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22届综合设计系综合设计专业毕业作品

综合设计系创立于2003年8月,是中国美术学院为应对设计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不断丰富与拓展,所作的前瞻性战略部署。综合设计系的创立,既是对现实多元复合设计命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对未来设计教育需求不确定性的主动筹谋。综合设计系立足本土人文家园,着眼全球视野,怀抱美学与科学信仰,以“东方整体观”为学术根基,践行跨界综合的大设计观,探索高效的系统设计与有温度的生活世界之间的融合与平衡,构建开放的可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The Department of Integrated Design was established in August 2003 as a forward-looking strategic deployment by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in response to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design education. Its establishment is not only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reality of complex design trend, but also an active plan to anticipate the uncertainty of future design education needs. On the basis of local humanistic culture,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combining aesthetics and scientific beliefs, and taking the Eastern Holistic Vision as the academic foundation, the Department strives to practice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ed design concept,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and balance between efficient system design and a warm world of life, and build an open art design teaching system that can meet the needs of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综合设计——跨界综合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未来已来,只是在时空中分布不均匀,该专业方向就是实验并弥补未来在当代时空中的资源错配,运用综合设计的研究理念、实施策略和实践方法对典型的社会创新命题进行跨界研究和综合推演。在自然及社会科学认知升级迭代的大背景下,在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及多元价值观共生的信息时代中,该专业方向是艺术设计学科主动吸收融合上述成果的试验田。是对未来社会创新的生活方式及生活场景进行前瞻性、实验性的探索。培养的是具备宽阔视野的动态活性思维与系统思考能力的创新型、综合型设计人才。
The future has come as far as many people are concerned. This major aims to experiment and make up for the future resources mismatch in contemporary time and space, and to engage in cross-border research and comprehensive deduction for typical social innovations by using integrated design concepts,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al methods.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gnition upgrade and iteration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nd manufacturing, and amid the symbiosis of multiple values, it is a test field for the art and design discipline to actively absorb and integrate the above-mentioned achievements. It is a forward-looking and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of the innovative lifestyle and life scenes of the future society. It aim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comprehensive talents with broad vision and dynamic thinking in the field of art design.
01俯仰星河GLIMPSEOFTHEGALAXY

作者:罗振鑫 缪应昊 王晨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文明在这无尽的时空迷雾中只是俯仰间的一瞬,微小的概率与具体。本次毕业作品是一场山水式科幻音乐演奏会展演空间设计。演奏会中,通过多屏影像与虚拟数字演员的结合,打破展演空间中现实与虚拟的界限。我们重构观众与演员的观演方式,观众在这个充满山水意韵的场域之中以游园的方式观展,不再被固定座位限制;演员的表演也脱离现实舞台,以虚拟的身份进入影像之中,突破传统观演关系中的空间界限。

在这个人造的山水之境,我们将整个舞台的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与观众的体验空间拓展,期待和观众一起以俯仰宇宙的方式来感受这一场关于宇宙,关于未来的音乐演奏会。通过这些有机融合为观者创造具有有效心流体验感的沉浸式体验。

导师评语:

“俯仰星河”作品源于一年前的一次展演项目中的方案思考而来,在一个3000平米的现场,探寻设计一种全新的视听现场方式,将舞台、舞者、演奏者、观众等一切现场融合在一个混合场域内。以山水为意,以舞台混合观众席为形,配合灯光、激光、气雾、水景、屏幕等媒介进行构建,基于混合现实技术,多维感知设计方法,进行了全范围的设计。依托本次青艺周毕业季开幕式的机缘,让其设计方案落地,山水形意的观念与本次毕业季开幕式“生活力-宇宙黎明”的主题对应表达,这是一次从平时的课题研究开始到毕业设计的深化,最终真正做到1:1落地的完整的作品呈现,实属难得。

