以抖音中情绪化的短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透过书籍纸面与手机屏幕的反差来映射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模糊了页面与界面的之间的界限,具有一定的实验性。

 

——何君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一级学科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获批学科,已经建成涵盖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与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艺术与科技、艺术设计学、工业设计等目录内的二级学科,以及自主创设的出行创新(交通工具)设计、社会设计、设计管理、创新设计、系统设计、危机与生态设计、艺术治疗、服务设计及设计策展与空间叙事等新增二级学科。同时,在保持现有学科口径范围优势下,设计学科以对中国社会未来形态和经济模式整体研判为基础,以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变革为契机,以培养具有中国文化立场和全球意识的顶尖人才为目标,以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举措为根本,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

 

面对新时代的形势变局、产业变革、危机与挑战,深刻研读新文科建设内核,设计学院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新需求、新变化、新阶段、新特征为依据,将设计学科与现代信息技术等其他专业集群相融合,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出的新命题、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中,创造新方向、新标准及新价值判断,并研判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政治、经济变化,以人类既有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与消费方式为课题研究切入点,以学科专业划分为工具与方法,构建危机意识主导的全新学科教育架构与学科资源整合平台,全面聚焦应对人类未来生存模式的思考与行动。

 


 

更多资讯可关注CAFA设计学院官网

http://design.cafa.edu.cn

 

 

<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