02余音-敦煌锦延作者:刘南辉 张天波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数字艺术风靡全球,虚拟人的浪潮更是冲击了社会个各个领域,众多虚拟偶像层出不穷,在这样的环境下虚拟偶像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与文化十分重要,我们寻找到了敦煌文化作为我们虚拟偶像的文化载体,从中探索新的结合创新形式。“余音”是一位来自敦煌并将敦煌文化发展到今天的虚拟乐手,承载着科技时代与传统文艺的结合,“余音”参考敦煌壁画中的乐手作为虚拟形象,运用数字技术创作虚拟乐手演奏会的形式,将敦煌的石窟壁画艺术中的各种元素、特点进行分析重构,并最终以系列视频的形式呈现,作品从内容、造型、背景故事等方面将其与现代流行元素相融合,构建新的文化记忆,探究文化传承新形式,吸引更多年轻人对敦煌文化的关注。导师评语:

导师评语;“余音”作为虚拟人创作作品,已经在创作阶段成果中圈了一波粉。作者创作的“余音”女性虚拟偶像,集合国风与科技风的形象特征,让人想到经典科幻电影《攻壳机动队》的赛博朋克改造人类。这类虚拟人的创作要尽可能探索人类真实与超现实之间的边界,将敦煌,女性,乐手,赛博,机械等元素合情合理巧妙的融合,是现阶段虚拟人形象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期望见过“余音”后真的能感受到余音绕梁之意。

03无相万象Emptiness&Diversity

作者:江环 李楚晗 黄超颖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时代发展带来了更为快速的城市更新,如何对城市文脉进行更新与保留、取舍与增效便尤为重要。而面对新兴的技术与设计手段,城市文脉的增效也由此寻找到新的路径。作品《无相万象》基于“城市遗迹,数字增效”这一概念,希望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城市遗迹保护和传承的可能性。作品最终目的是探索使用数字媒体活化现存城市遗迹、用数字景观传承城市文脉的可能性,提出遗迹增效新方式。《无相万象》以杭州宝石山大石佛寺为例进行设计探索,选择以大石佛寺佛头破损的现状为介质的全息光雕投影,在原

有基础上根据技术的特性去进行增效创作,旨在用这种混合现实的方式表达作品虚实之间的禅意感受。

内容表达上,作品分别表达了以“宋韵杭城”为根基的古典美学篇章、从未来畅想出发的现代美学篇章。力图在同一场域中展现遗迹“万象”。

导师评语:

作品“无相万象”是研究数字时代下的城市文化景观构建方法,围绕建筑遗迹、数字景观、城市文脉等因子进行全新的探索。提出“城市遗迹,数字增效”概念,基于混合现实技术,将街区、巷口、建筑作为增效现场进行数字构建,比如城市中的多块户外屏幕之间的联动关系,数字内容的创作逻辑,以某城市遗迹,文脉故事为切口进行全域创作与现场的数字表达,这组同学的毕设研究成果是未来城市数字景观构建方法的初步探索,对数字时代的城市组成是有一定意义的。

04异界来客Foreign Visitor

作者:岑婧伃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这是一位神秘的异界来各,他经由时空乱流来到地球,对地球独特的文化风情深感兴趣。作为一位异界人,他似乎还拥有着与常识相悖的奇特的能力,想必会给遇到他的人带来一点小小的惊吓吧。“你好,我是烛渊,一位异世界学者。目前的兴趣是研究地球文明,很高兴认识你。”
由于事出突然,他随身携带的东西并不多,只有光纤探头和随身终端,但是它们采集信息与记录信息的功能对于收集资料来说已经足够了。

“没想到亿分之一概率的时空乱流让我给碰上了,之后还平安来到了异世界,这简直就是一场奇迹,而在这种背景下,我与你们的相遇,也是奇迹的一部分吧。”

导师评语:

作品《异界来客“烛渊”》是一次对作者心中虚拟偶像的探索创作。关于造型设计以及角色设定,有作者自身的一套构建逻辑。虚拟偶像“烛渊”的首选展示方式是在一个沉浸式空间中与观众可以互动交互,并形成了一套行动逻辑,巧妙的运用现有技术和现场设备进行呈现,总体来说达到了虚拟偶像物理空间下的呈现效果。

05心心相印have mutual affinity

作者:隗封铭 廖俊恺 马欣怡

导师:叶菁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设计办公室最大的挑战便是要为0-3岁的幼儿设计他们的容身之所,如果要将0-3岁的婴幼儿引入办公室,那么必须要在办公室中提供一个安全又富有趣味的空间。因此我们将平面空间中划分了一个75厘米的界面,界面往上皆为成人办公的区域,而界面往下则是给予幼儿们成长探索的奇妙空间。之所以设定以75厘米为成人与幼儿空间分割的界限是因为75厘米完全可以涵盖0-3岁婴幼儿成长活动的范围,而对于办公来说,办公桌最舒适的高度也为75厘米因此我们便以75厘米为界限将空间一分为二,让成人办公与幼儿成长都能在这个空间中进行,从而增加幼儿与父母的羁绊。导师评语:

该组作品对少子化问题做了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年轻夫妻面对工作和生育只能够二选一的状态和年轻父母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的痛点,将现代办公空间进行再设计,结合幼儿和成人的人机尺度,以竖向75厘米高度将办公空间分割为75厘米以上的智能办公空间和75厘米以下的幼儿活动空间。尝试寻找一种办公和育儿兼顾的新型办公空间的设计样板。

06装速作者:周佳妮 林纾钰 李受珉

导师:叶菁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中国餐饮外卖行业自2013年以来就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如今点外卖已成为了相当大一部分人的日常需求。然而外卖配送产业发展至今,其工作者仍受困于不够便利和欠缺人性化的外卖配送工具。我们的设计基于对外卖配送流程的调研以及对外卖员的行为分析,从外卖员工作过程中使用的硬件和软件入手,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并探索了外卖配送的新可能性。通过对外卖配送箱的重构,赋予其更便捷、更多样的使用场景和方式;并且以更智能的方式将外卖箱与其他配送装备如头盔、手机等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优化外卖员工作流程、减轻外卖员工作负担和提高外卖员职业满意度的目的。导师评语:

外卖服务极大地便利了生活,但外卖员在配送中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包装破损、食物泼洒、甚至在配送过程中抢单造成交通意外。该组作品针对外卖员工作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潜藏的安全隐患从配送工具、食品包装到智能抢单系统做了一系列的优化设计,以设计的手段解决实际的问题。

07Stella——虚拟偶像星乃作者:贾雨凡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虚拟偶像,是通过绘画、动画、CG等形式制作,在因特网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进行如偶像活动,但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脱离了碳基生物的局限性束缚的新型“偶像”,以赛博世界为活动场地却面向真人观众的虚拟主播,在虚拟偶像的“灵魂”方面,采用以配音、真人面部捕捉和穿上动作捕捉设备进行直播或视频录制的形式,这种可以使虚拟偶像形象更加鲜活和具有特征。我创作的虚拟偶像名为星乃,目前正在B站进行视频投稿和直播活动。是一只白色的猫咪变成的人形少女,保留了猫耳和猫尾的特征,衣着造型丰富多样。星乃是使用各种软件打造出的一个栩栩如生的可爱虚拟偶像,使用了Unity、VRoid、Live2D Cubism、mmd等软件。融入了面部捕捉和动作捕捉给人视觉上的流畅互动,打造了多变造型,以各种舞蹈歌曲创作充满活力或不同风格的动画cg。在视频平台上有着和观众们互动、打游戏或者唱歌聊天等等直播内容,互动感强,不仅是虚拟偶像,也是大家身边的好朋友,给人以身临其境的陪伴体验。

导师评语:

作品“Stella--虚拟偶像星乃"从第三人视角看来更像是作者创造的一个“朋友”。以当下热议的虚拟偶像的方式,二次元的表达,对其进行全面创造,虽然是虚拟的,而起出发点和设计实施状态,像极了对真人“朋友”的期待与想象,像这样基于众多交互技术而形成的虚拟偶像,也许有一天终将演化成另外意义的人类朋友。

08四时八节The 24 solar terms

作者:高宇超 张涛 吴璇

导师:郑筱莹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如何将世代流传的民间文化在保留本土特色的同时,通过设计的方式呈现,以此来保护渐趋消亡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设计目标。在众多民间传统文化中,我们选择了带有江浙地区特色的二十四节气作为选题和切入点。并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创作,通过“年轻感”,“社交感”,“温暖感”等概念,展现一个不断创新、更加潮流化的节气文化,向年轻一代发声。传统的故事需要用现代的语言去述说。我们通过对浙江地区民俗活动的调研,以春夏的主要节气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浙江地区不同节气场景下的人、物、事,并将提取的元素运用到潮玩形象设计中,以构建一套视觉系统。以此为基础,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将地域性传统元素转化为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应用的视觉形象的具体方式,为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相关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导师评语:

选题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为设计语境,以东方传统色彩、民俗形象为特色, “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在严谨的构思下,创造出颇具意味的形象设计,既传统又时尚、既古典又充满活力。是民族审美与国际化设计的一次完美演绎,用色彩、造型演绎了东方美学、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传统文化,表达了东方文化中诗性的、审美的思维方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是在不断汲取东方文化营养与民族设计元素的前提下的推陈出新,是一次有价值的、与世界多元文化相交融的实验探索。

09寄给五亿颗星星的信A letter to 500 million stars

作者:邱冬儿 王曼欣

导师:郑筱莹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寄给五亿颗星星的信》是我们给予自闭症儿童以及观看者的一封“信”,包括一部动态插图作品以及立体书、信息可视化地图,结合了法国经典童话《小王子》的艺术形象,向大家说明这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会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呼吁大众能够关爱这个群体。在过去有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艺术宣传中,往往会着重去渲染这些孩子的缺陷,希望大众去同情这个群体,但这也更加强调了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其与社会的隔阂更加强烈。在创作中,我们选择将这些问题进行了更艺术化、更积极的心理关爱和视觉对话沟通处理,希望大家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这些孩子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导师评语:

该课题设计以公益组织“星觉醒”的发布会为出发点,关注自闭症儿童及其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困境遭遇,通过设计者调研及创意,希望得到大众更多善意的关爱,看到孩子们身上独特的闪光点。本方案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和挑战性。

设计作品包括动态插图、立体书以及信息可视化地图,结合众多数据化的分析与梳理,展现了这些特殊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提供了艺术的帮助与审美支持的方式,通过设计艺术的能量凝聚社会更多的爱和力量赋能自闭症儿童的未来成长。

10穆桂英 A legendary heroine

作者:费运鑫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虚拟偶像概念的提出是利用艺术与科技,产生新的稳定IP。穆桂英巾帼英雄的形象不仅满足了女性对自己人格最高的想象,也致敬了经典传统文化。以和潮流产品相结合为切入点,在当代女性越来越关注自我人格的同时,重拾并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将更密切地和时尚互动。穆桂英是建立在虚拟偶像及女性话题上的潮流文化作品,是在东方语境下对形象再设计的一次探索,在此之后是希望在建立的世界观中持续进行设计创作。在明确风格、市场和定位后,通过艺术设计的手段来接轨创作之路,再次明确选题意义,同时不忘从综合设计的角度出发,为女性独立发声。

导师评语:

作品《穆桂英》作为巾帼不让须眉的中国女性精神的代表IP,被各种影视作品进行演绎和诠释,穆桂英本身对于国风年轻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号召力。作者一直以来就有一个爱好就是创作手办,近乎于痴迷,毕业设计也是遵从自己的喜好,也看得出来在他刀下的穆桂英,有浓烈的国潮手办的气息,对于形体、结构、时尚气息做到了不俗,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本就是一种幸运,希望坚持下去。

11未来拟合 future fitting

作者:袁紫晴

导师:于朕 徐振庭

<滑动查看更多>
作品介绍:全球化大背景下优秀的原创内容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世界观的创作和展现成为了文化创作者和受众关注的新方向。世界观决定了文化产品的整体美术风格、背景设定以及剧情走向,体现了制作者及团队的综合文学艺术修养,以及对于历史、文化、设计学等知识解构、整合与再创作的能力。本次毕业设计是根据个人更新已久的世界观改编设计的一部CG短片,选择了制作过程中完成的部分场景进行展示。

导师评语:

本作品是从世界观的建构逻辑来入手,以营造出具有特定沉浸体验的混合现实叙事语境。作者以北极洲进行世界观设定情境叙事表达。通过北极洲未来新城棒文明为主题世界观设定的相关文字背景框架到概念视觉转化,到空间建构、场景设定最终形成情境全域自洽融合,有意思的是这是来源于作者个人的一个在 社交平台不断更新的架空世界观作品,工作量巨大,毕设可能是她的个人作品的阶段性成果验收,这种持续创作的激情和方式是该被鼓励的,希望坚持下去。

关注 关注
关注
返回顶部